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中班美術《花手帕》教案(精選6篇)
幼兒園中班美術《花手帕》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學習捆扎、染制花手帕的方法。
2、能制作出創新的花紋圖案。
3、了解民間傳統扎染工藝的制作方法,感受民間藝術的魅力。
教學重點:捆扎、染制手帕的方法。教學難點:花紋圖案的創新。
導學過程:
一、游戲導入
師:課前布置大家學習打結,任務完成了嗎?
現在我們就來玩兩個關于打結的游戲吧!請大家聽清楚要求再開始。
1.請你在一根繩子上打一個結,越快越好。
2.請你用繩子在白手帕上打一個結,越緊越好。
師:今天我們就來學習用捆扎的方法來染制花手帕。
導入課題——捆扎花手帕
(用游戲的方式導入課題,打結游戲也是為下一步的捆扎打基礎。)
二、捆扎方法探究
師:游戲繼續,請大家仔細看下面一段視頻,這次老師要請你回答兩個問題。(播放捆扎視頻)
1. 視頻中提到:扎染第一步是要折疊布料,第二部就是纏線打結。那么請問這兩個結在捆扎之前的折疊方法有什么不一樣?
(在前面游戲中選一塊學生隨意捆扎的手帕,和一塊扇形折痕的手帕比較,請學生找出他們的不同折疊方法——隨意折、有規律地折疊。追問:你還有不同的折疊方法嗎?)
2. 主持人說:看似一樣的折疊、捆扎方法,染出來的圖案會不同。這是真的嗎?
(是真是假我們用事實說話。準備兩塊按田字格折好的手帕,請一位同學上臺與老師合作,嘗試捆扎手帕的一個角,然后染色,看看會怎樣。刻意與學生捆扎不一樣的角,如:邊角和中心角,產生不一樣的圖案讓學生比較。追問:為什么會產生不一樣的花紋?)
師:手工捆扎產生千變萬化的圖案,這正是我們扎染藝術的神奇所在。不如我們一同走進云南大理的周城,去那里探訪神奇而古老的民間扎染工藝。(播放扎染視頻)
三、探究捆扎結與圖案的奧秘,嘗試染色的方法。
師: 這里的扎染有一千多種紋樣,讓人眼花繚亂!老師今天也帶來了幾個捆扎結:1號結“塔型扎”,2號結“蛇行扎”,還有兩種奇怪的捆扎方法我先買個關子。我們的游戲仍在繼續,這一次,我要來尋找我們班的最強大腦。
(出示四個捆扎結和四塊染制好的手帕。)
師:你能找出扎染手帕對應的捆扎結嗎?這需要一定的空間想象能力。
你們選對了嗎?不如我們拿一個捆扎結下來現場染制。誰愿意來大膽嘗試?
(請一名學生上臺染色,在實物投影下操作。
染制之前一定要戴上手套,邊角可以浸染,中間就要擠染料了;
2.染的時候要轉動手帕,保證兩邊都染到。一遍染一邊擠,一來可以讓顏色充分滲透,二來還可以擠掉多余的'染料;
3.染好就可以剪線了,剪線的時候要特別小心,不要剪到手帕更不要剪到自己的小手。)
(展開手帕)其實最強大腦就是我們集體的智慧!3號結染出來圖案呈螺旋狀,所以叫“螺旋扎”。
4號結里面捆扎了很多圓形的東西,所以我們叫“圓形扎”。猜猜里面是什么?(玻璃彈珠)還可以用什么替代?堅果?豆子?米粒?甚至乒乓球等等。
小結:扎染藝術來自民間,技法有限,創意無限,所形成的效果也是無窮無盡的!4號這個“圓形扎”染出來的作品圖案看不太清了,請大家幫忙找一找失敗的原因。(生找到兩點:有可能捆扎得不夠緊,也有可能是染色的時候染料太多導致染過了。)師:其實我們染色的時候不是染料越多越好,應該適可而止,染透即可。甚至像1號作品那樣在捆扎的地方適當留白,藍白相應,清新素雅,我特別喜歡!
四、接下來的游戲時間要交給大家,想不想自己動手來染制一塊花手帕呢?動手之前一定要看清楚游戲規則!
1.請用折疊、捆扎、染色的方法制作一塊扎染花手帕,創作出與眾不同的圖案花紋; 2.選擇自己喜歡的顏色,單色或者多色,注意色彩搭配和諧。溫馨提示:染色時請戴上手套,注意桌面、地面及個人的衛生。
五、展示評價
六、拓展
扎染作為一種民間傳統手工藝不僅存在于少數民族地區,而且已經慢慢滲透到現代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人們在保留原有工藝的同時,又融入了許多現代元素,使得扎染藝術有了新的生命力!
