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一二三区_九九在线中文字幕无码_国产一二区av_38激情网_欧美一区=区三区_亚洲高清免费观看在线视频

首頁 > 教案下載 > 地理教案 > 初中地理教案 > 七年級地理教案 > 教案示例(精選15篇)

教案示例

發(fā)布時間:2023-07-19

教案示例(精選15篇)

教案示例 篇1

  第一節(jié) 世界的人口

  教學目的

  1.使學生掌握世界人口增長的特點和人口分布的特點:學會計算人口自然增長率和人口密度。

  2.在學習人口增長和分布的基礎(chǔ)上,歸納影響人口增長和分布的因素,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分析能力。

  3.通過人口增長和分布的學習,使學生認識到人口問題最嚴重的是亞非拉的發(fā)展中國家,中國也在其中。從而使我們進一步認識人口問題的重要性。

  課型 講授新課。

  教學方法 講述與問答相結(jié)合的方法。

  教學重點和難點 重點是人口分布與增長的特點,難點是人口增長速度各地不均。

  教學用具 教學掛圖:《世界人口分布圖》;自制投景片:①“世界人口增長圖表”,②“人口自然增長率圖”,③“主要國家人口密度圖”。

  教學提綱

  第一節(jié) 世界的人口

  一、人口數(shù)量與人口增長

  1.世界人口數(shù)量變化的特點:人口增長的速度逐漸加

  2.影響人口增長的因素

  3.人口增長的計算方法

  4.各大洲的人口增長

  二、世界人口的分布

  1.人口密度

  2.世界人口分布的因素

  3.影響人口分布的因素

  教學過程 

  提問引入 前幾章我們學習了地球上的各種自然條件狀況,請同學思考,人類研究自然的目的是什么?(引導同學多方面思考)

  〔教師總結(jié)〕 歸納同學們的回答,強調(diào)人類研究自然的目的是為了使人類能更好地生存和發(fā)展。而人類為了更好地生存,必須解決以下問題:1.科學地認識自然界的自然現(xiàn)象和規(guī)律。2.正確地認識人類自身。3.協(xié)調(diào)人類與自然環(huán)境間的關(guān)系即人地關(guān)系.因此,從今天開始,我們來學習世界上的人類。

  第一節(jié) 世界的人口 (板書)

  〔提問〕 ①人類是從什么時候開始出現(xiàn)的?人類是由什么演變而來的?(約二、三百萬年前由古猿演變而來。)

  ②你知道現(xiàn)在中國有多少人口?世界有多少人口?(中國約有11.7億,世界人口約55億。)

  〔展示投影片〕 世界人口的增長。

  〔提問〕很明顯,世界上的人口是不斷增長的,同學們仔細觀察這幅人口增長圖并分析:由1830年的10億人口到1987年的50億人口,每增加10億人用多少年?由此可以得出世界人口增長速度的特點是什么?(每增加10億人所需時間分別是100年、30年、15年、12年。說明人口增長速度越來越快。)

  一、人口數(shù)量與人口增長(板書)

  1.世界人口數(shù)量變化的特點:人口增長越來越快。(板書)

  〔提問〕 從人口增長圖上可見,在1830年前的悠久歲月里人口增長很緩慢,1830年后人口增長越來越快,主要原因是什么?(人口增加量=出生人數(shù)-死亡人數(shù)。1830年前,人類適應自然環(huán)境能力差,因戰(zhàn)爭、自然災害和疾病等原因使得人的壽命很短,每年死亡的人數(shù)多。1830年后,隨著工業(yè)革命的興起,人類適應自然環(huán)境能力加強、醫(yī)療條件改善,人的壽命逐漸增長,死亡人數(shù)減少。同時,因人口基數(shù)不斷增大,增加單位人口所需要的時間越來越少,所以世界人口總數(shù)增長也越來越快。)

  〔教師總結(jié)〕

  2.影響人口變化的因素:①生育狀況,②人的壽命,③人口基數(shù)。(板書)

  人口增長的快慢如何用數(shù)學方法來表達呢?人們通常采用人口自然增長率。

  3.人口自然增長率(板書)

  出生率=每年出生人數(shù)/總?cè)藬?shù)

  死亡率=每年死亡人數(shù)/總?cè)藬?shù)

  人口自然增長率=出生率-死亡率

  〔展示投影片〕 各大洲人口自然增長率及主要國家人口自然增長率比較表。

  4.各大洲人口的增長(板書)

  〔提問〕 各大洲人口的自然增長率是多少?(亞洲19‰,非洲28‰,北美洲7‰,南美洲22‰,大洋洲12‰,歐洲3‰。)

  ②讀《主要國家人口自然增長率圖》,發(fā)展中國家與發(fā)達國家有什么區(qū)別?(發(fā)達國家人口自然增長率低,發(fā)展中國家,也包括最不發(fā)達國家的人口自然增長率高。)

  ③從圖上可知,各大洲與各國家人口自然增長率是不同的,原因是什么?)人口增長主要受生產(chǎn)力發(fā)展水平所制約,同時也受許多其他社會、經(jīng)濟與自然因素的影響,今天人口的自然增長率,已不主要取決于醫(yī)療等客觀條件,主要取決于生育觀念。生育觀念是與經(jīng)濟水平、文化修養(yǎng)等有聯(lián)系的。)

  ④閱讀教科書第83頁的“讀一讀”,說明世界人口發(fā)展的最終趨勢是什么?(現(xiàn)在人類是處于人口增長高峰期,并且還將持續(xù)一個時期。2000年后,人口增長將逐漸緩慢。2100年世界人口達105億,人口將停止增長,即出生率等于死亡率。在各大洲中,歐洲和北美洲最先停止增長,而亞洲和非洲則最后停止增長。)

  過渡 剛才學習的世界人口的增長主要表現(xiàn)在人口數(shù)量的時間變化。而要認識世界人口數(shù)量的特點,還要弄清它在空間上的變化,這也就是我們下面將要講述的世界人口的分布。

