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科學與藝術
3.議論文的三要素是什么?找出本文的中心論點。 【明確】議論文包含論點、論據、論證三個要素。 論點就是文章所要議論、闡述的觀點,是作者要表達的看法和主張。閱讀議論文,首要的就是尋找、提取和理解文章的論點。 本文的論點是:藝術和科學的共同基礎是人類的創造力,它們追求的目標都是真理的普遍性。4.為什么說“藝術和科學的共同基礎是人類的創造力”?如何理解“真理的普遍性”?【明確】科學的自然定律,由人的創造性的概括和抽象而成,各種藝術品更是人的創造力的體現,沒有人的創造力就談不上科學和藝術。所謂的“真理的普遍性”,對藝術來說超過的限制,接受和欣賞的人越多越廣泛,就越具有“真理的普遍性”;對科學來說,解釋的對象越多,應用的越廣泛,就越具有“真理的普遍性”。5.結構分析(1)劃分本文層次,并概括大意。本文共12個自然段,可分三個為部分。第一部分(1):開門見山,提出論點。第二部分(2-10):具體論證論點。 第三部分(11-12):綜合論述科學與藝術在“普遍性”和情感智慧方面的異同。(2)結構圖表 ┏共同基礎——人類的創造力 ┓ ┏ 提出論點 ┗共同追求——真理的普遍性 ┛ 開門見山 ┃ ┏藝術的創造力和真理的普遍性 ┓ 科學與藝術 ┫ 具體論證 ┗科學的創造力和真理的普遍性 ┛ 舉例論證 ┃ ┏科學和藝術的普遍性不完全相同 ┓ ┗ 綜合論述 ┗科學和藝術都需要智慧、情感 ┛ 道理論證三、深入探究1.談談本文運用的例證法及其作用。 【明確】例證法就是一種用個別、典型的具體事例實證明論點的論證方法。 本文2至4段中舉了李白的《把酒問天》和蘇軾的《水調歌頭》,說明不同朝代的不同作者寫同一題材——詠月,雖然有相似和不同,卻同樣感動著不同時代的人們。 本文第5段舉了莎士比亞的例子,說明中外一理,概莫能外。 本文第10段舉了“邁克耳孫和莫雷在1887年做的光速實驗”和“普朗克在19xx年發現的黑體輻射公式”的事例來論證科學技術的應用形式會不斷發生新的變化,但其科學原理并不隨這些應用而改變。2.寫作特點分析【明確】(1)條分縷析,層次分明。本文邏輯性很強,本文先提出論點:藝術和科學的共同基礎是人類的創造力,它們追求的目標是真理的普遍性。然后分別論述“藝術”和“科學”的兩個方面,而對這兩個方面的論述又都是先論述創造力,再論述普遍性,最后再綜合論述藝術和科學的相同點。這種條理分明的結構有助于我們更好地把握文章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