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地地區,
d 洲;e 洲。
⑵我國建立的科學考察站:
f ,g 。
⑶在圖上畫出地球的自轉方向
2、讀北極地區地圖并完成以下各項
1.將代表以下海洋的數字填入圖中:
① 大西洋 ② 太平洋 ③ 北冰洋
2. 將代表以下國家和地區的數字填入圖中:
④ 加拿大 ⑤ 美國
⑥ 俄羅斯 ⑦ 格陵蘭(丹)
3. 將代表以下大洲的數字填入圖中:
⑧ 亞洲 ⑨ 北美洲
4. 以下字母所代標的地理事物是:
a 海峽;
b 海峽;
c 島;
d 半島。
極地地區,
第三單元第一節【教學目標】1、認識地球表面的海陸面貌,2、運用地圖說明七大洲、四大洋的位置和分布特點。 【教學重點難點】七大洲、四大洋的位置【教具準備】投影儀,自制七大洲、四大洋掛圖、拼圖 【教學過程】新課導入:提問:我國第...
第二章地球的面貌第一節 認識地球 教學目標 1.使學生掌握地球的形狀、大小及經緯度的劃分。 2.學會利用經緯網確定某地的地理位置。 3.通過對地球形態認識過程的學習,使學生了解人類對事情的認識是一個 不斷發展的過程,培養學生認真學習...
第四節 世界的氣候 教學目標1、使學生知道天氣和氣候的差異;了解世界各地區的氣候差異;能在世界氣候分布圖上說出世界主要氣候類型的分布地區。2、分析氣候與天氣的差異;分析氣候的兩個要素。3、通過總結氣候特點,進行熱愛家鄉的教育。...
降水和降水的分布【教學目標】知識與能力1、知道年降水量的概念;2、閱讀世界年平均降水量分布圖,能夠知道世界降水分布規律。過程與與方法初步學會閱讀世界年平均降水量分布圖,感知緯度、地形、海陸位置的不同對降水分布的影響,從而把...
教學目標 記住東亞五國的國家及首都的位置,記住主要海洋、島嶼、半島的分布。 知道東亞的地形特征,了解季風氣候的成因和特征。 通過學習東亞五國歷史、文化和相互交往,以及五國存在的共同之處(人種、風俗等)加深學生對東方文化的熟悉。...
課題第四課經濟發展的差異第 1 課時 共 1 課時課型新授課執教教師:教學目標 1、了解亞洲各國經濟發展存在的巨大差異,知道亞洲的發達國家和發展比較快的國家的名稱和位置。 2、理解各國的發展都要因地制宜,走出自己的特色。...
一、教學總體設計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學會根據實際情況正確選擇不同比例尺的地圖;學會依據情況選擇不同種類的地圖。 能力目標:學會從地圖上獲取所需信息,解決具體的問題,具備一定的獨立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重點】1.自轉的概念、運動方向、周期2.理解自轉的地理意義----晝夜更替3.四季的產生和五帶的劃分4.用事實分別說明地球自轉、公轉及其產生的地理現象【難點】1.四季的產生和五帶的劃分2.用事實分別說明地球自轉、公轉及其產生的地理現象...
一、學習目標1.用簡單的方法演示地球的自轉和公轉。2.用地理現象說明地球的自轉和公轉。該學習目標可以分解細化如下。1.通過演示地球的自轉運動,初步建立地球自轉的空間概念,認識地球自轉的特點(繞轉中心、方向和周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