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課 走向世界的中國
第11課 走向世界的中國
名師解惑
1.和平與發展是何關系?
釋疑:和平與發展是彼此聯系而又相互影響的。發展需要和平,和平離不開發展。在和平中求發展,以發展促和平,這是人類社會走向美好未來的重要保證。
和平與發展二者相輔相成、相互影響、相互制約。和平是發展的前提條件。只有在和平的國際環境中,順利實現本國的發展計劃。戰亂和沖突是經濟發展的重大障礙,甚至會造成嚴重的經濟損失。
發展是維 護世界和平的重要基礎。首先,世界經濟的發展促進了國際分工,加強了各國之間的交流和合作,有利于抑制世界大戰的爆發。戰后科技革命的突飛猛進,對當今世界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它促進了各國經濟的迅速發展和世界經濟的全球化。隨著各國經濟相互依賴性的增強,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局面,從而成為制約新的世界大戰爆發的重要因素。其次,經濟的發展有助于消除不穩定因素,減少發生軍事沖突的可能性。再次,世界經濟特別是發展中國家經濟的發展,有利于世界和平力量的壯大。
2.日益開放的中國對青少年提出怎樣的要求?
釋疑:開放的中國期盼著我們成長,我們要樹立全球意識,關心國際形勢,關注全球性的重大問題;要培養平等意識和參與意識,提高合作能力和競爭能力;要樹立國家觀念,維護國 家的安全;要善于學習,提高自 身素質,努力為祖國服務。
3.隨著世界經濟全球化和世界格局多極化的發展趨勢,我們的發展面臨著什么樣的機遇和挑戰?我國該如何應對?
機遇主要有:(1)世界格局向多極化發展,這為我國爭取一個較長時期的和平環境提供了可能。(2) 經濟全球化的發展使資金、技術和人力資源等在國際范 圍大規模流動,使我們可以在更大范圍、更廣領域和更高層次上參與國際間經濟技術合作和競爭,充分利用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優化資源配置,拓寬發展空間。(3)世界新科技革命的興起為我國經濟的跨越式發展提供了基本條件。(4)經過20多年的發展,我們具備了比較雄厚的物質基礎,這為我國實現更大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建設成就舉世矚目,國際地位日益提高;
◇隨著我國綜合國力的增強,我國肩負國際責任的能力不斷提高;
◇我國與世界各國尤其是廣大發展中國家的關系不斷發展;
◇我國反對任何形式的以大欺小、以強凌弱、以富壓貧、侵犯別國主權、干涉別國內政的行徑;
◇我國反對一切形式的恐怖主義;
◇我國積極尋求與其他國家的利益共同點,堅持從雙方的長遠利益和世界和平的大局出發,通過協商談判妥善地解決與其他國家的分歧;
◇我國積極發展同世界各國和地區的貿易來往、經濟合作、科學技術及文化交流,促進共同繁榮。
中國人民解放軍與其他國家武
裝部隊舉行聯合“反恐”軍事演習
世界形勢的變化確實也使我國面臨嚴峻的挑戰。(1)國家安全的挑戰。某些西方國家不愿意看到一個日益強大的中國崛起,我國 還面臨著霸權主義、強權政治的壓力,以及恐怖主義的潛在威脅。這些因素必然影響我國的國家安全。(2)經濟全球化的風險。發達國家由于在資金、技術、市場和經營管理等方面占據絕對的優勢,成為經濟全球化最大的受益者。同時,某些西方大國動輒以經濟制裁相威脅,給我國的經濟發展造成困難。(3)國際競爭的挑戰。當前,世界范圍內科技革命突飛猛進,國際競爭日趨激烈。我國的科技水平和綜合國力總體上與發達國家相比還有較大差距,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還處于劣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