  二、世界人口的分布(板書)

  1.人口密度

  人口密度是一個地區(qū)總?cè)藬?shù)與總面積的比值。人口分布的稠稀是用人口密度來表示的,它的單位是:人/平方千米。

  〔展示投影片〕 主要國家人口與面積表。

  〔練習〕①根據(jù)投影片所給資料計算中國、美國、澳大利亞、埃及以及全世界的人口密度。

  ②讀《世界人口分布掛圖》,指出世界人口稠密的地區(qū)。(亞洲東部、南部,歐洲大部分和北美洲東部。)

  ③讀《世界地形圖》,說明世界人口稠密地區(qū)的主要地形是什么?(多為沿海或內(nèi)陸平原地帶。)

  ④影響世界人口分布不均的因素有哪些?(主要是A自然條件,B歷史,C經(jīng)濟條件。自然條件優(yōu)越的沿海或內(nèi)陸平原地帶適于人類生存和經(jīng)濟發(fā)展,歷史上就是人類聚居的地區(qū)。今天隨著經(jīng)濟的發(fā)展,已使自然條件和歷史因素對人口分布的影響減弱。

  〔教師總結(jié)〕

  2.世界人口分布的特點:不均。亞洲東部、南部,歐洲大部及北美人口稠密。面積占世界陸地面積14%,人口卻占世界總?cè)丝诘?0%。(板書)

  3.影響人口分布的因素:(板書)

  ①自然條件,②歷史條件,③經(jīng)濟條件。

教案示例 篇2

  第一節(jié) 世界的人口

  教學目的

  1.使學生掌握世界人口增長的特點和人口分布的特點:學會計算人口自然增長率和人口密度。

  2.在學習人口增長和分布的基礎(chǔ)上,歸納影響人口增長和分布的因素,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分析能力。

  3.通過人口增長和分布的學習,使學生認識到人口問題最嚴重的是亞非拉的發(fā)展中國家,中國也在其中。從而使我們進一步認識人口問題的重要性。

  課型 講授新課。

  教學方法 講述與問答相結(jié)合的方法。

  教學重點和難點 重點是人口分布與增長的特點,難點是人口增長速度各地不均。

  教學用具 教學掛圖:《世界人口分布圖》;自制投景片:①“世界人口增長圖表”,②“人口自然增長率圖”,③“主要國家人口密度圖”。

  教學提綱

  第一節(jié) 世界的人口

  一、人口數(shù)量與人口增長

  1.世界人口數(shù)量變化的特點:人口增長的速度逐漸加

  2.影響人口增長的因素

  3.人口增長的計算方法

  4.各大洲的人口增長

  二、世界人口的分布

  1.人口密度

  2.世界人口分布的因素

  3.影響人口分布的因素

  教學過程 

  提問引入 前幾章我們學習了地球上的各種自然條件狀況,請同學思考,人類研究自然的目的是什么?(引導同學多方面思考)

  〔教師總結(jié)〕 歸納同學們的回答,強調(diào)人類研究自然的目的是為了使人類能更好地生存和發(fā)展。而人類為了更好地生存,必須解決以下問題:1.科學地認識自然界的自然現(xiàn)象和規(guī)律。2.正確地認識人類自身。3.協(xié)調(diào)人類與自然環(huán)境間的關(guān)系即人地關(guān)系.因此,從今天開始,我們來學習世界上的人類。

  第一節(jié) 世界的人口 (板書)

  〔提問〕 ①人類是從什么時候開始出現(xiàn)的?人類是由什么演變而來的?(約二、三百萬年前由古猿演變而來。)

  ②你知道現(xiàn)在中國有多少人口?世界有多少人口?(中國約有11.7億,世界人口約55億。)

  〔展示投影片〕 世界人口的增長。

  〔提問〕很明顯,世界上的人口是不斷增長的,同學們仔細觀察這幅人口增長圖并分析:由1830年的10億人口到1987年的50億人口,每增加10億人用多少年?由此可以得出世界人口增長速度的特點是什么?(每增加10億人所需時間分別是100年、30年、15年、12年。說明人口增長速度越來越快。)

  一、人口數(shù)量與人口增長(板書)

  1.世界人口數(shù)量變化的特點:人口增長越來越快。(板書)

  〔提問〕 從人口增長圖上可見,在1830年前的悠久歲月里人口增長很緩慢,1830年后人口增長越來越快,主要原因是什么?(人口增加量=出生人數(shù)-死亡人數(shù)。1830年前,人類適應自然環(huán)境能力差,因戰(zhàn)爭、自然災害和疾病等原因使得人的壽命很短,每年死亡的人數(shù)多。1830年后,隨著工業(yè)革命的興起,人類適應自然環(huán)境能力加強、醫(yī)療條件改善,人的壽命逐漸增長,死亡人數(shù)減少。同時,因人口基數(shù)不斷增大,增加單位人口所需要的時間越來越少,所以世界人口總數(shù)增長也越來越快。)

  〔教師總結(jié)〕

  2.影響人口變化的因素:①生育狀況,②人的壽命,③人口基數(shù)。(板書)

  人口增長的快慢如何用數(shù)學方法來表達呢?人們通常采用人口自然增長率。

  3.人口自然增長率(板書)

  出生率=每年出生人數(shù)/總?cè)藬?shù)

  死亡率=每年死亡人數(shù)/總?cè)藬?shù)

  人口自然增長率=出生率-死亡率

  〔展示投影片〕 各大洲人口自然增長率及主要國家人口自然增長率比較表。

  4.各大洲人口的增長(板書)

  〔提問〕 各大洲人口的自然增長率是多少?(亞洲19‰,非洲28‰,北美洲7‰,南美洲22‰,大洋洲12‰,歐洲3‰。)

