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一二三区_九九在线中文字幕无码_国产一二区av_38激情网_欧美一区=区三区_亚洲高清免费观看在线视频

首頁 > 教案下載 > 語文教案 > 初中語文教案 > 九年級語文教案 > 《曹劌論戰》課堂實錄(精選12篇)

《曹劌論戰》課堂實錄

發布時間:2023-08-29

《曹劌論戰》課堂實錄(精選12篇)

《曹劌論戰》課堂實錄 篇1

  一、回憶復習,導入新課。 

 。ǚ殴诺湟魳罚队罢n件封面) 

  師:在古典音樂中我們來復習課文。先回答我三個問題,第一個問題,曹劌和誰論戰? 

  誰是主人公? 

  全班:魯莊公、曹劌。 

  師:第二,論的是哪一次戰役? 

  全班:長勺之戰。 

  師:請一位同學回答,課文三段話分別照應了戰爭的哪幾個階段? 

  生(1):戰前、戰中、戰后。 

  師:(課件一:板書學生回答內容)很好。戰前、戰中、戰后又寫了些什么?我們今天 

  繼續學習課文。曹劌論戰,我們來作戰,同學們是士兵,課文是碉堡,要攻下碉堡必須過三 

  關,敢不敢過? 

  全班:(大聲)敢。 

  二、探究理解,趣味讀背。 

  師:好。過第一關。(課件二:第一關,理解背誦) 

  生(1):(插話)最討厭背文言文。 

  師:(笑)千萬別討厭。文言文很有意思的。我們先欣賞課文。(課件三:課文錄像) 

 。▽W生看錄像后) 

  師:課文欣賞完了,同學們自由探究一下,找出不懂的地方,談談學習課文的收獲。 

 。▽W生討論約三分鐘) 

  師:哪位同學談談他不懂的地方?或者談談他的收獲。 

  生(2):“肉食者”包括魯莊公嗎? 

  師:哪位同學幫他回答? 

  生(3):我認為包括。根據注解,“肉食者”指居高官、得厚祿的人。魯莊公是一國之 

  君,正是“肉食者”。 

  生(4):包括。“肉食者鄙”, 魯莊公正是“鄙”者。 

  師:“鄙”是什么意思? 

  全班:鄙陋,目光短淺。 

  生(5):這篇文章詳略得當;人物對話寫得好,語氣有肯定、有否定、有贊成、有反對。 

  師:你從哪里知道的? 

  生(6):課后練習有這句話。(全班笑) 

  生(7):“彼竭我盈”是成語嗎? 

  全班:不是。 

  師:應該是哪一個詞? 

  全班:一鼓作氣。 

  師:哪位同學用“一鼓作氣”結合這次過關游戲造個句? 

  生(8):這節課我一鼓作氣過完了三關,攻下了課文。 

  師:課文在刻畫人物方面有沒有值得學習的地方? 

  生(9):主要通過語言描寫來刻畫人物。 

  師:剛才也有同學說這篇課文對話寫得好,下面我們來讀讀這篇文章的對話部分。曹劌、 

  魯莊公對話最多的是哪一段?共幾次? 

  全班:第一段。三次。 

  師:(課件四:板書對話內容摘要)男同學讀曹劌的話,女同學讀魯莊公的話,其余我 

  讀。 

 。ɡ首x完第一自然段) 

  師:誰讀得好? 

 。信ゲ幌嘧專 

  師:(笑)讀得好不好,關鍵看有沒有把握好人物的語氣、語速。對話字最少的是哪一 

  段?共幾個字? 

  全班:第二段,八個字。 

  師:(課件五:板書對話內容摘要)同學們自由讀這一段,注意讀出曹劌當時的語氣。 

  還可以做做動作,模仿一下曹劌的神態、動作。 

 。▽W生自由讀) 

  師:哪位同學來表演讀。 

 。ㄒ簧e手,一邊讀一邊做著摸胡須、揮手等動作。全班笑) 

  師:很好。課文第三段共幾次對話? 

  全班:一次。 

  師:(課件六:板書對話內容摘要)全班齊讀一遍。 

  (學生有感情朗讀) 

  師:讀了課文,我們就來背誦。剛才有同學說討厭背古文,其實是沒掌握方法。這里我 

  向大家介紹三種方法。(課件七:背誦方法)一,熟讀是基礎。二,按課文線索背。如本課 

  可按人物活動線索、戰爭進程線索背。三,抓住關鍵句子背。比如板書的這些對話。好,大 

  家按這種方法自由背誦第二段。 

 。▽W生背誦,2分鐘后聲音漸弱) 

  師:好,檢驗一下。就用類似二重唱一樣的“二重背”方法來背。左邊兩組為一聲部, 

  右邊兩組為二聲部。哪邊先背二個字? 

 。ㄗ蟆⒂覂蛇厾帗。教師隨意指定左邊快兩個字,右邊慢兩個字。) 

  師:看哪邊能不受干擾,自己背自己的,真正背出來。 

 。ǖ谝槐,先亂后合為“一聲部”。第二遍,交換“聲部”,學生整齊有節奏背完) 

  師:請一位同學單獨背一背,2分鐘內背完。(課件八:計時鐘)這里有一個鐘,一按開 

  始計時,站起來的同學在鐘走完一圈之前背完了課文,就迅速上來按下面的成功鍵。如果鐘 

  走完了一圈你還沒背完并上來按這個成功鍵,時鐘就會“爆炸”,這一關就過不了。誰敢背? 

 。ㄒ簧,按成功鍵,課件傳來掌聲和話外音:順利過關。課件九:第二關,評析人物。 

  學生也鼓掌) 

  三、辯論人物、競答總結。 

  師:魯國取勝,誰的功勞最大? 

  全班:曹劌。 

  師:看來大家都很欣賞曹劌。那魯莊公是個怎樣的人?你怎樣評價曹劌?請大家思考。 

 。ㄕn件十:欣賞曹劌、批評魯莊公的同學坐左邊,持不同意見的同學坐右邊) 

  師:想好了嗎?想好了就迅速換位。 

 。▽W生換位) 

  師:左邊為正方,右邊為反方,現在開始進行小型辯論。可以互相討論、幫助。正方請 

  先陳述理由。 

  生(正1):我欣賞曹劌,因為他有遠謀,而魯莊公鄙陋,什么都問曹劌。 

  生(反2):對方辯友,魯莊公為一國之君,不懂就問,有什么不好?如果你有問題不懂, 

  難道不問老師? 

  生(正3):我不同意。魯莊公既是一國之君,卻一點軍事才能沒有,魯國也是個弱國。 

  曹劌細心、謹慎、善于指揮戰斗。 

  生(正4):曹劌還是個愛國的人。 

  生(反5):對方辯友,魯國是弱國,但可能經過這次戰斗后就不再是弱國。你們以偏概 

  全,用老眼光看人。 

  生(反6):魯莊公善于納賢,用人不疑。 

  …… 

 。ㄞq論約十分鐘后,教師介入暫停) 

  師:好。(笑)我再不說停,可能會沒完沒了。我很贊賞同學們的口才、氣勢,也很贊 

  同同學們全面看問題、看人物的思維方法,我也總結了曹劌、魯莊公的一些性格特點,投影 

  出來供大家參考,可能不如同學們的全面。(課件十一:曹劌、魯莊公性格) 

 。▽W生看。課件十二:四個炸藥包圖形) 

  師:現在請同學們總結一下魯國取勝原因,尤其是軍事上、政治上的原因。講出一條原 

  因,就可拆除一個炸藥包,總結出四條原因就可過關,否則不予過關?凑捶侥姆礁鼌柡。 

  生(7):戰前得到人民支持,獲得民心。 

  生(8):作戰時抓住了時機。 

  生(9):憑借了勇氣、智慧。 

  生(10):選擇了有利于作戰的地點——長勺。 

 。ㄕn件十三:順利過關) 

  師:再看看毛主席的總結。(課件十四:毛澤東《中國革命戰爭的戰略問題》有關評論。 

  學生看) 

  師:佩服毛主席嗎? 

  全班:佩服。 

  師:我也佩服你們,因為你們又過了一關。(課件十五:第三關,寫作訓練) 

  四、互改互評,合作提高。 

 。ㄕn件十六:請展開想像,再現長勺之戰場面,200字左右) 

  師:請同學們拿出昨天寫的這篇作文。(隨意讀一位學生的作文)這篇文章有何優點、 

  缺點? 

  生(1):敘述得很清楚。 

  生(2);我覺得想像不夠,沒有描繪出戰爭場面。 

  師:你們的文章描繪戰爭場面如何?先看一段錄像,看能不能多寫一些戰爭的場面。 

 。ㄕn件十七:戰爭場面錄像。學生興致勃勃地看) 

  師:好,請同學們自行修改。修改好了,互相交換著修改、分享。 

  (學生修改) 

  師:有沒有寫得好的?請推薦一篇好文章讀給大家聽。 

  生(3):我推薦我同桌的。 

  (朗讀作文。學生鼓掌) 

  師:你是伯樂。你認為好在哪兒? 

  生(3):戰爭場面寫得很生動、具體。 

  生(4):我念一篇。前半部分寫我乘“時光機”,穿過“時光隧道,變成了一位魯國士 

  兵”,是我寫的。后半部分是我同桌寫的。 

 。ㄈ嘈,并聽。讀完后,教師給予高度評價) 

  師:有沒有毛遂自薦的? 

