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香課堂(精選2篇)
書香課堂 篇1
——簡評陳建先老師執教的《天游峰的掃路人》
“一個教師,四五十個學生,心好像融化在一起,忘記了旁的東西,大家來讀,來講,老師和學生一起來研究!边@就是陳建先老師執教的《天游峰的掃路人》一課中,令我久久難以忘懷的場面。
縱觀陳老師整節課的教學,于大氣中隱含著深邃,在平和中張顯著個性。精心的設計,精妙的點撥,精彩的回應,牽引著學生的靈魂沉浮于字里行間,讓心靈浸染著墨韻書香。這充滿著濃濃書香的課堂,怎不讓人回味?
香自何處來
語文課需要智慧的投入,更是閃現智慧的課堂。這種智慧得益于教師深厚的文學功底,得益于教師巧妙的預設與生成,得益于課堂文化氛圍的創設。
。ㄒ唬 閱讀·文學·文化
似乎這幾個關鍵詞所涉及的內容過于寬泛與精深,絕不是三言兩語所能贅述完的。但是,細細地品味陳老師的課,再慢慢地咀嚼這幾個詞語,也許你會有所發現:沒有教師堅實的人文底蘊,哪來對文本深入細致地詮釋;沒有對文本深入細致地詮釋,學生怎么會一步步與人物進行心靈的對話,并由此進入神圣的文學殿堂,使整個課堂彌漫著濃濃的文化氣息。
我們再來聽一聽陳老師在課堂上幾次深情地描述:
①說得多好!一顆愛心!一顆無怨無悔、甘于奉獻的愛心!因為有了這顆火熱的愛心,再大的工作量,他也不覺得累;再危險的工作環境,他也不動搖;再艱苦的生活條件,他卻怡然自樂。
②作者把老人的熱情比作了熱茶。茶熱,情更熱;茶濃,情更濃,茶香,情更真!“一杯熱茶”把老人的熱情寫活了!
、壅驗槔先诉@種豁達開朗的心胸,他才會在這武夷山的第一險峰上風里來,雨里去,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地辛勤勞作。正是這種平凡而又偉大的品質深深地打動了作者的心,也讓我們接受了一次難忘的心靈的洗禮。我想到了這樣幾句話:知足者常樂!還有一句是一個工廠的宣傳語:“今天工作不努力,明天努力找工作!
“我們無法改變生命的長度,但我們可以改變生命的寬度!遍喿x對一個人精神的滋養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在教學中,陳老師引導學生反復品味語言文字,在咬文嚼字的過程中,使掃路人的形象在學生的腦海中逐漸放大。而上述三段對掃路人恬淡心境與高尚品質的深情描述,不僅使人物形象更趨豐滿,更讓學生進一步走進了人物的內心,走進了自己的內心,讓心與心在這一刻充分地交流著、撞擊著,從而受到心靈上的浸染與精神上的洗禮。不得不承認,教師深厚的文學功底,讓學生在閱讀中找到了一方思緒的晴空,一份持久的感動,從而進入了“如春雨之潤花,如清渠之灌稻,如魚之游水,如人之濯足”的自由領地,透出語文課特有的文學氛圍、文化氣息。
。ǘ 喚醒·引領·體悟
陳老師的課沒有內容的支解,沒有繁瑣的分析,貫穿整個教學過程 的是這樣三個問題:
(1)最讓你欽佩的人是誰?
(2)能看出作者對這位掃路的老人懷有深深的敬意嗎?
。3)掃路人哪些地方讓“我”如此敬佩呢?
陳老師以這三個問題統整整節課的教學,緊扣文章的主線,思路相當清晰,線條非常明快。
課始,陳老師讓學生自由談談自己最敬佩的一個人,看似閑聊卻是匠心獨運:喚醒學生已有的生活體驗,為文本的解讀做好情感上的鋪墊,從而架設起生活世界與書本世界的橋梁,讓交流更加符合生活的本真。果然,學生暢快淋漓地表露著心中所想。此時,教師話鋒陡然一轉:“同學們敬佩的大多是名人和自己的親人。有一位叫章武的作家,他對一位偶然相遇的普普通通的天游峰掃路人產生了深深的敬意!想了解他的理由嗎?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天游峰的掃路人》!笔前。∪绱似掌胀ㄍㄓ炙夭幌嘧R的人,怎會讓作者平生敬佩之情呢?思維的矛盾點一旦閃現,就勢必激起閱讀的欲望,也就自然而然地引入到新話題的交談之中。細細體味,你不得不由衷感嘆:高招!
