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中班美術《有趣的塑料袋》教案(通用5篇)
幼兒園中班美術《有趣的塑料袋》教案 篇1
活動名稱:
有趣的塑料袋
中班:美術
教學目標:
1、能運用剪、貼、畫等多種技能裝飾塑料袋。(重點)
2、能用多種材料設計不同的圖案、造型的塑料袋玩具。(難點)
3、體驗玩塑料袋玩具的樂趣,增強環保意識。
教學準備:
1、塑料袋每人一個
2、即時貼裝飾物、彩紙、扭扭棒、雙面膠、畫筆、彩色毛球、瓶蓋、糖紙、剪刀(每人一把)。
3、塑料袋玩具范例、課件、背景音樂。
教學過程:
一、創設“魔術表演”的游戲情境,引導幼兒觀察不同的塑料袋玩具。
1、出示塑料袋,引導幼兒說說塑料袋的用處。
2、進行魔術表演,了解塑料袋不但有許多用處,還可以把它們變成玩具。
二、欣賞范例,幫助幼兒思考制作塑料袋玩具的方法。
1、請幼兒觀察變出的各種塑料袋玩具造型,感知“玩具”材料的不同。提問:你喜歡哪個塑料袋玩具?它是怎么變的?
2、引導幼兒討論塑料袋玩具的制作方法,鼓勵幼兒大膽創新制作的材料和造型。
(1)引導幼兒說說自己想怎樣裝扮塑料袋,還可以用什么樣的方法和材料。
(2)小結塑料袋玩具的制作方法,鼓勵幼兒嘗試讓塑料袋變得鼓鼓的方法。
三、幼兒隨背景音樂自由創作,教師巡回指導。
1、請幼兒觀察材料,制作自己喜歡的塑料袋玩具造型。鼓勵幼兒設計出各種各樣的塑料袋玩具造型。
2、鼓勵幼兒大膽創新,制作與眾不同的塑料袋玩具。
3、根據幼兒的不同情況,隨時指導與幫助。提醒幼兒良好作畫的習慣。
四、展示幼兒作品,引導幼兒相互欣賞、評價。
幼兒互相欣賞作品,鼓勵幼兒大膽向同伴介紹的作品。
五、激發幼兒玩塑料袋玩具的興趣,增強幼兒的環保意識。
1、啟發幼兒討論:做好的塑料袋玩具可以怎么玩?
2、了解亂扔塑料袋的危害,增強幼兒的環保意識。
活動延伸:
引導幼兒用自己的塑料袋玩具與同伴共同去戶外游戲。
課后反思:
本次教育活動的整體氛圍非常好,幼兒都能夠全身心投入到本次活動中,并能用多種材料創造性地設計不同的圖案、造型的塑料袋玩具,教學目標基本達成。
首先,我采用魔術表演情境法,首先讓幼兒了解塑料袋的用處,并結合魔術表演讓幼兒了邊欣賞邊觀察變出的多樣塑料袋玩具,感知塑料袋可以鼓起來變成玩具,調動孩子的積極性,讓幼兒感受到塑料袋玩具的'新穎和有趣。
其次,我采用了觀察引導法,主要運用在活動的第二環節中,讓幼兒欣賞教師制作的3個塑料袋玩具,通過“看一看”、“說一說”、“想一想”讓幼兒主動探索,知道制作中會用到“剪、貼、畫”等多種技能來裝飾塑料袋,并感知“玩具”制作材料的不同。在此基礎上,請幼兒大膽的自由討論、探索塑料袋玩具的制作方法,當幼兒說出設計好圖案、剪下來后要將塑料袋鼓起來時,及時捕捉并讓幼兒探索如何讓塑料袋鼓起來的方法,幫助幼兒理清制作塑料袋玩具的過程,為下一步的創作打好基礎。在幼兒創作的環節中,我采用過程指導法,進行適時的指導,提醒幼兒注意作畫的常規要求,保持好桌面的干凈整潔,鼓勵幼兒大膽創作,豐富作品內容。最后,我采用作品賞析法,讓幼兒相互欣賞、讓幼兒分享成功的喜悅,增強幼兒的自信心,體驗制作塑料袋玩具的樂趣。為了增加活動的趣味性,還讓幼兒一起探索塑料袋玩具的其他玩法,并了解關于塑料袋的環保知識,增強幼兒的環保意識。
活動結束后,我也在反思,在幼兒進行分享的環節中,沒有充分地讓幼兒多去表達、去分享自己成功的喜悅,今后的教學中我會多注意關注個別幼兒的不同想法,讓活動展現更多的活力與風采。