  (生5讀,學生鼓掌。仍有許多學生舉手) 

  師:時間關系,就不念了。問問大家,自己覺得修改后的文章確實比上節課寫的文章有 

  進步了嗎? 

  全班:(響亮)是。 

  師:可以過關了嗎? 

  全班:(高興)可以。 

  (課件十八:戰斗勝利結束,獎勵歌一首) 

 。▽W生聽《打靶歸來》歌曲。課件十九:課后拓展練習。書目推薦;網站推薦) 

  師:課后拓展練習,有興趣的同學任選一題,用電腦完成,把軟盤交給我。下課。

《曹劌論戰》課堂實錄 篇2

  科目:

  九年級語文

  設計人:

  董文玉

  三維目標:

  知識與技能:了解《左傳》文學常識,了解文言詞句和文言實詞的古今異義;了解魯國以弱勝強的原因。過程與方法:通過探究對話描寫,分析曹劌和魯莊公這兩個人物形象。

  情感態度價值觀:

  了解人心向背的重要性,學習曹劌機智沉著、敢于以弱勝強的精神。

  第三教時

  一、學生表演自編話劇。

  分三大組進行。

  二、教師適當點評。

  探究:

  一、對“肉食者謀之,又何間焉?”應怎樣理解?

  二、怎樣評價魯莊公?

  作業:

  1、思考文后練習。

  2、背誦課文。

  課后反思:

  教材分析:

  曹劌論戰記敘了魯莊公十年春天,齊魯在長勺作戰的故事。齊強魯弱,魯國處于防御地位。曹劌向魯莊公獻策,在長勺之戰中幫助魯莊公采取正確的策略,終于戰勝了強齊,成為中國戰爭史上弱軍戰勝強敵的著名戰例。

  重難點:

  魯國戰勝齊國的原因。

  曹劌、魯莊公人物形象。

  教學方法:預習、展示、反饋。

  教學時間:三教時。

  第一教時

  指導預習:

  1、師生制定目標。

  2、題目解說。

  3、作品簡介。

  《左傳》是《春秋左氏傳》的簡稱。它是一部古代編年體史書。相傳為魯國史官左丘明所作。記敘了從魯隱公元年(前722年)到魯哀公二十七年(前468年)250余年歷史,包括各諸侯國政治、軍事、外交、文化諸方面情況。

  4、完成學案設計內容。

  作業:

  熟讀課文,編成話劇,下節課展示。

  第二課時

  一、學生展示預習成果。

  教師指導:

  師:軍隊。公:魯莊公。曹劌(ɡuì)。間(jⅰàn)。鄙(bǐ)何以戰:憑借什么作戰,以何戰。以,憑、靠。

  異義詞:犧牲:古義,古代祭祀用的祭品。今義:指為了國家或他人而舍棄自己的利益乃至生命。

  獄:古義指案件,今義指關押犯人的處所。

  句式:

  可以一戰:省略句,即可以(之)一戰?,助動詞,可以。

  二、主題歸納:

  本文通過寫曹劌對長勺之戰的論述以及弱魯戰勝強齊的史實,表現了曹劌卓越的政治才能和軍事才能,說明了只有取信于民和運用正確的戰略戰術,把握好作戰時機,才能取得戰爭勝利的道理。

  三、結構圖解:

  求見公將戰(主動關心)

  鄉人勸(愛國熱情)

  論何

  以戰

  (作戰

  思想)衣食分人-小惠-神弗福

  分析祭品弗加-小信-神弗福

  斷案以情-忠之屬-取信于民政治遠見

  鼓-未可-齊人三鼓-可-齊師敗績

  曹從戰指揮

  劌馳-未可-齊人三鼓-可-遂逐齊師

  論能戰勝敵一鼓作氣---彼竭我盈---故克(抓戰機)

  戰(戰術思想)

  大國難測---轍亂旗靡—故克(果斷)

  軍事思想

  作業:配套練習1——6題。

  董文玉

《曹劌論戰》課堂實錄 篇3

  古文學習向來是令學生厭煩、老師頭疼的一個問題。面對佶屈聱牙,生澀難懂的文言文,學生既沒興趣又沒耐心,課堂氣氛死氣沉沉,令人昏昏欲睡,老師一個人獨角戲難唱,教學效果也就可想而知。但是中國上下五千年悠久文化的一脈傳承,古典文史知識的學習研究,又必然需要沉浸于前人抒寫的典籍之中,無法繞開幾千年的精華沉淀而一步邁入相對膚淺浮躁的白話世界。

  在學生已經積累了一些簡單古詩詞和文言詞匯后,在日常古文教學中積極實踐,嘗試能在前人的基礎上開拓出一片輕松愉快的學習天空。首先,讓學生主動學習,引進競爭機制。

  把課堂還給學生。第二,創設真實情境,積極參與課堂。學生興趣盎然,積極參與課堂,自導自演。在如此真實的情境中,學生既理解了文章內容,又準確把握了人物心理。最主要的是,沒有一個學生感到無聊,無事可做,而且競爭杠桿依舊刺激著學生們的神經,大家在不知不覺中就學完了課文。如果在下課鈴響時,師生都情不自禁地說:“這么快?”第三,多種教學方式,挖掘學生潛能。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參與其中,都有表現機會。好多學生就是在這樣的氛圍中不再懼怕古文,不再懼怕表現。

《曹劌論戰》課堂實錄 篇4

  3

  語文組李慶寶

  一、 教材   《曹劌論戰》是八年級下半學期的一篇重點文言課文。因為是“二期”課改的探索課,我做了大膽的嘗試,通過學生自己創作的幾幅畫用辯論的形式,把有關課文的閱讀理解教學放在對畫的理解上,讓學生自己去探討和領會作者的表現意圖。由于我教的學生平時就進行過以畫傳情的訓練,例如給課文《故鄉》畫插圖、給文言文《桃花源記》畫插圖、給每周一詩畫插圖等等。所以這次給《曹劌論戰》畫插圖從任務的本身來看是沒有難度的。本節課的重點就是學生的辯論,而難點也是學生的辯論,這是教師無法可以事先控制的。所有的一切取決于臨場發揮和臨場調控。

  二、 教學目標      

  從“二期”課改的精神來看,教學目標 必須要符合兩個特點:  即可操作性;可檢測性。首先,從可操作性這一層面我的目標是:通過繪畫表達自己對于課文的理解,通過辯論和探討了解他人隊課文的不同理解,達到互補促進的目的。其次,從可檢測性這一層面我的目標是:通過當場的問題檢測,了解學生通過辯論后對課文的理解程度,學生由此也可以知道自己在畫面的創作和辯論的過程上可能存在的不足。

  三、 教學程序

  關于這節課的教學思路我的目的是讓學生自己在繪畫和辯論中去學習這篇文章的閱讀理解,教師只是起一個調控的作用。設計的本身就淡化了教師的指導作用,一切以學生的發揮為主,給學生一個充分展示自己的空間和舞臺。本課的前期準備:男女學生各自推薦十名代表,我把課文分成四個部分(鄉人勸說;君臣對話;指揮作戰;戰后總結),通過抽簽男生選擇了1和3兩個部分,女生是2和4。接著各自回去通過集體討論對所選的兩個部分進行創作,形成兩幅插圖。然后經過交換,男女生對對方的創作進行集體評議,尋找漏洞和不足,結合自己的理解重新再創作兩幅插圖,作為當場的展示。本課的提問設想事先是無法準備的,因為學生如何進行辯論,會有什么措辭,教師在課前并不知曉,男女雙方的辯手也不知道對方會使用什么招數,一切全部是課內的當場發揮。我在課前強調了一點“辯論的依據是課本”。因為我估計學生可能會辯論一些枝節的問題,我希望通過辯論能對課文的整體有一個比較明確的了解,對文中的主要人物有一個比較正確的評價。整堂課按照介紹、辯論、展示、再辯論的方式進行,最后是問卷檢測。

  四、 教學方法和策略

  本節課采用的是圖畫結合辯論的方式,從課文本身來看有一定的難度。因為原文重在“論”字上,語言和形象畢竟是有明顯的差異,應該講是給學生出了一個難題,也給自己出了一個難題。但我的教學初衷不是要求學生通過繪畫和辯論一下子把握住文章的精髓。其實,對于學生我沒有明確的要求,他們能說多少是多少,說得對或者不對(對照認可的標準答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們要敢說,要敢于表達自己的觀點。因為每個人對文章都有自己的理解,學生也是如此,她們把理解轉化成圖畫本身就是一件了不起的事,總有他們自己的道理,我想這就是我這節課要培養學生的能力。從實際的教學效果來看我覺得有幾個地方不能令我滿意。首先,學生在辯論中往往枝節問題化時太多(以至于檢測的時間顯得倉促),我不得不中止一次,以提醒雙方辯者要以課本為依據,看來此類課教師課前的指導要加強,重要的注意事項要明確。其次,辯論四組圖畫共八幅顯得多了一些,原本我打算讓課堂內的其他學生也可以隨機發問,增加辯手辯論的難度,培養他們的應變能力。從教學實際來看時間明顯不夠,所以,我覺得不妨重點突破“指揮作戰”這一環節,也許效果會更好一些。

《曹劌論戰》課堂實錄 篇5

  教學目標

  1、 理解曹劌和魯莊公這兩個人物形象。

  2、 體會課文剪裁得當的敘事特點。

  3、 理解魯軍以弱勝強的原因,對戰爭有更深的認識。

  教學過程

  一、 導入新課

  學生齊讀課文,回顧舊知,并引出下文。

  教師提三個問題:

  1、曹劌和誰論戰?

