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課 走向世界的中國
歷史的經 驗告訴我們,在經濟社會發展過程中,能否抓住戰略機遇期,關系到國家和民族的興衰存亡。我們要清醒地認識到前進道路上的困難和風險,增強憂患意識和緊迫感,以只爭朝夕的精神,集中主要精力,加快經濟發展;要切實提高抓機遇的本領,增強戰勝 各種困難和風險的能力;要堅持“三大基本國策”、實施“四大戰略”,大力加快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進程,增強我國的綜合國力,力爭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掌握主動權。
講練互動
【例題1】(山東濱州中考)XX年3月俄羅斯總統普京訪華,把中俄戰略協作伙伴關系推向更高水平;4月,國家應美國總統布什的邀請,對美國進行了具有里程碑意義的訪問,全面推進了中美建設性合作關系。中俄、中美關系的良性發展( )
①符合三國人民的共同利益 ②可以消除霸權主義對世界和平的威脅 ③可以促進世界的和平與發展 ④ 是解決國際爭端、消除國際競爭的最好辦法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③
解析:中俄、中美關系是我國十分重要的外交關系。中俄、中美關系的良性發展,符合三國人民的共同利益,對于世界的和平與發展起到積極的作用。但霸權主義依然存在,國際競爭日益激烈,所以②④說法有誤。
答案:b
黑色陷阱 這里比較容易被表面現象迷惑,認為通過會談就能消除霸權主義對世界和平的威脅。社會主義國家與資本主義國家長期共存 中既有合作又有斗爭,是當今國際社會的基本事實。在平時的學習中,要注意對基礎知識的牢固掌握,要學會透過現象看本質。
變式訓練:
1.當今時代,世界要和平,人類要合作,國家要發展,社會要進步,已成為歷史的潮流。這表明( )
a.當今世界已實現了完全的和平 b.和平與發展是當今時代的主題
c.國際新秩序已經建立 d.國際合作已取代國際競爭
解析 :此題運用排除法進行解答。當今世界霸權主義依然存在,當今世界并沒有實現完全的 和平,故a項錯誤;c項不正確,因為國際新秩序沒有完全建立;當今世界競爭與合作并存,所以d項也不正確。
答案:b
【例題2】(江蘇常州中考)中國改革開放論壇理事長鄭必堅對中國和平崛起的實質作了精辟的概括。他說:中國的和平崛起所做的只是“中國夢”,而絕不是別的什么夢。比如在能源消耗上,我們就做不起“美國夢”;在增強綜合國力上,我們也不想做“(前)蘇聯夢”。
下列漫畫分別詮釋了這三個“夢”:
請回答:[來源:學.科.網]
(1)在能源消耗上,我們為什么做不起“美國夢”?
(2)在增強綜合國力上,我們為什么不想做“(前)蘇聯夢”?
(3)在當代,影響世界共同發展的主要障礙是什么?
解析:此題 以生動、形象的文字材料和漫畫揭示了我國現代化建設所面臨的國際、國內形勢。題目設問較為簡單,仔細閱讀材料和設問并結合所學知識可以得出,我們在能源消耗上做不起“美國夢”的主要原因是我國面臨嚴峻的資源形勢;(前)蘇聯在增強綜合國力方面走發展軍事工業的道路,我國現在所面臨的國際競爭是以經濟和科技實力為基礎的綜合國力的較量。這是我們不想做“(前)蘇聯夢”的原因;對于第(3)問,依據教材答出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