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級思想政治復習(典型例題)
②揚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須充分挖掘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遺產。
③揚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須充分汲取世界各民族的優秀文化營養。
④新時期揚和培育民族精神,最重要的是堅持與時俱進,結合時代和發展要求,不斷創新。
4.中學生怎樣在學習過程中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
答:在學校生活中,積極參加社會實踐活動是我們培育民族精神的有效途徑。在日常的學習生活中,我們要從樹立愛國主義思想做起,從確立遠大志向做起,從規范行為習慣做起,從提高基本素質做起,以實際行動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
第十課共同描繪美好的未來
1、什么是現階段全國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為什么要樹立這一理想?
答:現階段全國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是把我國建設成為富強、民主、文明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共同理想符合我國現階段的基本國情,反映了全國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是團結全國人民共同奮斗的巨大精神動力。
2、如何實現共同理想?
答:實現共同理想是個長期而復雜的過程,必須分階段,有步驟的向前推進,因此現代化分三步走。全國人民只有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繼續保持和發揚艱苦奮斗的精神,排除前進道路上的萬難,戰勝各種風險,才能最終實現共同理想。
3、總體小康和全面小康有什么不同?
答:總體小康(即我們現在達到的小康)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發展很不平衡的。黨的是六大明確提出了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奮斗目標:要在本世紀頭20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設惠及十幾億人民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會,是經濟更加發展、民族更加健全、科技更加進步,文化更加繁榮、社會更加和諧、人民生活更加殷實。這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政治、文化全面發展的目標,是與加快推進現代化相統一的目標。
4、和諧社會有哪些特征?
答:我們要建設的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應該是民主法治、公平正義、誠信友愛、安定有序、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社會。
民主法治:就是社會主義民主得到充分發揚,依法治國基本方略得到切實落實,各方面積極因素得到廣泛調動。公平正義:就是社會各方面的利益關系得到妥善協調,人民內部矛盾和其他社會矛盾得到正確處理,社會公平和正義得到切實維護和實現。
誠信友愛:就是全社會互幫互助、誠實守信,全體人民平等友愛、融洽相處;充滿活力,就是能夠使一切有利于社會進步的創造愿望得到尊重、創造活動得到支持、創新才能得到發揮、創造成果得到肯定。安定有序:就是社會組織機制健全,社會管理完善,社會秩序良好,人民群眾安居樂業,社會保持安定團結。人與自然和諧相處,就是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
5、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和加快現代化建設過程中,為什么要發揚艱苦奮斗精神?
答:①艱苦奮斗是我們的優良傳統,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艱苦奮斗是通向理想的必經之路。②雖然我國的社會主義建設取得了重大成就,但人口眾多、資源短缺、生產力水平低且發展不平等的基本國情沒有得到根本改變,西方敵對勢力還想盡辦法遏制我國的發展等等,這都決定了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達到共同理想的彼岸不會是一帆風順的,必然會遇到許多困難和風險。③全國各族人民只有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繼續保持和發揚艱苦奮斗的精神,才能排除前進道路上的皖南,戰勝各種風險,不斷取得新的勝利,迎接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