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拉手好朋友》教學設計
《手拉手好朋友》 王克回 鰲江十小
課 題:《手拉手好朋友》課時:1課時設計編者:王克回 教學目標1、學習連續紋樣的基本知識。2、通過研究探索,啟發學生運用對稱的原理,設計、制作出各種有趣的連續紋樣。學習正確折疊紙張,運用簡便方法設計紋樣,以及運用正確的制作方法。3、通過剪紙制作手拉手的好朋友,使學生感受友情的溫暖,進一步激發學生熱愛生活的情感。教學重點重點:學習連續紋樣的基本知識,用剪、折、添畫的方法制作一組手拉手的紙人。
教學難點難點:能用正確的折疊方法折疊紙張,使剪出的紙人連在一起。
課前準備
教師:課件、范例、彩色紙、剪刀、彩色水筆、膠水等
學生:剪刀、彩紙、彩色水筆、膠水,分成4-6人的小組并選好組長各種教 學 過 程教學環節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一、 激 趣 導 入 1、唱兒歌——《馬蘭花》師:馬蘭花,馬蘭花,風吹雨打都不怕,勤勞的人不說話,請你馬上就開花?師:小朋友們歡迎你們來到“圈圈”國。“圈圈”國有四個國家組成,由花兒國、樹兒國、鳥兒國和草兒國。謝謝你們的加入成為各國的一員。那請每個國選個小隊長。 2、學兒歌——引題師:小朋友們圈圈國的小主人要考考你們,看哪個國的小朋友最棒,學的最快?(課件出示兒歌內容)問:看了自己國的兒歌,你想怎樣表現呢?師小結:嗯!表現的真不錯,剛才老師看到每組的小朋友都手拉著手在表演,今天呀我們就來學習“手拉手好朋友”。讓我們手拉手,為自己組加油! 學生手拉手進教室,聽老師唱兒歌在位置上開花位好。(圓形座位) 學成分成四個組,并選好小隊長 學生看兒歌內容并和小組的小朋友一起邊唱邊表演 學生舉手握緊拳頭說“加油”師帶生唱著熟悉的兒歌進入教室,與學生達成一種默契,融入到課中,激發興趣。 學兒歌活躍氣氛,激發學生興趣,加強他們學習的欲望與信心。并且進行了思想教育。
二、 感 受 探 究
嘗 試 欣 賞
1、 感受(出示課件欣賞作品——連續紋樣的拉手紙人)師:圈圈國的主人要帶小朋友們去欣賞一番。 問:你發現了什么? 師小結:用一個單獨紋樣,按一定的形式法則,上下或左右連續或重復而成的,具有連續性的特點的我們叫它連續紋樣。 2、 探究探究一:如何用簡單的方法剪出手拉手的紙人 師:這么有趣的拉手小人作品你知道是怎么做出來的嗎?讓圈圈國的小主人幫你們解決:(課件出示圖示)小組想想討論一下哪種方法最簡便的做出手拉手小人? 小結:小朋友們真聰明,讓你們來考考小主人,你們說我來做好不好? 師示范(先對折再畫然后剪,注意相連的地方等) 探究二:如何使紙人能夠立起來哇!一組手拉手的出來了,怎樣使小紙人立起來呢?每小國的桌紙上都有拉手的小紙人,讓你們動手試試怎樣使他們立起來?3、 欣賞(課件出示同齡人的作品)師:小朋友們真是棒棒棒!這里有前來圈圈國玩的小客人們留下的作品,我們去瞧他們是怎么做的?(小組成品合作制作的過程和一些作品)討論:你想表現的好朋友是誰?如何解決拉手的問題? 生:小組討論回答 生:交流反饋大小一樣,都相連 生:表示贊同。 生:不知道 學生小組研究、討論問題(對折,相連的地方不剪等) 師生互動共同解決困難 生小組合作動手嘗試使它立起來,再展示自己組的想法 生邊欣賞邊討論自己組的想法 利用課件通過讓學生從中發現問題,加強他們對連續紋樣的認識,為做手拉手紙人打下良好的基礎。 此環節為學生提供自由表達、質疑、探究、討論問題的機會,體現學生合作、探究的理念,把獲取知識的主動權交還給學生。 讓學生自己的動手探究嘗試從中獲得新知,培養他們的探究的意識。 欣賞同齡人的小組合作的過程及作品讓他們形成一種小組合作的意識,欣賞作品在視覺上給學生一種沖擊力,讓學生組織語言表達自己的感受、想法,提高語言的表達能力和對美的感受能力。同時增加感性認識,開闊視野。 三、實踐 體驗
師:小朋友們看了這么多,想不想自己來體驗一下呢?來小組討論分工好,可以動手啦!
1、創作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