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課 切好蛋糕 共同富裕 導學案
c、按需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制度并存
d、按勞分配為主體、按需分配和平均分配相結合
2、XX年,我國將投入數千億元資金,幫助欠發達地區發展經瀏覽社會事業救助社會弱勢群體和經濟困難的城鄉居民,直接受益者逾億人。這主要表明( )
a、我國人民貧富懸殊 b、我國正處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
c、我國堅持共同富裕的原 d、我國經濟發展的關鍵是統籌區域協調發展
3. 要想構建“人人都要飯吃,人人都可以說話”的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你認為我們應該怎么做?
課后拓展案、
同裕,同裕,讓村民共同富裕
“不出門存折上每月也會多出一筆錢,以前想都沒想過。”同裕村79歲的龔儒福老人拿著養老金存折喜上眉梢。這不是子女們孝敬老人的錢,也不是什么救濟款,而是失地農民養老保險金。
同裕村位于義烏市蘇溪鎮東北部,現有總人口1150人,原來是個窮山村,人均年收入處于全市中下水平。可如今再看村子,怎么也找不到“舊同裕”的影子。整潔的水泥路面,拔地而起的幢幢新房,充滿文化氣息的墻畫……無論如何也難與“貧困”二字聯系起來。
“我們村抓住了發展機會,為村民走向共同富裕打下了好底子”,同裕村的村官這樣說道。自XX年換屆選舉以來,該村排污排水管網和自來水管道建設、路面硬化、舊屋“穿衣戴帽”、綠化、池塘渠道整治、路燈亮化等工程相繼完工,一個光彩奪目的生態村破殼而出。
成績有了,榮譽也有了。但同裕村兩委并沒有就此固步自封,他們抓住開展第三批學習實踐活動的重大機遇,再次邁開創業步伐。
同裕村80%的農戶都不再種地,農田拋荒現象嚴重。針對這個情況,村兩委干部統一思想,將加快土地流轉列入創業目標。在鎮黨委、政府的領導下,農戶原本分散的土地被集中起來,由村級服務社向社會招標,農戶按照擁有的承包份額獲得租金。
目前,全村1400余畝耕地已完成流轉1198畝,參加土地流轉農戶406戶。該村村長邢永清給記者細細算了一筆賬:根據合作意向書,承租的綠晶公司每年需支付約30萬元租金,每畝耕地每年的租金是350元,每畝山坡地每年租金為200元。市財政一次性給予流出戶每畝200元的資金補助,鎮里還補貼每畝100元。這樣算來,每畝土地每年的收入有500元左右,參加失地農民養老保險,每人每月又可領到保險金170元。
與承租單位簽訂的合作意向書中還有一項條款:招工優先考慮同裕村村民。據測算,這家公司每天的用工量達300人,農忙采集時至少需要支付11萬元工資。同裕村村民們說:“如果我們愿意,可以選擇在家門口上班。”
讀完材料后回答:這位大學生及其周圍的農民是怎么富裕起來的,這對你有何啟示?
教學反思
本框題的概念很抽象,離學生的實際生活很遠,比如生產要素、分配制度、共同富裕等學生都是第一次接觸,加之學生們限于年齡和閱歷的關系,很少關注這些關系到民生的概念,所以讓學生理解這些內容有一定的難度。因此教學中要把教師的導演作用和學生的演員作用有機地結合起來;同時要恰當地運用實例、圖示,借助多媒體等教學手段,采取自主學習、合作探究等等形式,以提高教學效果,達到教學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