幼兒園中班美術《有趣的塑料袋》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欣賞不同的塑料袋,初步讓幼兒了解塑料袋的作用。
2.體驗動手的樂趣, 能運用粘貼、撕、畫等多種技能有創意地裝飾塑料袋。
3.鼓勵幼兒與同伴合作繪畫,體驗合作繪畫的樂趣。
4.會用它們大膽地進行藝術表現與創造,喜歡裝飾。
活動準備
塑料袋(每人一個)、即時貼裝飾物、毛線、雙面膠、不同的塑料袋若干、教師制作的范例、音樂磁帶《郊游》《水邊的阿狄麗娜》。
活動過程
1.隨音樂拍手帶幼兒入場,和老師打招呼。
師:小朋友,今天我們一起去塑料袋市場看一看,好嗎?(好)(引導幼兒討論)
要求:小朋友看看有什么漂亮的袋子,要把塑料袋的形狀、顏色、大小、花紋等看明白了回來告訴大家。
提問:你看到的塑料袋是什么樣的?(長方形的、有花、笑臉、裝衣服的、黑色的,漂亮的圖案、裝雞蛋的、有漂亮的阿姨,提著的、兩個帶的、不透明的、帶泡泡的等。)
小結:塑料袋的樣子很多。而且大小、花紋、顏色也不一樣。
提問:那你們知道塑料袋有哪些用處嗎?引導幼兒回憶說出塑料袋的用處(裝東西、垃圾、衣服、養魚、保鮮食物,當雨傘,洗澡袋子放在地理嚇小鳥吃莊稼、化妝品等)。
小結:塑料袋不僅有多種用處,我們還可以跟它做游戲。
3.小朋友想不想試一試?快來,看誰能用嘴巴吹得袋子不掉下來?(幼兒探索玩袋子)
4.師:小朋友累了休息一下,剛才呀,塑料袋告訴王老師,它一直有一個心愿,它想和小鳥一樣穿上漂亮的衣服,請小朋友動動腦筋幫它實現這個愿望好不好?(好)
5.現在我們一起來看一看王老師給塑料袋穿上了一件什么樣的衣服,小朋友看,出示教師制作范例:小房子、西瓜、烏龜,講解:老師還帶來了不同的塑料袋作品。(請幼兒欣賞)
提問:如果你有一個塑料袋,你想用什么材料怎么裝飾它?如:小動物、生活中的物品(我想把它變成小兔子、小花、我想用彩紙,降落傘、小金魚、扇子、烏龜等)等。
6.老師也為小朋友準備了一些材料,小朋友趕快去試試吧。(音樂)
幼兒分組自由制作,教師巡回指導。
1組粘貼小動物,2組裝飾塑料袋服裝,3組做不同的塑料袋作品。
7.請小朋友拿著作品回去坐好,展示幼兒作品,我們一起來看一看誰的.作品最漂亮?(幼兒介紹)
小結:小朋友真棒,做了這么多漂亮的塑料袋玩具作品,
提問:說一說,我們裝飾好的塑料袋可以怎樣玩?(跳舞、放風箏、做頭飾、養金魚、頂著玩、扔著玩、模特表演、可以拴上長長的繩像放風箏一樣玩等)再讓幼兒探索,個別幼兒展示。
引導幼兒與同伴進行游戲。
小結:小朋友表現得很棒,塑料袋可以變出這么多好玩的東西,但如果亂扔塑料袋的話就會對我們的環境造成污染,所以我們國家頒布了“限塑令”,要求我們盡量少用塑料袋。
提問:那我們買東西的時候,可以用什么來代替呢?(環保袋、籃子、購物車……)小朋友答得很好,希望我們都來做一個愛護環境的小衛士。
延伸活動
小朋友回去和爸爸媽媽一起搜集更多的塑料袋,創新不同的作品帶來幼兒園和大家一起玩。
教學反思:
孩子們非常地感興趣,通過本次活動,我們也知道了只要幼兒感興趣地東西,他們就會給你意想不到地驚喜,所以,在以后的活動中,我們應該從幼兒地興趣出發,來提高活動地質量,因為興趣是幼兒最好地老師。
幼兒園中班美術《有趣的塑料袋》教案 篇3
各位領導:
大家好,今天我為大家帶來的說課是中班下學期的美工教育活動《有趣的塑料袋》。這是一節與日常生活緊密相連的美工課。因此,我在科學教育活動內容選擇上特別注意活動內容"源于生活,緣于興趣"。根據以上的情況便生成了“有趣的塑料袋”這個活動。目的在于保持幼兒們的好奇心,激發他們的探究熱情。
《綱要》中指出幼兒是教育活動的積極參與者而非被動接受者,活動內容必須與幼兒興趣、需要、及接受能力相吻合,引導幼兒向最近目標發展區發展。在日常活動中,我們經常需要用到塑料袋,然而也時常看到孩子們把這些塑料袋拿出來當玩具,他們有的把塑料袋放在頭上當帽子;有的拿著塑料袋當風箏;還有的用塑料袋包扎糖果。這個在成人心中不起眼的塑料袋卻成為了孩子的寶貝,捕捉到這個興趣點后,我有意識地觀察過孩子的反應,發現他們對于塑料袋的玩法顯得比較局限,但是興趣依舊濃厚。當孩子遇到難以跨越的障礙或困難時,教師的幫助性介入可以大大促進其發展,從而幫助孩子拓展經驗,獲得知識。
二、說目標幼兒科學教育就是教師利用周圍環境,為幼兒創設條件,提供物質材料和機會,采取不同的教學組織形式,以多種方式對幼兒的探索活動進行不同的指導與參與,讓幼兒在有計劃的活動中,獲取經驗,掌握方法,全面發展。我制定了以下活動目標:
1、能運用剪、貼、撕、畫等多種技能有創意的裝飾塑料袋。
2、發展幼兒的觀察能力、動手探索能力以及想象力、創造力及表達能力等。
3.培養孩子的環保意識。
三、說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能運用剪、貼、撕、畫等多種技能有創意的裝飾塑料袋。
難點:引導幼兒發揮想象用多種方法裝飾塑料袋。
四、說準備
首先,活動準備是為具體活動目標服務的, 同時幼兒是通過與環境、材料的相互作用來獲得發展的。因此,活動準備必須與目標,活動主體的能力、興趣、需要等相適應。
1、知識經驗準備:對塑料袋的性質有初步的認識。
2、物質材料準備:塑料袋;剪刀、雙面膠、透明膠、線、各類裝飾性材料皺紙、彩紙、即時貼、音樂等。
五、說教法、學法
《綱要》里提出:創設寬松的環境,讓每一幼兒都能參與實際探究活動,感受嘗試的樂趣,感受發現的喜悅。我提供了豐富的可操作性的材料,讓幼兒在操作中自主的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從而解決問題,而我始終只是幼兒的支持者、合作者和引導者。克服傳統的說教形式,幼兒始終是活動的主體,在具體的操作中學習知識和技能,引導幼兒運用多種感官參與法、討論法、觀察法、操作法、進行學習。遵循幼兒學習的規律和幼兒的年齡特點,遵循由淺入深的教學原則,幼兒在說說、做做、玩玩的輕松氣氛中掌握活動的重、難點。
幼兒園中班美術《有趣的塑料袋》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在追逐跑和躲閃中,能對信號迅速作出反應。
2.體驗運動帶來的樂趣。
【活動準備】
1.幼兒用各種顏色的紙剪成自己喜歡的圖案裝飾塑料袋若干,(與幼兒人數相等)。
2.用舊掛歷、報紙卷成紙棍,夾子若干,小鼓一面。
【活動指導】
1.幼兒往塑料袋中充氣,系緊袋口,然后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往空中拋。
2.幼兒探索各種玩的方法。
師:小朋友,除了把塑料袋往空中拋以外,還可以怎么玩呢?要與別的小朋友玩的不一樣哦!
