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責任與角色同在》教學設計(精選3篇)
《責任與角色同在》教學設計 篇1
課題:第一單元第一課:責任與角色同在
第一課時:我對誰負責 誰對我負責
[導學目標]:
1、通過學習知道責任是產生社會關系中的相互承諾;懂得人因不同的社會身份而負有不同的責任,增強責任意識。2、通過能夠做到對自己負責任,也對他人負責既要反思自己在日常生活中承擔責任的情況.3、通過學習要明確,認識到自覺承擔責任就是自己事情自己做,做好自己力所能及的事,對自己做得事情負責任
學習提示:
一、我的角色 我的責任
1.責任的含義
責任是一個人應當做某些事和不應該做某些事。
2.責任的來源
(1)責任產生于社會關系之中的的承諾。
(2)責任的來源:對他人的承諾、分配的任務、上級的任命、職業的要求、法律規定、傳統習俗、公民身份、道德原則等。
3.不同的角色承擔不同的責任
(1)認識自己扮演的角色(2)盡到自己責任的重要性
只有人人都認識到自己扮演的角色,盡到自己的責任,才能共同建設和諧美好的社會,共享美好的幸福生活。
二、誰在對我負責
1、自己對自己負責
(1)誰對自己不負責,誰就要承擔不負責任的后果。
(2)用合理、合法的方法,及時糾正自己的過失,也是一種負責任的表現。
2.對自己負責的原因
只有對自己負責的人,才能享有真正自的自尊,也才有資格、有信心、有能力承擔起對他人,對社會的責任。
3.每個人都應該具有責任感
(1)我對他人負責,他人也對我負責。
(2)對自己負責,說到底是對他人負責、對社會負責。
回顧與反思:
1、什么是責任?責任來自哪里?
2、所謂責任就是承擔法律所規定的義務,其他責任可做可補做,這種說法對不對?為什么?
3、在中學時代,我們的責任就是把學習搞好,其他的責任可暫時不管?
4、在社會舞臺上,我們每個人應該如何扮演好不同的角色?
5、假如有人問:誰對我負責?回答首先是什么?為什么?逃避責任會有什么后果?
6、你認為自己對自己負責的表現是什么?初中階段你已經學會承擔哪些方面的責任。哪些責任你還沒有承擔?
7、誰對我負責,我就對誰負責;誰對我不負責,我就對誰不負責,這種觀點對嗎?說說理由?8、為什么我們每個人都應該具有責任感?
第一單元:第一課我對誰負責,誰對我負責 課堂作業
一、單項選擇:
1、社會主義和諧社會需要每個社會成員具有相互關愛、熱情奉獻的精神。以下能體現這一精神的語名有 ( )
①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②捧著一顆以來,不帶半根草去 ③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 ④各家自掃門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2.歌德說:“責任感就是對自己要去做的事情有一種愛。”這句話說明的道理是( )
a索取是不應該的 b奉獻是為了索取
c奉獻精神是社會責任感的集中表現 d奉獻就是不要任何回報
3最近武漢市頒布“三好學生”新標準,“新三好”要求學生 社會的“好公民”、學校的“好學生”,家庭的“好子女”。“新三好”的實施有利于 ( )
a保證學生的行動自由 b減輕學生的課業負擔
c增強學生的公民意識,培養社會責任感 d.有利于教育創新和改革
4XX年10月24日,面對落水呼救的孩童,湖北長江大學十多名大學生不顧自身安危,手拉手結成人梯,跳入水中救人。最終,兩名孩子得救,而陳及時、何東旭、方招三名英勇的大學生,獻出了年僅19歲的生命。面對生與死的抉擇,把生的希望無條件地給予素不相識者,把死的危險留給自己,我們向長江這些大學生學習,就要學習他 ( )
①見義勇為的優秀品德②勇于承擔責任的奉獻精神③生活中遇到大的困難,及時向社會求助 ④注重培養自強自立的品格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③④⑤
5一個的健康成長,既離不開個人的努力,。也離不開他人和社會的幫助。假如有人問:誰對我負責?回答首先是 ( )
