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鄉(第一課時)》公開課串詞
這個形象大家是不是非常熟悉?——對,他就是大家小學時學的《少年閏土》中的小英雄!現在,請大家看看這幾個問題——
①“天空”“圓月”“沙地”“西瓜”,“深藍”“金黃”“碧綠”,從所寫景物和色彩看,這幅圖畫給人什么感覺?
②上文說“沒有一些活氣”,那這一段的少年“十一二歲”“銀圈”“捏”“刺”又給人什么感覺呢?
③故鄉近三十年前后有什么差異?
④“我”兒時的故鄉只是一個一般的村莊,兒時的閏土也只是一個普通的農村少年,作者為什么要寫得這么美呢?
——明朗美麗、令人神往的“神異”氣氛,烘托了“我”回想童年時光的快樂心情。夢幻般美好的“過去的故鄉”是“我”“理想的故鄉”。
勇敢、機靈、健康、活潑的少年形象,引起我美好的回憶,順理成章地引出“閏土”。
這個描寫與上文形成鮮明對比,烘托出一種截然不同的氛圍和心情,也為下文人物的出場、情節的發展張本:一、暗示“變”;二、引出閏土。
怎樣?精讀了魯迅先生兩個情景相融的寫景文段,大家有什么收獲,能說說嗎?一切景語皆情語,其實下面接著還有一句:一切情語皆景語。大家可以細細想想,王國維說得對不對?用好這種手法,語言多增色,情感易感染,文章好調動。其實不僅僅適合寫詩,寫文章,尤其寫抒情的文字,怎么會不適用呢?
好,今天課就上到這里,明天,我們將換一個角度來品讀《故鄉》,學習魯迅先生如何寫人——閏土,楊二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