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課《關注經濟發展》教案
一、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三步走”的發展戰略,國有經濟、集體經濟的含義及其作用,非公有制經濟的作用;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經濟制度;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分配制度;尊重勞動,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尊重創造,一切勞動、知識、技術、管理和資本的活力競相迸發,一切創造社會財富的源泉充分涌流;學會理財,學會合理消費。
2、能力目標
體會“三步走”發展戰略既鼓舞人心,又切合我國的實際;體會堅持和完善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制度的必然性;體會國有經濟、集體經濟和非公有制經濟的不同作用,體會多種所有制經濟相互促進、共同發展的道理;體會共同富裕是一個先富帶后富、共奔富裕路的過程;體會“在分配中,既要提倡奉獻精神,又要落實分配政策”的辯證統一性;體會樹立合理消費、合理理財的意識和提高這方面能力的必要性。
3、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
從經濟制度方面分析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增強對黨和社會主義的熱愛之情,感受社會主義的優越性;感受不同所有制經濟所具有的不同的作用,用平等的眼光看待非公有制經濟;從促進生產力發展、發揮社會主義優越性的角度,認同“確立勞動、資本、技術、管理等生產要素,按貢獻參與分配的原則”;從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財富的創造和社會的發展有賴于勞動、知識、科技等角度,培養“尊重勞動、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尊重創造”的意識。
二、教學重點和難點
(1)毫不動搖地鞏固和發展公有制經濟
(2)毫不動搖地鼓勵、支持、引導個體、私營等非公有制經濟發展
(3)確立勞動、資本、技術和管理等生產要素按貢獻參與分配的原則
(4)理解“尊重勞動、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尊重創造”
三、教學方法和手段
可使用比較法;多聯系學生的實際生活經驗和感受
四、課前準備
⑴ 課前引導學生了解從爺爺奶奶、爸爸媽媽到自己的衣食住行等方面發性的變化,收集這方面的材料;
⑵收集一些學生消費的心理,消費行為方面的材料
⑶收集一些學生比較熟悉的有關公有制經濟、非公有制經濟地位和作用方面的材料。
五、設計依據
(1)課標要求
知道我國現階段基本經濟制度,理解讓一切創造社會財富的源泉充分涌流,造福于人民的必要性,體會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
(2)學情分析
①共同富裕是社會主義的根本原則,學生不能完全理解為什么會存在貧富差距,地區差距
②一些中學生不能正確理解生活水平提高,還要提倡節約
六、教學活動設計
導入: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包括政治、經濟、文化建設,其中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大力發展生產力,我們作為新世紀的學生,應該關注我國經濟的發展,了解我國的基本經濟制度及分配制度,學會合理消費,這有利于我們增強愛黨愛國的情感,認清肩負的使命,也有利于我們更好的融入社會。
講授新課:
第一框 造福人民的經濟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