  2、曹劌論的是哪一次戰爭?

  3、課文的三個自然正好可以對應戰爭的哪三個階段?

  明確:魯莊公;長勺之戰;戰前、戰中、戰后。(板書:戰前、戰中、戰后)

  二、研讀課文

  1、 學習戰前的部分。

 、艑W生自由朗讀課文,思考第一段交代了哪些方面的內容?

  明確:戰爭的時間、戰爭的起因、曹劌請見的原因,曹劌與魯莊公的對話。

 、平處熞龑W生分析曹劌與莊公對話部分的內容。

 、 曹劌與魯莊公是圍繞著什么來展開話題的?

  明確:“何以戰”,即作戰的條件。(板書:作戰條件)

 、 學生自讀對話部分的文字,想一想:魯莊公提出了哪三條作戰的條件? 曹劌認為哪一條是最重要的?為什么?

  明確:“衣食所安,弗敢專也,必以分人”;“犧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情”;“小大之獄,雖不能察,必以信”。曹劌認為第三條最重要,因為做到了第三條之后就可以取信于民,而老百姓是作戰取勝的關鍵因素。(板書:取信于民)

  補充:春秋時代大多沒有常備軍,有戰事時,國君親任統帥,貴族任各級軍官,而士兵則臨時從奴隸中征集。曹劌說的“民弗從也”,就是針對這種征集工作來說。(幻燈片呈現)

  2、 學習戰中的部分。

  ⑴學生齊讀第二自然段,然后用一句話概括本段的意思。

  明確:敘述了齊魯長勺之戰的經過。

  補充:春秋時代的作戰方式是車戰:一車四馬,上乘三個甲士(一人駕車,左右各一),車后還有72步卒。擊鼓是進攻的信號。進攻時戰車沖鋒在前,步卒緊跟其后。所以,本文有“公與之乘”“登軾而望之”“視其轍亂”等語。

  ⑵請學生思考:假如自己去寫一次戰爭,可能會寫上哪些內容?

  明確:比如戰爭的雙方的`人數,戰爭的激烈場面、戰爭的戰略戰術等。

  教師追問:對照本段,哪些有哪些沒有?請你說說作者為什么這樣安排?

  明確:本段主要寫了曹劌指揮作戰的情形,也就是他所采用的一些戰略戰術。(板書:戰略戰術)這樣安排是為了表現曹劌高超的軍事才能,善于捕捉戰機。(板書:捕捉戰機)

  ⑶曹劌善于抓住進攻和追擊的時機,文章有兩個“未可”和“可以”,分別應該用什么語氣讀?

  明確:兩個“未可”要讀出曹劌臨陣從容鎮定,而兩個“可以”要讀出曹劌的自信、胸有成竹。

 、日垖W生齊讀本段,加深理解。

  3、 學習戰后的部分。

 、艑W生自讀第三自然段,用一句話概括本段大意。

  明確:曹劌解釋戰爭取勝的原因。(板書:取勝原因)

 、撇軇サ慕忉尶梢苑殖蓭讓右馑?

  明確:兩層。一層解釋進攻的原因,一層解釋追擊的原因。(板書:進攻追擊)

 、悄阌X得曹劌解釋的取勝原因完整嗎?(這個提問意在引發討論,完成對曹劌和魯莊公這兩個人物形象的分析)

  明確:不完整。曹劌主要是從戰略戰術的層面來講的,確實戰爭取勝離不開他卓越的軍事才能。還可以從百姓的角度,那就是要取信于民,這是軍隊取勝的政治基礎;從魯莊公的角度,那就是魯莊公是一個比較開明的君主,善于聽取別人正確的意見。

  三、 教師小結

  本文僅用二百多個字就寫出了齊魯長勺之戰的全過程,之所以能夠做到這一點,和作者的剪裁有很大關系。本文詳寫曹劌論戰的部分而略寫其余,這樣更有利于表現曹劌這一人物形象,突出他的“遠謀”。(板書:遠謀)

  補充:“一鼓作氣、彼竭我盈、轍亂旗靡”三個成語(幻燈片呈現)

  板書:

  戰前 作戰條件 取信于民

  戰中 戰略戰術 捕捉戰機 遠謀

  戰后 取勝原因 進攻追擊

《曹劌論戰》課堂實錄 篇6

  21、曹劌論戰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積累文言文常用的實詞、虛詞、特殊句式。

  2.了解《左傳》及齊魯長勺之戰的背景,把握曹劌的戰略、戰術思想,理解魯軍以弱勝強的原因。

  能力目標

  1.把握本文以“論戰”為中心組織材料、詳略得當的特點。

  2.分析曹劌和魯莊公兩個人物形象。體會作品的藝術魅力,理解課文的主旨。

  德育目標

  學習曹劌鐵肩擔道義、忠心獻祖國的愛國精神。

  教學重點

  1.理清行文思路。背誦課文。

  2.體會課文剪裁得當的敘事特點。

  教學難點

  理解曹劌關于戰爭問題的論述。

  教學方法

  1.誦讀法

  2.品讀法

  教具準備:多媒體

  課時安排:2課時

  教學過程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第一課時

  [教學要點]

  朗讀課文,整體感知;譯讀課文,把握文意;理清思路,背誦課文。

  [教學步驟]

  一、導入新課   

  齊魯長勺之戰是我國歷史上著名的以弱勝強的戰例之一,讓我們通過長于記述戰爭的《左傳》去了解魯國取勝的原因。

  二、解題

  1.《左傳》

  《左傳》又稱《春秋左氏傳》或《左氏春秋》,是記載春秋時期各諸侯國的政治、經濟、軍事、外交、文化等方面情況的一部編年體史書!妒酚洝泛汀稘h書·藝文志》都認為它是孔子的同代人魯國史官左丘明所作。清代有的學者認為系劉歆改編。近人認為是戰國初年人根據各諸侯國史編成。記事起于魯隱公元年(前722年),終于魯哀公十四年(前454年)。書中保存了大量古代史料,文字簡練生動,尤其善于描寫戰爭及復雜事件,又善于通過對話和行動表現人物的性格特點,對后代散文的發展有很大影響。   

  2.關于歷史散文體例

  歷史散文也稱史傳文,它有國別、編年、紀傳三體。

  國別體:通過各國史事個別獨立地排列載述,以完成對某一歷史進程的敘述。國別體史書有《國語》和《戰國策》。《國語》是以記言為主,兼及記事;《戰國策》是以記事為主。

  3.長勺之戰背景簡介

  本篇選文又題作“齊魯長勺之戰”或“長勺之戰”。這一戰事發生在魯莊公十年(前684),是齊桓公即位后向魯國發動的第二次戰爭。

  前此兩年,齊桓公(公子小白)與其庶兄公子糾曾進行過激烈的爭奪君位的斗爭。當時篡君奪位的公孫無知(齊襄公堂弟)已被殺,齊國一時無君,因此避難于魯國的公子糾和避難于莒國的公子小白都爭相趕回齊國。魯莊公支持公子糾主國,親自率軍護送公子糾返齊,并派管仲攔擊、刺殺公子小白。然而魯國的謀劃沒有成功,公子小白已出乎意料地搶先歸齊,取得了君位。

  三、朗讀課文,整體感知

  (一)教師播放示范朗讀磁帶。多媒體顯示重點字音

  劌(guì) 又何間焉(jiàn)  鄙(bǐ)  

  弗敢專也(fú)   小惠未偏(biàn)

  玉帛(bó)      小信未孚(fú) 

  公與之乘(chéng)   轍(zhé)

  夫戰(fú)    軾(shì)  旗靡(mǐ) 

  (二)學生齊讀課文,教師根據朗讀情況糾正浯調。如:

  1、肉食者謀之,又何間焉?(讀出反對的意味)

  2、 小惠未偏,民弗從也。(讀出否定的意味)

  3、忠之屬也,可以一戰。(讀出肯定的意味)

  4、夫戰,勇氣也。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語調應舒緩、深沉,讀出議論的語氣)

  5、夫大國,難測也,懼有伏焉。(有解說的意味,語調應低緩)

 。ㄈ⿲W生自由朗讀課文,結合注釋,疏通文句,并勾畫出難詞難句,以待討論交流時解決。

  教師巡視各組,隨時解答學生疑問,并收集共性問題以供全班討論解決。

 。ㄋ模┙處熆梢詮囊韵聨追矫鎺椭鷮W生整理文言詞語。

  1、重點詞句

 。1)重點實詞:間、信、孚、福

 。2)通假字:偏

 。3)古今異義詞:鄙、犧牲、獄、可以

 。4)關于“肉食者”。肉食者:吃肉的人!叭馐场痹诋敃r與公膳制有關,公膳是對某種品位的官員在辦公時間免費供給的一種膳食,按規定“大夫以上,食乃有肉”。因此“肉食者”是指古代享受公膳食肉待遇的大夫以上的官員,此處借指有權位的人。

  (5)重點句子:

 、偃馐痴咧\,未能遠謀。

 、谛⌒盼存,神弗福也。

  ③小大之獄,雖不能察,必以情。

  ④夫戰,勇氣也,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

  2、判斷句式:有肯定判斷和否定判斷,譯為“……是什么”和“……不是什么”。

  例如:忠之屬也

  3、省略句式:有的省略主語,有的省略賓語,有的省略介詞等等,翻譯時要補出來。:

  一鼓作氣,再(鼓)而衰,三(鼓)而竭。文言文翻譯。須補出必要的成分,保持句意完整。   

  4、倒裝句式:按照現代漢語的常式是主-謂-賓順序,但有的文言句有賓語前置、定語后置等情況,翻譯時要按現代漢語的順序。

  例如:“何以戰?”  “ 戰于長勺”(倒裝)

 。ㄎ澹┻x幾位同學概述課文大意。

  1、課文的三個段落是按什么順序來組織材料的?各寫了什么內容?