接下來,陳老師引領學生在文中進行探尋,讓隱藏著的文字浮游出來,并加以細細咀嚼:
生:“緊緊抓住”說明作者感情深摯,握手表示友好,“緊緊地抓住”抓得更緊了,說明他們兩個人的心靠得越來越近了。
生:“再”就是又一次。下山后他還要回來,30年以后還要來,這么長的時間都沒忘記這位掃路人,可見掃路人在“我”心中位置很重。
生:這充滿自信、豁達開朗的笑聲,一直伴隨我回到駐地。“一直伴隨”表示時間很長很久,說明掃路人對“我”的影響太深了,一輩子都忘不了。
書讀到這,也就不知不覺進入了佳境,此時將第三個問題和盤托出,更激起學生思維的火花。于是,學生的思維游走于文本之中,與掃路人、作者和自己的閱讀同伴進行著多維、有效地對話,在反復體悟中豐富著語言的內涵,豐富著人物的精神,豐富著學生的人生體驗。
香飄何處去
一節成功的語文課,如果著意于精神的滋養,著力于語言的訓練,那么,必然會促進學生語文素養的形成。
(一) 真實·自由·個性
回想上個世紀的語文教育,有這樣一個不爭的事實:虛假多了,禁錮多了,共性多了。正因為如此,北京市中學語文特級教師韓軍在談到自己“新語文教育”的思想時特別指出,“五四”新文化精神就是新語文精神,而“五四”新文化精神的實質就是“真實、自由、個性”。反復感受陳老師的課,可以說無時無刻不閃現著學生與教師真實、自由、而又獨具個性的心靈表白。
當談到“掃路人哪些地方讓‘我’如此敬佩呢?”這個話題時,師生之間就文中第7自然段的內容展開了精彩的對話。讀讀這些對話,我們會發現,這其中既有學生對掃路人勞動之艱辛的認同,又有對掃路人精神之高尚的敬佩,還有對掃路人奉獻愛心的由衷地贊美。這些都是十一、二歲懵懂的孩子內心世界的真實展現,體現了孩子們對真、善、美的不懈訴求。教師著力營造的自由的對話空間,為孩子們打開了一扇認識世界的文化窗戶。
孩子們盡情地說著、交流著、彼此敞開了心扉。他們不停地流露著人物背后所隱含著諸多的人生感悟。課終,陳老師順勢讓學生將自己的想法寫下來,下面我們就來聽一聽孩子們的“真情告白”:
生:俗話說:“干一行,愛一行!弊x了《天游峰的掃路人》這篇課文,我才真正理解了這句話的意思。
生:讀了《天游峰的掃路人》我懂得了:人不能太計較自己的得失,不要老是抱怨什么,而是腳踏實地,一步一個腳印地好好工作。
生:學了《天游峰的掃路人》,我想起了一句話:對于一個不滿足的人,沒有一把椅子是舒服的。
生:既來之,則安之!
生:自信快樂生活,踏踏實實做人。
生:樂觀一些,生活永遠都會對你微笑!
學生完全沉浸在教師精心營造的溫馨的精神殿堂中。如此豐厚的人生感悟,也許是一個人用一生也無法體驗得到的,但是我們的孩子卻能在閱讀中品味了人生的酸甜苦辣。一本有形的書,卻創造出無限大的閱讀時空,這不得不說——最是書香能致遠。
(三) 出入·吞吐·收放
“讀書須知出入法。始當求所以入,終當求所以出!弊x得充分,讀得深入,是寫的前提和保障。讀寫結合一直語文教育界所研究的課題,而要將兩者有機融合,達到近乎無痕的境界,著實不易。陳老師的教學始終貫穿著對學生寫作方法和技巧的指導,寓有形于無形之中,寓有意于無意之間。
留心一下陳老師的寫作指導,不難發現,它主要體現在這樣四個方面:
1、 表達方式的形象化
在讀到作者看見頂天立地的天游峰“不禁倒抽了一口氣”時,學生提出了很有價值的問題,其中一個問題是:“我覺得(不禁倒抽了一口氣)是表示作者的驚訝。但為什么不說‘我不禁驚訝起來了呢’?”教師及時予以肯定,并引導學生從兩者所蘊含的意思上進行比較、鑒賞,從而使學生認識到作者表達之形象與生動:
這就是我們中國語言的無窮魅力!一個意思可以有多種不同的表達形式,說“驚訝”也可以,但看不見摸不著,不太好體會;說“倒抽了一口氣”就形象化了,你就能親身感受到它。類似的例子很多,比如說表示害怕,還可以說成“倒抽了一口冷氣”,“嚇得渾身起雞皮疙瘩”,“脊梁骨發麻”。我們要學習和運用這種形象化的表達方法。
2、 表現手法的多樣化
在平時的習作中,我們經常會發現學生只知道平鋪直敘,而不懂得側面的烘托往往會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為了使學生真真切切感受到正面描寫和側面描寫相結合的妙處,在讀到課文中描寫天游峰之“險”時,陳老師適時地拋出了這樣一個問題:既然寫掃路人,為什么用了整整一段話來寫天游峰的險?這樣就引發學生進行深入地思考,真正領悟寫作的技巧。
3、 遣詞造句的準確性
師:你覺得這是一位怎樣的老人?
