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平正義檢測學案
材料二:和諧社會,應該是“民主法治、公平正義、誠信有愛、充滿活力、安定有序、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社會。社會和諧與科學發展是內在統一的。只有擁有更為強大的物質力量,才能夠更好地在科學發展觀的指導下著力改善民生,更好地促進社會和諧。反過來,只有發展的成果由人民共享,社會實現較大程度的和諧,才能更好地調動最廣大人民群眾一起投身社會主義建設事業,推動科學發展。
(1)結合材料一,你怎樣理解“推動社會公平正義就是政府的良心”?
(2)結合材料二,談談社會和諧、科學發展對推動社會公平正義的意義。
26、李偉是班上的宣傳委員,一次學習舉行板報比賽,李偉主動要求負責出板報。但放學后,他把出板報的工作推給了同學,一走了之。其他同學很好地完成任務,板報獲得一等獎,李偉也因此獲得“優秀宣傳委員”稱號,受到表彰。
請回答:李偉受表彰公平嗎?為什么?
27、某中學初中生林林放學后,在校外遭到幾名社會青年的勒索。這幾名社會青年強行將林林身上的錢收走,并要求他每周一放學后都要在校外指定的地方交30元錢。林林又怕又生氣,找同學商量。
同學甲:“我們一起去湊錢給他們,免得找麻煩”。
同學乙:“找幾個好朋友去教訓他們一下。”
同學丙:“我們應該依法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以上幾位同學說法對嗎?請分別說明理由。
dbaad cbcad babbc acdbc 公平檢測選擇題答案
21.判斷:正確 理由:社會公平主要表現為社會為每個人的全面發展提供平等的權利和機會;接受義務教育是公民的一項基本權利,國家實行“兩免一補”政策,能有力地保障農村中小學平等的享有接受教育的權利。
22. 判斷:正確 理由: 在投票的過程中,她按照班干部的標準對自己的投票行為負責,表現出較強的正義感。
24⑴材料一說明非正義的行為會阻礙人類社會的進步與發展,損害公共利益和他人的正當權益,會遭到道德的譴責或法律的制裁;材料二說明正義的行為,會得到政府、社會及人們的贊揚和支持。
⑵做一個有正義感的人,就要做到:①尊重和遵守制度、規則和程序;②按照正義的標準對人對事、做人做事,非正義的事堅決不做;③不傷害他人、不侵犯他人的合法權利;④在日常生活中,見到非正義的行為要及時制止,對受害者給予援助
25.(1)維護社會公平,是社會主義國家的責任。我國政府從政策、制度建設上促進社會公平的一系列措施,正是承擔這一職責的體現。上述措施的事實,表明了我國政府正在創造條件,進一步促進社會的整體公平。
(2)公平正義是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要內容和基礎,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必將和必然有利于促進社會公平正義的實現。科學發展觀是促進社會和諧、促進公平正義的指導思想,堅持科學發展是追求和實現公平正義的正確道路。(注:能說明公平正義與和諧社會、科學發展關系的其他正確表述,均可酌情給分。)
27、(1)同學甲和同學乙說法錯誤。因為當遇到非正義行為發生時,對受到非正義行為侵害的人要要運用法律武器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同學甲采用忍讓、順從的態度只會助長犯罪分子的氣焰。同學乙運用非法手段進行報復是違背正義的行為,不僅不能保護自身的合法權益,而且是一種違法行為,會給社會帶來一定的危害,導致非正義行為的發生。同學丙說法正確,他用法律武器維護了自身的合法權益,捍衛了正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