  第一段,敘述戰前曹劌求見魯莊公,通過對話說明政治上取信于民是作戰的先決條件。

  第二段,敘述齊魯長勺之戰的經過。

  第三段,戰后曹劌論述戰役取勝的原因。

  課文是按著戰前準備、戰爭進行、

  戰后總結的時間順序組織材料的。

  2、換個角度:以人物活動為線索概括情節。

  曹劌:請見—問戰—參戰—論戰

  莊公:迎戰—備戰—勝戰—問故  

 。┓纸巧首x。

 。ㄆ撸⿲W生根據思路提示背誦課文。

  四、布置作業

  1.中國歷史上有許多以弱勝強的著名戰例,如巨鹿之戰、馬陵之戰、赤壁之戰、淝水之戰、官渡之戰、城濮之戰等。請收集一些這方面的文章閱讀。

  2、背誦課文。

  第二課時

  [教學要點]

  師生共同研讀課文;品評人物刻畫和情節安排藝術,鑒賞《左傳》的藝術特色;背誦課文。

  [教學步驟]

  一、檢查背誦

  二、研讀課文

  思考:結合課文回答“肉食者鄙”的“鄙”表現在哪里?曹劌的“遠謀”表現在哪里?縱觀全文,弱小的魯國能戰勝強大的齊國原因有哪些?

  教師明確:

  1、“肉食者鄙”的“鄙”表現在:

 。1)戰前準備階段,魯莊公的三答,借小惠贏得近臣的擁護,借小信贏得神靈的保護,表明他寄戰勝的希望于身邊的臣子、神,而不是百姓。這兩點都被曹劌否定。在曹劌的啟發下,莊公終于認識到人民的重要性,民心向背是決定戰爭勝負的主要因素。這突出表現了曹劌重視人民力量的政治遠見。(2)戰斗中,“公將鼓之”“公將馳之”,充分暴露了魯莊公未察敵情,貿然進軍,不懂軍事。(3)戰后,“既克,公問其故”,戰勝了還不知什么原因,再次暴露“鄙”。

  2、曹劌的“遠謀”表現在:(1)戰前三問。說明他明白民心向背是決定戰爭勝負的主要因素,政治上取信于民是作戰的先決條件,這突出表現了曹劌重視人民力量的政治遠見。(2)戰中能掌握將士心理,能觀察敵情,把握戰機,知己知彼,百戰不殆。

  三、品讀課文,鑒賞《左傳》的藝術特色。

  提問:請同學們談談對課文情節安排、人物塑造兩方面的認識。并用“從……中可以看出……”的句式說話。

  學生自由發言。成果展示:

  1.關于人物塑造

  (1)關于曹劌

  課文集中體現了曹劌作為一名軍事家的“遠謀”。曹劌請見,表現他的愛國熱情;曹劌問戰,表現他的政治遠見;曹劌參戰,表現他卓越的軍事才能;曹劌論戰,表現他過人的謀略。

  (2)關于魯莊公

  課文集中體現了魯莊公作為國君見識的“鄙”。魯莊公把戰爭的希望寄托在施行“小惠”和祈求神靈的保佑上,說明他政治上無能;他急于求戰,急于攻擊,說明他軍事上的無知。

  但魯莊公不是一個昏君。魯莊公備戰見劌,三問三答,實事求是,虛心聽意見;莊公作戰用劌,親自參與打仗,表現他禮賢下士,任人唯賢;莊公戰后問劌,不因勝而白喜,表現他為求真知而不恥下問。

  綜合以上,可以得出魯莊公并非昏君,而是一位缺乏軍事才能的明君。

  (3)關于比照映襯

  作者巧妙地運用比照映襯的手法,使曹劌的形象鮮明生動。以曹劌與“鄉人”的對比突出曹劌抗敵御侮的責任感和護衛宗國的政治熱忱。從曹劌與莊公的對比中,以莊公的駑鈍、浮躁反襯曹劌的機敏、持重,一個出身下層而深謀遠慮的謀士形象躍然紙上。   

  五、拓展延伸解釋下列加點詞的詞義,并說出相應的成語。

  齊師伐我    齊人三鼓      望其旗靡    小信未孚    懼有伏焉    夫大國,難測也  未能遠謀    故克之        三而竭     

  觀其轍     故逐之

  明確,如:

  齊人三鼓——一鼓作氣

  望其旗靡——所向披靡

  彼竭我盈——惡貫滿盈

  小信未孚——不孚眾望

  懼有伏焉——危機四伏

  故克之——克敵制勝  攻無不克

  三而竭——彈精竭慮 精疲力竭

  觀其轍——南轅北轍 重蹈覆轍

  故逐之一——逐鹿中原 追亡逐北

  難測也——莫測高深 心懷叵測

  未能遠謀——足智多謀 深謀遠慮

  五、課堂小結

  本文以齊魯長勺之戰為背景,論述了必須取信于民并運用正確的戰略戰術掌握戰機才能取得勝利的道理,生動刻畫了曹劌作為卓越軍事家富有遠謀的特點,語言簡練,情節詳略得當,充分代表了《左傳》的藝術成就,是《左傳》中的名篇。

  六、布置作業

  1.《左傳》語言十分精練。這跟所謂“史家筆法”有密切關系。試從文中舉例說明這一特點。

  2、背誦課文

  《左傳》分年記事,沒有篇名。晉杜預把它按年代順序分附在《春秋》后面,認為它是用史實來闡述《春秋》經義的。《春秋》記事非常簡單,近乎大事年表,例如這篇課文所記之事在《春秋》中就只有一句話:“十年春,王正月,公敗齊師于長勺!蔽覀儸F在所看到的《左傳》節文的標題,都是后人加的。

  編年體:即以時間為經,以事件為緯來敘寫史實。它的優點是線索清楚、背景明確、系統性較好;不足是不便于集中而廣泛地描寫人物!洞呵铩贰蹲髠鳌泛汀顿Y治通鑒》都是編年體。

  紀傳體:即以人物為中心敘寫歷史,為司馬遷所獨創。古代官方編輯的“二十四史”用的都是紀傳體。這種體例對后世影響很大。

  齊桓公即位后當即反擊魯軍,兩軍交戰于乾時(齊地),齊勝魯敗。乘兵勝之威,齊桓公脅迫魯國殺掉了公子糾。齊桓公雖在其庶兄的血泊中鞏固了權位。但對魯國卻一直怨恨難平,因此轉年春便再次發兵攻魯,進行軍事報復和武力懲罰。本篇所記即是這次在魯地長勺展開的戰事。

  學生聽讀,把握字音。

  學生大聲讀課文,結合注釋,疏通文句,并勾畫出難詞難句,以待討論交流時解決。

  二人小組討論交流,并記下不明白的語句,待全班討論解決。

  學生提出不懂的詞語或句子,教師鼓勵其他同學給這位同學解說明白;同學們都不明白的地方,教師講解。

  要求:(1)用現代白話復述;(2)復述要突出事件的重要環節和關鍵之處。

  本題一題三問,主要考查學生對課文內容的理解,和從文字材料中提取、概括關鍵信息的能力。

  學生討論交流

  2.關于詳略

  課文剪裁詳略得當。本文以曹劌為中心。詳細描寫了他在戰前、戰中、戰后的表現;對于戰爭雙方的對峙、交鋒等則略寫。這樣安排,突出了曹劌的“遠謀”。

  3、弱小的魯國能戰勝強大的齊國原因有:(1)戰前準備充分。取信于民,這是保證戰爭勝利的先決條件,這是“人和”因素。(2)選擇了有利的地點。長勺在魯國,魯國是反侵略戰爭,這是“地利”因素。(3)抓住了有利的反攻時機,待“彼竭我盈”之時,后發制人。抓住了恰當的追擊時機,詳察敵情,確證無埋伏時,乘勝追擊,大獲全勝。是“天時”因素?傊攪俚脑,在于天時、地利、人和,最主要的是人和。

  同學們活動,理解詞義,找出相應的成語。

  九、板書設計 

  十、課后反思

《曹劌論戰》課堂實錄 篇7

  教學目標

  1.積累重點文言詞語。

  2.了解《左傳》,把握曹劌的戰略、戰術思想。

  3.分析曹劌和魯莊公兩個人物形象。

  教學重難點

  曹劌和魯莊公兩個人物形象的分析。

  課時安排

  一課時

  教學過程設計

  一、導語設計

  播放古代戰爭視頻)同學們,剛才大家看到這驚心動魄的畫面,仿佛回到了金戈鐵馬的古戰場。歷史長河中發生過數不清的戰爭,而春秋時期齊魯兩國之間的長勺之戰,就是一次以少勝多的典型戰例。今天讓我們通過課文《曹劌論戰》去探尋魯國取勝的原因。

  在文章中曹劌來論述戰爭,這節課我們也好比來打一場小小的戰役,同學們是士兵,大家將要攻克三座堡壘(即三個教學目標),明確教學目標(投影)。大家有沒有信心攻克它們?

