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教版九年級語文(下)第二單元教學設計
2.學習運用自然環境描寫來烘托人物的手法,體會細致形象的描繪。
3.學習領會課文中擬人、夸張、比喻、排比等多種修辭手法的運用
第一課時
教學環節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一 導入 看到“在烈日和暴雨下”這個題目,你是否想起曾經感受過的某次烈日或暴雨的景象,請作口頭描述。
那么,課文里是怎樣描寫烈日和暴雨的呢?今天讓我們一起《在烈日和暴雨下》感受一番。 自由發言。
二 感知 組織學生閱讀課文,根據小說三要素,完成填空:
在烈日與暴雨下
哪些是寫祥子在烈日下拉車?哪些是寫祥子在暴雨下拉車?據此劃分情節。
初讀課文,感知情節。
三 研讀一 1.組織學生找出對“烈日”的描寫的句子和段落,并朗讀體會。提問:你最喜歡哪幾句?哪些詞用得傳神?談談你的理由。
提示:從修辭手法、多種感覺器官、直接描寫和間接描寫相結合等方面分析。)
2.把在烈日下祥子所受的煎熬和心理活動找出來,圈出用得傳神的詞語,在書上批注人物內心的感受。
細讀課文,勾畫詞句,
作好批注,交流評價。
四 研讀二 1.假如要把“在暴雨下”拍成一部由三四個鏡頭組成的短劇,由你擔任攝影師,你會怎樣拍攝?請根據下列提示寫一份拍攝計劃。
鏡頭 畫面內容 拍攝理由
一
二
三
四
2.根據上述畫面內容想像,如果你是祥子,聯系當時的處境,說說你的心理感受。
再讀課文,勾畫詞句,填寫表格。
想像交流,體會人物的悲酸心理。
五 作業 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語用得準確生動,富于表現力,請仿照示例作一點評。
例:上面的雨直砸著他的頭和背,橫掃著他的臉。
一個“砸”字,突出了雨點之大,寫出了雨點的氣勢和威力。
1.不管剛拉了幾步,見井就奔了過去。
2.因為中了暑,或是發了痧,走著走著,一頭栽到地上,永不起來。
3.地上射起無數的箭頭,房屋上落下萬千條瀑布。 點評交流
第二課時
教學環節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一 研討 “坐了好久,他心里膩煩了。……又坐了一會兒,他再也坐不住了,反正坐著也是出汗,不如爽性出去試試!庇腥苏f,祥子的悲慘遭遇是他自己造成的,如果他呆在家里或另謀出路,結果就會不一樣。請你根據你課前搜集的資料及對小說內容的理解,就此談談你的理解。
提示:聯系小說反映的時代背景及祥子的身世來談。
組織學生討論、交流。
討論交流
二 探究 1.根據下面三段文字,寫出你的發現。
①狗爬在地上吐出紅舌頭,騾馬的鼻孔張得特別大。
②趕不上新汲的水,就跟騾馬同在水槽里灌一大氣。
③胃里差不多裝滿了各樣的水,有時候里面會輕輕地響,像騾馬喝完水那樣,肚子里光光光的響動。
2.祥子在烈日和暴雨下拉車的痛苦感受是否僅來自于自然界的烈日和暴雨?根據提供的五則材料,說說你的發現。
① 他就那么半死不活地,低著頭一步一步地往前拽。坐車的仿佛死在了車上,一聲不出地任憑車夫在水里掙命。
② “先生,避避再走吧!”“快走!你把我扔在這兒算怎么回事?”坐車的跺著腳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