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中考政治復習提綱4
XX年中考思想品德復習考點全析
第四單元 交往與溝通(交往的品德)
禮貌問題、誠信問題、平等問題、競爭與合作問題、交往問題,特別是與父母、老師和異性同學的交往問題,應該作為重點問題,是思想品德試題中突出考查的部分。注意與日常生活、社會生活中與此相關的話題聯系。可以按照“是什么—為什么(意義、作用、必要性、重要性)—怎么做(要求、打算、具體做法)”的思路來歸納。
考點27.懂得孝敬父母和長輩。(八上第一課3)
一、家庭關系的確立 ①最主要的家庭關系是子女與父母的關系。父母子女關系的確立,絕大多數基于血緣。這種關系無可選擇、無法改變。我們與父母的感情,是天然生成的最自然的一種親情。我們要認識自己的家,特別是了解自己的父母。要了解、繼承家庭的良好傳統,學習家人的優秀品質,立志為家庭作出自己的貢獻。②家庭的最主要的特點:家中有親人,家中有親情。
二、感受家的溫暖 ①家庭是我們成長的搖籃,是我們的第一所學校。父母是我們最親的人,也是我們的第一任老師。②母愛是最無私的;父愛如山,深沉嚴格。父母對子女的撫養教育,是親情的自然流露,是傳統美德的彰顯和發揚,也是當今道德和法律的要求。父母如果不對子女盡撫養義務,甚至虐待子女,要受到法律的懲罰。③家,是我們的情感棲息地,是我們的物質生活后盾、安全健康保障,還是我們的娛樂天地、天然學校和今后發展的大本營。我們在家中享受親情和溫暖,我們熱愛自己的家。
三、我們要孝敬父母 ①父母理應受到子女的孝敬。父母不僅賦予我們生命,而且含辛茹苦地撫育我們成長,教我們做人。父母為家庭作出了貢獻,為我們付出了很多,他們應當得到愛的回報,理應受到我們的孝敬,孝敬父母不僅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還是當代社會的道德義務和法律義務。②我國有孝的傳統,孝敬父母的人歷來被人們稱道、尊敬,不孝子孫常常被人譴責,我們要繼承和弘揚中華民族孝親敬長的優良傳統。③孝親敬長是我們的天職。孝敬父母,就是子女尊敬、侍奉和贍養父母。其中最重要的是敬重和愛戴父母。這是子女對父母養育之恩的回報,是子女對父母應盡的道德義務、法律義務。成年子女如果不履行贍養扶助父母的義務,不僅要受到輿論的譴責,還要受到法律的懲罰。孝敬父母,不能停留在口頭上,而要體現在日常生活中的一件件小事上,孝敬父母,要從小事做起,要正確區分孝敬在不同場合的具體要求,并按這些要求去做。對我們來說,孝敬父母表現在心里想著父母,理解、關心父母;行動上幫助父母,為父母分憂;努力學習,積極上進,讓父母高興。④孝敬父母,需要付出,即要付出代價。我們可能付出時間,付出感情,付出體力,甚至委屈自己,但孝敬父母收獲的是甜蜜。⑤我們對孝敬父母的認識:孝敬父母不是古代的愚孝,也不是盲目順從,而是在平等基礎上對父母的尊敬和侍奉,是在當代道德和法律基礎上對父母辛苦勞動和養育之恩的報答。如果父母做出不道德的事,我們要勇于批評和制止;如果他們觸犯法律,做兒女的要按法律辦事。同時,我們不僅要孝敬自己的父母,還要孝敬父母的長輩。要正確把握不同場合下的孝敬的具體要求,并按這些要求去做。對我們來說,孝敬父母表現在各個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