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級下語文第三單元備課指導
5.聯系生活,談論人類如何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問題?(點到即可)
6.老樹的象征意義。
可展現一些有老樹的山村的圖片,和回憶童年生活中老樹的記憶,閱讀有關材料,綜合感受老樹的意義。
相關鏈接:
故鄉的榕樹
●磋砣
因城建拆遷,我搬到遠離鬧市的東巖山下居住。由于地處偏僻,四周空曠荒蕪,未開發的山坡上,雜樹野花隨處可見。夏季青草纖纖,野花盛開,引來蜂飛蝶舞,早晨鳥兒歡叫,傍晚蛙聲陣陣,昆蟲唧唧,好一派田園風光。特別是對面山坡上那一片郁郁蒼蒼的樹林,翠葉亭亭,猶如一把把重疊撐開的碧綠的傘,烈日下傾注著一潭誘人的清涼。也許是對綠蔭懷著特殊的感情,假日里我常到那里散步,欣賞著綠油油的葉子和樹葉縫隙里篩下的點點光斑,回憶起童年在榕樹下度過的歡樂時光。
我的故鄉坐落在海邊的一個小村莊,為保護海堤,祖先們在海邊種了許多不怕海水侵蝕的榕樹。由于年代久遠,榕樹大都高大魁梧,灰白色的樹干,支撐著茂盛的枝葉,猶如摯天巨傘,鬈根飄拂,翠綠的葉片在清晨裊裊的海風中搖落一串串晶瑩的露珠,滴落在漲潮打著“漩渦”的緩緩流動的海水里。三五一群的水鷗子在海面上嘎嘎地歡叫著尋食。運著石料的帆船在海上作“s”運行,小小竹排上的漁人正順著潮流,趕魚鷹下海捕魚,隔海的對岸上人來來往往,村舍紅瓦白墻綠樹掩映,像一幅清新的水彩畫。 榕樹下有個擺渡,夏天來往客人在榕樹下乘涼、待渡;退潮時,海岸邊灘涂上高低錯落的咸水草滿目清翠,田青(一種綠肥)枝葉纖纖,在海風的吹拂下搖曳生姿,三三兩兩的孩童在沙灘上堆沙戲水,青少年們乘著退潮下海捕魚抓蟹。站在渡口上的幾棵榕樹枝干粗壯,枝葉茂盛
,綠蔭蔽地。農民們因陋就簡,用他們的智慧和靈巧的雙手,把建房剩余的邊角石料,砌成各式各樣的石凳石桌。這里成為農民避暑的好地方。每當中午,強烈的陽光令屋內熱如蒸籠,土地冒煙,唯有這幾棵高大的榕樹撐開遮天巨傘,抗拒著驕陽酷暑,在烈焰下送來陣陣清涼。讓曬得黝黑的農民們坐在這里歇一歇涼。傍晚,辛勞一天的人們,各自端著
飯碗,聚集到榕樹底下,享受著習習海風的撫慰。他們你一言我一語地說“古”談“今”,年輕人坐在一起天南海北地神聊,高興時還會拉起二胡,用粗獷的喉嚨唱起當年流行的京劇《智取威虎山》、《紅燈記》唱段。婆婆奶奶湊在一起拉家常;姑娘媳婦們在一起討論針織花樣的時興與否,剪裁衣服的巧門等……有幾個聰明乖巧見情生義的回鄉青年把
這里取名為“榕樹下的農民俱樂部”、“海邊綠色新聞角”。
每當夜幕垂臨之際,孩子們不約而同地奔向榕樹底下集中。他們在榕樹下做各式各樣的游戲。什么老鷹抓小雞呀,漁翁摸魚呀,捉迷藏呀,有時還會爬到樹上,采下榕樹樹葉,卷制成一支小小的哨音,放在口中齊吹,吹出單調而淳樸的哨音,美其言“笛子齊奏”,玩累了,或躺在石板上數天上的星星,看著大星星冷光四射,小星星在縫隙里沸騰跳
躍。或講故事或說學校里的趣事,或當起小老師教起更小的孩子唱歌曲,跳舞。有月亮的晚上更加美妙,看著月亮倒映在波光粼粼的海水里,想像著安徒生童話中《海的女兒》魚美人從海面冉冉升起。在皎潔的月光下,周圍的一切被妝扮得如夢幻仙境,朦朧中故事中的嫦娥會駕著白云在空中翩翩起舞,玉兔捧著桂花灑向人間;織女會拋下神梭,幻化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