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需要潔凈的空氣》教學設計
一、教學目標:
1.知道大氣污染指數是衡量空氣質量的標準,并明白大氣污染指數、空氣級別與空氣質量的關系;
2.了解當今世界面臨的大氣環境問題,增強環保意識;
3.使學生初步認識到人類不合理的活動會污染大氣,被污染了的大氣又會反過來危害人類;并能夠說出防治大氣污染的一些措施;
二、教學重點:
1.大氣污染指數;
2.空氣污染的原因和危害;
三、教學方法:角色扮演等參與式;
四、教學手段:cai輔助教學;
五、教學過程及說明:
(一)課前播放關于環境保護的歌曲《讓綠色聽得見》,烘托氣氛。
(二)教學過程:
1.“合格地球人”考查的由來──“方舟計劃”:使學生認識如果人類再不停止對自然的破壞,人類將失去自己的家園,強化學生對本節課所學內容的關注和興趣,同時也使長期以來的“合格地球人”考查更引起學生的關注;
2.“合格地球人”的考查:三個題目一步步將話題引向主題,同時從大處著眼,使學生明白目前人類面臨的嚴峻局勢;
3.兩次著名的大氣污染事件(錄像):創設情境,使學生從感性上了解大氣污染的危害,引出大氣污染指數的教學;
4.大氣污染指數:通過讀圖及圖例了解大氣污染指數的含義及怎樣閱讀空氣質量預報(總結規律以便記憶),了解不同質量的空氣與人體健康的關系,同時通過讀圖了解我國各城市某一天空氣質量情況,認識到南北方空氣質量不同,引導學生分析原因,指導學生讀圖──找規律──分析、查資料──寫論文;
5.我國污染現狀:學生合理推理后,老師用材料引出,引起學生生成對我國大氣質量的了解和憂慮;
6.活動:根據課下收集到的資料,按老師提供的情境進行角色扮演:使全體學生明白大氣污染的危害及成因,同時增強演員學生對收集資料的處理能力、創造性解決問題的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應變能力;
7.防治大氣污染的措施:發散思維,各抒己見,提出防治大氣污染的措施,最后通過觀看錄像總結措施,培養學生通過資料獲取知識的能力;
(三)小結:這節課你有什么收獲?培養學生總結自己所學知識的能力;
(四)作業:
任選其一:
1.繪制宣傳畫:以“我們需要潔凈的空氣”為主題,繪制一幅廣告宣傳畫,呼吁人們行動起來,保護人類賴以生存的大氣,將課堂所學發展到課外;
2.分析我國南北方空氣質量不同的原因,并形成小論文,培養學生查找資料并整理成文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