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教版九年級語文(下)第二單元教學設計
單元學習目標
1.理解小說的主題和人物多樣的精神世界,認識小說折射出的社會人生圖景。
2.體會作者對小說中塑造人物的態度和所表達的情感。
3.通過推敲鑒賞與反復誦讀,概括出不同作家、不同作品的語言特色。
4.能運用品味、感悟等方法欣賞作品的藝術特色。
5.學會根據交際目的,運用書信體恰當得體地表達思想,交流感情。
單元教學設想
本單元的主題是在小說閱讀的實踐中,學會“品味、感悟、欣賞”的讀書方法。所選的四篇小說都是傳統名篇,作品在燭照現實丑惡的同時,更表現出作者悲憫博大的情懷,蘊涵著永不磨滅的人文精神的光輝。因此教學本單元課文,我有以下一些基本設想:
1.本單元應著眼于使學生掌握閱讀小說的基本方法,知道讀小說應讀什么,該怎么讀。
2.教學可從激發學生閱讀小說的興趣出發,讓學生在反復的閱讀實踐中讀出作品的味道。
3.教眼要設在“理解、鑒賞”之上,讓學生多從整體上進行感知和感悟,盡量避免零敲碎打的問題教學。
4.每篇小說都要注重對作品思想內涵的理解,在此基礎上可各有側重,《故鄉》可側重人物形象的品讀,《我的叔叔于勒》可側重情節的賞析,《在烈日和暴雨下》可側重環境描寫的賞讀,《多收了三五斗》可側重對通過對話描寫塑造人物群像的學習。
5.本單元的教學應特別重視綜合學習與探究,注意引導學生挖掘蘊涵在本單元小說中的一些有趣的話題,確立專題進行比較閱讀和探究,使學生學會開掘閱讀的深度,避免對經典文學作品的快餐式閱讀。
6.在單元學習的最后,可引導學生與文學家展開對話,使學生在讀出社會,讀出人生的基礎上讀出自己。
單元課時安排
單元整體學習 1課時
《故 鄉》 3課時
《我的叔叔于勒》 2課時
《在烈日和暴雨下》 2課時
《多收了三五斗》 1課時
綜合學習與探究 3課時
誦讀欣賞 1課時
名著推薦與閱讀 2課時
單元整體學習
學習目標
1.通過自由閱讀,整體感知本單元內容,了解小說的特點及基本欣賞方法。
2.確立自己本單元的研究專題。
課堂學習
教學環節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一 導入 同學們喜歡讀小說嗎?在你讀過的小說中,有沒有給你留下深刻印象的人物或情節,請簡要談談。 自由發言
二 感知 1.交流小說的常識和欣賞小說的基本方法。
(1)小說的三要素。
(2)讀小說的基本方法:感悟、品味、欣賞
(3)讀小說的幾個要點:了解小說的要素;梳理小說的情節;把握小說中人物形象;揣摩其塑造人物的方法。此為較低層次的要求。
理解小說中環境描寫的作用;分析小說的線索;品評小說的細節;評價作者或作品的風格。此為較高層次的要求。
2.自由閱讀本單元課文,按照下列提示整理文學常識。
課題 作者 主要
人物 主要
情節 反映
時代
3.以“親近文學大師”為主題,搜集本單元作家的有關資料,介紹他們最突出的成就。
4.自由談談本單元中你最感興趣的小說或人物。 交流補充
閱讀課文,了解常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