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教興國戰略 —— 初中政治第五冊教案
課型:復習課
學習目標:通過復習,使學生在理清科教興國戰略有關知識點的基礎上,理解我國實施科教興國戰略的重要性,在現實生活中自覺為實施科教興國戰略貢獻力量。
學習重點:實施科教興國戰略的原因
學習難點:實施科教興國戰略的原因
學習過程:
一、 圖片《較量》導入 ,激發學生復習興趣。
教師教學行為 | 學生學習行為 | ||||||||||||||||||||||||||||||||||||||||
導入 新課: 錄象:材料1:神舟5號成功發射片段 投影:材料2:當今世界,發達國家生產力發展依靠科技進步的比例已達70%-80%。而我國“九五”計劃期間的經濟增長,只有35%左右依靠科技,尚有大量科技發明未得到充分的應用。 材料3:科教教育因素七國排序表
問: 1、上述三則材料反映了一個什么事實? 過渡:在經濟是基礎,科技是龍頭的當今和未來的世界里,各國都已清楚地認識到,能否在科技發展上取得優勢,增強經濟和科技為基礎的綜合國力,最終將決定本國在國際上的地位,因此,在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同時,要堅持兩手抓的方針,大力實施科教興國戰略。 歷史回眸 復習:近代一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戰,德國和日本所奉行的國策是什么?這一國策給兩國的發展帶來什么影響? 復習:資本主義社會的三大社會矛盾是什么? 復習:(1)世界石油資源主要分布在哪些地區?(在世界地圖上標出來)(2)世界上經濟比較發達國家又分布在哪些地區?(在世界地圖上標出來) 投影:材料4:圖片《較量》 (1)圖片中兩個人物大家認識嗎?在這場較量中你認為誰最有可能獲勝?為什么? ⑵根據材料1、2、3、4,你認為我國應該實施什么戰略? (3)、根據我們家鄉的經濟、科教某一實際情況,為實施科教興縣提出合理化建設。 投影:材料6:袁隆平是榮獲首屆“國家最高科技獎”的兩位科學家之一,他提出水稻雜交理論,實現了水稻育種的新突破,多年來,雜交水稻累計增產3500億公斤,每年增產的稻谷可養活6000萬人,他的研究成果在國際上處于領先地位。 材料7:美國決定在未來3年中,向其他國家的專業技術人才每年多發放19.5萬個簽證。 問:上述兩則材料告訴我們計劃什么道理? 過渡:在當今世界,科學技術突飛猛進,知識經濟已見端倪,國力競爭日益激烈。發展經濟靠科技,發展科技靠人才,培養教育。 材料8:2003年3月5日,朱容基同志在十屆人大一次會議上作《政府工作報告》時指出:要大力推動科技進步和創新,加快國家創新體系建設,堅持教育優先發展。 問:為什么要切實把教育擺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 問:為適應現代化需要,我國正大力推進基礎教育課程改革,你所在學校有沒有進行課改?請舉例說明。 過渡:教育的改革和發展,終極目標是培養一大批各行各業的優秀人才, “人事有代謝,往事成古今”,科技進步也好,社會發展也好,總是昨天超越前 天,今天超越前天,今天超越昨天,明天超越今天的歷史運動中前進聽參與國際競爭,使祖國在競爭中不斷強盛,青年一代責無旁貸,青少年要立志成才。 投影: 材料9:第二年醫大學醫學專家吳孟超教授,運用手中手術刀拯救了許多病人的生命,篆刻家蔡天石雙手殘疾,卻用篆刻刀創作出許多優秀的篆刻作品,上海大觀園浴室勞動模范郟芬芬則用手中扦腳刀為許多人解除了足下之患,他們三人在不同崗位上勤奮工作,奉獻社會,成為上海有名的“三把刀”。 問:1、為什么說吳孟超、蔡天石、郟芬芬三人都是人才? 2、聯系自身實際,談談如何向他們學習,怎樣培養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 投影 1、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主要內容: (1)思想道德建設 (2)教育科學文化建設(基礎性工程) 科技重要性 2、實施科教興國戰略的原因 (1) 科技重要性 (2) 教育重要性 (3) 我國的基本國情 3、實施科教興國戰略的措施 (1)國家怎樣實施 (2)青少年應如何做 鞏固練習 1、表一:科技革命對資本主義的影響
表二:某發達國家科技進步對經濟增長的貢獻。
材料10:2003年2月28日,第三屆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在人民大會堂隆重舉行,江澤民向獲獎的金怡濂院士頒發證書和500萬獎金。3月5日,朱容基同志在十屆人大一次會議上作《政府工作報告》指出:要大力推動科技進步和創新,回快國家創新體系建設,堅持教育優先發展,回答: ⑴表一、二共同說明了什么問題?這對我國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有何啟示? ⑵根據表一、二得出的結論,結合材料說明政府和青年學生分別做什么? | 學生觀看錄象,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學生圍繞材料1、材料2、材料3的內容積極思考。 