a家長對自己負責b學校對自己負責c社會對自己負責d自己對自己負責
6“啃老族”是指那些不升學、不工作、不參加職業培訓的年輕人,他們賦閑在家、衣、食、信、行全依賴父母,而且花銷往往不菲,知名快餐店、時尚賣場、網吧等成為他們的聚集地。因此,應對這些“啃老族” ( )
①加強理解教育 ②加強艱苦奮斗精神教育 ③制定專門的法律 ④采取理解和寬容的態度 ⑤培養他們的社會責任感 a①②③ b①②⑤ c②④ d③④
7.XX年1月25日,在上海市普陀區首屆慈善大會上,劉翔親手將一份厚禮遞到普陀區區委領導的手中。這份禮物是他在XX年瑞士洛桑國際田聯超級大獎賽上,以12秒88的成績打破世界紀錄時所穿的特制的跑鞋。這雙獨具紀念意義的跑鞋將被拍賣,拍賣所得將捐給普陀區關愛幫困基金。這反映了劉翔 ( )
a具有強烈的社會責任感 b為了自己的名利,同時也兼顧了他人的利益
c不珍惜自己的成績所得 d對自己不負責,但對社會負責
二、辨析題
1進入九年級,同學們面臨羊緊張的學習生活。小林說:“當班干部耽誤時間,影響學習,有時還要受氣,不值得。”小梅說:“當班干部可以鍛煉自己的能力,處理得好,并不會耽誤學習。”小美說:“當班干部為同學服務,我愿意這樣做,這也是學生的責任。”
你贊同誰的觀點,為什么?
《責任與角色同在》教學設計 篇2
第二框《不言代價與回報》教案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懂得承擔責任會得到回報,但同時也要付出一定的代價;有些責任即使不是自愿選擇的,也應盡力承擔好;了解不計個人得失、無私奉獻者事跡。
能力目標:能夠正確評估承擔的代價和回報,作出最合理選擇,能為自己選擇負責。
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目標:有足夠的勇氣為自己的選擇承擔相應的責任,以積極的態度承擔那些不是自愿選擇而應該承擔的責任;崇敬那些不言代價與回報而無私奉獻的人,努力做一個負責任的公民。
●教學重點和難點:衡量承擔責任的代價與回報。
●教學方法:學生的探究活動、教師指導、活動情感激勵法;討論
●教學時間:二個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第二框《不言代價與回報》
◆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大學生張華搶救掏糞池的老農民光榮犧牲的事跡。(見附錄)
討論:張華舍己救人,到底值不值得?
教師:承擔責任往往都會伴隨著代價與回報,我們在責任面前應該不言代價與回報。
◆講授新課
二、不言代價與回報
(一)什么代價什么回報
1、承擔責任的代價與回報
活動1:“班委改選” 學生分角色朗讀,教師展現情境和問題,引發學生思考。由學生自由發表意見。
(1)我選擇的責任是什么?
(答:參加競選,是為同學們服務)
(2)如果承擔這個責任,我可能付出什么?
(答:可能要付出一定的代價,如花費更多的時間、精力,給自己帶來負擔,也有可能會因失敗而受到責備等。)
(3)如果承擔這個責任,會對我有什么幫助?
(答:如果選擇承擔這個責任,不僅對他人有好處,自己也可能獲得回報,如贏得自尊和自信,使自己獨立性更強,得到他人的承認等。)
(4)有沒有哪種選擇不需要付出代價?(略)
教師總結:我們在承擔自己責任的時候,不僅對他人有好處,自己也可能獲得回報,如贏得自尊和自信,使自己獨立性更強,得到他人的承認等。但我們也要為承擔責任付出一定的代價,如花費更多的時間、精力,給自己帶來負擔,也有可能會因失敗而受到責備等。然而,我們不能因為害怕付出代價而不承擔責任,因為承擔責任是走向成熟的必然要求。
(注意:給學生充分的時間進行思考和交流。對承擔責任的代價和回報進行衡量和評估,不能憑一時沖動盲目作出決定。同時指出,這并不是要學生在承擔責任前斤斤計較,而是使學生在承擔責任時更加理性。)
問題1:怎樣正確認識承擔責任的回報與代價?(或:為什么說“承擔責任不言代價與回報”?)參見:p14上
活動2:“對選擇的評估” 理解小柯面臨的幾種選擇,鼓勵學生設想其他可能的選擇。對每個選擇從三個方面進行評估
(1)你能為小柯設想其他選擇嗎?
