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愁詩兩首
(三)重點語句 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分析“西出陽關”在盛唐人心目中是令人向往的壯舉。雖是壯舉,卻又不免經歷萬里長途的跋涉。因此,這臨行之際“勸君更盡一杯酒”,就像是浸透了詩人全部豐富深摯情誼的一杯濃郁的感情瓊漿。“西出陽關無故人”之感,又何嘗只屬于行者呢?臨別依依,要說的話很多。“勸君更盡一杯酒”,就是不自覺地打破這種沉默的方式,也是表達此刻豐富復雜感情的方式。 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分析“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意思是說:我們分手之后,雖然天各一方,但是不必悲傷。海內有知心的朋友,即使遠隔天涯,也像是近鄰一樣。以上是從曹植的《贈白馬王彪》脫化出來的。曹植在和他的弟弟曹彪分離時寫道:“丈夫志四海,萬里猶比鄰。”又說:“憂思成疾,無乃兒女仁!”但王勃的詩更凝練、更鮮明。 莫愁前路無知己, 天下誰人不識君? 分析《別董大》是慷慨悲歌、出自肺腑的佳篇。“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是對朋友的勸慰:此去你不要擔心遇不到知己,天下哪個不知道你董庭蘭啊!話說得多么響亮,多么有力,于慰藉中充滿著信心和力量,激勵朋友抖擻精神去奮斗、去拼搏。 (四)寫作特點《送元二使安西》前兩句寫送別的時間,地點,環境氣氛。“浥輕塵”的“浥”字是濕潤的意思,在這里用得很有分寸,顯出這雨澄塵而不濕路,恰到好處,仿佛天從人愿,特意為遠行的人安排一條輕塵不揚的道路。 “勸君更盡一杯酒”,就是不自覺地打破這種沉默的方式,也是表達此刻豐富復雜感情的方式。這首詩所描寫的是一種非常普遍的離別,語言樸實,形象生動。它沒有特殊的背景,有的是至深的惜別之情。 樸素無華是《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這首詩的藝術特色,也正是它的好處。不堆砌辭藻和典故,只是用質樸的語言,抒寫壯闊的胸襟。先用環境的描寫襯托惜別的心情,表示自己是和他一樣的宦游人。“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遂成為全篇的警策。 《別董大》感情深摯,意氣駿爽,語言端直,筆力渾厚。前兩句,直寫目前景物,純用白描。后兩句于慰藉之中充滿信心和力量。因為是知音,說話才樸質而豪爽。悲壯卻不凄涼。這時以內心來體驗眼前的景物,表達自己的離愁別緒。對友人的叮嚀質樸無華卻深厚真摯,給友人以前行的力量和信心。 (五)課后練習解答 第一題 鄉愁是人們永久的情結。如:《渡漢江》作者沒有平列空間的懸隔、音書的斷絕、時間的久遠這三層意思,而是依次層遞,逐步加以展示,這就強化和加深了苦悶的感情,和對家鄉、親人的思念。 第二題 如《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中“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詩的后兩句看起來似乎是寫景,但在寫景中包含著一個充滿詩意的細節。李白對朋友的一片深情,李白的向往,不正體現在這富有詩意的神馳目注之中嗎?詩人的心潮起伏,不正像浩浩東去的一江春水嗎?第四題 如:《贈汪倫》,這首詩寫于詩人與汪倫離別之際。汪倫腳踏地打著拍節,為李白送行。看到這種場面,李白激動地流下了熱淚,當場寫下了《贈汪倫》這首詩作為感謝。這首小詩前兩句敘事,后兩句抒情,贊頌了真摯、深厚的情誼。妙處在于結句的比物手法的運用,將無形的情誼轉換為生動的形象,空靈、自然而耐人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