  二、簡介作家作品及相關背景

  (通過預習我們了解到本文選自《左傳》,大家對這部書了解嗎?下面請一位同學簡單介紹一下這部書的情況。)

  《左傳》又稱《春秋左氏傳》或《左氏春秋》,是記載春秋時期各諸侯國的政治、經濟、軍事、文化的編年體史書。相傳是魯國史官左丘明根據孔子寫的魯國歷史《春秋》所編。書中保存了大量古代史料,文字簡練生動,尤其善于描寫戰爭及復雜事件,又善于通過對話和行動表現人物的性格特點,對后代散文的發展有很大影響

  三、朗讀課文,整體感知

  1.教師播放示范朗讀音頻,學生聽讀,把握字音。認讀生字(大家都知道,要學好文言文,首先要讀好。我先播放一下課文的朗讀錄音,同學們注意文中生字的讀音,以及朗讀的'節奏。)

  2.學生自由朗讀課文,同時給文中生字注音。

  3.多媒體顯示重點生字:提問學生認讀(課文讀完了,文中的生字你認識了嗎。老師檢查生字掌握情況,請兩位同學來讀一讀)分兩組回答。

  (1)曹劌(guì) (2)又何間(jiàn)焉(3)肉食者鄙(bǐ)

  (4)弗(fú)敢加也(5)小惠未遍(biàn)(6)小信未孚(fú)

  (7)小大之獄(yù)(8)戰于長勺(sháo)(9)下視其轍(zhé)

  (10)登軾(shì)而望(11)彼竭(jié)我盈(yíng)(12)望其旗靡(mǐ)

  (13)夫(fú)戰(14)犧牲玉帛(bó)

  4.學生齊讀課文,教師根據朗讀情況指導(從語速和語調方面)。

  如:肉食者謀之,又何間焉?(讀出反對的意味)

  小惠未遍,民弗從也。(讀出否定的意味)

  忠之屬也,可以一戰。(讀出肯定的意味)

  夫戰,勇氣也。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語調應舒緩、深沉,讀出議論的語氣)

  夫大國,難測也,懼有伏焉。(有解說的意味,語調應低緩)

  5.學生迅速默讀課文,結合注釋,疏通文句,并標畫出重點詞語。(接下來同學們自由朗讀課文,大致把文章翻譯一遍,了解課文的大意,同時把重點詞語標畫出來,理解它們的意思,時間是五分鐘)

  6.提問并鞏固重點詞語(課文中出現了許多文言詞,有許多是需要我們牢固掌握的,大家知道他們的含義嗎)分組回答。

  十年春,齊師伐我(攻打)

  肉食者鄙(目光短淺)

  神弗福(賜福,保佑)

  再而衰(第二次)

  小惠未遍(遍及)

  望其旗靡(倒下)

  齊人三鼓(擊鼓進軍)

  何以戰(憑借)

  公與之乘(指代曹劌)

  夫戰,勇氣也(發語詞)

  四、合作探究

  (一)品讀課文第一自然段(戰前),找出曹劌請見魯莊公時兩人論述戰爭決定性因素的語句。并小組討論這其中反映了曹劌什么戰略思想?

  然后讓兩生分角色朗讀這段對話。教師加以點撥:魯莊公三次回答,曹劌肯定哪一次回答?魯莊公如果做到“小大之獄,雖不能察,必以情”,會得到誰的支持?這反映了曹劌什么戰術思想?

  這樣學生會自然總結出:戰略思想——取信于民。

  (二)品讀課文第二自然段(戰中),說出作戰過程中魯莊公做出了什么反應(原文回答)?

  曹劌又是如何指揮作戰的(原文回答)?

  學生讀后會找出其中語句,加以回答。這時教師引導學生評價兩人戰場表現。

  魯莊公:魯莽草率,急躁冒進。

  曹劌:沉著冷靜,胸有成竹。

  (三)品讀課文第三自然段(戰后),思考:

  戰爭結束后,曹劌又是怎樣論述的(原文回答)

  小組討論:這反映了曹劌怎樣的戰術思想?

  學生找出論述的語句后,讓其齊讀。然后學生展示回答其討論的結果,曹劌的戰術思想:抓住時機,謹慎果斷

  (四)安排學生分析曹劌和魯莊公的人物形象,先獨立思考,再小組討論,最后搶答。

  教師加以引導、啟發。

  明確:

  曹劌:1.愛國:身為一介平民,為國事擔憂,參與論戰,并報國于疆場。2.有政治遠見。懂得取信于民的重要性,認識到人民是國家之本。3.軍事才能卓越。作戰中沉著冷靜,謹慎果斷,善于抓住戰機,使魯軍大獲全勝。

  魯莊公:缺點:1.政治上無能。寄希望于神靈保佑和近臣保護,不懂得取信于民的重要性,目光短淺。2.軍事上無知。戰場上急于進軍,急于求勝,魯莽草率。

  優點:1.廣開言路。讓平民曹劌參與論戰,暢所欲言。2.虛懷若谷,任人唯賢。面對曹劌的批評和指責。不急不躁,仍能委以重任。3.深入實際。作為一國之君,能深入前線,與將士一起沖鋒陷陣,難能可貴。4.用人不疑。作戰中不收回成命,不干擾作戰部署。5.善于總結經驗。取勝后,向內行請教,學習如何掌握戰爭規律。

  可見,魯莊公是一個政治和軍事上不太成熟的明君。

  五、拓展延伸

  本文是記述了一場古代戰爭,讓學生說出與戰爭有關的幾個成語。

  如:千軍萬馬、單槍匹馬、百戰百勝、過五關,斬六將、全軍覆沒、沖鋒陷陣、兵荒馬亂、按兵不動、臨陣脫逃、一夫當關,萬夫莫開、刀光劍影、厲兵秣馬、師出無名、運籌帷幄、兵不厭詐、枕戈待旦、勇冠三軍、短兵相接、兵貴神速、窮兵黷武、搖旗吶喊等,

  六、布置作業

  1.朗讀并背誦課文。

  2.整理本課的古漢語常識:字詞及句式等。

  3.結合課文,談談在新的形勢下你對“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理解.寫成一篇200字左右的小論文。

  結束語

  通過對文章的學習,我們了解到了《左傳》的一些寫法:如它文字簡練生動,剪裁詳略得當,尤其善于描寫戰爭及復雜事件,又善于通過對話和行動表現人物的性格特點。以后寫作中我們要學會應用其中的一些方法進行寫作。

  曹劌論戰戰前準備曹劌請見——肉食者鄙何以戰——取信于民政治遠見作戰過程齊人三喜——反擊視轍望旗——遂逐軍事才能戰后總結彼竭我盈——敵疲我打轍亂旗靡——敵退我追謀略過人以弱勝強

《曹劌論戰》課堂實錄 篇8

  《曹劌論戰》這篇文章通過對比手法刻畫曹劌和魯莊公這兩個人物形象。

  如何來講這篇課文呢?我就讓學生有多的時間思考,有足夠的時間討論,發現問題。新課程標準中指出:“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應尊重學生在閱讀過程中的獨特體驗。作為一種課程理念,我心里已經清楚明白了,但很難在教學實踐中真正貫徹實施。在一堂課中間,放手傾聽學生的感受“始”,到不知不覺將學生的感受納入自己的思維框架的“終”。每個學生都富有不同的個性,他們對文本的理解當然也不同,不能用同樣的標準去限止,學生的理解往往是原創性的東西,所以課堂氣氛雖活躍,卻收不到了意想的效果。但本節課也有一些收獲。

  1、在整個教學過程來運用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課文的朗讀和分析基本上都是由學生完成的,教師只是做了相應的一點點撥,充分地鍛煉了學生的能力。學生在分析課文結構時,同學們眾說紛紜,我并沒有作過多的否定,而是給了較充分的肯定和自己的理解,并讓同學課下有意見的同我個別討論。課堂有秩序地進行著,每個同學都極力表現自己的水平,也都能尋找充分的論據,以說服別人。

  2、在整個教學過程注重朗讀

  朗讀是創造性閱讀活動,是書面語言的一種手段。學生合作探究式的朗讀就顯得尤為重要,它可以收到多種功效。

  3、在整個教學過程注重思想教育

  課文中體現愛國主義精神要引導學生。老師應該引導學生培養這種習慣,如果學生的條件有限,老師也要盡可能地給他們幫助,做到課內課外相結合,這也正是新教材設置綜合性學習的原因。

  4、分析個人物形象要培養多角度思考,學生自己就發現魯莊公是一個很好的人物形象,不象曹劌所說的那樣“鄙”。有的同學能夠例舉證明。還有的同學能夠辯證地看待魯莊公這個人物,都有不錯的表現。

《曹劌論戰》課堂實錄 篇9

  曹  劌  論  戰

  《左傳》

  教學目標 :

  知識目標:

  1、  積累文言文常用的實詞、虛詞、特殊句式,正確翻譯課文。

  2、了解背景,把握曹劌的戰略、戰術思想,理解魯軍以弱勝強的原因。 

  能力目標:

  1、掌握本文圍繞“論戰”為中心選擇、組織材料、詳略得當的寫作特點。

  2、分析曹劌和魯莊公人物形象,體會作品的藝術魅力。

  德育目標:

  1、學習曹劌為國家著想、忠心獻祖國的愛國精神。

  2、學習在崗位上“忠于職守”的良好品德。

  教學重點:

  1、文言虛詞、實詞的用法;

  2、曹劌、莊公的人物形象;

  3、曹劌的“遠謀”和莊公的“鄙”。

  教學難點 :

  1、巧妙安排材料、詳略得當;

  2、“論”戰的意義。

  教學設想:

  針對學生的情況及本文的翻譯難度看,讓學生課外翻譯課文后再到課堂上來交流,然后按記敘文的六要素來進行閱讀,讀后來概括主要內容。第二課時,則安排學生完成“論戰”為題的原因,以及魯莊公和曹劌的人物形象的分析。主要以啟發的方法讓學生自己動腦動手來完成。

  課前準備

  1、布置學生先在課前翻譯課文,劃出自己或小組合作后仍無法解決的問題:字詞解釋、句子翻譯、課文理解等。

  2、誦讀課文,為魯曹二人對話加上神態、動作。

  教學步驟 :

  第一課時

  教學要點:

  1、了解背景,把握把握曹劌的戰略、戰術思想,理解魯軍以弱勝強的原因。

  2、分析字詞,理解課文大意。

  教學過程 

  一、導入  新課:

  1、導語 :大家也許會想到三國時眾多的以弱勝強、以少勝多的戰役,比如:“赤壁之戰”、“官渡之戰”、“淝水之戰”為什么弱者反而可以在戰爭中取勝呢?也許是人心所向吧?正義永遠會戰勝邪惡的。但是有這么一場戰役比這幾場還要早,曾受到毛澤東同志的稱贊的戰爭,也許同學們已經知道了,那就是長勺之戰。魯國一個弱小的國家,為什么可以戰勝如此強大的齊國呢?今天我們就來共同探險個究竟吧!請看課文《曹劌論戰》。

  2、解題:《左傳》:我國古代第一部編年體史書。相傳是春秋末年左丘明解說《春秋》的一部著作。其中記載著春秋時代各國的內政、外交、軍事等方面的活動。原書名為《左氏春秋》,漢以后稱為《春秋左氏傳》,簡稱《左傳》。這部書既是一部比較完整的歷史著作,也是一部相當精彩的散文著作。

  3、  背景:齊襄公在國內做了一些壞事,他的弟弟公子小白和公子糾恐怕被連累,離開齊國避禍。公元前685年劉國發生內亂,國君被殺,住在魯國的公子糾和住在莒國的公子小白都搶著先趕回齊國,想做國君。魯莊公派兵護送公子糾回去,哪知公子小白搶先趕回了齊國,做了國君,就是齊桓公。齊桓公起兵迎擊。當時齊強魯弱,魯軍大敗,齊桓公脅迫魯莊公殺了公子糾。從此兩國結下深仇大恨。魯莊公十年的春天,齊再次興兵攻魯,戰于長勺。

  二、默讀課文,(亦可分角色朗讀)理清文意。

  1、對照課文注釋,疏通文句,并勾畫出難詞難句,待交流。

  2、交流難詞難句,并翻譯課文。

  3、師歸納:重點實詞:間、信、孚、福

  通假字:偏

  古今異義詞:鄙、犧牲、獄、可以

  三、整體感知。

  1、概括故事情節:

  提示:以人物活動為線索概括,也可以以事件發展過程為線索概括。

  明確:事件發展的線索:迎戰──備戰──勝戰──評戰;

  人物活動的線索:請見──請問──參戰──釋疑

  3、生復述課文(建議改編成課本劇演一演)。

  四、作業 布置:

  1、朗讀并背誦課文。

  2、思考曹劌、魯莊公是怎樣的人?試簡要地分析。

  3、收集歷史上以弱勝強的戰例。

  第二課時

  教學要點:

  1、研讀課文,分析詳略得當的寫作特點。

  2、分析曹劌和魯莊公人物形象。

  教學過程 

  一、            導入  新課:

 。ㄉ鷱褪稣n文導入  )

  二、            探究,交流。

  1、組織學生討論:給課文換一個題目,并談談原因。

  2、生給課文換題目。

  3、分析詳略安排與題目的關系。

  (與中心有關系,聯系比較大的則詳寫,反之則略寫。)

  4、找出文中詳寫略寫的部分。

  三、            品讀課文,賞析人物形象

  1、小組討論:曹劌、魯莊公是怎樣的人?(用“從……中可以看出……”的句式說話。)

  2、分析人物

  曹劌作為一名軍事家的“遠謀”。曹劌請見,表現他的愛國熱情;曹劌問戰,表現他的政治遠見;曹劌參戰,表現他卓越的軍事才能;曹劌論戰,表現他過人的謀略。

  魯莊公作為國君見識 “鄙”:把戰爭的希望寄托在施行“小惠”和祈求神靈的保佑上,說明他政治上無能;他急于求戰,急于攻擊,說明他軍事上的無知。但他又并非昏君,而是一位缺乏軍事才能的明君:備戰見劌,三問三答,實事求是,虛心聽意見;莊公作戰用劌,親自參與打仗,表現他禮賢下士,任人唯賢;莊公戰后問劌,不因勝而白喜,表現他為求真知而不恥下問。

  四、            遷移積累:

  1、理解詞義,找出、理出相應的成語。

  齊人三鼓——一鼓作氣        望其旗靡——所向披靡      

  彼竭我盈——惡貫滿盈        小信未孚—— 不孚眾望      

  懼有伏焉——危機四伏        故克之——克敵制勝  攻無不克  

  三而竭——彈精竭慮 精疲力竭     觀其轍——南轅北轍 重蹈覆轍  

  故逐之一——逐鹿中原 追亡逐北    難測也——莫測高深 心懷叵測 

  未能遠謀——足智多謀 深謀遠慮

  2、談談歷史上以弱勝強的戰例,試簡要分析弱者取勝的原因。

  五、            作業 :

  1、朗讀并背誦課文。

  2、整理本課的古漢語常識:字詞及句式等。

  3、有興趣的同學可以閱讀《左傳》,進一步了解課文的背景。

《曹劌論戰》課堂實錄 篇10

  單元教學要求:

  一、 指導學生順暢地朗讀課文,做到讀音正確、停頓恰當、語氣自然。

  二、 借助工具書和課文注釋,正確理解句意、文意。

  三、 識記、理解、掌握《語文教學目標 》中規定字、詞(通假字、一詞多義、古今異義)。

  四、 了解文言判斷句、省略句等句式。

  五、 了解《左傳》這部史書,“表”這種文體以及歐陽修、岑參等文學家的作品。

  六、 培養閱讀文言文的語感,背誦全部課文。

  二十 曹劌論戰

  教學要點:

  一、認識要想取得戰爭的勝利,戰前必須做好政準備——取信于民的道理,在作指揮上,必須重視士氣、詳察敵情、正確運用戰略戰術,善于掌握有利戰機。

  二、了解本文記敘戰爭詳略得當的特點。

  三、掌握課文中一些字詞的用法。

  第一課時

  新授課

  教學目的及要求:

  一、 在掌握重點字詞的基礎上,初步理解文章內容。

  二、 熟讀課文。

  教學重點:

  一、 在掌握重點字詞的基礎上,初步理解文章內容。

  二、 熟讀課文。

  教學難點 :

  題解,了解疚牡淖髡、除e襖繁塵啊?

  教學過程 :

  一、 題解:

  1、作者及出處:

  本文選自《左傳》,題目是后加的!蹲髠鳌穫髡f是春秋時期左丘明所作,是根據魯史寫的編年體史書,保存了我國自公元前722年以下二百多年間的許多史料。

  2、歷史背景:

  春秋初期,齊桓公借口魯國曾經幫助過同自己爭做國君公子糾,出兵進攻魯國。當時,齊強魯弱,魯國處于防御地位。本文記敘了曹劌向魯莊公獻策,并在長勺之戰中幫助魯莊公采取正確的戰略,終于戰勝了強齊的史實。“長勺之戰”是我國歷史上以小勝大、以弱勝強著名戰例之一。

  二、 給出重點字詞,引導學生自讀理解課文。

  1、重點字注音:

  guì  móu   jiàn  bó   zhé  jié   mǐ

  劌 謀 間 帛 轍 竭 靡

  2、重點詞解釋:

  齊師伐我——軍隊; 又何間焉——參與;

  肉食者鄙——鄙陋。這里指目光短淺; 衣食所安——養;

  小惠未徧——同“遍”,遍及、普遍;  犧牲玉帛——指豬牛羊等祭祀品;

  神弗福也——賜福、保佑; 小大之獄——案件;

  忠之屬也——盡力做好本分的事;        可以一戰——可以憑借;

  公將鼓之——擊鼓; 公將馳之——驅車(追趕);

  彼竭我盈——充滿,這里指士氣正旺盛; 故克之——戰勝。

  三、 在理解的基礎上,熟讀課文,注意句中停頓。

  第二課時

  分析課

  教學目的及要求:

  一、 檢查上節課重點詞的掌握情況、課文的自讀理解情況。

  二、 小結每段所述主要內容。

  教學重點及難點:

  重點詞的掌握情況、課文的自讀理解情況。

  教學過程 :

  一、 第1段

  1、朗讀

  2、檢查重點詞

  3、學生串譯

  4、提問檢查:

  ①戰爭的時間、國家?

