變色龍 備課綜合資源
如果上述認識是可取的,那我們還可以引出如下認識:分析任何一篇小說,不應當只從分析主人公的性格出發,去簡單地概括主題;也不應當只看時代背景,持實用主義的態度為我所用;更不應當盲目地以題目代主題。在作品分析中那種簡單地從主人公的形象性格分析為手段而歸納主題的做法,并不是個別現象。我認為,分析一篇作品的主題思想,應當以分析主人公的性格為主,注意研究分析主人公與其他人物的矛盾關系,并聯系時代背景,結合作者的思想傾向,全面地去分析看待作品的主題,才能挖掘作品的精神實質所在。這是否是個規律,特提出來就教于大家。
(選自《初中語文課文分析集》第二集,廣東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
三、談契訶夫的《變色龍》(康林)
19世紀俄國著名作家契訶夫的創作,特別是他的短篇小說,是世界文學的瑰寶。列寧和斯大林都非常喜愛他的作品,在他們的經典著作中,都借用過契訶夫作品的人物形象。同樣,契訶夫的作品,也深受我國人民的歡迎。魯迅先生稱贊契訶夫的作品時說:“我以為沒有一篇是可以一笑就了的!逼踉X夫創作在思想藝術上取得的成就,值得我們研究和借鑒。
《變色龍》是契訶夫諷刺作品的代表作之一。寫于1884年,當時作家剛24歲,它表現了契訶夫的非凡的寫作才能。
19世紀80年代的俄國社會,正是沙皇亞歷山大三世統治的最反動時期。民粹派采取個人恐怖手段,刺殺了亞歷山大二世,不但沒有解決任何社會問題,反而促使新上臺的沙皇亞歷山大三世采取更加反動的高壓政策,新沙皇加強了憲兵警察等專政機構。在意識形態領域中,加強了書報檢查制度,封閉進步刊物,各大學實施了警察監督制。整個俄羅斯籠罩在軍警憲兵的白色恐怖之中。盡管如此,俄羅斯的民主主義作家,仍堅持批判現實主義的文學傳統,對反動統治進行無情的揭露。契訶夫的《變色龍》《普里希別葉夫中士》《裝在套子里的人》等短篇小說,是當時揭露警察憲兵制度的優秀作品,契訶夫在這些著名的作品中,創造了奧楚蔑洛夫、普里希別葉夫、別里科夫等官僚國家代表人物的藝術形象,反映了沙俄社會最典型的現象,具有時代的特征。
契訶夫善于從日常平凡的生活中選取題材。習以為常的事件一經進入他的作品,不僅具有活生生的真實氣氛,而且能寫出社會環境的實質,構成具有時代特征的生活圖畫,成為獨具特色的俄羅斯社會生活的諷刺史詩!蹲兩垺氛沁@樣,它只選取了社會生活的一個片斷──街頭巷尾極為平常的狗咬人的小事,但是卻表現了一個尖銳的重大的社會問題,即官僚警察是維護統治階級利益的工具,專制制度肆無忌憚地欺壓人民。小事情反映大問題,以小見大,正是契訶夫短篇獨特之處。
《變色龍》的藝術構思是巧妙的。平淡無奇的故事,能引起哄堂大笑。引人入勝,這是作者根據人物的獨特性格提煉情節的結果。這篇小說的情節是建立在警察制度同廣大人民矛盾的基礎上的。通過警官對首飾匠被狗咬傷的事件的處理,揭發了警察制度同人民的對立,鞭笞了望風使舵、反復無常、諂上欺下的奧楚蔑洛夫精神。在短暫的時間內,奧楚蔑洛夫五次變色:最初,他擺出一副公正的面孔,企圖收攬人心,決定懲辦狗的主人,要教訓不遵守法令的老爺?墒亲骷页鋈瞬灰,掉轉筆鋒。人群中有人說:“這好像是席加洛夫將軍家的狗!庇谑菉W楚蔑洛夫馬上改變了態度,替狗辯護起來:“它怎么會咬著你?難道它夠得著你的手指頭嗎?它是那么小!边@好像很突然,但完全符合人物性格發展的邏輯。后來巡警猜斷“這不是將軍家里的狗”,這時他第二次改變了態度:“你呢,赫留金,受了害,那我們絕不能不管!钡茄簿瘜ψ约旱囊娊鈶岩善饋恚骸安贿^也說不定就是將軍家的狗。”于是警官第三次改變了態度,他聲色俱厲地罵赫留金是“混蛋”,“怪你自己不好!”巡警對狗的主人的兩次推斷,使得警官兩度變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