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課 認清基本國情 導學案
2、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是我國的一項基本政治制度,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重要內容。
【各民族之間的關系是親密無間的,用“三個離不開”(即“漢族離不開少數民族,少數民族離不開漢族,各少數民族之間也相互離不開。”)來闡述新形勢下鞏固和發展民族關系的重要性。】
(二)共同澆灌民族團結之花(板書)
活動2:閱讀教材p42上的表格并完成填空
(答:各民族在行使管理國家的權力,使用自己的語言文字,保持或改革自己的風俗習慣等方面具有平等的權利。)
1、處理民族關系的原則(板書):
民族平等,團結和繁榮(閱讀教材上的相關鏈接。再從法律的角度加以闡述)
活動3:我們在生活中還可以為民族團結做些什么?
(答:關心少數民族同學,學習少數民族的語言文字,了解少數民族的風俗習慣,并注意尊重少數民族同學的風俗習慣,和他們一起慶祝他們的傳統節日等。)
2、自覺維護民族團結
(既是國家的事,也是我們應盡的責任和義務,要做到“三個尊重”)
問題2:我國在少數民族聚居的地區,建立了什么樣的基本政治制度?正確處理民族關系的原則是什么?如何做到維護民族團結?
(①民族區域自治制度。②新中國的成立,開辟了中國各民族平等團結互助和諧的新時代,各民族平等、團結和共同繁榮作為處理民族關系的原則載人了憲法和法律,各族人民真正成了國家的主人。③維護民族團結,既是國家的事,也是我們應盡的責任和義務。自覺履行我們的責任和義務,就要尊重各民族的宗教信仰,尊重各民族的風俗習慣,尊重各民族的語言文字。)
(三)實現祖國和平統一
(從兩幅圖案入手,了解并體會祖國統一及“一國兩制”)
1、結成最廣泛的愛國統一戰線(板書)
(教師講述愛國統一戰線的內涵,并用香港、澳門回歸后實行的制度的事例,來說明祖國統一的基本方針。)
2、實現祖國統一的基本方針(板書)一個國家,兩種制度。
問題3:實現祖國統一的基本方針是什么?它的含義是什么?它的提出有何重大意義?
(答:①為了最終完成祖國統一大業,黨和政府制定了“一個國家、兩種制度”的基本方針,這一本方針簡稱為“一國兩制”。②含義:“一個國家”,是指中國的主權和領土必須完整,不容分割,中國的主權和領土必須完整,不容分割,中國是一個統一的國家。“兩種制度”,是指在一個中國的前提下,國家的主體堅持社會主義制度,香港、澳門、中國臺灣保持原有的資本主義制度和生活方式長期不變。③意義:“一國兩制”的提出,有利于實現祖國的完全統一;有利于促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有利于香港、澳門和中國臺灣地區的繁榮、穩定和發展。)
問題4:港澳回歸以來,“一國兩制”的實踐日益豐富。這說明了什么?
(答:這說明:① “一國兩制”方針是完全正確的,具有強大的生命力。②“一國兩制”、高度自治的方針,保持了香港和澳門特別行政區的繁榮、穩定和發展。)
3、兩岸統一的最佳方式(板書):一國兩制
(并明確告訴學生:)
堅持一個原則是發展兩岸關系和實現和平統一的基礎。(板書)
問題5:兩岸關系和平發展的政治基礎是什么?解決中國臺灣問題,實現栩國憲全統一的具體方式是什么?
(答:①堅持一個中國原則,是兩岸關系和平發展的政治基礎。②我們遵循“和平統一、一國兩制”的方針,堅持一個中國原則決不動洲.爭取和平統一的努力決不放棄,貫徹寄希望于中國臺灣人民的方針決不改變.反對分裂活動決不妥協,堅決維護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維護中華民族的根本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