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教版九年級語文(下)第二單元教學設計
③拉到了,坐車的連一個銅板也沒多給。
3.末句“他哆嗦的像風雨中的樹葉”有什么深刻含義?
在獨立思考的基礎上展開小組討論,最后全班交流。
三 誦讀 文中哪些地方寫得精彩?請摘抄下來,反復誦讀。 摘錄,誦讀。
四 拓展 大家在生活中一定也有日曬雨淋的經歷,請你選擇最厲害的一次,詳細描述“烈日”或“暴雨”和人的心理活動、感受。注意抓住事物的特征,借鑒直接描寫和間接描寫的方法,適當運用修辭。 寫作交流
《多收了三五斗》
學習目標
1.能概括小說的主要情節,說出“豐收成災”的原因。
2.能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讀人物對話,品味人物心理變化,說出本文農民群像的塑造及其表達效果。
課堂學習
教學環節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一 導入 引導學生結合生活經驗,談談自己對當代農村生活的見聞。
可在20世紀三十年代的舊中國,即使風調雨順,糧食豐收,農民們也一點都樂不起來,反而要愁眉苦臉的,這是為什么呢?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老舍的《多收了三五斗》。 自由談談當代農村的生活現狀。
二 感知 課文的主人公是誰?寫了有關他們的哪幾件事?請用最簡練的語言分別把這幾件事概括出來。
(主人公是舊氈帽朋友。寫了他們米行糶米——街頭購物 ——船上議論三件事。) 閱讀課文,復述故事,概括情節。
三 研讀 1.運用對話描寫是本文的顯著特點,隨著對話的逐步展開,小說的故事情節也一步步地推向高潮,舊氈帽的心理或行為也隨之發生著變化。組織學生圍繞“米行糶米”開展分角色朗讀活動。
2.請你將朗讀時感受到的舊氈帽朋友的心理變化用詞語表達出來。
先熟悉“米行糶米”這一部分內容,然后小組分角色朗讀,最后由一兩組在全班朗讀。學生相互評價。
概括并體會人物心理的變化。
四 探究 1.“希望的肥皂泡雖然迸裂了,載在敞口船里的米可總得糶出;而且命里注定,只有賣給這一家萬盛米行。米行里有的是洋錢,而破布襖的口袋里正需要洋錢。”請從文中提供的信息,說說舊氈帽們為什么一定要將米賣給萬盛米行呢?真的是因為“命里注定”或者“米行里有的是洋錢”嗎?
2.從上面的討論中,你能發現舊氈帽們豐收成災的原因嗎?
3.小說為什么要塑造舊氈帽群像?如果只塑造幾個有姓名的人物來展開故事,與原文寫法比較哪一種表達效果更好一些?
4.課文結尾句說:“這種故事也正在各處市鎮上表演著,真是平常而又平常的”。這有什么深刻的含義? 先獨立閱讀、思考,再交流明確。
五 拓展 今天上課時大家都談了自己對農村生活的見聞,新舊社會的農村的確有天壤之別。但是在當前建設小康社會、和諧社會的大背景下,如何切實保障農民權益,提高農民收入,又成為擺在我們面前的一個新課題。如果你是一位當權者,你會采取哪些辦法? 自由發言。
綜合學習與探究
學習目標
1.能運用品味、感悟、欣賞的方法賞析小說中經典傳神的語言,領悟其表達的思想感情及其對整篇小說的作用。
2.在自主學習的基礎上,通過合作和討論的方式進行專題探究,學會對一組小說進行比較閱讀,初步了解一些賞析小說的角度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