生:我覺得這是一位非常樸素的老人。
師:從哪里看出?
生:因為他穿了一套褪色的衣服,說明衣服已穿了很多年了,已經很舊了;而且人是精瘦的,說明他生活條件也不好。
師:生活條件好的人都得是胖子?
生:不一定。
師:再往深處想一想,從“褪色的衣服”、“精瘦”兩個詞還能體會到什么?可以討論討論。
生:從“精瘦”可以看出,老人是在辛勤地勞動,因為整天勞動就不容易發胖,而且整天在山上風吹日曬的也容易變瘦。
生:“褪色的衣服”不但說明老人艱苦樸素,也看出這是老人長期在外勞動造成的,風吹日曬才會褪色的。
生:老師,“運動鞋”也說明了老人是掃路人,穿運動鞋干起活來才能方便。
師:可見,無論是“褪色”、“運動鞋”還是“精瘦”,都非常準確地反映出老人是掃路人這一身份。你看只有一句話,作者用詞多么準確!多么恰當!
教師時時不忘對學生進行寫作技巧的點撥與指導,讓學生在不知不覺當中,既深化了對文本的理解,又感受到寫作時推敲文字的重要性,從而使學生逐步養成良好的寫作習慣。
4、 人物描寫的漸進性
陳老師就像一位撥弄琴弦的樂師,時不時地用“旋律”撞擊一下學生的心靈,擦出新的火花。文中有兩處對掃路人外貌的描寫,為什么要分兩處來寫?這是學生很難想到的問題。陳老師就在此處設一“障礙”,讓學生跳一跳,體會思考的愉悅,品嘗收獲的快感。
最最巧妙的是,上述寫作技巧和方法的指導,陳老師在設計上體現了環環相扣,一氣呵成,讓人不得不嘆服其設計的精妙!
我想沉浸在陳老師課堂里的學生一定非常幸福,因為他們的心靈始終浸染著書香,他們的心靈也始終彌漫著書香。
書香課堂 篇2
維揚區小學語文“書香課堂”教學設計年 級二年級主備人張玲所在學校梅嶺小學單 元第六單元課 題16、“閃光的金子”教學目標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2、學會10個生字,理解重點詞語的意思。3、理解課文內容,學習徐虎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精神。教學重難點圍繞“閃光的金子”的喻意,理解課文內容,知道徐虎是個一心想著別人,為人民服務的好人。教學準備制作“特約服務箱”、文中插圖教學時間兩課時通用設計設計意圖個性設計第一課時教學內容:初讀課文,理清脈絡,講讀第一自然段并設置疑問。教學過程:一、 揭示課題板書課題:16、“閃光的金子” (齊讀課題)二、 初讀課文(一)學生自由輕聲讀課文,借助拼音讀準字音,讀通句子。(二)檢查自學情況。1、出示生字詞 ①修理 特約服務箱 凡是 箱內 徐虎 工具 按 紙條 取出 地段 附近 故障 戴著 污水 咕嘟咕嘟②當天(dànɡ) 提供(ɡōnɡ) 堵塞(sè) 挨家挨戶(āi)(1)指名讀生字詞,相機正音。(注意:“內”是鼻音,“紙、障”是翹舌音!爱、供、塞、挨”是多音字。)(2)去拼音讀詞。(3)齊讀生字詞。2、指導讀較難讀的長句子(1)1985年的一天,/徐虎在不同的地段/掛起了三只“特約服務箱”。 (2)可徐虎看到/抽水馬桶里的污水/正“咕嘟咕嘟”地往外冒,/心里很著急。(三)指名分自然段讀課文(四)再讀課文,想一想:課文寫了誰的哪些事?三、學習第一自然段1、課文中哪一句話提到了“閃光的金子”?請你用“——”劃出來。(相機出示:人們都說他的一顆心像“閃光的金子”。)齊讀。2、這兒所說的“閃光的金子”指什么?(他的一顆心)現在,你能解釋課題中“閃光的金子”為什么加引號嗎?句中的“他”又是誰呢?3、出示插圖1,簡介徐虎。(通過圖和簡介幫助學生認識眼前這個人的“普通”)你覺得他是個怎樣的人?4、的確,書中也是這么說的。出示第一自然段:徐虎是上海市一個普通的水電修理工。板書:普通5、齊讀對比以上兩句話,質疑:讀到這兒,你有什么問題想問嗎?