(答:既當班干部,又不耽誤學習;做事公平公正。)
(2)幫小柯對他面臨的幾項選擇進行評析。
①競選成功,可能的結果是什么?
(答:公平公正,同學們擁護,支持,如不公平公正,就做不好,失去威信。)
②不參加競選,可能付出什么代價?
(答:失去鍛煉機會,盡管學習成績提高了,可生活缺少光彩。)
③當上班干,可能得到什么回報?
(答:勇于承擔責任,雖然失去部分朋友,但卻贏利了全班同學的信任。)
(3)教師總結:每一種選擇都可能有相應的代價與回報,我們應該自己做出選擇。一旦我們做出自己的選擇,就應該承擔起相應的責任。
(注意:對每種選擇可能產生的結果,學生會有不同的意見,教師應善于傾聽學生的意見,同時調控好課堂的節奏。)
2、作出最合理的選擇,擔當應負的責任
問題2:我們應該如何對待自己所承擔的責任?p14下、p15中
活動3:“我的決定”
(1)教師說明:盡管責任意味著付出,但作為成長中的青少年,我們要敢于主動承擔責任,學會承擔責任,為自己的選擇負責。
(2)請學生在學校生活、家庭生活、社會生活三個方面各選擇一個新的責任,制定履行責任的行動計劃,鼓勵學生在今后的生活中具體落實。
◆課堂小結:
通過這節課的學習,我們懂得了:承擔責任的代價與回報、正確評估責任的代價與回報、承擔責任的意義。
◆ 作業布置:
1、什么是承擔責任和回報?
2、承擔責任的意義是什么?
◆教學反思:在本單元結束后,教師對這項活動落實的情況進行反饋調查,對按計劃履行自己責任的學生予以表揚。
第二課時 《我的承擔 我無悔》
◆出示材料,導入新課:
一生為民的基層干部―――周國知(附錄)
教師:作為一名基層干部,周國知承擔著改善困難群眾生活的責任,為了這份責任,他辛勞了一生,倒在了自己的工作崗位上,譜寫了一曲共產黨無私無悔的人生贊贊歌。今天我們學習的主題就是《我的承擔 我無悔》。
◆講授新課:
二、我的承擔 我無悔
(二)我承擔 我無悔
1、主動承擔那些不可推卸的責任
活動4:“小青的煩惱” 呈現情境和問題,引發學生思考;鼓勵學生發表意見,交流自己真實的想法
(1)你認為,小青這樣做值得嗎?
(答:小青這樣做值得。值得。因為小青一方面承擔了責任,使自己的能力得到鍛煉和培養,獲得了良好的自我感覺、他人的贊許、獲得新的知識或技能等。另一方面,有些該做的事情,并不是我們自愿選擇的,但我們仍然要為它們承擔責任,如果采取抱怨、懈怠等消極態度,同樣是缺乏責任心的表現。只要我們把他們當作一種不可推卸的責任但在肩頭,全身心地投入,同樣能夠把事情做得出色。)
(2)如果是你,該如何選擇?
(答:在平常的生活、學習或工作中,有些該做的事情,雖然不是我們自愿選擇的,但我會把它當作是自己一種不可推卸的責任擔在肩頭。如果是自己遇到小青這樣的事情,自己會承擔責任,全身心地投入,力爭把事情做得出色。)
(注意:對承擔責任的深化。對于有些事情并不是自己自愿承擔的,也應該對此負責。這是學生認識的難點。)
相關鏈接 蘇珊對不喜歡的工作也干得出色
由此看來:對承擔責任的代價與回報,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認識,最富有責任心的人共有的情感是面對責任不言代價與回報。
活動5:“弗蘭克的故事” 呈現情境和問題,引發學生思考;在全班逐一探討三個問題,給學生充分發表自己意見的機會。
(1)在你看來,弗蘭克應該償還儲戶的存款嗎?