中國民間藝術并非古老過時,親歷其中,你才會明白這是一種怎樣的美麗和魅力。我們學校的一年一度的手工藝術節,今年就打算以“扎染”為主題來開展,希望號召所有的師生甚至家長一起來傳承經典民間藝術,并將其發揚光大!相信在座的大家——你們也可以做到!
(掌聲送給自己。今天的課就到這里,謝謝大家!)
幼兒園中班美術《花手帕》教案 篇2
教學內容:
湘教版三年級上冊27頁
教學目標:
1、了解染制花手帕的方法
2、能選擇適當的方法染制花手帕
教學重點:
知道折疊方法和染制方法
教學難點:
能選擇適當的方法進行創作
教具學具準備:
餐巾紙若干染料10盒 調色盤若干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1欣賞美圖。
師說:孩子們請認真看大屏幕,看完后說出你的感受.(時間2-3分鐘)
抽學生回答 (時間1分鐘)
2師說:老師也能制作出這么漂亮的花手帕,你們信不信?(時間3-5分鐘) 漂亮嗎?你們想學嗎?板書課題學生齊讀課題舉手示意:說說你今天想學到有關花手帕的什么內容?生交流。(2分鐘)
3:師說:那我們就帶著這些問題走進今天的學習。
出示目標,抽學生起來讀。(1分鐘)
二、探究新知
活動一
師說:孩子們找出教材27-28頁中花手帕的折疊方法和印染方法(時間2分鐘)
邊抽學生回答,邊板書方法,同時問 你們同意他的回答嗎?實時評價給星或者其他
活動二
1師說:除了書中的方法,你還能想到那些方法呢?孩子們可以嘗試折疊不同的方法。 2師說:孩子們你們可以交流一下你們的方法,記錄員記錄你們方法
3師說:交流完了的孩子舉手示意
4請小組匯報員上臺匯報 匯報語言(我們小組有種方法)
有不同方法的請補充、評價(學生評價)
活動三
1觀看視頻
師說:認真觀看才能做出精美的作品
看完第一個視頻請同學說說他的制作過程
說完看二三個視頻
2師說:下面我們來制作花手帕,首先看我們的活動要求
3學生動手制作 教師指導
4先喊口號,然后師說:這一組已經坐好了 認真傾聽是一種美德
5展示:一組一組展示,并請同學評價
三、課堂小結:
師說:這節課你學到了什么?手指黑板引導
師問:你用什么方法學到這些知識的呢? (看視頻、模仿老師、書上自學等)
四、拓展延伸
傳統藝術,扎染蠟染等圖片的展示欣賞。
幼兒園中班美術《花手帕》教案 篇3
教學內容: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美術四年級上冊,第2課花手帕的教學活動一。
教學目標:
1、了解制作花手帕的基本方法與要領,在實際操作中感受色彩的變化與韻味。
2、培養學生耐心、細致的學習態度和對民間藝術的熱愛。
3、學生自主完成一張花手帕。
教學重點:
讓學生學會手帕的制作方法與步驟。
教學難點;
學生耐心、細致的學習態度的培養。
教學準備
1、學生:水彩顏料及生宣紙。
2、教具及課件。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入:
同學們,請大家觀察老師手中的手帕與我們平時的手帕有什么不同?然后說一說你有什么感受?
生:述自己的想法與感受。
師:既然同學們都覺得老師手重的手帕非常的漂亮,那你們想制作一張這樣的手帕嗎?(想)我們今天就一起來制作一張這樣的手帕吧!
老師板書:花手帕
二、欣賞感受
1、在同學們制作話手帕以前,首先請同學們欣賞以下其他同學制作的手帕吧!并邊看邊想怎樣才制作成這樣的話手帕?
2、同學們欣賞。
3、抽學生說一說制作話手帕的步驟。
教師小結:制作花手帕需要兩個步驟,一是折紙,二是染色。
三、方法指導
1、教師:首先我們來了解一下折紙,看一下這里邊有那些學問。
我想知道同學們能用幾種方法把這張紙折起來。每個同學試一試,然后老師抽同學起來折給大家看看,希望同學們想到的方法不一樣。
2、學生展示自己的折法。
3、教師小結:從同學們剛才的折法中我們可以看出,折紙的方法是多種多樣的,等會兒同學們在制作花手帕時,請同學們根據當時的情況,選擇合適的折法。
4、教師:現在我們來學習染法。
染法的種類很多,根據教材,我們今天著重介紹兩種,一種是浸染,一種為點染。
(1)我先為同學們介紹浸染。浸染就是把折好的紙放入調好的顏料中浸一下,其具體的操作方法請同學們看課件。(課件展示)
老師:現在同學們明白什么是浸染了吧?(明白了)那我們就來學習另一種染法,點染吧!
