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現我們的共同理想教案
1989年 1865元 6.6平方米
XX年 10778元 18.平方米 18.6臺 5輛
材料二:黨的“十六”大代表總結了跨越發展XX年的成就:XX年經濟總量躍居世界第六位;人民生活總體上實現了由溫飽到小康的歷史性跨越;對外開放由局部開放轉為全面開放;從優先發展東部地區到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每10萬人中擁有各種受教育程度人數增長了39%;堅持走可持續發展、新型工業化道路,成績斐然
提問:從上述材料中你感受到了什么信息?
師總結:1980年,人民生活在溫飽線徘徊;XX年,國民生產總值大幅度增加,人均gnp首次突破800美元,居民收入不斷提高,貧困人口大量減少,物質生活日益美滿,人民生活總體上達到小康。這是社會主義制度的偉大勝利,是中華民族發展史上一個新的里程碑。
展示圖片、材料:
人均國民生產總值(單位:美元)
1980年 1990年 1995年 1999年
中國 220 320 520 780
日本 10390 26400 39720 32030
美國 13030 23560 28150 31910
新加坡 4860 11730 23060 24150
加拿大 1150 19800 19880 XX0
世界平均 2540 4090 5000 5020
提問:上述材料說明什么?
師總結:說明我們的小康水平與發達國家相比還有較大差距、說明我國的小康水平發展不平衡、說明我國的小康水平發展不全面。所以說,我們現在達到的小康還只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發展很不平衡的小康。
所謂“低水平”,就是雖然我國經濟總量已經達到一定規模,但人均水平還比較低。 按照世界銀行1999年提出的標準,人均gdp在756至2995美元之間為中低收入國家。到XX年,我國尚有3000萬人溫飽沒有完全解決。
2、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宏偉藍圖【培養學生的使命感和社會責任感】
過度:在實現小康目標之后,我國人民的奮斗目標是什么?跨入新世紀,我國進入了一個新的發展階段——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的新的發展階段。從“小康”到“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這是一個部分質變的階段。
學生參考教材,小組共同完成下列圖表,教師補充:
小康含義 小康類型 實現時間 提出時間 表現狀況
在溫飽基礎上生活質量進一步提高,達到豐衣足食。既包括物質生活的改善,也包括精神生活的充實;既包括居民個人消費水平的提高,也包括社會福利和勞動環境的改善 總體達到小康 20世紀末
十二大首次提出
十三大三步走中的第二步
總體達到。
低水平、不全面、發展很不平衡的小康
全面建設小康
2020年
xx大
經濟、政治、文化、可持續以展四個方面的具體界定(略)。歸結起來,是六個“更加”
3、擔當起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使命
師總結: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奮斗目標是對鄧小平提出的“小康”目標的豐富和發展,是切實可行的。這一目標的實現,將是中華民族實現偉大復興過程中一個新的里程碑,是社會主義制度新的偉大勝利。
展示祖國新貌的一組圖片,在《走進新時代》的歌聲中結束本課。
結束語:美好理想的實現有賴于每一個中華兒女的共同奮斗,今天的中學生就是明天祖國建設的棟梁,我們應為祖國的建設貢獻自己的才華和熱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