(答:應該償還儲戶的存款。也可以由其他看法。)
(2)如果弗蘭克決定不償還儲戶的存款,會有什么后果?這樣的后果會對哪些人產生影響?產生什么影響?
(答:會影響弗蘭克的個人聲譽;使儲戶遭到經濟損失、影響儲戶的生產生活;使人們不信任銀行,如果人人都不愿意把錢存入銀行,會因此影響國家和社會的貨幣流通,等等。)
(3)弗蘭克為了他的決定付出了什么樣的代價?如果他知道負責任的代價,他還會作出這樣的決定嗎?
(答:用39年的心血來償還。會。因為弗蘭克是個不計較個人得與失,盡心盡力地承擔著社會責任的人。面對責任不言代價與回報,具有奉獻精神,這也是一個人最起碼的做人標準。)
教師總結:在社會上,有些人千方百計逃避自己的責任;有些人會努力做好自己分內的工作,付出自己該付出的,得到自己該得到的;還有些人從來不計較個人得與失,盡心盡力地承擔著社會責任。我們應該唾棄第一種人,努力成為第二種人,對第三種人,如果我們不能成為其中一員,至少我們應該心懷感激,正是因為他們,我們的社會才更加美好。
(注意:問題有一定難度,要留給學生足夠的時間進行思考和討論,不要急于要求學生回答,同時問題的答案也并不是唯一的,學生的責任感有不同的境界,對問題的回答也并不相同,教師要鼓勵學生說出自己真實的想法,不輕易否定。如果多數學生的答案指向第一種人,教師要加以適當引導。)
2、感激崇敬那些不計回報與代價履行社會責任的人們
問題3:為什么說奉獻精神是社會責任感的集中表現?
社會責任感的集中表現——不言代價與回報的奉獻精神(如任長霞、牛玉儒、徐虎、洪戰輝、叢飛等等人物。)正是因為有那些不計回報與代價履行社會責任的人們在履行責任,我們的生活才更加安全,更加多彩,更加溫暖,更加充滿希望。他們這種奉獻精神,是社會責任感的集中表現。
本課總結:(由學生歸納,教師點評)
布置作業:
1、怎樣正確認識承擔責任的回報與代價?(或:為什么說“承擔責任不言代價與回報”?)參見:p14上
2、我們應該如何對待自己所承擔和責任?p14下、p15中
3、:為什么說奉獻精神是社會責任感的集中表現?
◆教學反思:
應突出奉獻精神是社會責任感的集體表現。
《責任與角色同在》教學設計 篇3
第一課:《責任與角色同在》
第一節 我對誰負責 誰對我負責
一、我的角色 我的責任
【活動一】【(1)、少年該賠錢給店主嗎? 答:應該。因為他應該學會承擔對自己的行為負責。(2)、該少年的爸爸該為孩子支付賠款嗎?答:應該。因為他是監護人,負有監護的責任。(3)、你贊成該孩子爸爸的決定嗎?答:贊成。有利于培養青少年的責任心和學會自覺承擔責任的意識。】
(1)什么是責任?
【活動二:】該做與不該做的事
應該做的事 不應該做的事
在家里:體貼、孝敬父母,承擔一定的家務事。 以粗魯的態度對待父母;對父母提出過高要求
在學校:上學;上課認真聽講;認真獨立完成作業;遵守校規校紀;幫助遇到困難的同學。 逃學、躲學;逃避打掃衛生;抄襲別人作業;作弊;吸煙、喝酒、賭博、打架斗毆;
在社會:遵守交通規則;對人有禮貌。 偷盜、搶劫。
在交往:誠實守信;忠誠、互助、互諒。 輕情寡義;言而無信;自私自利。
責任是一個人應當做的事和不應該做的某些事。對責任的承擔叫負責。負責對每一個人在人生各階段承擔的多重角色的共通性道德要求,它貫穿于每個人的一生。
【活動三】救災過程中那些人承擔了責任
哪些人? 什么責任?
