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課 認清基本國情 導學案
(1).實現這一歷史性飛躍的動力是( )
a.改革開放和科技進步; b.堅持四項基本原則;
c.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 d.大力發展生產力.
(2). 從 “小康”到“中等發達”,這期間我國 ( )
a.仍將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b.將全面實現共同富裕的目標;
c.將過渡到社會主義發達階段;d.將完全實現社會主義的根本目的.
4.把我國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偉大實踐的經驗集中到一點就是要 ( )
a.堅持以文化建設為中心,解放和發展生產力; b. 堅持黨的基本路線;
c. 堅持四項基本原則; d. 堅持改革開放.
5.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必須始終堅持黨的基本路線。黨制定基本路線的依據有( )
①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 ② 我國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
③改革是發展的最終目的 ④我國基本國情和歷史任務
a. ①②; b. ②③; c. ②④; d. ①③.
ⅱ.主觀題:
6.材料:1997年世界銀行在《崛起的中國》的報告中指出:改革改變了中國經濟的增長進程,在過去的XX年中,中國經濟增長了4倍,這一速度比多數國家發展處期都要快。
請運用所學知識, 結合上述材料, 談談改革開放和經濟建設之間的關系。(8分)
教后反思:
第三課 認清基本國情
第3框《統一的多民族國家》
知識目標:我國是一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各族人民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親緣關系;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是我國的一項基本政治制度;處理民族關系的原則;維護民族團結。
能力目標:
(1)培養學生收集材料、分析材料并從中得出結論的能力。
(2)培養學生學以致用的能力。維護各民族的團結、促進祖國統一,最終要落實在我們每一個人的具體行動中。
情感目標:培養學生熱愛各民族人民的情感;引導學生以自己的實際行動促進民族團結,在日常行動中自覺做到“三個尊重”;從各民族共同心愿等方面,增強學生維護祖國統一的情感。
教學重點:
1、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是我國的一項基本政治制度2、我國處理民族關系的原則
教學難點:我國處理民族關系的原則
課前準備:收集個別國家和極少數分裂分子企圖利用民族問題分裂我們國家和民族的相關材料。
當今國際社會涉及種族沖突、國家解體的事件,并思考這些事件帶給我們怎樣的啟示。
教學過程
三、統一的多民族國家(板書)
(一)五十六個民族是一家(板書)
閱讀教材p41上的圖,回答其中的問題。
1、我國是一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板書)
問題1:為什么說“我國是一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
(答:① 我國有56 個民族分布在祖國的四面八方;② 從遙遠的古代開始,我國各民族的祖先就勞動、生息、繁衍在這塊疆域遼闊的大地上,歷經幾千年的民族遷徙、分化和融合,逐步形成了今天中國的民族面貌;③ 在中華民族的大家庭里,由于漢族以外的其他民族人口相對較少,習慣上被稱為“少數民族”。經過長期的經濟文化等方面的交往,各族人民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親緣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