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級地理上冊第一單元教案
圖三 地球自轉軸正在緩慢地擺動,就像一個巨型的陀螺一樣,造成了歲差的現象。
摘自:
探究活動
第一課時
請學生在一天當中的早、中、晚三個時段觀測太陽高度和熱量的情況,并在課堂上總結結論。
第二課時
請學生扮演太陽和地球,演示地球公轉示意圖。
第三課時
小組活動,閱讀“五帶的形成” 通過互助學習,找出五帶劃分的依據,派代表介紹自己所代表的溫度帶的情況。
習題精選
(一)填空題
1.地球自轉的方向是____,自轉一周的時間是____。
2.地球公轉的方向是____,公轉一周的時間是____。
3.北回歸線的緯度是______,北極圈的緯度是_______。
(二)選擇題:
1.因地球自轉而產生的自然現象是 [ ]
a.晝夜長短變化 b.晝夜交替
c.四季的劃分 d.各地熱量的差異
2.每年冬至日陽光直射 [ ]
a.北回歸線 b.赤道
c.南回歸線 d.40°n
3.每年夏至日時 [ ]
a.北半球晝長夜短
b.地球各地晝夜等長
c.北極圈內出現極夜
d.南極圈內出現極夜
4.下列敘述中正確的是 [ ]
a.30°緯線是低緯度和中緯度的分界線
b.33.5°的緯線是熱帶和溫帶的分界線
c.所有的經線都是一個大圓圈
d.北回歸線和北極圈之間的地區是北溫帶
5.地軸與地球公轉軌道面的夾角是 [ ]
a.23.5° b.30°
c.66.5° d.90°
6.下面關于五帶的敘述,正確的是 [ ]
a.熱帶范圍內一年中有兩次陽光直射現象
b.溫帶范圍內一年中有一次陽光直射現象
c.寒帶范圍內有一次極晝和一次極夜現象
d.寒帶范圍內每年有兩次極晝和極夜現象
7.每年的夏至日時 [ ]
a.陽光直射在北回歸線上
b.北半球各地晝長夜短
c.北極圈內出現極夜現象
d.南極圈內有極晝現象
(三)思考題
1.地理上晝夜交替現象和四季變化的原因是什么?
2.北半球和南半球的夏至日和冬至日,太陽的高度和地面得到的太陽光熱各有什么不同?
3.地球上分為哪五帶?五帶以什么為分界線?
參考答案:
一、1.自西向東,24小時。
2.自西向東,一年。
3.23.5°n,66.5°n
二、1.b 2.c 3.a,d 4.a,d 5.c 6.a,c 7.a,b
三、1.地球自轉過程中,朝向太陽的半球是白天,背向太陽的半球是黑夜,地球不停地自轉,便產生了晝夜交替現象。地球有自轉還有公轉。地球公轉的軌道平面與地軸總是保持66.5°的夾角,北極總是指向北極星附近,傾斜著圍繞太陽公轉。在公轉過程中,太陽直射點在23.5°n和23.5°s之間來回移動,便產生了四季變化。
2.夏至日北半球大部分地方正午太陽高度最高,地面得到的太陽光熱最多,南半球則相反;冬至日北半球大部分地方正午太陽高度最低.地面得到的太陽光熱最少,南半球則相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