 、诒憩F戰爭性質的句子?“齊師伐我”(即對魯國來說是正義之戰)

 、矍f公的態度?“公將戰”

 、軇フ堃姷脑?

  直接原因-“齊師伐我”

  根本原因-“肉食者鄙,未能遠謀”

 、葸@一舉動表現了曹劌的什么品質?愛國

 、迍シ治鰬鹎皽蕚洹昂我詰稹笔峭ㄟ^與莊公的幾次對話完成的?三次

  ⑦劌否定了什么作法?肯定了什么作法?怎樣肯定的?

  “衣食分人和祭神弗加”;“斷獄以情”;“忠之屬也,可以一戰”

 、鄰倪@一點可以看出在戰前準備上,曹劌重視的是什么?人民的支持

 、徇@又反映了曹劌的什么戰略思想?“取信于民”

  ⑩表現莊公“鄙”的句子是什么?“公將戰”,“衣食所安”“犧牲玉帛”“公將馳之”

  5、小結:

  本段寫了兩層內容,概述戰前曹劌求見莊公,通過與莊公的對話,明確作戰的先決條件是取信于民,突出了曹劌的遠謀。

  二、 第2段

  1、朗讀

  2、檢查重點詞

  3、學生串譯

  4、提問檢查:

  ①劌與莊公二人的表現分別是什么?表現出各自的什么特點?

  劌:“未可”,“可矣”,等待時機,觀察時機――善于抓住有利戰機

  公:“將鼓之”,“將馳之”――盲目指揮,“鄙”

 、隗w現劌指揮正確的句子?“齊師敗績”,“遂逐齊師”

 、郾径伪憩F了劌的什么能力?決斷能力

  ④用自己的話概括本段介紹了戰爭的哪兩個過程?反攻和追擊

  5、小結:

  講述戰爭經過。

  三、 第3段

  1、朗讀

  2、檢查重點詞

  3、學生串譯

  4、提問檢查:

 、俦憩F莊公“鄙” 的句子?“公問其故”

 、谝弧拔纯伞睘楹危俊胺驊,勇氣也,一鼓作氣”

 、埤R人三鼓后為何“可矣”?“夫戰,勇氣也,……彼竭我盈”

 、芏拔纯伞睘楹?“夫大國,難測也,懼有伏焉!

  ⑤后為何又“可矣”?“視其轍亂,望其旗靡”

 、蘅偨Y有利于反攻和追擊的最佳時機是什么?

  反攻時機——“彼竭我盈”之時

  追擊時機——其“轍亂旗靡”之時

  ⑦從本段可以看出曹劌的戰術思想是什么?

  注重觀察敵情,注重士氣,注意抓住有利戰機。

  5、小結:

  本段是全文重點,寫曹劌論述戰爭取勝的原因。

  四、 總結全文:

  本文通過記敘曹劌對戰爭的有關論述和指揮長勺之戰的史實,說明要取信于民,運用正確的戰略戰術并掌握戰機才能取勝的道理,表現了曹劌的政治遠見軍事才能。

  第三課時

  總結復習課

  教學目的及要求:

  一、 總結本文寫作特點,重點句式及詞語。

  二、 完成課后練習。

  教學重點及難點:同上

  教學過程 :

  一、 寫作特點:

  1、詳略得當,重點突出!罢摗

  2、結構上,過渡自然,前后照應。

  3、語言簡練生動。

  4、人物形象對比鮮明。

  二、 重點句式及詞語:

  1、判斷句式:

 、僦抑畬僖。

 、诜驊,勇氣也。

  ③夫大國,難測也。

  2、古今異義的實詞:

  古 今

  間:  參與 隔開,不連接

  犧牲:   祭祀用的豬、牛羊等  為正義事業而舍棄生命

  獄:  案件  監獄

  可以:  兩個詞,意為“可以憑借”          一個詞,表示可能或許可

  三、 重點句翻譯:

  1、肉食者謀之,又何間焉?

  2、肉食者鄙,未能遠謀。

  3、何以戰?

  4、衣食所安,弗敢專也,必以分人。

  5、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6、小大之獄,雖不能察,必以情。

  7、忠之屬也,可以一戰。

  8、夫戰,勇氣也,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

  四、 完成課后練習。

《曹劌論戰》課堂實錄 篇11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了解曹劌的戰略.戰術思想,以及魯軍以弱勝強的原因。

  (2)學習本文以"論戰"為中心組織和選擇材料,詳略得當的特點。

  2.過程和方法:

  (1)加強朗讀訓練,引導學生在讀中思,讀中得。

  (2)讓學生談談曹劌和魯莊公兩個人物形象,領會作品的藝術魅力,強化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

  3.情感態度和價值觀:學習曹劌赤膽忠心的愛國精神。

  教學重點和難點:

  1.重點:了解本文記述戰爭詳略得當的特點。

  2.難點:理解曹劌有關戰爭問題的論述。

  教學過程

  一、導入

  上節課,我們朗讀了全文并合作疏通了文意,同學們在詞語解釋和句子的翻譯上還有什么困難嗎?(有則幫助解決)

  今天,就讓我們來一起關注文章的內容。課文的題目是《曹劌論戰》,那么他是如何論戰的呢?曹劌通過他的“論”又表現出怎樣的形象特點呢?讓我們通過具體的分析來共同了解一下吧。

  二、研讀第一小節

  1.讓學生齊讀第一小節

  2.提問:面對“齊師伐我”這樣的局面,曹劌有何反應?

  3.讓學生思考:一個“請”字說明什么?

  曹劌是何身份呢?

  那么在“齊師伐我”這件事上同鄉人和曹劌的態度有何不同呢?

  讓學生再讀兩人的對話,并指名學生翻譯這兩句。

  “肉食者謀之,有何間焉?”看出同鄉人對戰事漠不關心,覺得事不關己。而曹劌的一番“肉食者鄙,未能遠謀”的言論,不僅道出了他請見的原因,而且表現出他是一個關心國事,有責任感的人。

  教師總結:從曹劌的請見中,我們可以看到作為一個普通的百姓,在國難當頭之時,他主動請求進見魯莊公,足見他一腔愛國的熱情和一份以國事為己任的責任心。

  4.�魯莊公之后,曹劌和魯莊公討論了什么問題?

  5.齊讀這一部分,讓學生看看魯莊公認為作戰的條件是什么,曹劌又是怎樣評價的。

  6.曹劌在見魯莊公時其實心中已有戰略,為何還要問魯莊公呢?

  (明確:引導魯莊公,讓他自己明白取信于民的重要。)

  7.再齊聲朗讀第一段,讓學生思考,在戰前這一部分的內容中,是否印證了曹劌的話“肉食者鄙,未能遠謀。”

  教師總結:文章的第一小節,作者通過記敘曹劌和鄉人、曹劌與魯莊公的兩段對話,緊扣“論”字展現了曹劌的愛國熱情和政治上的遠見。

  三、研讀第二、三小節

  1.戰場上的曹劌是否也發揮了他的作用呢?讓我們齊讀二、三小節

  2.指揮作戰的有兩個人――曹劌和魯莊公,他們在戰場上分別有怎樣的表現呢?

  3.曹劌為什么要這樣做呢?

  曹劌的解釋可分哪幾層意思?

  (兩層。指導學生先找出文中的原句,讀一讀、譯一譯,再理解。)

  明確:不攻擊的原因――時機未到,攻擊的緣故――“彼竭我盈”;

  不追擊的原因――“懼有伏焉“,追擊的緣故――“轍亂旗靡”。

  表現曹劌考慮周全、行動謹慎。

  教師總結:曹劌懂得攻擊和追擊都必須把握有利的時機,要根據雙方的士氣、實力變化作出正確的判斷。

  4.再讀這一部分,讓學生思考,在作戰和論戰的過程中,是否又印證了曹劌的那句話“肉食者鄙,未能遠謀“呢?

  教師總結:文章的第二、三小節,作者同樣是緊扣“論”字,戰場上的簡潔果斷的話語和戰后令人恍然大悟的解釋,不得不讓我們佩服曹劌的卓越才能。

  (四)品讀課文,賞析人物形象,鑒賞寫作特點

  1.討論歸納曹劌和魯莊公的形象特點。(用“從……中可以看出……”的句式說話,要求從不同角度全面分析,至少說出三句來。)

  2.《曹劌論戰》的詳略是怎樣安排的?為什么這樣安排?