小組或同桌交流發言歸納: 當今世界,國際競爭日趨激烈,其實質是以科技技術和經濟實力為基礎的綜合國力的較量,科技進步和創新,是增強綜合國力的決定性因素………… 在科技教育方面,我國少量具有世界先進水平的科學技術與普遍科教水平不高狀況同時存在,從總體上看,我國科技水平和勞動者受教育水平還不高,與發達國家相比,還存在著很大差距,這說明我國還處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 討論:略 歸納:軍事立國的末路………… 學生回答略。 討論:現階段為什么貿易立國會陷入困境呢? 歸納:20世紀下半葉,特別是70年代石油危機后,世界市場的競爭空前激烈,有歐美和日本間的貿易摩擦,再加上發展中國家保護本國的原料和燃料,這就直接阻礙貿易立國的實施。為了走出這條死胡同,許多國家不得不通過發展科 技開拓新的市場。貿易立國的困境 ………… 學生畫圖略。 討論:資源與經濟發達的關系。 歸納:資源立國的局限。雖然有一些國家靠出售本國豐富的資源而快速致富,但一來不是所有國家都有這樣的條件,因而,不具有普遍性;二來資源總有用完的一天,因而也非長久之計;三來在這樣“買”來的“現代化”中,國家機構和國民素質都沒有經受改革與鍛煉,實際上并沒有真正實現現代化。 討論、交流、歸納: 因為當前的國際競爭的實質是經濟和科教實力為基礎的綜合國力的較量,經濟力和科技力已成為國際競爭勝敗的決定性因素…… 當然,軍事、貿易、資源等都是實現國家發展戰略目標不可缺少的手段。但在當今世界上,要把這些手段中的任何一個作為一個國家的立國之本,總不免有 這樣那樣的缺陷。所以,各國已別無選擇,只能選擇科技來振興經濟,推進社會發展。 討論、交流、歸納: 我國應積極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因為: ⑴當今世界,科學技術突猛進,科技是第一生產力,國際競爭日趨激烈,科教 進步和創新,是增強綜合國力的決定性因素,科技和教育日益成為國家繁榮和民族振興的關鍵因素,成為經濟長期可持續發展的動力。 ⑵現階段我國生產力水平和科技教育水平還比較低,民族的科學文化素質還不高,還存在著嚴峻的人口,資源、環境問題,因此我國必須實施科教興國戰略,把經濟建設轉移到依靠科技進步和提高勞動者素質的軌道上來,使科技和教育的發展成為推動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首要因素。 ⑶實施科教興國戰略,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關鍵所在,我們必須切實把教育和科學放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它們既是物質文明建設的重要條件,也是提高公民道德水準的重要因素,是文化建設的基礎性工程…… (4)實施科教興國戰略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需要; (6)實施科教興國戰略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需要………… 學生討論、交流: 每組填寫一份建議書。 如針對本地生產力水平低、經濟落后的狀況,提出努力提高群眾的科技文化水平。開展技術創新,引進和開發有市場前景的科技含量高的新產品等措施;辦好學校,落實普及九年義務教育,加強科學科普教育,倡導學科學、愛科學、用科學的新風尚…… 分組討論、交流、歸納: 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是推動經濟和社會發展的決定性因素,而且是先進生產力的集中體現和主要標志。 科學技術的競爭,歸根到底是人才的競爭。人才是最寶貴的資源,我國要在國際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就必須注意人才資源的開發,把培養、吸引、用好人才作為一項重大的戰略任務來抓。 比一比: 有關教育重要性的名言,看哪一組說的多。具體過程略。 討論過程略。 歸納:(1)對國家來說,教育是培養人才的基礎,對經濟社會發展有先導性,全局性作用……關系21世紀社會主義事業的全局。 (2)對公民來說,受教育的重要性(見第四冊教材P33頁) (3)對于國家,必須把教育擺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全面提高國民素質民族和民族創新能力,培養與現代化建設要求要求相適應的高素質的勞動者和專門人才,為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服務。作為公民既要珍惜受教育的權利,又要自覺履行受教育的義務。 暢所欲言:學生舉例略。 小品表演:《我們的課堂》(由學生根據自己的想象,模擬表演他們心中向往的課堂) 分組討論:略。 歸納:⑴人才定義、特點(見第五冊教材P142頁) ⑵根據自身特點,確定成才目標,要從各方面提高自身素質,勤奮努力,珍惜青春年華,爭取早日成才…… 朗讀: “發展的優勢蘊藏于知識和科技之中,社會財富日益向擁有知識和科技優勢的國家和地區聚集,誰在知識和科技創新上占優勢,誰就在發展中占據地位。” —— 江澤民 學以致用: 為幫助廣大學生“強化科技意識,樹立社會責任感,自覺投身實踐”,學校團委準備全校學生中開展科技創新系列教育活動。 (1) 請你為該系列活動擬定一個鮮明的標題: 《----------------------------------------------》 (2) 若一上述標題確定的主題出三期黑板報,請你設計有關內容:
學生對照投影,自行小結:略。 學生練習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