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洲和大洋
一、教學目標(一)知識目標
認識地球表面的海陸面貌,記住海陸面積比例。
(二)能力目標
1、能在空白地圖上準確填出七大洲、四大洋。
2、初步學會用簡單的幾何圖形表示出七大洲的輪廓及其相對位置,建立世界海陸分布的空間概念。
3、能運用地圖判別大洲、大陸、半島、島嶼及大洋、海和海峽。
(三)情感目標
通過對地球表面的認識,培養學生的科學興趣,和科學探究的精神,以及辯證唯物主義的思想觀點。
二、學習重點
七大洲和四大洋的位置及輪廓。
三、學習難點
用簡單的幾何圖形表示出七大洲的輪廓及其相對位置。
四、媒體平臺
多媒體課件
五、課時安排
1課時
六、學習過程
(一)創設情景,導入新課
師:同學們,上一章我們學習了地球的形狀和大小,那么我們生存的這個星球在太空中會是什么樣的呢?我國第一位乘宇宙飛船進入太空的楊利偉叔叔給我們帶回了從太空中拍攝到的地球照片。請同學們欣賞。(展示太空照片)
同學們,我們的地球美不美?它像一顆璀璨的珍珠,更像我們的眼球,水潤而有光澤,所以我們要像愛護眼睛一樣愛護地球家園,保護環境。下面請同學們仔細觀察,各小組成員討論總結你們小組發現的現象,老師相信每位同學都會大顯身手。
(二)a、水球,地球?
自主構建,合作探究
課件:1、南、北半球 2、東、西半球 3、水陸半球
4、世界海陸面積比較 5、世界海陸分布
展示交流,相互補充
學生積極發言,師加以鼓勵。
1、地球表面71%是海洋,29%是陸地;2、海洋彼此相連,陸地被海洋分成大大小小的陸地;
3、海陸分布不均,陸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海洋主要集中在南半球等。
師:既然海洋面積大于陸地面積,為什么不叫水球卻叫地球呢?世界上第一位進入太空的原蘇聯宇航員也有此困惑,那就由同學們為他解答吧!
生以小組的形式回答。
師:如果我們能像美人魚那樣能夠生活在水里,那地球將不會叫地球啦!宇航員解決不了的問題,我們同學們都能夠迎刃而解,所以說你們才是最棒的,世界的未來屬于你們!
其實人類探索認識地球面貌經歷了非常曲折而漫長的歷史,哪個小組的同學能列舉出人類認識世界而作出杰出貢獻的探險家?
生:張騫、馬可•波羅(意)、鄭和、哥倫布(意)、麥哲倫(葡)……
師:所以在生活中同學們要學習他們勇于探索,鍥而不舍的精神。
(三)b、七大洲和四大洋
1、地球上這大大小小的陸地和海洋我們分別給他們起了名字,同學們根據地圖,小組同學討論解釋下列概念:大陸、島嶼、半島、海峽、海洋、大洲。(出示課件)并在世界地形圖中找出世界上最大的半島、島嶼。
觀看地圖,自主學習
學生到臺前回答。
2、陸地和它周圍的島嶼叫大洲,那全球共有幾個大洲?分別是哪幾個呢?(東西半球,大洲大洋圖)
生:亞洲、歐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極洲、大洋洲。師同時再鼓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