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法參與政治生活》教學設計(通用4篇)
《依法參與政治生活》教學設計 篇1
課 題
3.6.3依法參與政治生活
課 型新 授
教學
媒體多媒體
教
學
目
標
知識
技能1.了解公民享有政治權利的內容和行使的渠道。2.知道公民有維護國家安全的政治義務
過程
方法通過活動,培養依法正確行使政治權利的能力,參與政治生活的能力。
情感
態度
價值
觀明確樹立國家安全意識,關心、維護國家安全是每個人應盡的義務,也是我們愛護祖國的表現。
教學重點
正確行使政治權利。
教學難點
行使政治權利、維護國家安全與中學生的關系。
教學內容及教師活動
學 生 活 動
設 計 意 圖
導入新課 同學們你有留意過這樣的社會現象嗎?(展示乞討兒童圖片)
XX年初,在深圳,77歲的北京離休老干部曹大澄,對街頭流浪乞討兒童進行詳細調查兩個多月,揭開了流浪兒童被殘害、脅迫行乞的真相。隨后,他將兩萬字的調查報告《救救孩子,救救孩子——深圳街頭棄嬰和病殘乞兒生存狀況調查手記》上書總理,使19個拐賣、殘害、脅迫未成年人的犯罪團伙的“頭目”依法受到處理,4200余名未成年人獲得解救。曹大澄老人也因此當選為XX年全國十制人物。
講授新課
三、依法參與政治生活(一)、依法行使政治權利1.公民政治權利及內容師:曹大澄老人之所以能當選為XX年全國十制人物就是因為履行了我國公民的責任,積極參與政治生活,依法行使了政治權利。那么,什么是政治權利?看圖片,了解曹大澄的行為。時事導入,引起興趣,為正文做鋪墊。
教學內容及教師活動
學 生 活 動
設 計 意 圖
多媒體:公民的政治權利,是指憲法和法律規定的公民參加國家管理、參政議政的民主權利。
師:我們可以看到,行使政治權利首先是要依法即依據憲法和法律的定。同學們通過對公民政治權利的含義的表述,你覺得你能行使哪些政治權利?
師:身為國家小主人的我們是否擁有選舉權與被選舉權呢?行使選舉權與被選舉權需要具備什么條件?
生:略。(注意:年滿十八周歲的中國公民,依照法律被剝奪政治權利的人除外。)2.我國公民享有廣泛的政治權利師:因為我們的年齡不夠,還不能行使選舉權與被選舉權。但是我們可以行使其他的政治權利;請大家看看課本介紹了哪些新的政治權利:建議權和監督權…生:看課本師:這說明我國公民享有廣泛的政治權利提問:曹大澄老人調查地下殘害、脅迫流浪兒童行乞的重重黑幕并向總理上書行為,是在行使公民的什么權利呢?學生:建議權、監督權。3.行使建議、監督權的渠道:師:曹大澄老人在什么情況下行使了他的建議權和監督權,是通過哪種渠道行使的呢? 思維拓展:閱讀83頁的三則材料,探討并分析案例中的主人公在什么情況下通過哪些途徑來行使建議權、監督權?教師:通過以上事例的分析以及同學們的回答,你知道通過什么途徑行使建議權和監督權了嗎?下面我們一起來總結一下:
教師歸納: ①通過人大代表;②向有關部門反映;③通過媒體工具
(作為懷來縣人民,如果你想向新聞媒體反映情況,你會找哪些媒體?學生:略 4.依法行使政治權利
教師:通過剛才的討論,同學們找到了不少學習政治權利的含義和內容。學生看課本,找出政治權利,體會我國公民享有權利的廣泛性。用所學內容分析曹大澄老人行為。學生閱讀總結行使建議、監督權的渠道。學以致用。由材料引發問題,引導學生學習政治權利的含義和內容。自主學習,自我體會。學會用所學分析人物行為。引導學生從不同的角度思考問題,認識公民行使建議權、監督權的三種情況和行使權利的渠道。學生體驗作為公民應該通過哪些渠道行使權利。
教學內容及教師活動
學 生 活 動
設 計 意 圖行使建議、監督權的有效方法。 請同學們看看下面的漫畫,多媒體顯示教材第84頁的行使權利的四幅圖提問:分析漫畫回答:哪一種反映問題的途徑是可行的?哪一種不妥當?為什么?
師:你判斷的依據是什么呢?