領導 組織、指揮搶險救災
消防隊員 滅火、消毒
部隊戰士 尋找被捆的人并實施救援工作
醫生 盡力搶救、治病救人
民政部門及工作人員 組織、募捐和運送物資
學生 捐獻零花錢、獻愛心
說明:不同的社會身份負有不同的責任
(2)、責任的來源:責任產生與社會關系之中的相互承諾。承諾表現生活的方方面面。
責任的來源:①對他人的承諾;②分配的任務; ③上級的任命;④職業的要求 ;⑤法律規定;⑥傳統習俗;⑦公民身份;⑧道德原則 等。
【活動四】下面的責任來自哪里
①、父母親的責任是撫養教育子女。這個責任來自:法律規定、道德原則、傳統習俗。
②、學生的主要責任是認真學習。這個責任來自:法律規定、公民身份、分配的任務。
③、警察的責任是依法執行公務。這個責任來自:法律規定、分配的任務、職業的要求、上級的任命。④、醫生的主要責任是治病救人。這個責任來自:職業的要求、法律規定、道德原則。⑤、教師的責任是教書育人。這個責任來自:職業的要求、法律規定、傳統習俗。⑥、解放軍的責任是保家衛國。這個責任來自:職業的要求、法律規定、分配的任務。
(3)、不同的角色承擔不同的責任
【活動五】自己扮演的五個主要角色及承擔的相應責任
角色 責任
1、子女 孝敬父母
2、學生 遵守學校紀律、完成學習任務
3、朋友 忠誠、互助、互諒
4、公民 遵紀守法、維護祖國的尊嚴和榮譽
5社會成員 維護正義、熱愛和平、保護環境
(4)、認識自己扮演的角色和盡到自己責任的重要性
只有人人都認識到自己扮演的角色,盡到自己的責任,才能共同建設和諧美好的社會,共享美好的幸福生活。
二、誰在對我負責
【活動六】小含忘帶作業本到學校,結合小含的事例填表
誰負有
責任 責任是什么 應當向誰負責 責任的來
源是什么 如果你是組長會怎么做?為什么?
小含 按時完成作業,及時交作業 自己、學校 法律規定、承諾、分配任務 應如實向老師報告。因為:這是負責的表現;每個人都應對自己負責;如果對自己不負責就應承擔相應的后果;我們應該及時糾正自己的過失,不要將責任推給他人,否則可能會付出更大的代價。
組長 按時完成作業,及時收齊作業并送到辦公室 自己、同學、老師 承諾、任務
老師 教書育人、關心學生的成長 自己、學生、學校、社會 法律、道德原則、分配任務
小含父母 撫養教育子女 自己、子女、學校、社會 法律、道德、習俗
誰對我負責?答:自己對自己負責并承擔不負責任的后果。
(1)、自己對自己負責并承擔不負責任的后果
(2)、為什么要自覺承擔責任,對自己負責?
只有對自己負責的人,在能享有真正的自尊,也才有資格、有信心、有能力承擔起對他人、對社會的責任。
【活動七】那些責任由自己承擔 ? 那些責任由他人替你承擔?如果我們不承擔責任,會有什么后果?
答: ①、自己承擔的有:自己穿衣;掃地;為父母端茶送水;學會將垃圾進行分類等等。
②、由他人替自己承擔的有:掃地、垃圾分類等等。
③、如果不能自覺承擔相應的責任、對自己負責,那自己就無法長大成人。因為我們的成長過程,就是不斷承擔新責任的過程。
(3)、 別人也在為我們承擔著責任
【活動八】列舉他人對你承擔的責任
答:父母為我們提供衣食,他們在履行養育子女的責任;老師幫助我學習,他們在履行教書育人的責任;過馬路時,警察為我提供安全保障,他們在履行維護交通秩序的責任;醫生給我看病,他們在履行治病救人的責任等等。
結論:每個人都應該具有責任感,即對他人負責,也對自己負責。
(4)、不負責任會產生什么后果呢?
