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級上、下冊小說單元的教學建議
2.教師總結(約5分鐘)。對學生的匯報作客觀的評價,并點撥幾個疑難,強調語言表達方面的一些規范。
3.布置作業:
整理閱讀筆記,再閱讀課文,把疑難問題和疑義寫在自己的閱讀筆記本上。
[第五課時]
反思性閱讀。
1.提出與討論疑難問題(約20分鐘)。
2.對某小說的疑義,或者聯系實際體驗小說中的情、人、事等(約20分鐘)。
以小說《心聲》為例:
(1)作者對李京京的心理描寫,符合孩子的心理和特點嗎?
(2)從李京京身上,你學到了什么?
(3)從李京京讀《萬卡》的經過中,你從中得到有關文學欣賞方面的哪些啟示?
(4)假如你是李京京,最想對程老師說的一句話是什么?假如你是程老師,你會如何對待李京京這樣的同學?用一句精煉的話回答。
以《我的叔叔于勒》為例:
一個少年在用自己的眼、心靈,觀察、感受成年人的世界。你作為少年:
(1)你覺得在這小說中的成年人的世界怎樣?
(2)你覺得中國會不會發生于勒這樣的遭遇?
(3)生活中,你遇到過跟菲利普夫婦類似的人嗎?說一件事。
(4)假如你遇到菲利普夫婦這樣的人,你會怎樣評價他們?
(5)你希望擁有怎樣的人際關系?
(6)金錢真的萬能嗎?
(一般來說,每個學習小組從中選5個問題進行討論與交流)
[第六課時]
課外延伸
1.延伸的渠道有:整部著作的延伸,同類主題的延伸,相似形象的延伸,同內容不同表現方法的延伸,類似的觀察角度的延伸,同作者的延伸……(根據需要,選擇一二)。
2.閱讀的方法:以比較閱讀為主。
例:所選的課外閱讀材料是契訶夫的《萬卡》。
①從內容上看,本文與本單元的小說有哪些相似點。
(參考:(1)以“少年生活”為主要內容。(2)都表現了孤獨和如何面對孤獨的問題。)
②說說本文構思的巧妙之處。
(參考:以寫信為線索,寫了他的悲慘生活和對過去生活的美好回憶。)
③隨著年齡的長大,時事的變遷,有時會有一種莫名的愁緒涌入心頭,那種愁緒有的就是孤獨感。你有過孤獨嗎?你的孤獨感是怎樣的?你是如何對待孤獨的?
(此題目的:學生能用形象的語言描述一種感覺;能正確對待成長中不經意出現的孤獨感。)
3.布置作業:走進生活,寫小作文。
通過一個有一定情節的故事反映某種教育問題(教師問題、家庭問題等)。要求:有情節,有主題,有生活原型,有藝術加工。
第七、八課時——關注考試目標,落實三層次訓練點
1. 訓練題來源與方法:
來源與方法1:教師精選或自已設計習題讓學生筆頭訓練。
來源與方法2:比較優秀的學生根據教師的命題指向,選擇1-2個層次設計
問題,利用自己設計的問題,在班內進行對擂比賽。
2. 訓練層次
(1)基礎知識與運用(內容略)
(2)理解與分析(內容略)
課內外結合,進行語段理解能力訓練。
(3)單元總結與創造性閱讀
①總結本單元四篇小說的學法(每人能說出一點)。
②小結主要收獲(每人能說出三點)。
③續寫與表演。
如,菲利普夫婦的性格可以說十分鮮明。讓我們沿著他們的性格趨向作一個大膽的設想:如果他們在船上遇到的不是窮于勒,而是百萬富翁于勒,會是怎樣的情景呢?或者于勒在賣牡蠣時認出了哥哥前來相認,情形又會是什么樣的呢?請同學們以小組為單位,合理想像,口頭改寫故事結局,并合理分工,把它表演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