(徐虎僅僅是一名普通的水電修理工,而人們卻都說他的一顆心像“閃光的金子”,這是為什么呢?……) 板書:?四、 學習生字1、出示生字2、學生借助已有識字方法分析記憶生字,教師相機點撥(抓住易錯字:具、徐、紙)3、教師范寫,學生描紅、練寫。4、反饋。 第二課時教學內容:精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學習徐虎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精神。教學過程:一、 復習1、選擇正確的讀音:當天(dānɡ dànɡ) 堵塞(sè sāi) 挨家挨戶(āi ái) 提供(gōnɡ gònɡ)2、默寫詞語:修理 工具 紙條 服務二、 講讀課文(一)學習第二——四自然段1、學生自由輕聲讀2—4自然段,思考:徐虎做了什么事,為什么人們都說他的一顆心像“閃光的金子”?(可讓學生邊讀邊劃出讓自己感動的詞語或句子)2、討論第2—3自然段(1)指名讀2—3自然段。(2)讀出讓你感動的句子,并說明理由。①1985年的一天,徐虎在不同的地段掛起了三只“特約服務箱”。相機出示“特約服務箱”,展示內容。抓住關鍵詞“不同地段、三只、及時提供、熱情服務”②從那以后,他每天總是定時開箱,然后騎著自行車,帶著工具箱,按紙條上提供的地址,挨家挨戶上門修理。(抓住關鍵詞:每天、總是、定時、挨家挨戶)(3)讀到這兒,你覺得徐虎是個怎樣的人?(4)指導朗讀。(5)小結:第2、3自然段概括描寫了徐虎掛“特約服務箱”為人民服務。(5)過渡:課文還從一件小事入手,具體寫徐虎為人民服務的事。3、討論第4自然段(1)指名讀第4自然段。(2)讀出讓你感動的句子,并說明理由。①“一天晚上,徐虎從箱子里取出五張紙條。當他做完第四家的活趕到第五家時,已經是夜晚10點多鐘了!钡搅璩績牲c多鐘才將管道疏通。”可引導學生關注一些表示時間的詞語,相機用“已經”造句②“主人見徐虎帶著深度近視眼鏡,天又太晚了,就勸他明天再干!f著就爬上樓頂干了起來。”相機出示文中插圖2,想象練說:主人見徐虎戴著深度近視眼鏡,又太晚了,就勸他說“ !笨尚旎⒖吹匠樗R桶里的污水正“咕嘟咕嘟”地往外冒,心里很著急,他想:“ !庇谑切旎⒈阏f 。(3)感情朗讀(4)讀到這兒,你覺得徐虎是個怎樣的人?(二)學習第五自然段1、(引讀)就這樣,許多年來,徐虎利用——走遍了——,給大家——,人們都說他的一顆心像——三、總結。1、拓展:從1985年——1996年這11年中,徐虎花費自己的休息時間7400多個小時,風雨無阻的每天堅持開箱,解決了21000多戶居民急需的修理項目。上海人稱徐虎同志是“新時代的活雷鋒”、“晚上19點鐘的太陽”。而徐虎自己卻說:(齊讀)辛苦我一人,方便千萬家。我只是做了一個普通水電修理工應該做的事。2、學到這兒,你是不是想對徐虎伯伯說點兒什么?那就拿起筆,把它趕快寫下來!板書設計: 為人民服務普通 “閃光的金子” 初讀課文,借助拼音讀通文章,為進一步理解課文奠定基礎。 讓學生帶著問題讀課文,幫助學生理清文章脈絡 從文章的尾句入手,設置懸念,引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并引導學生學會質疑,同時也揭示了文章的中心問題。 運用學生已有的識字經驗自主識字。 引導學生學會抓住關鍵詞句領會文章的主旨。 從圖入手,發揮學生的想象力,練習說話。 巧妙運用一系列的數字及主人公樸實的話語,加深學生對“閃光的金子”這一主題的理解,并傾訴自己對主人公人格的贊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