捉尾巴:教師把充氣塑料袋用夾子夾在幼兒背后,幼兒手持紙棍,聽鼓聲節奏幼兒慢跑或快跑,鼓聲 停,幼兒迅速用手中的紙棍敲擊對方身后的塑料袋,以擊中他人者為勝。
追踩:幼兒把塑料袋系在腳上,聽鼓聲節奏單腳或雙腳跳,鼓聲停,幼兒迅速互相追逐,踩他人腳上系著的塑料袋,以不被他人踩中者為勝。
快樂追:幼兒自由追跑教師手持紙棍點幼兒,點到誰,誰就到一旁休息一會。
規則:若對方低頭下蹲,則表示在休息,另一方就不能追逐。
聽命令抱成團(中班游戲案例)
游戲目標:
1、通過各種起跑的游戲,提高兒童快速起動的能力。
2、加強兒童聽信號做出反應的能力。
游戲過程:
小朋友成一路縱隊圍成一圈,前后保持一定的距離,教師站于圈中進行指揮,小朋友們前進行繞圈走的練習。
第一步游戲:在行進中,教師喊自己的名字,聽到要求后,所有小朋友們快速跑到老師的身邊,抱成一團。
第二步游戲:在行進中,教師任意喊出班上二個小朋友的名字,聽到名字后,此兩名小朋友不動,其他小朋友快速分散跑到此兩名小朋友的身邊抱成一團。
規則:
1、被叫到的二名小朋友位于圈的兩端。
2、教師注意安全的要求。
建議:
此類游戲可以借助器材來進行,例如:在小朋友圍成的圈內或圈外相應位置,放兩種至三種顏色的大呼啦圈若干,教師可以任意喊出某種顏色,小朋友們快速聚集到相應的圈內抱著團。
幼兒園中班美術《有趣的塑料袋》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能運用剪、貼、撕、畫等多種技能有創意地裝飾塑料袋。
2、探索塑料袋玩具的多種玩法,體驗做做玩玩的樂趣。
3、喜歡參加藝術活動,并能大膽地表現自己的情感和體驗。
4、體驗想象創造各種圖像的快樂。
活動準備:
1、收集的不同的塑料袋(每人一個)。
2、即時貼裝飾物、彩筆、毛線、雙面膠、細繩、剪刀(每人一把)。
3、塑料袋玩具范例、《啤酒桶波爾卡》背景音樂。
活動過程:
1、謎語導入,引出主題
(1)教師先請小朋友猜塑料袋的謎語:有紙像個謎,透明如玻璃,可來當容器,說來真稀奇。
(2)出示一塑料袋,引導幼兒說說塑料袋的用處。
(3)啟發幼兒說出如果你有一個塑料袋,你還想用它做什么。
2、出示范例,圖解講述制作方法
(1)教師出示范例,讓幼兒說說老師的塑料玩具為什么是鼓鼓的,你喜歡老師的作品嗎?為什么?
(2)教師出示圖解。
小豬的圖解:耳朵2個、鼻子1個、眼睛2只、鼻孔2個。
太陽的圖解:
(3)引導幼兒說說自己想怎樣裝飾塑料袋,可以用什么樣的方法。
(4)教師提醒幼兒裝飾塑料袋時,要向塑料袋的上部粘貼,最后把我們的塑料袋喂得“飽飽”的,用細繩把袋口扎緊。
3、幼兒隨背景音樂《啤酒桶波爾卡》自由制作,教師巡回指導
(1)根據幼兒的情況,給與適當的幫助。
(2)引導幼兒把自己的塑料袋裝上空氣,并幫助其他幼兒用細繩把袋口扎緊。
(3)幼兒操作結束后,提醒幼兒將材料放回原處,擺放整齊。
4、展示幼兒作品,互相欣賞、評價
讓幼兒說說喜歡誰的作品,喜歡的原因是什么。鼓勵幼兒向同伴介紹自己的作品。
5、激發幼兒玩塑料袋玩具的興趣
把幼兒做好的塑料袋拴上長長的繩,帶領幼兒去活動室外放風箏。
教學反思:
孩子們非常地感興趣,通過本次活動,我們也知道了只要幼兒感興趣地東西,他們就會給你意想不到地驚喜,所以,在以后的活動中,我們應該從幼兒地興趣出發,來提高活動地質量,因為興趣是幼兒最好地老師。
小百科:塑料袋(Plasticbags)是以塑料(常用塑料有聚丙烯、聚酯、尼龍等)為主要原料制成的袋子,是人們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物品,常被用來裝其他物品。因其廉價、重量極輕、容量大、便于收納的優點被廣泛使用,但又因為塑料袋降解周期極長、處理困難的缺點而被部分國家禁止生產和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