學生:要合法行使監督權。教師:是的,對于監督權等政治權利,要在法律允許的范圍內正確行使。公民行使監督權利時,應當實事求是,以事實為依據,如實反映情況,必要時出示證據和各種證明材料。投訴和舉報時,不得捏造或者扭曲事實進行誣告陷害,也不能采用貼大字報、聚眾鬧事等方法。因為采用貼大字報、聚眾鬧事是違反法律規定的,不但不能行使自己的政治權利,而且還會給社會和他人造成危害,所以是不正確的。
小結:公民在行使監督權等政治權利時要注意,一定要在法律允許的范圍內正確行使。公民行使政治權利時,并不是毫無限制的,而是要嚴格遵守法律規定。 過渡:剛才我們學習了公民一項政治權利,建議和監督權,這項權利的行使能體現我們的主人公地位,那是,是不是說,我們只有享受權利才能體現我們的主人公地位呢?學生回答略。師:我們說,不僅享受權利是能體現主人公地位,我們履行義務也能體現我們的主人公地位,下面,我們就要看看我們應該履行哪些義務?(二)、維護國家安全1.維護國家安全是我們的義務。
學生閱讀教材第84頁下的材料 提問:(1).地圖的完整是否與國家的利益有什么關系?
小結:地圖完整:反映著國家團結統一,繁榮富強。地圖不完整反映著國家利益受損害,領土不完整,也反映了國家安全受到威脅,國家安全關系著整個國家和民族的生死存亡。因此,維護國家安全是我們的政治義務
(2).什么是國家安全? 出示投影:解釋國家主權和國有秘密
包括國家的主權、 領土的完整不受侵犯,國
學生看四幅圖片,說出哪些正確,哪些錯誤,并說出理由。學生回答看材料,討論地圖完整性與國家安全的關系。學生理解回答國家安全含義。在師生交流的基礎上,認識正確和錯誤的做法。樹立依法行使政治權利的意識。結合具體事例,更好的理解國家安全含義及與國家利益的關系。
教學內容及教師活動
學 生 活 動
設 計 意 圖
家的機密不被竊取,泄漏和出賣,社會秩序不被破壞等。
2.保守國家秘密 (3).學生閱讀教材第85的“小民與好處費”的事例后,回答小民有幾種選擇,分別會產生什么后果?如果是你,會怎樣選擇? 【選擇一】:出賣情報
后果 :使工廠倒閉,損害了國家、集體的利益,也損害了人民群眾的利益,危害了國家安全。對小民及其父親而言,要受法律的追究和制裁,承擔法律責任。
【選擇二】 :拒絕
后果:保護了工廠的安全,保護了工人們的利益,維護了國家安全,保護了國家秘密,履行了公民的義務,是熱愛祖國的的具體表現。
我們應該選擇后者,因為國家秘密事關國家安全,維護國家安全,保守國家秘密是每個公民應盡的義務,泄露國家機密,要承擔法律責任。
3. 公民應該如何維護國家的安全?
師:結合小民例子討論公民應該如何維護國家的安全?
小結:公民應樹立國家安全意識,關心維護國家安全是我們必須履行的基本義務。保守國家秘密是公民的基本義務,也是青少年熱愛祖國的具體表現。課堂小結:
通過本節課的學習,我們了解了公民享有廣泛的政治權利,我們應該依法行使政治權利,以實際行動維護國家安全,把依法參與政治生活落到實處。學生閱讀材料,結合自身回答小民的選擇,認識保守國家秘密是每個公民應盡的義務。學生展開討論,積極發言,思考并回答。案例導入,力避枯燥,使學生對新知識的學習建立在感性的基礎上。在討論中明白事理,學習新知。使學生對本節課所學的內容有一個整體的印象,進一步明確學習的要求。
作
業
布
置選擇題:1.公民的政治權利是( )a.特指憲法規定的公民參加國家管理、參政議政的民主權利b.特指法律規定的公民參加國家管理、參與議政的民主權利c.憲法和法律規定的公民參加國家管理、參政議政的民主權利d.公民所享有的一切權利2.《長春市市民旁聽市政府會議制度》規定,凡是涉及群眾關心的熱點問題,都可以邀請市民旁聽會議,市民可以提出意見和建議。這體現了我國公民依法享有( )a.批評權和建議權b.結社自由和示威自由c.言論自由和出版自由d.集會自由和游行自由3.國家安全包括( )a.國家的主權、領土完整不受侵犯b.國家的機密不被竊取、泄露和出賣c.社會秩序不被破壞d.公民的權利不容侵犯4.我們行使建議、監督權的渠道很多,例如( )a.可以通過人大代表或直接向全國人大常委會和地方人大常委會反映b.可以用書信、電子郵件、電話、走訪等形式,向有關部門舉報或反映c.可以通過電視、廣播、報紙等工具進行監督d.可以采用貼大字報、游行等方式進行監督5.我們行使監督權時( )a.要在法律允許的范圍內 b.應當實事求是 c.要以事實為依據 d.應堅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則.
