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陽樓記》教學設計
四、組內研讀 (6分鐘)
1.選擇自己喜歡的句式整齊的句子或段落,按dcba的順序在組內朗讀,在讀中初步感受本文語言節奏和諧的音律美。
2.發揮集體的智慧,通過自評和他評,揣摩如何控制朗讀時的語氣、語速、語調才能達到有感情朗讀的效果。
(§3:語氣凝重、語速緩慢、語調低沉, §4:語氣輕松、語速輕快、語調激昂)
3.再次按dcba的順序在組內有感情的朗讀自己喜歡的句子或段落,感受語言的音律美。
五、小組品讀。(6分鐘左右)
展示交流:前四個獲得展示機會的小組展示自己的朗讀,老師點評并判分。
六、課堂小結。(3分鐘)
各人小結本課的收獲和有待改進之處,寫在導學案上,然后組內交流,再全班交流。
七、鞏固練習:組長負責抽查自學中錯誤率高的內容。(5分鐘)
八、布置作業
1.復習導學案,組長負責抽查10個詞語解釋和5條句子翻譯。(其它組負責檢查的人在下節語文課前向老師匯報被檢查組的完成情況)
2.完成第二課時的導學案。
第二課時
一、導入新課,明確目標。
昨天,我們感受了《岳陽樓記》的文采之美。不過,華美的詞藻下還有哪些妙處鑄就了它的非凡風骨、朗朗英氣呢?帶著這樣的疑惑,我們一起探幽覓勝。
二、組長負責組織小組合作交流,準備展示。
(一)由組長負責,按a-d,b-c的組合檢查導學案中§1-3的背誦情況并糾錯。(5分鐘)
(二)按dcba的順序依次交流導學案中的內容(見下面【】中),做好訂正、補充工作;然后由b同學準備上黑板展示。(7分鐘)
【1.仔細閱讀全文,先仿照示例依次概括§2-5的內容,再結合全文分析各段落在結構上的作用,然后提煉出文章的中心。
示例:§1:運用記敘的表達方式,敘述了重修岳陽樓的背景和作記的原因。
〖§2:運用描寫的表達方式,概括描寫了洞庭湖的全景和其特殊的地理位置。
§3:運用描寫和抒情的表達方式,描寫了“陰冷”的畫面。
§4:運用描寫和抒情的表達方式,描寫了“晴明”的畫面。
§5:主要運用議論的表達方式,表達了作者的“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政治抱負和“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闊大胸襟。(即中心)〗
各段在結構上的作用:§1:引出下文;§2:引出第三、四段遷客騷人的覽物之情; §3-4:抒發遷客騷人或“悲”或“喜”之情,形成對比,為下文的議論作鋪墊;§5:總結全文。
2.第三、四段寫景,歷來為人稱道,有14個“妙點”值得同學們品味。你能列出其中的8個“妙點”嗎?有誰能說出11個嗎?
(①段落之間形成對比,突出文章中心;
②運用對偶、比喻的修辭手法,增強了語言形象生動的效果;
③先描寫景,再抒情,借景抒情而又融情于景;
④多用四字短語,讀起來朗朗上口,增強了語言氣勢;
⑤駢散結合,錯落有致;
⑥抓住特點寫景,用詞準確:如,用“霏霏”寫雨的繁密,用 “怒號”寫陰冷之風的呼嘯之聲、猛烈之勢,寫日星用“隱”,寫山岳用“潛”;
⑦語言精練,如“排空”的“排”就形象地寫出了混濁的波浪借助怒吼的風勢直向天宇沖去的奔騰之勢,使人有身臨其境之感。
⑧動靜結合,“陰風怒號,濁浪排空”“沙鷗翔集,錦鱗游泳”是動;“日星隱耀,山岳潛形”“岸芷汀蘭,郁郁青青”是靜;動靜結合,美不勝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