  ②讀《主要國家人口自然增長率圖》,發(fā)展中國家與發(fā)達國家有什么區(qū)別?(發(fā)達國家人口自然增長率低,發(fā)展中國家,也包括最不發(fā)達國家的人口自然增長率高。)

  ③從圖上可知,各大洲與各國家人口自然增長率是不同的,原因是什么?)人口增長主要受生產(chǎn)力發(fā)展水平所制約,同時也受許多其他社會、經(jīng)濟與自然因素的影響,今天人口的自然增長率,已不主要取決于醫(yī)療等客觀條件,主要取決于生育觀念。生育觀念是與經(jīng)濟水平、文化修養(yǎng)等有聯(lián)系的。)

  ④閱讀教科書第83頁的“讀一讀”,說明世界人口發(fā)展的最終趨勢是什么?(現(xiàn)在人類是處于人口增長高峰期,并且還將持續(xù)一個時期。2000年后,人口增長將逐漸緩慢。2100年世界人口達105億,人口將停止增長,即出生率等于死亡率。在各大洲中,歐洲和北美洲最先停止增長,而亞洲和非洲則最后停止增長。)

  過渡 剛才學習的世界人口的增長主要表現(xiàn)在人口數(shù)量的時間變化。而要認識世界人口數(shù)量的特點,還要弄清它在空間上的變化,這也就是我們下面將要講述的世界人口的分布。

  二、世界人口的分布(板書)

  1.人口密度

  人口密度是一個地區(qū)總?cè)藬?shù)與總面積的比值。人口分布的稠稀是用人口密度來表示的,它的單位是:人/平方千米。

  〔展示投影片〕 主要國家人口與面積表。

  〔練習〕①根據(jù)投影片所給資料計算中國、美國、澳大利亞、埃及以及全世界的人口密度。

  ②讀《世界人口分布掛圖》,指出世界人口稠密的地區(qū)。(亞洲東部、南部,歐洲大部分和北美洲東部。)

  ③讀《世界地形圖》,說明世界人口稠密地區(qū)的主要地形是什么?(多為沿海或內(nèi)陸平原地帶。)

  ④影響世界人口分布不均的因素有哪些?(主要是A自然條件,B歷史,C經(jīng)濟條件。自然條件優(yōu)越的沿海或內(nèi)陸平原地帶適于人類生存和經(jīng)濟發(fā)展,歷史上就是人類聚居的地區(qū)。今天隨著經(jīng)濟的發(fā)展,已使自然條件和歷史因素對人口分布的影響減弱。

  〔教師總結(jié)〕

  2.世界人口分布的特點:不均。亞洲東部、南部,歐洲大部及北美人口稠密。面積占世界陸地面積14%,人口卻占世界總?cè)丝诘?0%。(板書)

  3.影響人口分布的因素:(板書)

  ①自然條件,②歷史條件,③經(jīng)濟條件。

教案示例 篇3

  教案示例二

  總體教學思路:

  本節(jié)課設(shè)計思路:本節(jié)課任務設(shè)計以學生每天所吃的食物和是否有規(guī)律的進行體育鍛煉為主線,上課以如何保持一個健康的體魄為討論主題引出科學的膳食和有規(guī)律體育鍛煉兩個主題導入任務,通過討論得出結(jié)論什么是合理的飲食習慣, 和科學的鍛煉身體的頻率并評選出生活學習最有規(guī)律的標兵

  教學目標:

  1. 學會描述不同食物的名稱和各項體育運動的名稱。

  2 學習如何正確運用表示頻率的表達方式。

  課前準備:飲食和運動的調(diào)查問卷。

  教學過程設(shè)計:

  tasks teacher’s activities students’ activities   

  task1

  step 1  what do you have for breakfast, lunch and supper? discuss in groups and list the food they have every day.   

  step 2 make a survey about how often they eat the healthy food. make a survey in groups and find out who has the most healthy diet by using the sentences:

  how often do you eat vegetables?

  how often do you eat fruits?   

  task 2

  step 1 do you exercise every day and what kind of exercises do you have every day? discuss in groups and list all the sports they play after school.   

  step 2  make a survey about how often they play the sports? and find out who take more exercise. make a survey in groups and find out who has the most sports by using the sentences:

  how often do you swim?

  how often do you play football?

  how often do you play basketball?   

  step 3 write a report about their survey about the healthy diet and the sports. write a report about their survey and correct it with their partner.   

  task 3

  listening “now, let’s listen to two friends talking about their life habit, see if they have a healthy life?” finish sb p4 2a, 2b. listen to the tape and finish the exercises.   

  homework 1. finish sb p5 3a. 3b.

  2. ask ss to do a survey about their health. write a report model on 3a 3b. 

  how often do you eat … ?

  play football play basketball play table tennis swim run   

  name 1:                  

  name 2:                  

  name 3:                  

  name 4:                

  chart 2:

  課后小結(jié)

  收獲:

  a. 鼓勵學生大膽的使用英語,對他們學習過程中的失誤和錯誤采取寬容的態(tài)度。

  b. 任務鏈設(shè)計較成功,創(chuàng)造條件讓學生能夠研究他們自己感興趣的問題。

  c. 課堂設(shè)計較合理,給學生創(chuàng)設(shè)自主學習和交流的機會。

  d. 學生通過體驗、實踐、討論、合作等方式發(fā)展了聽說讀寫的綜合語言技能。

  探索:

  繼續(xù)探索在任務、與合作型教學中如何調(diào)動全體學生的積極性。

  教案點評:

  本課的設(shè)計使學生確實從學習中學會了如何談論飲食, 體育運動等,同時還學會了簡單的關(guān)于頻率的談論。豐富了學生生活,培養(yǎng)了學生科學的飲食,學習,生活的習慣。同時也是一種真實的體驗。當然,《新程課程標準》所提倡的絕不僅僅是這樣或那樣一種或幾種教學法,我們也絕不可以拋棄一切傳統(tǒng)的理念。筆者認為,教無定法,教而有法。事實上我們所使用的不僅僅是任務型教學法一種,而是綜合了各家教學法之長處的綜合教學法。筆者認為這種要求學生自己準備學習材料,教師利用學生帶入教室的各種信息組織語言教學活動,既能增加教師對所教學生的了解,提高教學針對性,同時也增加了學生的語言實踐,促進他們在整個教學活動中主動參與。                       

