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是什么形狀》教學設計
3、 誰能用桌上的東西,檢查一下桌子是否放平?(這個內容可以是學生自己提出來的)
學生活動
1、 學生小組觀察,討論交流。
學生代表發言,介紹自己的發現(學生的發現肯定很多,教師及時肯定,引導。學生一般能發現“水平面”)
2、 學生分組觀察,交流自己的發現(水平面始終保持一定的姿態)
3、 學生代表發言,介紹自己的觀點
4、 學生討論,發言舉例,相互評價,教師積極引導(如裝修房子時用的水平儀,農村造房打地基時用的裝水的鐵鍋、透明的皮管等,出示照片)
5、 學生分組討論方法,各自檢查
6、 小組代表發言介紹方法和結果,其他小組補充
設計意圖
從各種液體中發現共同的特征。
鼓勵學生自我發現,共同探究,表述交流
從多種液體到一種液體,觀察水平面的特點
練習表述,用合理的語言表達出來
聯系生活實際,發現科學在實際生活中的運用,提高對科學的興趣和探究的欲望
從發現提高到運用
交流合作,相互評價,共同完善方案
五、小結
教師活動
1、通過這節課的活動,你又懂得了些什么?
2、今天的活動中,你們小組哪些方面做得很好,值得大家學習?
3、你有哪些問題還沒有研究透徹?我們可以回家再繼續研究。
學生活動
1、 學生小組交流,代表發言
2、 學生相互評價
3、 學生組內討論,發言介紹
設計意圖
活動小結,提高效率和質量
學生評價,培養學生正確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課堂活動的合理延伸,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課內外學習的習慣
四、教學設計的基本理念
1、 構建有結構的探究活動,讓教學要求滲透于活動的各個環節。
2、 重視從學生感興趣的問題入手,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
3、 讓學生從親身的活動體驗中,感受知識,培養態度,形成習慣。
4、 重視學生在活動過程中的充分表述,在相互的交流評價中獲得情感的滿足和價值觀的形成。
5、 創設多種情景,重視學生已獲知識的及時運用,不斷深化學生的探究活動。
6、注重活動的開放性,讓探究活動在學生的動手實踐過程中不斷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