答:①、會給自己帶來不利的影響,如的布道他人的信任,受到譴責,甚至受到法律的懲罰。②、更重要的是背離了做人的基本要求。③、一個人應當對自己的行為負責,對社會負責,努力做一個負責任的公民。
第二節 不言代價與回報
一、什么代價 什么回報
【活動一】面對老師、朋友、父母的說法,小柯陷入沉思
◆ 我選擇的責任是什么?答:選擇參加班委競選,對班級體負責,為同學服務。
◆ 如果承擔這個責任,我可能付出什么?答:可能付出時間、精力和金錢;可能因做得不好而受到責備,甚至受到處罰。
◆如果承擔這個責任,會對我有什么幫助?答:良好的自我感覺、他人的贊許、獲得新的知識或技能、使自己的能力得到鍛煉和培養等。
◆有沒有哪種選擇不需要付出代價?答:沒有。
說明:承擔責任,伴隨著獲得回報的權利,同時也是履行自己應盡的義務。
(1)、承擔責任的回報與代價
回報 更重要的是無形的財富,如良好的自我感覺、他人的贊許、獲得新的知識或技能、能積累寶貴的人生經驗等。
代價 感受到責任沉甸甸的分量,意味著付出時間、精力和金錢,意味著可能因做得不好而受到責備,甚至受到處罰。有時因堅持原則而遭到埋怨,甚至成績下降。
(2)、正確評估承擔責任的代價與回報
【活動二】
◆今天我決定競選班長或學習委員等(班級職務),這樣我會增長才干,當然也會遇到很多困難。但作為一個正在長大的人,我會為自己的決定負責,所以我決定參加班長或學習委員等競選。
◆今年我決定在課余時間每天(經常)參加周末義務勞動(社會活動)。但作為一個正在長大的人,我會為自己的決定負責,所以我決定參加周末義務勞動。
◆對家人,我應該是一個富有責任感并敢于承擔責任的一員,作為一個正在長大的人,我選擇對家人和家庭負責,所以我應盡所能及地主動并努力干好家務活。
二、我承擔 我無悔
【活動三】小青擔任舞蹈隊隊長值得嗎?如果是你,該如何選擇?
答:①、值得。因為小青一方面承擔了責任,使自己的能力得到鍛煉和培養,獲得了良好的自我感覺、他人的贊許、獲得新的知識或技能等。另一方面,有些該做的事情,并不是我們自愿選擇的,但我們仍然要為它們承擔責任,如果采取抱怨、懈怠等消極態度,同樣是缺乏責任心的表現。只要我們把他們當作一種不可推卸的責任但在肩頭,全身心地投入,同樣能夠把事情做得出色。②、我將選擇擔任舞蹈對隊長。
(1)、 如何理解“我承擔,我無悔”?