  作為英語教師,在對學生進行只是教授的同時應時刻滲透對學生情感的教育。并將情感的教育與所學的知識內(nèi)容相結(jié)合起來。

教案示例 篇4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

  1.朗誦文言課文。

  2.了解狼貪婪、兇殘和狡詐的本性,懂得對待像狼一樣的惡勢力要敢于斗爭、善于斗爭,才能取得勝利。

  3.積累文言詞匯。

  4.理解古今異義、一詞多義、詞性活用等古漢語現(xiàn)象。

  5.理解句意、文意。

  教學重點:目標 3 5

  教學難點 :目標4

  預習指導:

  1.熟讀課文,盡量背誦

  2.看注釋,查字典試翻譯課文

  教學過程 :

  一、三分鐘演講,創(chuàng)設(shè)情境

  要求學生講一則狼的故事

  教師講解,狼可怕嗎,表面上看,狼兇惡、狡詐,貪婪,但狼卻沒有人所具有的智慧勇氣和力量,人只要動腦筋就一定會戰(zhàn)勝像狼一樣的惡人,下面就看《狼》這篇課文是怎么描述的。

  二、作家作品簡介

  蒲松齡,字留仙,一字劍臣,號柳泉居士,清朝山東淄川人,著有短篇小說集《聊齋志異》。據(jù)說,蒲松齡在創(chuàng)作《聊齋志異》時,文思枯竭,難以下筆。他知道自己缺乏寫作素材,便變賣家產(chǎn),在路口擺下席子,煮綠豆湯、茶水供路人歇息、解渴。他不收分文,只求路人講一則故事。之后,他把這些路人口述的故事,整理成篇,寫成小說。

  三、朗讀課文

  1.檢查學生預習朗讀情況:

  抽查三個朗讀,后學生評價

  2.教師作較高水平的示范朗讀。

  3.學生們自由高聲誦讀一次

  4.抽查三個朗讀,與剛才對比。

  四、疏通字詞句篇的意思

  1.教師投影下列問題學生合作解決:

  一詞多義:

  止 同“只” 止有剩骨 停止一狼得骨止

  意 神情 意暇甚 想 意將隧人以攻其后也

  敵 攻擊 恐前后受其敵 敵方 蓋以誘敵

  前 前面 恐前后受其敵 向前 狼不敢前

  2.講解詞性活用

  洞:名詞用為動詞,打洞。一狼洞其中。

  隧:名詞用作狀語,從隧道。意將隧入以攻其后也。

  犬:名詞用作狀語,像狗一樣。其一犬坐于前。

  3.講解通假字

  止同“只”,只有。止有剩骨。

  4.學生自己試疏通課文,有不明白的提出來,由明白的學生或老師解決

  5.抽查四人分段譯課文。學生評價后教師糾正。

  五、大意理解:

  請學生談談初學課文對狼的本性的認識和屠戶的勝利說明了什么問題。

  六、練習背誦

  分段,抓住屠戶與狼斗爭的過程由事情發(fā)展的先后結(jié)合關(guān)鍵詞的方法練習背誦,自己先背,教師再組織男女生分別背最后齊背。

  七、教師小結(jié):

  1.虛詞的用法:

  (1)之

  代詞,它,指狼又數(shù)刀斃之 助詞,的, 禽獸之變詐幾何哉

  助詞,調(diào)整音節(jié),不譯,久之助詞,位于主謂之間,不譯而兩狼之并驅(qū)如故

  (2)以

  介詞,把投以骨 介詞,用以刀劈狼首

  連詞,來意將遂人以攻其后也 連詞,用來蓋以誘敵

  (3)“其”的含義

  ①恐前后受其敵。(指狼) ②場主積薪其中。(指打麥場)

  ③屠乃奔倚其下。(指柴草堆) ④一狼洞其中。(拾柴草堆)

  ⑤意將隧人以攻其后也。(指屠戶) ③屠自后斷其股。(指狼)

  八、作業(yè) 

  [說課精要]本節(jié)的內(nèi)容主要是疏通文意,進一步的理解留到下一課時.

  第二課時

  教學目的:

  1.認識狼貪婪、兇殘和狡詐的本性,懂得對待像狼一樣的惡勢力要敢于斗爭、善于斗爭,才能取得勝利。

  2.理解刻畫人物形象的方法

  教學重點:目標2

  教學難點 :目標1

  教學過程 

  一、三分鐘演講

  二、導入  

  老師講述另一則狼的故事,(見課后)讓學生對比,創(chuàng)設(shè)情境。

  教師過度:這則故事與我們上節(jié)課學習的狼具有相似處,狼到底具有什么樣的本性,這一節(jié)課我們將進行詳細分析

  三、分析課文

  1.獨立思考:按開端、發(fā)展、高潮、結(jié)局的故事情節(jié),歸納第一至四段的意思。

  提問后交流評價歸納:

  (l)開端:遇狼。 (2)發(fā)展:俱狼、御狼。 (3)高潮和結(jié)局:殺狼。

  2.獨立思考:課文中哪些語句寫出狼的什么本性?