板
書
設計
依法參與政治生活
依法行使 政治權利維護國家安全公民享有廣泛的政治權利公民政治權利的內容行使建議權和監督權的渠道維護國家安全是我們應盡的義務保守國家秘密樹立國家安全意識依法行使政治權利
《依法參與政治生活》教學設計 篇2
教學目標
(一)知識目標
公民享有政治權利的內容、行使渠道,維護國家安全的政治義務。
(二)能力目標
提高依法行使政治權利的能力,參與政治生活的能力。樹立國家安全意識。
(三)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
樹立國家安全意識,自覺關心維護國家安全。
教學重點
公民政治權利的主要內容;國家安全的主要內容。
教學難點
公民行使建議、監督權的渠道;樹立國家安全意識維護國家安全。
教學方法
探究式與講授法
教學媒體
多媒體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結構與過程
導入:請觀看視頻《公民享有選舉權與被選擇權》片段(見視頻素材)。
【學生感悟】
①閱讀教材高三學生小毅參加選舉活動(2分鐘)
②小組討論小字材料提出得問題:5分鐘
【教學簡要】
一、依法行使政治權利(板書)
同學們已經看了教材,現在我們大家來討論一下教材的基本內容。
【探究】選舉權屬于那種公民權呢?(政治權利)
那么政治權利的含義是什么?
1.政治權利的基本含義(板書)
是指憲法和法律規定的公民參加國家管理,參政議政的民主權利。(板書)
【查一查】公民的政治權利有那些?
【探究】來廣洲打工的外地大學生……,遭毒打致死,給我們什么啟示?
權利需要監督和制約,每個公民要承擔起監督的責任,我們不僅要關注身邊的事,也要關心國家大事,我們可以向有關部門提出自己的建議。對與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有提出批評的建議和權利,對其違法失職行為,有向國家及其有關部門提出申訴、控告、或檢舉得我權利。
【做一做】p83最后小字材料
【探究】
2.公民行使建議權、監督權的渠道方式有那些?(板書)
(1)向人民代反映或人大常委會反映。
(2)可采取舉報信向有關部門反映。
(3)通過新聞媒體進行監督。
3.公民如何行使監督權等政治權利?(板書)
(1)要在法律允許的范圍內正確行使。
(2)應當事實求實,以事實為依據,如時反映情況,必要時出示證據和各種證明材料。
(3)不能捏造或歪曲事實進行誣告陷害,也不能采用貼大字報,聚眾鬧事等方法。
二、維護國家安全:我們的政治義務(板書)
【探究】地圖的完整與否與國家的利益有什么關系?
地圖完整:反映著國家團結統一,繁榮富強。地圖不完整反映著國家利益受損害,領土不完整,也反映了國家安全受到威脅,國家安全關系著整個國家和民族的生死存亡。
因此:
1.維護國家安全是我們的政治義務(板書)
什么是國家安全?
包括國家的主權、領土的完整不受侵犯,國家的機密不被竊取,泄漏和出賣,社會秩序不被破壞等。
【探究】p86小民有幾種選擇,分別會產生什么后果?
【選擇一】出賣情報
后果:使工廠倒閉,損害了國家、集體的利益,也損害了人民群眾的利益,危害了國家安全。對小民及其父親而言,要受法律的追究和制裁,承擔法律責任。
【選擇二】拒絕
后果:保護了工廠的安全,保護了工人們的利益,維護了國家安全,保護了國家秘密,履行了公民的義務,是熱愛祖國的的具體表現。
2.保守國家秘密是公民的基本義務(板書)
從小民例子也給我們啟示:
3.公民應樹立國家安全意識,關心維護國家安全是我們必須履行的基本義務。(板書)
【附】板書設計
一、依法行使政治權利
1.政治權利的基本含義
2.公民行使建議權、監督權的渠道方式有那些?
3.公民如何行使監督權等政治權利?
二、維護國家安全:我們的政治義務
1.維護國家安全是我們的政治義務
2.保守國家秘密是公民的基本義務
3.公民應樹立國家安全意識,關心維護國家安全是我們必須履行的基本義務
《依法參與政治生活》教學設計 篇3
(一)、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公民享有政治權利的內容、行使渠道,維護國家安全的政治義務。
2.能力目標: 提高依法行使政治權利的能力,參與政治生活的能力。樹立國家安全意識。
3.情感態度價值觀: 樹立國家安全意識,自覺關心維護國家安全。
(二)、教學課時:2課時
(三)、教學簡案:
【學生感悟】
① 閱讀教材:5分鐘
②小組討論小字材料提出得問題:10分鐘
【教學簡要】
1、依法行使政治權利(板書)
同學們已經看了教材,現在我們大家來討論一下教材的內容
【題問】選舉權屬于那種公民權呢? 政治權利
那么政治權利的含義是什么?
