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級思想政治復習(典型例題)
答: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是:領導和團結全國各族人民,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堅持改革開放,自力更生,艱苦創業,為把我國建設成為富強、民族、文明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而奮斗。它的核心內容是“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奮斗目標是把我國建設成為富強、民族、文明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
2. 怎樣理解社會主義初級階段?
答: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包括兩層含義:一是我國已經是社會主義國家;二是我國的社會主義還處在初級階段。
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從1956年我國社會主義改造基本完成到21世紀中葉基本實現現代化,大約需要上百年的時間。
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主要特征就是不發達,表現為生產力水平比較低,教育科學技術比較落后,社會主義具體制度還不成熟、不完善。
3.怎樣正確理解以經濟建設為中心?
答:我國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是一個龐大復雜的系統工程,涉及方方面面的建設,包括經濟、政治、文化、國防、教育等,而經濟建設則是這個系統工程的核心工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必須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其他方面的工作都要服從并服務于經濟建設。
“發展才是硬道理。”鄧小平同志的這句話揭示了社會主義現代建設的真諦。加快經濟發展,大力發展生產力,是我們的根本任務。增強綜合國力、改善人民生活離不開發展;鞏固、完善社會主義制度,充分發揮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離不開發展;保持社會穩定、實現國家長治久安離不開發展;提高國家競爭力、掌握國際斗爭的主動權離不開發展;完成祖國統一大業,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也離不開發展。發展是我國當前解決所有問題的關鍵。
4.我國為什么要進行改革?(經濟體制和政治體制改革的目標是什么?)
答:社會主義制度具有無比的優越性,但我國的社會主義制度還不成熟、不完善,存在著體制上的種種弊端,抑制了勞動者的積極性和創造性的發揮,使經濟組織失去了應有的活力,阻礙的生產力的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只有通過改革才能為生產力的進一步發展掃清障礙。
5.怎樣理解改革對我國社會發展的作用?
答:通過改革,完善和發展了社會主義制度,給我國社會注入了生機和活力,極大地調動了廣大人民群眾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使社會生產力得到了極大地解放,國家經濟得到了迅速的發展。實踐證明,改革是我國社會發展的直接動力。
6.怎樣理解對外開放是我國現代化建設的必要條件?
答:當今世界是開放的世界,中國要發展必須走向世界,我國雖然市場廣闊、勞動力資源豐富,但資金短缺、技術和管理落后。只有對外開放,才能利用國外的資金、技術和先進的管理經驗;才能更好的利用國內國外兩個市場、兩種資源;才能緊跟新科技革命的發展潮流,追趕世界先進水平。對外開放是我國必須長期堅持的一項基本國策。
7. 簡單概括改革開放的重要性?
答:改革是社會發展的直接動力,開放是現代化建設的必要條件,改革開放有利于解放和發展生產力,最終實現共同富裕。
第七課 走科教興國之路
1. 怎樣理解科學技術的重要作用?
答: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它決定著生產力的發展水平和速度。一項科學技術的發明,往往能創造出巨大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今天,科學技術日益滲透到經濟和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促進經濟的飛速發展,給社會生活帶來巨大變化,科學技術已成為推動經濟發展最重要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