  提問后歸納:

  (1)貪婪兇惡:綴行甚遠;一狼得骨止,一狼仍從;后狠止而前狼又

  至;而兩狼之并驅(qū)如故。

  (2)狡詐陰險:一狼徑去,其一犬坐于前。目似瞑,意暇甚;意將遂入

  以攻其后也。

  3.討論:文章如何刻畫屠戶的形象?(要求從人物描寫方法并找出課文中的例句并就例句進行分析

  交流后歸納:

  (l)心理描寫

  懼——投骨避狼。/大窘——骨盡狼仍從。/恐——前后受其敵。/悟——刀劈兩狼。

  一開始,屠戶采用“投骨”之法,試圖擺脫狼的跟從,說明他對狼的貪婪兇惡的本性缺乏認識并抱有幻想,一再妥協(xié)退讓,結(jié)果失敗。他有刀不敢斗,因狼有兩只,而自己孤身一人,“恐前后受其敵”。發(fā)現(xiàn)麥場積薪后,急忙“奔倚其下”、“弛擔持刀”,搶占有利地形保護自己。后來“一狼徑去,其一犬坐于前;目似瞑,意暇甚”他抓住時機,當機立斷,奮起殺狼。由被動轉(zhuǎn)為主動。他警惕性高,又轉(zhuǎn)視積薪后,殺死了另一只正在柴草堆里打洞的狼,這才悟出狼的狡詐陰險。

  (2)動作描寫

  “投以骨”“復投之”寫屠戶試圖投骨避狼,結(jié)果無效。“顧”“奔”“倚”“弛”“持”五個動詞,寫屠戶迅速搶占有利的地形,保衛(wèi)自己,準備反擊。“暴起”“劈”“斃”寫屠戶趁一狼徑去,一狼假寐的有利時機,當機立斷,奮起殺狼,取得勝利。“轉(zhuǎn)視”“斷”“斃”等動詞寫屠戶高度警惕,果斷出擊,再獲全勝。

  這些動詞寫出了屠戶有勇有謀,敢于斗爭,善于斗爭的精神。

  4.自由發(fā)言:文章結(jié)尾一段的議論有什么作用?

  歸納:文章結(jié)尾的議論,是作者對所寫的故事的看法,既是對狼的可悲下場的嘲諷,也是對屠戶勇敢、機智的斗爭精神的贊揚。狼雖然貪婪兇惡,狡詐陰險,但又十分愚蠢,在有高度智慧的勇敢精神的人面前,終究難逃滅亡的命運。結(jié)尾的議論畫龍點睛,揭示了文章的主題。

  5.片斷寫作練習:《狼》一文給我們什么啟示?(100字左右,抽查三人)

  要點:對待像狼一樣的惡勢力,不能存在幻想,妥協(xié)退讓,要敢于斗爭,善于斗爭,這樣才能取得勝利。

  四、作業(yè) 

  [說課精要]

  本節(jié)課主要是讓學生認識到狼貪婪兇殘和狡詐的本性,懂得對待狼一樣的惡人要敢于斗爭,善于斗爭,才能取得勝利.在實現(xiàn)這一目標的過程中結(jié)合說寫講的方法.

教案示例 篇5

  重難點分析:

  1.辨析疑難字、詞不達意、句意,是本文學習的一個重點,可以放手讓學生在自學中,發(fā)現(xiàn)問題,互相討論后,教師精要講解的方法學習。

  2.理解蘊含在兩文中的作者的觀點,是學習本文的又一重點,教師應通過設(shè)計帶有啟發(fā)性問題的形式,讓學生分析、討論來解決。

  3.兩篇短文都采用“逐層深入論證”的結(jié)構(gòu),這是學習本文的一個難點,因此,要從淺入手,在學生理解文意的基礎(chǔ)上,指導學生先分清層次,能概括出層意,再進而幫助學生從整體上認識這一結(jié)構(gòu)特點。

  4.“逆境能成才”是《生于憂患,死于安樂》一文闡述的觀點,它表明了人才要在困境中造就的道理。那么“順境也能成才嗎?”這是許多學生可能產(chǎn)生的一個疑問。對此,可以引導學生聯(lián)系歷史,現(xiàn)實生活中的事例或者引導學生分析“成才”與外在環(huán)境的關(guān)系,從而澄清學生認識。

  課時安排:2課時

  教學過程 :

  第一課時

  一、明確目標

  疏通第一章大意,理解寓含其中的作者的觀點,學生暢談各自看法,以加深理解。

  二、整體感知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選自《孟子·公孫丑》,標題是后來的編者加的。此標題從內(nèi)容上高度概括了本文的中心意即:凡講仁義,行仁政的,就會得到廣泛的支持與擁護;反之,就孤立,就會只有極少數(shù)人的支持與擁護。孟子生活在各諸侯國互相攻伐,社會騷亂的戰(zhàn)國時代。因此,他提出“施仁政”,“行王道”的主張,反對武力兼并,這篇短論很能代表他的主張。

  三、教學過程 

  1.讓學生介紹查找到的孟子及《孟子》的常識的資料,講述摘錄的逆境造就人才的事例。

  2.鼓勵學生充分朗讀,自學,發(fā)現(xiàn)問題,質(zhì)疑,討論。

  結(jié)合課后練習一,要求學生在朗讀課文時注意節(jié)奏鮮明,如“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讀排比句尤其要注意節(jié)奏鮮明,讀出氣勢來。孟子自稱善養(yǎng)浩然之氣,他是很講究文章的氣勢的。朗讀時還要通過語調(diào)的變化,突出文章的關(guān)鍵句、中心句。

  老師可先范讀,再指名讀、小組齊讀或全班朗讀,讓教室里充滿學生的瑯瑯書聲。

  3.投影習題,檢測自學效果。

  (1)下列句子朗讀節(jié)奏劃分有誤的一句是( )

  A.夫/環(huán)而攻之。 B.是/天時不如地利也。

  C.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D.故君子/有不戰(zhàn),戰(zhàn)/必勝矣

  (2)下列句子有通假字的一句是( )

  A.三里之城,七里之郭 B.寡助之至,親戚畔之。

  C.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D.米粟非不多也

  (3)解釋下句中加點詞在文中的意思:

  ①池非不深也。

  ②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4.討論問題

  (1)本文作者從作戰(zhàn)入手,設(shè)舉了兩個戰(zhàn)例,從中可以看出,作者把決定戰(zhàn)爭勝負的客觀因素歸結(jié)為哪幾個?作者認為它們之間的關(guān)系如何?

