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改下美術教學中的幾點思考
這篇文章最吸引我的是作者談出的一些可實施的課程方案,比如說,“聽音樂、畫感覺”這一課程的設計,充分發(fā)揮了他們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學生可以大膽的畫出自己對各種不同音樂的感受,設計的集體創(chuàng)作環(huán)節(jié)不單單發(fā)揮了個人的個性,更鍛煉了孩子與他人協(xié)作的能力,并且在孩子與孩子的交流中更容易碰撞出火花,閃現新的靈感,這樣遠比孩子只跟著教師走,孩子追隨教師的思路好的多,而課堂氣氛的活躍,孩子的興奮、愉快這些都很有助于興趣的培養(yǎng),便也是有助于我們教學目的的達到。
開展體現學生創(chuàng)作能力的展覽評議和個性化的作業(yè)批改我認為也很可實行,孩子的手、眼、腦的配合能力不可能達到成人的水平,他們對色彩對物象以及比例等等的認識還非常不成熟,這一方面是由于他們所有的知識有限更多的原因也來自于他們的身體原因,所以以“像”、“不像”來裁定學生畫面的分數,實在是有失偏頗。
總之通過最近閱讀的幾篇文章,我感覺在我頭腦中形成的整體思路就是:教學思路的改革引出課堂上的改革以及課堂下的改革,所有這些的改革要遵循于思路的改革,所有的改革又統(tǒng)一與新課程改革的大目標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