  (學生思考討論后歸納)

  《曹劌論戰》一文緊扣“論戰”,敘述了曹劌對戰爭的有關論述和指揮長勺之戰的史實,材料安排詳略得宜,生動耐讀。

  (1)第一段略去曹劌求見的詳情細節,對曹劌與莊公的論戰作了詳寫。

  (2)第二段不作戰爭場面的一般描寫,只概述了作戰的過程。

  (3)、第三段是論戰的重點,詳寫曹劌論“何以勝”。

  (五)課堂小結

  同學們,這節課我們深入的學習了《曹劌論戰》這一名篇,了解了處于弱勢的國家取得勝利的關鍵因素,認識了深明大義,才能出眾,知己知彼深謀遠慮的曹劌這一人物形象,讓我們深深體會“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豪邁和責任感。課后你們還可以去閱讀更多的驚心動魄的古代戰爭故事,去感受更多熠熠生輝的人物形象。

《曹劌論戰》課堂實錄 篇12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積累文言文常見的實詞、虛詞,特殊句式。

  2、了解《左傳》及齊魯長勺之戰的背景,把握曹劌的戰略、戰術思想,理解魯軍以弱勝強的原因。

  能力目標:

  1、把握本文以“論戰”為中心組織材料,詳略得當的特點。

  2、分析曹劌和魯莊公兩個人物形象,體會文章的藝術魅力,理解課文主旨。

  德育目標:

  學習曹劌鐵肩擔道義,衷心獻祖國的愛國精神。

  教學重點:

  1、理清行文思路

  2、體會課文剪裁得當的敘事特點。

  教學難點:

  理解曹劌關于戰爭問題的論述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中國歷史上發生過無數次以弱勝強的光輝戰例,齊魯長勺之戰就是其中的典型戰例。今天我們學習的《曹劌論戰》就是談談長勺之戰的。通過學習,我們理解在長勺之戰中,弱小的魯國為什么能戰勝強大的齊國,曹劌的戰略思想是什么它對我們有哪些啟發

  二、解題:

  1、《左傳》

  2、課文談論的是古代戰爭故事。

  3、課文標題為“曹劌論戰”,曹劌是當時奴隸主貴族,為了魯國的利益,……。

  三、朗讀課文,整體感知

  1、教師播放示范朗讀,學生聽讀,把握字音,多媒體顯示重點字音:

  劌(guì) 又何間焉 (jiàn) 鄙(bì) 弗敢專也(fú)

  玉帛(bó) 小信未孚(fú) 公與之乘(chéng) 轍(zhé)軾(shì)

  旗靡(mǐ)

  2、學生大聲讀課文,結合注釋,疏通文句,并勾畫出難詞難句,以待討論交流時解決。

  3、選幾位同學概述課文大意。

  明確:依兩條線索概括:

  一條是事件發展的線索(迎戰——奮戰——勝戰——評戰)

  一條是人物活動的線索(請見——請問——參戰——釋疑)

  四、合作交流,研討探究。

  閱讀課文,小組合作,研討探究下列問題:

  1、曹劌請戰的原因是什么

  明確:肉食者鄙,未能遠謀

《曹劌論戰》課堂實錄(精選12篇) 相關內容:
  • 曹劌論戰 教案(精選17篇)

    學習目標:1、深入鉆研課文,了解曹劌的戰略、戰術思想,以及魯軍以弱勝強的原因。2、學習本文以“論戰”為中心組織和選擇材料,詳略得當的特點。3、了解判斷句、倒裝句和省略句的用法;解釋“犧牲”“獄”“間”等古今異義的詞。...

  • 第六冊曹劌論戰(精選2篇)

    教學要點: 一、認識要想取得戰爭的勝利,戰前必須做好政準備——取信于民的道理,在作指揮上,必須重視士氣、詳察敵情、正確運用戰略戰術,善于掌握有利戰機。 二、了解本文記敘戰爭詳略得當的特點。 三、掌握課文中一些字詞的用法。...

  • 《曹劌論戰》教案(通用13篇)

    教學目標:知識目標:1、積累文言文常見的實詞、虛詞,特殊句式。2、了解《左傳》及齊魯長勺之戰的背景,把握曹劌的戰略、戰術思想,理解魯軍以弱勝強的原因。能力目標:1、把握本文以“論戰”為中心組織材料,詳略得當的特點。...

  • 自主互助課堂345模式——《曹劌論戰》導學案(精選15篇)

    《曹劌論戰》學案【學習目標】1.積累文言文常用的實詞、虛詞、特殊句式。2.分析曹劌和魯莊公兩個人物形象。3.把握曹劌的戰略、戰術思想,理解魯軍以弱勝強的原因!菊n前預習】1. 掃清生字詞障礙,熟讀課文。...

  • 《曹劌論戰》教案設計(通用15篇)

    學習目標:1、深入鉆研課文,了解曹劌的戰略、戰術思想,以及魯軍以弱勝強的原因。2、學習本文以“論戰”為中心組織和選擇材料,詳略得當的特點。3、了解判斷句、倒裝句和省略句的用法;解釋“犧牲”“獄”“間”等古今異義的詞。...

  • 曹劌論戰(精選14篇)

    十年春,齊師伐我。公將戰。曹劌請見。其鄉人曰:"肉食者謀之,又何間焉?"劌曰:"肉食者鄙,未能遠謀。"乃入見。問:"何以戰?"公曰:"衣食所安,弗敢專也,必以分人。"對曰:"小惠未,民弗從也。"公曰:"犧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 《曹劌論戰》教案模板合集(精選14篇)

    教學目標知識目標1.積累文言文常用的實詞、虛詞、特殊句式。2.了解《左傳》及齊魯長勺之戰的背景,把握曹劌的戰略、戰術思想,理解魯軍以弱勝強的原因。能力目標1.把握本文以“論戰”為中心組織材料、詳略得當的特點。...

  • 曹劌論戰教案(通用15篇)

    一、教學目標(一)認讀生字,能準確朗讀并背誦課文。(二)積累一些常用的文言詞語的意義和用法,會翻譯課文。(三)能夠把握文章的主要觀點,體會其中蘊涵的道理。二、課時安排2課時三、教學過程第一課時(一)活動導引課前預習。...

  • 《曹劌論戰》教案模板(精選16篇)

    姚友勇教學設想文章記事詳略安排得當,重點突出,具有鮮明的特色。在教學中,注意引導學生整體把握文章的主要意思,培養學生整體感知的能力。并要求學生注意積累重點字詞,以提高文言文的閱讀和理解能力。...

  • 《曹劌論戰》教學設計(精選15篇)

    【設計思路】本文是一篇論述戰爭得失的記事文,屬精讀課文。教學時可引導學生注意文中兩個人物不同的氣質、表現;引導學生歸納整理文言詞語,在辨析中掌握詞義并發現背誦的技巧,提高背誦的效率。...

  • 《曹劌論戰》閱讀答案(通用12篇)

    《曹劌論戰》出自《左傳莊公十年》。講述了曹劌在長勺之戰中對此次戰爭的一番評論,并在戰時活用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的原理擊退強大的齊軍的史實。小編整理了《曹劌論戰》閱讀答案,希望能幫助到您。曹劌論戰十年春,齊師伐我。...

  • 《曹劌論戰》(精選12篇)

    課題: 九年級語文 姓名: 【學習目標】1.誦讀課文,積累文言詞語;2.把握課文的主要內容; 3.把握本文以“論戰”為中心組織材料、詳略得當的特點;4分析曹劌和魯莊公兩個人物形象。體會作品的藝術魅力,理解課文的主旨。...

  • 初三語文《曹劌論戰》教案(通用14篇)

    一、指名學生背誦課文,引入新課二、討論本文寫作的詳略安排1.學生討論:這篇文章的內容詳略是 如何安排的?學生討論 后歸納:本文詳寫人物的語言,即“論戰”,略寫人物的行動,以及戰斗的具體經過。...

  • 九年級下冊語文《曹劌論戰》教案(精選15篇)

    一、課前檢查二、朗讀導入三、分析課文(一)第一段1、“齊師伐我”的“伐”是什么意思?齊國軍隊為什么要“伐”魯國呢?補充介紹歷史背景:齊襄公在國內做了一些壞事,他的弟弟公子小白和公子糾恐怕被連累,離開齊國避禍。...

  • 曹劌論戰教學反思范文(通用5篇)

    一、以往的文言文教學存在兩種偏向:一是逐字逐句地串講,課堂氣氛沉悶、索然無味,教學效果事倍功半;二是全篇感悟,從整體意會,輕基礎知識的落實,學生沒有積累文言文知識。...

  • 九年級語文教案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精品影院在线观看 | 国产精品高潮久久久久久 | 国产免费一区二区三区不卡不 | 亚洲日韩欧美综合不卡在线 | 亚洲伊人久久综合成人网站 | 久久久久青草线蕉综合超碰 | 国产成人精品a视频一区 | 久久另类ts人妖一区二区 | 古装一级裸体片在线观看 | av无码专区亚洲av毛片 | 欧美成人午夜免费影院手机在线看 | 在线播放免费播放av片 | 欧美一级淫片免费 | 果冻传媒精选一区二区 | 亚洲欧美自拍制服日韩一区 | 久久欧美精品久久天天躁 | 亚洲综合色视频在线观看 | 亚洲人精品午夜射精日韩 | aa一级片| 啊别插了视频高清在线观看 | 日本按摩伦理片 | 一区二区三区无码被窝影院 | 久久先锋影音av鲁色资源 | 亚洲日本不卡 | 年轻的朋友4韩剧在线观看 在线不卡日本V二区到六区 | av一区在线观看 | 锦绣安宁在线免费观看 | 亚洲人成小说网站色在线 | 日本一级淫片免费啪啪3 | 天天狠天天透天天伊人 | 国产美女爆乳呻吟视频 | 大学生一级片 | 欧美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亚洲 | 91久久久精品无码一区二 | 亚洲精品99999 | 这里只有精品在线 | 99精品久久久 | 国产亚洲综合性久久久影院 | 无码欧美多人性站交大战 | 亚洲中文欧美日韩在线观看 | 亚洲一区在线免费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