(2)點染就是把水彩顏料直接滴在折好的紙上,其具體的操作方法請同學們看課件。(課件展示)
5、老師小結并提出制作中的注意事項。
現在同學們已經學會了花手帕的制作,但老師還要提醒同學們注意以下一些事。
(1)顏料自己要先調好,畫面應以一種顏色為主,色度要有深淺變化。
(2)染色時要注意時間的控制,浸在彩色水中的時間越長則紙帕吸收的顏料越多,面積越大。反之則少,面積越小。
(3)最后一點,也是最重要的一點,紙在吸收水分后會十分的脆弱,稍不小心就會接破前功盡棄,希望同學們盡量控制水分的吸收和展開時小心一些。
四、自主表現
1、學生分小組制作花手帕,將作業紙采用不同的的方法折疊,然后在彩色水中浸染或點染,制作2---4張美麗奇特的花手帕。
2、教師巡視指導,即使發現問題及糾正。染得好的叫學生適可而止。
五、評析交流
1、將學生作品進行展示。
2、提問,你喜歡那一張,為什么?
六、課堂小結:
1、這節課同學們有什么收獲?
2、老師小結結束課堂。
幼兒園中班美術《花手帕》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了解染纈工藝的特點和歷史,以及圖案的基本知識。
2、掌握染纈的基本方法和要領,在實際操作中感受色彩的變化與韻味。
3、培養學生耐心、細致的學習態度和對民間傳統藝術的熱愛。
教學重、難點:
啟發學生發現各種圖案的折疊方法,運用不同折法、染法設計制作出漂亮的花手帕。
教學準備:
課件、生宣紙、餐巾紙、彩色墨水、染紙作品等。
教學過程:
一、游戲導入:
1、“同學們,今天老師給你們變一個魔術,想不想看?”教師表演變花手帕魔術。
2、教師小結:老師變出來的手帕漂亮嗎?(漂亮)其實剛才老師表演的這個魔術是借用了我國傳統的民間手工藝——染纈的制作方法,只是把傳統制作中的布換成了紙。
3、簡介民間手工藝——染纈。
“我這里收集了一些資料,誰來讀給大家聽?”出示課件,學生念讀。
4、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玩一個制作花手帕的游戲。
板書課題:花手帕。
二、學習染制步驟和方法。
1、出示準備材料,學生回憶變魔術似的情境。
“大家看,這就是老師變魔術的神奇道具:好玩的彩色水、調色盤、生宣紙。通過觀看剛才的魔術表演,誰能說一說老師在變花手帕時用了哪些步驟?”(學生發言)
教師板書:折——染
2、學習折法:
(1)、“怎么折呢?有哪些折法?老師這里有幾幅圖案,他們都是用不同折法染成的,你能找到他們的折法嗎?”(田、米、川、州、井的折法及相應染出的作品。)“那同學們能試著折一下他們嗎?”師生共同練習田、米、川、州、井的折法。
(2)、尋找更多不同折法。“接下來,我們來玩個挑戰智力的游戲,比比誰最聰明,看誰能找出更多不同折法。”學生練習后說說自己找到的折法。
(3)、教師小結:同學們很聰明,看大屏幕,這里有許多不同的折法,因為折法不同,所以染出的圖案也會不一樣。而我們折出的田字格、米字格等,我們
叫他--------基本骨架(板書)
3、學習染法:
“學會了折法,那要怎么染,有哪些染法呢?”學生回答。
(1)、教師示范浸染,學生觀察,提醒學生:染色時要注意時間的控制,浸在彩色水中的時間長則吸色多,染色的面積大,反之則小。
(2)、教師示范點染學生觀察回答。(點染時因為彩色墨水擠出的水量過少,有時會染不到反面,所以同學們在染色時注意看看反面的染色情況。)
(3)、演示撞水法。除了浸染和點染外,還有一種方法叫做撞水法,就是用清水點已經染了色的地方,從而顯現出淡色斑痕。
三、欣賞不同折法染制完成的作品。
師:接下來,我們一起欣賞一些不同折法和不同染法染制出來的花手帕作品。(出示欣賞圖片)
四、學生初次嘗試制作。
1、看到這么多美麗的作品同學們都躍躍欲試了,那就讓大家來一展身手試一試,用我們學到的步驟方法染制一張花手帕并注意找一找你在制作中遇到了什么問題?(播放音樂)
學生開始制作,教師巡回指導。
2、請說一說自己在制作中遇到了什么問題?怎樣解決?(學生自由發言)
3、選擇不同效果作品展示在黑板上。學生評一評,不好的作品問題在哪?
