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術課教學設計-《轉啊轉,紙陀螺》
平陽蕭江二小 溫學彬
教學目標:
1.啟發學生運用多種材料,學習設計制作紙陀螺及能進行簡單的裝飾。
2.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3.通過使用自己制作的紙陀螺的活動,培養對美術設計制作的興
教學重難點:
重點:巧妙選用各種材料制作有創意的紙陀螺。
難點:制作時,陀螺面與陀螺軸的連接。
課前準備:
(學生) 卡紙(或相應的厚紙)、彩紙(或相應的材料)、雙面膠、紙杯、瓶蓋、小棒(鉛筆或筷子)等必要的工具
(教師) 課件、陀螺
教學過程:
一、動畫引入,激起學習興趣
1、小朋友,熊伯伯 的“陀螺收藏室”今天開放啦,為了慶祝,他給我們帶來一件精美的小禮物,我們一起打開來看看吧。(播放課件)
2、在這份禮物(動畫片《陀螺戰士》)里面都看到哪些陀螺?現在我們就跟著小動物去熊伯伯的“陀螺收藏室”瞧瞧吧!
二、欣賞古今陀螺
1、熊伯伯介紹陀螺,講解陀螺的歷史演變故事。
熊伯伯的陀螺收藏品真是多啊,可是熊伯伯卻有個遺憾……到底是什么呢?請聽:
我想把我的收藏室變的更大大,想收集更多,更有創意,現代或者未來的陀螺,小朋友,你們愿意參加我的收藏行動嗎?
三、揭示課題《轉啊轉,紙陀螺》
太好了,我們就一起加入熊伯伯收藏行動吧!
四、新課教學
1、教師玩陀螺
看了熊伯伯這么多美麗的陀螺,老師現在也忍不住想做做,玩玩了
(教師現場利用廢舊品,邊講解邊做陀螺)
你們瞧,簡單的陀螺就做好了,我們來看看它能不能轉起來,為什么轉的這么慢這么不平穩呀?誰來當當老師,幫幫我!
小結:小棒要在陀螺旋轉面的中心位置,而且洞不能太大
那么靜態的與動態的陀螺有哪里不一樣呢?
2、觀察比較:
A 欣賞靜態的陀螺,觀察其外觀,旋轉面的顏色
B 欣賞動態的陀螺,啟發、引導學生對陀螺的外觀、旋轉速度、平穩性、旋轉面的色彩變化等進行觀察和研究。
3、現在請小組討論討論,說說你們小組準備做怎樣的陀螺,怎么做。
學生反饋,師播放課件
① 剪旋轉面
② 裝飾陀螺
③ 在中心點上固定小棒
五、欣賞同齡人作品(播放課件)
六、作品創作
作業要求:
1、 從陀螺的外形、圖案、色彩、牢固度、轉動時又快又穩等幾方面思考
2、小組自由選擇材料制作陀螺
指導要求:
1、教師及時發現、鼓勵學生在材料使用、造型、顏色匹配等方面的新創意。
2、學生創作,老師巡回指導。老師表揚并展示構思好、有創意的作業,鼓勵學生嘗試用剪貼的方法,用雙面膠、紙杯等不同的工具材料進行表現,并針對性地指導
3、小組為自己的陀螺取個名
七、展示評價
1、學生向熊伯伯介紹自己的作品。
真能干,把你設計的陀螺取個名字告訴熊伯伯,說說你是用哪些材料做的?
2、欣賞同伴的作品,學習評價。
陀螺真多,你們猜猜看,熊伯伯會喜歡哪個陀螺?為什么會喜歡?
3、學生和小熊一起玩陀螺游戲,在音樂聲中結束活動。
八、延伸活動
出示幾個用紙杯等不同的工具、材料制作的陀螺并演示,讓學生自己去探索用多種材料制作,用多種形式、多種裝飾美化陀螺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