①政治權利,是指憲法和法律規定的公民參加國家管理,參政議政的民主權利。(板書)
【查一查】:公民的政治權利有那些?
【提問】:來廣洲打工的外地大學生……,遭毒打致死,給我們什么啟示?
權利需要監督和制約,每個公民要承擔起監督的責任,我們不僅要關注身邊的事,也要關心國家大事,我們可以向有關部門提出自己的建議。對與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有提出批評的建議和權利,對其違法失職行為,有向國家及其有關部門提出申訴、控告、或檢舉得我權利。
【做一做】 :p83最后小字材料
【提問】
② 公民行使建議權、監督權的渠道方式有那些?
a 向人民代反映或人大常委會反映。 b 可采取舉報信向有關部門反映。
c 通過新聞媒體進行監督。
③公民如何行使監督權等政治權利?
a 要在法律允許的范圍內正確行使。
b 應當事實求實,以事實為依據,如時反映情況,必要時出示證據和各種證明材料。
c 不能捏造或歪曲事實進行誣告陷害,也不能采用貼大字報,聚眾鬧事等方法。
2、維護國家安全: 我們的政治義務( 板書)
【提問】地圖的完整與否與國家的利益有什么關系?
地圖完整:反映著國家團結統一,繁榮富強。地圖不完整反映著國家利益受損害,領土不完整,也反映了國家安全受到威脅,國家安全關系著整個國家和民族的生死存亡。因此,
①維護國家安全是我們的政治義務
什么是國家安全?
包括國家的主權、 領土的完整不受侵犯,國家的機密不被竊取,泄漏和出賣,社會秩序不被破壞等。
【提問】 :p86小民有幾種選擇,分別會產生什么后果?
【選擇一】:出賣情報
后果 :使工廠倒閉,損害了國家、集體的利益,也損害了人民群眾的利益,危害了國家安全。對小民及其父親而言,要受法律的追究和制裁,承擔法律責任。
【選擇二】 :拒絕
后果:保護了工廠的安全,保護了工人們的利益,維護了國家安全,保護了國家秘密,履行了公民的義務,是熱愛祖國的的具體表現。
②保守國家秘密是公民的基本義務
從小民例子也給我們啟示 :
③公民應樹立國家安全意識,關心維護國家安全是我們必須履行的基本義務。
《依法參與政治生活》教學設計 篇4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知道公民政治權利的內容,懂得選擇合法途徑行使政治權利,解決實際問題。
能力目標:
(1)通過案例分析,了解公民政治權利的含義和內容,掌握公民行使建議權和監督權的渠道和應注意的問題。
(2)通過本節課學習,提高分析問題,運用課本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實踐能力。
情感目標:
樹立主人翁意識,關心國家建設,積極參與政治生活。
【教學重點】:正確行使政治權利。
【教學難點】:行使政治權利。
【課時安排】:1課時。
【課前準備】:了解學生的參與政治生活的意識;搜集相關事例,制作多媒體課件。
【教學綜合設計思路】:
教學環節
教學活動設計
情境
導入
播放十一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于3月14日閉幕。閉幕后,國務院總理在人民大會堂三樓金色大廳與采訪十一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的中外記者見面,回答記者提出的問題
大家通過看這段視頻,發現溫總理主要回答了什么問題呢?
教師總結:我們公民積極參與政治生活。那么,我們中學生能不能參與政治生活,我們身邊還有哪些活動是屬于政治生活呢?
學生回答,多媒體展示身邊的政治生活:升旗、團員宣誓、法制教育報告會,認真填寫評議表等。
1、提問:什么是公民的政治權利?在我國,公民享有哪些政治權利?
2.公民行使政治權利的表現:
活動一:試一試(圖片和素材)
3.公民行使建議權和監督權的渠道
活動二:練一練
第一步:案例分析,明辨是非
案例一:“拍”出來的糾紛
思考:李先生的行為合法嗎,是否會侵犯馮女士的隱私權和肖像權?為什么?
案例二:上訪被拒之后
思考:小王在公司門口張貼大字報揭露劉主任的行為合法嗎?你認為他應該如何做?
4.公民行使政治權利的注意點:
第二步:學以致用,檢驗鞏固
觀察課本上的漫畫,說出材料中的哪些做法是正確的?哪些是錯誤的?為什么?(教師評價引導,提高學生的分析辨別是非的能力。)
導入下節課:沒有無權利的義務,也沒有無義務的權利。我們享有了政治權利,還應履行哪些政治義務呢?------義務篇
新課
小結
教師結合ppt強調重點。
同時舉辦一個課外活動:
“我是學校小主人、學校建設我參與”
結束語
播放歌曲《我愛我的祖國》,同時發出號召:
行使政治權利 當好國家主人
【教學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