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陸的變遷
(板書)3、板塊內部比較穩定,板塊與板塊交界地帶,地殼比較活躍。
世界的火山、地震集中分布在板塊交界的地帶。
講述:地球相當于一個破裂的雞蛋,放到水里煮,蛋清會延著裂縫滲出來。裂縫就是板塊與板塊交界地帶,滲出的蛋清就像一座座火山。
讓學生在圖上找出兩大地震帶,并說出是位于哪些板塊的交界地帶。
用兩本書演示擠壓形成山脈,張裂形成海洋。
師:閱讀2.20和2.21圖,紅海、東非大裂谷是怎樣形成的?
生:非洲板塊張裂運動形成的。
老師介紹板塊張裂運動的發展過程:
大陸板塊張裂運動———地表裂谷帶產生(東非大裂谷)---大陸解體(亞、非大陸分離)--新海洋出現(紅海)--新大洋形成 (大西洋)
讀2.22圖,思考,為什么幾千萬年后,地中海將會消失?
學生回答。
師:現在的地中海,則是代表大洋發展的終了期,它是廣闊的古地中海經過長期演化后殘留下來的海洋。隨著非洲板塊與亞板塊相向運動,地中海越來越小,幾千萬年后,地中海將會消失.
閱讀2.23圖,請學生介紹喜馬拉雅山的形成過程。
師:由于印度板塊不斷北移,與亞歐板塊相撞,產生喜馬拉雅山脈和青藏高原,而且還在繼續長高。
小結:由于地球表層由6 大板塊構成,而且6大板塊在不斷的運動,使大陸發生漂移。喜馬拉雅山的長高,紅海的擴大,地中海的縮小都是板塊運動的結果。隨著板塊的運動,大陸將繼續漂移,幾千萬年后,我們的地球又將變成什么樣呢?有興趣的同學可以將它畫下來,我們來評一下誰的作品最有科學依據。板書設計
三、板塊構造運動
1、由巖石組成的地球表層并不是整體一塊,而是由板塊拼合而成。
2、全球大致分為6大板塊,各大板塊處于不斷運動中;
3、板塊內部比較穩定,板塊與板塊交界地帶,地殼比較活躍。
世界的火山、地震集中分布在板塊交界的地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