有些該做的事情,并不是我們自愿選擇的,但我們仍然要為它們承擔責任,如果采取抱怨、懈怠等消極態度,同樣是缺乏責任心的表現。只要我們把他們當作一種不可推卸的責任但在肩頭,全身心地投入,同樣能夠把事情做得出色。
【活動五】蘇珊 不喜歡的工作也干得出色
由此看來:對承擔責任的代價與回報,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認識 ,最富有責任心的人共有的情感是面對責任不言代價與回報。
(2) 、對承擔責任的代價與回報,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認識
最富有責任心的人共有的情感
面對責任不言代價與回報
【活動六】○弗蘭克應該償還儲戶的存款嗎?答:應該。因為面對責任不言代價與回報,是那些最富有責任心的人共有的情感。弗蘭克也是這樣的一個人,應對自己負責,做一個具有高度責任感的人。
○如果弗蘭克決定不償還儲戶的存款,會有什么后果?這樣做的后果會對哪些人產生影響?產生什么影響?答:會使儲戶帶來許多麻煩和災難,造成財產的損失;同時也使弗蘭克本人失去了信義,失去了做人的基本準則。
○弗蘭克為了他的決定付出了什么樣的代價?如果他知道負責任的代價,他還會作這樣的決定嗎?答:用39年的心血來償還。會。因為弗蘭克是個不計較個人得與失,盡心盡力地承擔著社會責任的人。面對責任不言代價與回報,具有奉獻精神,這也是一個人最起碼的做人標準。
(3)、社會責任感的集中表現 不言代價與回報的奉獻精神如任長霞、牛玉儒、徐虎、洪戰輝、叢飛等等人物。
代表題型:
1、寫出自己現在所扮演的四個主要角色,并說出每一個角色應承擔的相應的責任。
答:(1)、子女、學生、朋友、公民等;(2)、作為子女,孝敬父母,是我們的責任;作為學生,遵守學校紀律、完成學習任務是我們的責任;作為朋友,忠誠、互助、互諒,我們義不容辭;作為普通公民,我們“位卑未敢忘憂國”等。
2、承擔責任有回報,也有付出。請問,承擔責任都有哪些回報?為了承擔責任自己將付出什么?
答:說回報更重要的是無形的財富,如良好的自我感覺、他人的贊許、獲得新的知識或技能、能積累寶貴的人生經驗等。我們在承擔責任時,感受到責任沉甸甸的分量,意味著付出時間、精力和金錢,意味著可能因做得不好而受到責備,甚至受到處罰。有時因堅持原則而遭到埋怨,甚至成績下降。
3、回憶一下初中三年生活,你獨自承擔了哪些責任?哪些人又你的成長和生活承擔著責任?(至少每問說兩點)
答:獨自承擔責任有:洗衣服;收拾整理房間;掃地;主動完成作業等。他人為我的成長和生活承擔著責任的有:父母承擔了撫養教育子女的責任;老師承擔著教書育人的責任;解放軍承擔著保家衛國的責任;醫生承擔著救死扶傷、治病救人的責任;交警承擔著維護交通秩序的責任等。
4、有的同學說:“抄襲作業與考試作弊是小事一樁,沒什么大不了的,不值得大驚小怪”。請從對自己對他人負責的角度談談你對抄襲作業和考試作弊現象的看法。
答:(1)、考試作弊和抄襲作業是弄虛作假的行為,也是對自己對他人不負責任的表現。(2)、在學習過程中,我們要自覺反對抄襲作業,抵制考試作弊,這正是弘揚正氣的具體體現。(3)、即使是在獨自時,我們也要做到行為端正、遵紀守法、遵守公德、嚴于律己,促使自己人格完善。
5、小健(化名)是九年級某班的班長。一天,老師找小健了解小奎(化名)的情況,因為小奎最近行為反常,上課神情恍惚,成績直線下降。小奎是小健的好朋友。小健知道小奎最近在網上交朋友,正熱火朝天地談“戀愛”,并向小奎保證不把此事告訴任何人。面對老師的詢問,小健很為難。作為班長,他有責任向老師如實反映情況;作為同窗好友,他又有義務保護同學的隱私。
閱讀上述材料,回答下列問題(6分)
★ 如果小健告訴老師實情,可能有什么結果?(至少設計兩種結果。2分)
答:(1)、小奎受到老師的嚴厲批評并遭到處分,從此不理小健。(2)、小奎在老師的嚴厲批評和教育下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并下決心痛改前非,兩人的關系更加融洽。
★ 如果小健履行對小奎的承諾,可能有什么結果?(至少設計兩種結果。2分)
答:(1)、小奎自己管得住自己,逐漸遠離網吧。(2)、小奎自己管不住自己,越陷越深,無法自拔。
★ 假如你是小健,你會怎么辦?為什么?(實話實說。2分)
答:應如實向老師反映情況。因為這樣做既是對自己負責,也是對他人負責的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