五、學生再次自主創作。
經過第一次的制作有的同學嘗到了成功的滋味,有的同學作品不理想。不過沒關系,別灰心!剛才我們已經找到了解決問題的方法,那么,我們再來制作一次,記住制作中的注意事項,爭取染制出更美麗的花手帕。
1、制作要求:每人制作2~4張作品,用先折疊再染的方法自己設計一張有特色的花手帕,在做以前,你要想一想可能出現什么效果?哪些顏色搭配才好看呢?注意畫面色彩的控制,應以一種顏色為主,色度要有深淺的變化。染色時要注意時間的控制,浸在彩色水中的時間長則吸色多、染色的面積大,反之則少、染色的面積小。看看誰的制作最有創意。
2、學生制作,教師隨堂巡視指導,及時發現問題提請注意,浸染得好的應叫學生適可而止。
六、作品評價交流與拓展。
1、展示作品,學生評一評:你喜歡哪幅作品?它有什么特點?
2、我們還可以再變魔術把這些美麗的花手帕變成夠多有趣的東西。(展示用花手帕制作的各種創意作品)
3、教師總結:同學們,老師很高興,因為每個同學都在用心創作,今天我們學會了染制美麗的花手帕,大家表現都非常出色,從中我們也得到一個啟示我們只要有一雙靈巧的手,一個善于創新的大腦,就能將平凡幻化為神奇!
幼兒園中班美術《花手帕》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1、初步了解染纈的工藝和特點,以及圖案的基本知識。
2、掌握點染、浸染的基本方法和要領,并進行實際操作,從中感受色彩的變化與韻味。
3、培養學生耐心、細致的學習態度和對民間傳統藝術的熱愛。
教學重點:
嘗試并發現各種圖案的折疊方法。教學難點:設計、制作漂亮的花手帕。課時安排:1課時
教學準備:
染好的花手帕、顏料、紙巾、課件。
教學過程設計:
一、游戲激趣,導入課題。
1、做游戲,找朋友。教師邊唱找朋友的歌一邊找朋友。
2、請學生朋友打開看看是什么。
3、教師給全班同學展示。你們知道這是什么嗎?
4、今天讓我們一起來走進花手帕。
二、探究折法。
1、觀察花手帕與眾不同的材質,是紙做的。
2、觀察書本上各種不同的花手帕。為什么會出現這么多不同的圖案和花色呢?
3、小結:因為花手帕的折法不同,所以出現了不同的圖案。
4、比比誰最聰明。老師這里有幾種不同折法圖片,猜一猜它們是什么折法,請你嘗試折一折。
5、小結:田字折法、州字折法和米字折法。現在我們學會了折法,接下來就要來把它染得漂漂亮亮的了。
三、學習染法。
1、老師把紙直接浸在顏料里我們把它叫做浸染法。邊浸染邊說方法。快速地數三下接著換一角數七下浸染。數七下的面積明顯要比數三下的面積小。
2、小結:浸染的時間越長則吸附的彩色水越多,面積也越大。反之,時間越短,吸附的彩色水越少。
3、老師中間的一大塊地方怎么染也染不到,你能幫幫我嗎?請學生嘗試完成。
4、直接把顏料點在紙上面的這種方法叫做點染法。
5、這塊花手帕打開后發現圖案還不夠漂亮、完整,我們可以在空白的位置上繼續點染,展開時注意先用干凈的紙將多余的水吸走,再慢慢小心地把它打開。
6、欣賞三張圖片,說說你最喜歡哪一張。
7、小結:花手帕在染的時候首先要注意顏色的搭配,最多用3個顏色注意留白處不要過多。
四、自主創作,感受體驗。
1、提出作業要求:運用剛才學習的折法和染法,制作一張美麗又有特色的花手帕。
2、學生制作,教師巡回指導。
五、作品展示,拓展探究。
1、將學生作品展示在黑板上,互相交流評價。
2、我們做出了這么多漂亮的花手帕。回家以后結合一下我們之前學過的剪紙,將它剪出一個特別的形再粘貼出來看看會不會出現不一樣的精彩呢!
幼兒園中班美術《花手帕》教案 篇6
這是一堂非常有意思的課,自己動手做一塊美麗的花手帕,應該是很讓小朋友感興趣的。
這除了能讓小朋友體驗藝術的美麗,還鍛煉了自己的動手能力,同時,還能好的反映了小朋友的自我約束能力,因為在染色的環節中,能不能控制好自己,讓宣紙遇水不能太久也不能太長。還有是在最后打開染好的宣紙中,能不能讓自己小心的、一點一點的打開,而不是煩躁的、用力的撕開,都能得到很好的體現。
而在最后的展示,互相欣賞的環節中,學會欣賞對方的和自己的好的地方,評價還需改善的地方。是一堂完整而自我豐富的教學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