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文化博大精深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目標:能運用史實說明與漢字相連的中華文化,是人類文明史上最燦爛的一頁;了解中華文化的產生、特點及地位,正確認識中華文化對世界文化的杰出貢獻;積極承擔保護世界文化遺產的義務和責任。
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目標:
增強民族文化認同感,增強民族自豪感、責任心。
【教學重點和難點】
1、知道名字的文化內涵
2、懂得中華文化歷史悠久、源遠流長、博大精深
【教學方法和手段】
例證法、講解法、討論法
【板書設計】
第一課時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
一、說名字,談文化
1、名字與文化
2、漢字的特點和作用
(1)地位(2)特點(3)作用(4)標志著人類進入文明時代
3、與漢字聯系的中華文化
4、文化的含義
(1)廣義(2)狹義
二、中華文化知多少
1、中華文化的來源
2、中華文化的特點
3、中華文化對世界文化的貢獻
4、為弘揚中華民族文化貢獻自己的力量
【教學過程】
導入:學生閱讀本節課引言,教師直接過渡到課堂
學生閱讀:文化形成一個民族的精神世界和精神力量,是民族和國家生存的前提條件。文化積淀著一個民族和國家的全部文明成果,是這個民族和國家可持續發展的寶貴精神財富。
這句話告訴我們文化有巨大的重要性,同時也說明了文化的內容和地位。
教師引導:文化在很多程度上說是一個民族的象征,而我們中華民族是我們華夏大地上56個民族的大家庭,在長期的歷史的發展過程中,各民族既分裂又融合,形成了今天的歷史悠久、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
第一課時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板書)
說到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我們首先可以從姓名上來體會。在大多數情況下,每個人的名字或多或少與文化有著豐富的聯系。或者可以說,人的名字就是文化的一種表現。
一、說名字,談文化(板書)
1、名字與文化(板書)
我們看書本上這個“陳一淼”,她這個名字就是在特定的情況下產生,表達了她的家長的一種感情。其實或許每個人的名字都有一個故事,都有其特定的意義。我們看我們周圍的人的名字,有很多都有一定的文化底蘊于其中。比如我的兒子“石墨瀟”,我們希望他有文化有素質,就用了墨,還希望他風流瀟灑,一表人才,就用了瀟,總的來說,希望他儒雅瀟灑。我們看書本還提到,一個好的名字還能給人以自信。有此可見,名字與文化有著多么深刻的聯系呀。
(1)特定的意義
(2)一定的文化內涵(板書)
(3)給人自信
我們國家的姓有很多種,有人說是百家姓,其實姓氏遠遠不止100個,椐說有上千種姓氏呢,這么多這么復雜,從根本上說是受到漢字的特點和作用影響的。
2、漢字的特點和作用(板書)
(1)地位:(板書)
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歷史悠久。
我國是世界上四大文明古國之一,文字的出現也是很早的。我國的文字最初的出現是因為勞動的需要,比如結繩記事,再比如為了方便區別開不同的物品,人們描繪物品的形狀,象“人”、“魚”等等。我國的漢字的出現主要是象形文字和會意文字,而且在漢字在長期發展過程中,哲理性和藝術性又大大發展,比如我國的書法藝術,可能世界只有我國的漢字才能稱得上書法藝術。所以我國的漢字很復雜,特點也很豐富。
(2)特點:(板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