成功
②理解三句詩詞。
“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晏殊的《蝶戀花》,這首詞是寫離別的痛苦。這句寫的是閨中人直接登場。她一夜難眠,晨起登高 ,極目遠眺,西風黃葉,天涯路長,想和思念的人通個音信,卻因山長水闊而不知道他在何處。這句詞富有哲理,王國維以此說明第一境界:高瞻遠矚,選定目標。故也稱為“立志”。作者解釋為“預期”。
“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柳永《蝶戀花》。這首詩寫作者獨自登上高樓,心中的愁苦難言。想借酒澆愁,強扮歡顏,終覺無味。最后兩句點題:原來在思念一個女子,為了她,自己一天天憔悴下去也在所不惜。王國維以此比喻為第二境界:百折不撓,艱苦奮斗。故也稱為“追求”。作者解釋為“勤奮”。
“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辛棄疾《青 玉案元夕》。這首詩寫上元之夜,燈月交輝、車馬喧鬧。觀燈女郎,笑語幽香,飄然而過。然而意中人千尋萬覓,杳無蹤影,似乎已經絕望了。誰料驀然回首,竟看見他在燈火闌珊之處。悲喜交集,戛然而止,令人回味無窮。王國維以此比喻為第三境界:豁然開朗,妙手得之。故也稱為“獲得”。作者解釋為“成功”。
二、總結。
本文比較全面地論述了成功的各種因素,在充分的比較下,突出了問題的關鍵,因此有關“勤奮”的論述就更顯得有說服力。
三、完成課后練習。
第一題:作者說“無能為力”是指人不可能決定自己的天賦,人也不可能隨意地創造機遇。但是人不甘于落后,只要經過后天的努力,一樣能不同程度地提高自己的素質;機遇雖然總是不期而來,但是機遇不可能垂青不努力的人,有了機遇,還有一個能否抓住把握的問題,這一樣要靠主觀努力。 可以修改:“天資只能靠天嗎”、“機遇未必不能創造”去考慮。
第二題:第一句中的“不敢”,是幽默譏諷的說法,意思是“不會”。第二句中的“不敢”,是“沒有膽量”的意思,有表示尊重的意思,也表示尚無足夠的根據說王國維的疏漏,表明作者治學態度的謹慎。
第三題:學生只要能說出“立志”“追求”“獲得”的大概意思即可。最后一句,學生認為是“有志者總是在寂寞中走向成功”“真正的成功者是守得住寂寞的”,就視為有創意。
頁邊批注
板書設計
成功:天資 + 勤奮+ 機遇 預期的結果
由天決 定, 自己決定 存在, 有時影響
無能為力 狠下功夫 極大但不期而來,無能為力
“羨慕某些人自我感覺良好” 囊螢、映雪 舉自身經歷事實論證
懸梁、刺股
韓文公的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