  (2)本文借論戰(zhàn),深入闡述了怎樣的政治主張?這一主張是如何逐層推進論證的?

  (3)畫出第3、4節(jié)中的排比句,誦讀體會,議論文說理運用排比句式的表達作用。

  練習:請你緊扣強調(diào)“青少年時期要努力學習”這一內(nèi)容寫一組排比句,加深體會。

  四、總結(jié)、擴展

  這篇短論著重闡述了孟子關(guān)于統(tǒng)治者要“施仁政”,“行王道”的政治主張。論證逐層深入,令人信服。排比句式,更增強了語句的氣勢。

  為達到教育的目的,可以讓學生結(jié)合自己的知識,簡述“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的原因,使其懂得維護安定團結(jié)的政治局面的重要性。

  五、布置作業(yè) 

  1.整理課堂筆記,分類整理通假字、古今異義字。

  2.背誦文章。

  第二課時

  一、明確目標

  比照學習《生于憂患,死于安樂》,懂得逆境能造就人才的道理,并加深對逐層深入論證方法的理解。

  二、整體感知

  《生于憂患,死于安樂》一章選自《孟子·告子》,文題同樣是編者所加,該標題也恰好概括了本章的中心意思——憂患激勵人奮起,使人生存發(fā)展;安逸享樂使人萎靡,必將導致滅亡,即逆境能成才。表明了孟子關(guān)于人才要在困難環(huán)境中磨煉造就的觀點。文章擺事實,講道理,舉例典型,觀點與材料緊密結(jié)合,說理透徹,令人信服。

  三、教學過程 

  1.指導朗讀。聽錄音范讀,學生跟讀,自由誦讀。

  (1)讀準下列加點字的音:

  傅說 忍性 法家拂士 曾益

  (2)正確劃分下列句子的朗讀節(jié)奏

  ①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

  ②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

  2.發(fā)動學生借助工具書自學,疏通文意。著重強調(diào)通假字及用法特殊的字。重要的語

  句有:

  (1)故天將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

  (2)困于心,衡于慮,而后作;征于色,發(fā)于聲,而后喻。

  (3)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恒亡。

  (4)生于憂患,死于安樂。

  3.討論問題,深入理解本文中心及逐層深入的論證方法。

  (1)本文共列舉了哪些人的事例?這些事例共同說明了什么道理?

  明確:第一節(jié)列舉六個由卑微而顯貴的杰出歷史人物的事例,意在說明人要成大器,擔

  負治國重任,必須經(jīng)受磨煉。

  (2)例證以外,本文還運用了什么論證方法說明這一道理的?

  明確:作者在短文中,不局限于例證。還善于由個別到一般,講道理分析,并從正反兩方面對比分析論理。

  (3)與上一章比較,本文在論證思路上有何異同?

  明確:同:本文在論證上也采用了層層推理的方法。

  異:《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一文開頭即提出中心論點,而本文是在層層推論的基礎(chǔ)上,結(jié)尾時才概括出來的。

  四、總結(jié)、擴展

  本文作者采用層層推理的方法,擺典型事例、正反對比講道理,使觀點有很強的說服力。

  為更好地拓開學生思路,深入領(lǐng)會作者的觀點,可以讓學生思考下列問題:

  1.試另舉一兩個古今事例,或結(jié)合本人的親身體驗,談談你對“生于憂患,死于安樂”的理解。

  2.有人說:“逆境能成才”,“順境也能成才”,請你舉例談談對此說法的看法。

  五、布置作業(yè) 

  1.課后練習三、四。

  2.強化背誦內(nèi)容。

  3.設(shè)計表格著手積累己學過的通假字。

教案示例 篇6

  (2課時)

  第一課時

  (作者:成都市二十四中學 陳抑強)

  (一)教學目的

  1.理解壓力的概念,知道壓力的作用效果跟壓力的大小和受力面積的大小有關(guān)。

  2.掌握壓強的概念,知道壓強的計算公式,國際單位制中壓強的單位及其意義,會進行壓強的簡單計算。

  (二)教具

  演示用:壓力小桌,10×10×5厘米3的塑料泡沫,質(zhì)量為200克的砝碼2個,細砂、玻璃杯。

  學生用:壓力小桌, 10×10×5厘米3的塑料泡沫,質(zhì)量為200克的砝碼2個(以上器材兩人一組,由實驗室準備)。

  (三)教學過程 

  一、新課引入

  1.請同學們閱讀本節(jié)課文開頭的“?”和圖10—1,猜一猜兩人對雪的壓力差不多,為什么一個人陷下去了,另一個人沒有陷下去?

  2.請同學們觀察自己的書包帶子。想一想平時背書包時,覺得寬帶子好,還是細帶子好,為什么?

  對以上問題,可能同學們現(xiàn)在還不能得出正確結(jié)果,自己猜的是否正確,要經(jīng)過事實來檢驗。同學們學習了本課的知識,就會得到滿意的回答(板書課題:第十章壓強液體的壓強第一節(jié)壓力和壓強)。

  二、進行新課

  1.請同學們在草稿本上畫出下列各圖中物體對表面的壓力示意圖。

  同時請三位同學在黑板上畫,三人各畫一圖(有意識地請能正確畫出的同學,以便借此講解壓力的概念)。同學們作圖時,教師可走到學生中去,來回巡視,了解學生作圖中的錯誤。

  2.學生停筆后,先講評下面學生作圖情況,然后評講黑板上畫的圖,進行糾正,并用紅色粉筆把壓力突出出來。請同學們思考后舉手回答,以上圖中物體對受力表面的壓力有什么共同特點?

  啟發(fā)學生回答出:壓力作用在受力面上,壓力的方向跟受力面垂直,指向受力面。

  3.教師重復一遍學生的回答(板書:壓力:垂直壓在物體表面上的力叫做壓力。)

  4.學生分組做課本圖10—3壓力小桌的實驗,并講述壓強的概念。

  (1)介紹實驗器材、實驗步驟和要觀察的現(xiàn)象。

  首先照圖10—3甲做,觀察壓力小桌陷入塑料泡沫的深度。然后照乙圖做,比較與甲圖有什么不同,又有什么相同(受力面積不同,壓力相同),觀察壓力小桌陷入塑料泡沫的深度。最后請同學們回答圖下面的圖注中提出的問題,并得出結(jié)論。(板書:“壓力作用的效果跟受力面積的大小有關(guān)。”)

  (2)照圖10—3甲那樣,放上一個砝碼和放上兩個砝碼,想一想塑料泡沫受到的壓力相等嗎?

  塑料泡沫的受力面積相等嗎?觀察壓力小桌陷入塑料泡沫的深度。實驗后由學生得出結(jié)論。(板書:“壓力作用的效果還跟壓力的大小有關(guān)。”)

  (3)講述壓強的概念

  壓力作用的效果不僅跟壓力的大小有關(guān),還跟受力面積的大小有關(guān)。為了比較壓力作用的效果,物理學中引入壓強的概念(板書:壓強)。

  講述:要比較壓力作用的效果,應取相同受力面積上受到的壓力,物理學中把單位面積上受到的壓力叫做壓強(板書這一定義)。

  (4)壓強的計算

  例:一臺機器重1000牛頓,與地的接觸面積是2米2,這臺機器對地面的壓強是多大?請同學們說一說該怎樣計算?

  學生回答后教師總結(jié):壓強等于壓力除以受力面積。

  告訴學生,物理上用p表示壓強,用F表示壓力,用S表示受力面積。請學生在黑板上寫出用字母表示的壓強公式:

  (5)講述壓強的單位:在國際單位制中,力的單位是“牛頓”,面積的單位是“米2”,壓強的單位是“牛/米2”(板書:壓強的單位是“牛/米2”,又叫帕斯卡)。該單位讀作“牛頓每平方米”,它有一個專門名稱叫做帕斯卡,簡稱帕,帕斯卡是法國科學家,為了紀念他在物理學研究方面作出的貢獻,以他的名字作為壓強單位的名稱。

  1帕=1牛/米2,表示“每平方米面積上受到的壓力是1牛頓”。

  寫出“5帕”,指導學生說出它的意思是:每平方米面積上受到的壓力是5牛頓。列舉課文中一張報紙平放在桌面上對桌面的壓強和成年人站立在地面上時對地面的壓強。請同學們利用剛學的壓強公式、單位,計算下面所述例題。

  5.例題:

  〔例題〕:根據(jù)課本圖10—4和圖10—5所給條件,比較芭蕾舞演員足尖和大象對地面的壓強,哪個大?

  教師一邊念題,一邊請同學們看圖,并思考,念完題后,請學生說出已知條件,教師寫在黑板上,利用公式進行解答。

  解題過程中和解題完后進行評講,強調(diào)單位必須使用規(guī)定的單位:力用牛頓,受力面積用米2,所得到的壓強單位才是帕斯卡。

  三、歸納本課的內(nèi)容和課堂鞏固練習

  1.利用黑板上的板書,簡明扼要地把本課所學知識敘述一遍。

  2.請學生對課本的圖10—1問題作出回答;再請一位學生說一說書包帶子寬的比窄的好的理由。

  3.討論章后習題第5題。討論后教師補充、完善。

  4.教師把玻璃杯開口向上和開口向下的兩種方式放在細砂上,請同學們說出觀察到的現(xiàn)象。并回答為什么會有這種現(xiàn)象?

  四、布置作業(yè) 

  1.對第一節(jié)教材后的練習第1.2.3.4題進行思考。把你的思考簡要地寫在題目的旁邊,下節(jié)物理課時準備課內(nèi)回答。

  2.把節(jié)后練習的第5.6題做在作業(yè) 本上。

  提示:在做練習第6題之前,思考一下:

  1米2=______厘米2,1厘米2=______米2,那么150厘米2=______米2。計算時,要用科學記數(shù)法。

  (四)說明

  1.課本中圖10—3的實驗,如果沒有恰當?shù)乃芰吓菽捎蒙白哟妫Ч粯印_@一實驗,安排為學生分組實驗,其課堂效果好于演示實驗,學生通過自己動手得出結(jié)論比看老師的演示實驗印象更深刻。

  2.關(guān)于壓力和重力,在本課只就課本中所述的“壓力并不都是由重力產(chǎn)生,也不一定都與重力的方向相同”進行講述。不宜在本課內(nèi)進行拓寬或加深。如果有學生說“壓力就是重力”,教師必須加以糾正,不要造成概念上的錯誤。至于壓力與重力的區(qū)別,可放在章末復習時進行,以免充淡本課“壓強”這一重點知識。

  3.關(guān)于壓強的單位“帕斯卡”,一定要讓學生懂得它的意義,在運用時才知道為什么要把受力面積“厘米2”或“毫米2”換算成“米2”的道理;同時面積單位的換算,對于初二學生來說有一定的難度,需要在課前給予輔導,特別是采用科學記數(shù)法和涉及負指數(shù)的問題時,可能就更加困難,教師備課時應考慮到這一問題。

  4.芭蕾舞演員足尖對舞臺的壓強和大象對地面的壓強大小的比較這一例題,安排給學生自己在課內(nèi)做,可鞏固本課所學知識。學生做后教師進行講評,在書寫格式、解題思路、公式運用和單位換算上,給予指導,這樣對學生理解和掌握知識,效果更佳。

  5.把空玻璃杯開口向上和開口向下分別放在細砂上的演示實驗,可以布置給學生課后回家自己做一做,并說明理由,以達到復習本課所學知識的目的。

  注:教材選用人教版九年義務教育初中物理第一冊

  第2課時

  (一)教學目的

  1.鞏固對壓強概念的理解。

  2.知道減小和增大壓強的辦法,并能對一些簡單現(xiàn)象進行解釋。

  3.通過本課的學習,使學生進一步懂得物理知識不僅有趣,更是有用的。

  (二)教具

  演示用:鈍刀口和鋒利刀口的剪刀各1把,斷了尖和沒有斷尖的錐子各1個,硬紙片或布條,肥皂塊,1~2厘米寬的塑料帶和細棉線各一根。

  (以上器材兩人一組)

  學生用:肥皂一小塊,1—2厘米寬的塑料帶和細棉線各一根。

  (三)教學過程 

  一、復習第一課時所學知識

  1.什么叫壓力?壓力的作用效果跟哪些因素有關(guān)?

  2.什么叫壓強?寫出計算壓強的公式和壓強的單位。

  3.回答第1課時布置的思考練習題。

  4.說出你測物理課本1張紙對桌面的壓強的辦法。

  以上問題,均由學生回答,由另外的學生補充、糾正。然后由教師進行評講。

  二、進行新課

  1.根據(jù)學生對玻璃杯開口向上和開口向下兩種情況放在細砂陷入細砂深度不同的回答,引導學生分析:玻璃杯對細砂的壓力不變,玻璃杯對細砂的受力面積發(fā)生了變化,使玻璃杯對細砂的壓強發(fā)生了變化。(板書:減小和增大壓強的辦法)

  2.講述

  (1)任何物體能夠承受的壓強都有一定的限度,超過這個限度物體將會被壓壞。

  (2)舉例:房屋建設(shè)中,樓層修得越高,樓體對地面的壓力就越大,如果墻基的受力面積不足夠大,樓房對地的壓強就很大,可能會使地面下陷,樓房倒塌,造成損失,所以修建高樓大廈,必須加寬地基,以減小樓房對地面的壓強。

  (3)讀圖:學生閱讀課本圖10—6,讀后說一說履帶拖拉機和雪上飛機是采用什么辦法來減小壓強的?教師對學生回答補充、完善后板書“在壓力不變時,利用增大受力面積的辦法,可以減小壓強。”

  3.實驗:

  (1)學生隨堂實驗:

  同學們桌上放有一小塊肥皂、有一條較寬的塑料帶和一條細棉線,請同學們先想一想,然后做一做,看怎樣才能較容易地把肥皂塊切斷?做完后舉手發(fā)言,說一說你的做法和你這樣做的理由。

  (2)教師演示實驗:

  分別用鈍刀口和鋒利刀口的剪刀剪硬紙片或布條。

  用斷了尖和沒有斷尖的錐子向硬紙片穿孔。

  做時請同學們觀察,什么剪刀容易剪斷布條?什么錐子對硬紙片穿孔較容易?

  由以上學生隨堂實驗和教師演示實驗,引導、啟發(fā)學生得出結(jié)論,教師板書:“壓力不變時,利用減小受力面積的辦法,可以增大壓強。”

  (3)讀圖:學生閱讀課本圖10—7,讀后說一說圖中所述的是采用什么辦法來增大壓強的。

  三、鞏固練習(課堂討論)

  1.第1課時完后,布置同學們做課文后的練習第2.3.4題。請同學們利用小組討論的機會,說一說你是怎樣答的,通過本課的學習,回答:為什么啄木鳥尖嘴變鈍了,就不能成為“森林醫(yī)生”了?為什么說駱駝是“沙漠之舟”?

  2.繼續(xù)討論章后的習題第5題,比較梯子和木板,哪個對冰的壓強小?

  四、歸納本課內(nèi)容

  1.教師復述本課的學習過程

  老師復習提問→講述→同學們隨堂實驗和老師的演示實驗→同學們的分組討論。2.學生自己歸納本課內(nèi)容:說一說減小和增大壓強的辦法,并各舉1~2例。3.教師小結(jié):壓力不變時,利用增大受力面積的辦法,可以減小壓強;壓力不變時,利用減小受力面積的辦法,可以增大壓強。在日常生活中和生產(chǎn)實際中,要根據(jù)不同情況和需要采取恰當?shù)霓k法來減小或增大壓強。

  五、布置作業(yè) 

  1.閱讀課文,并聯(lián)系實際舉出1~2個例子。

  2.把章后習題第1、2、3題做在作業(yè) 本上。要求注意書寫格式規(guī)范、公式、單位正確。

  3.思考第一節(jié)課文后的“想想議議”,可以互相討論,看誰說的辦法多。

  (四)說明

  1.本課時是在第一課時的基礎(chǔ)上進行,當由學生回答的,盡量讓學生回答,教師不要包辦代替,要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積極主動地學習,以練習、鞏固已學過的知識。

  2.本課安排的演示實驗,目的在于增強學生的實感,也可以請學生上臺演示,演示后把自己的感受說給大家聽,并說明理由。然后教師再進行小結(jié)。

  3.本課重點、難點都不多,課內(nèi)時間也較充分,布置的書面作業(yè) ,也可以放在課內(nèi)完成一部分。

  注:教材選用人教版九年義務教育初中物理第一冊

教案示例 篇7

  (蘇東強)

  (一)教學要求

  1.掌握用秒表和卷尺測平均速度的方法。

  2.針對實驗課的特點教育學生要講究實事求是的實驗態(tài)度、注意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實驗能力。

  (二)課前準備

  準備秒表二塊、紅色發(fā)令旗一面,一個口哨,長卷尺一個,少量石灰粉。男女同學各分成實驗小組(每組四人,教師也可以參加)每位同學準備一支筆和一張表格。

  (三)教學過程 

  講解實驗課的特點和注意事項

  本節(jié)內(nèi)容是初中學生的第一次實驗課而且又是在操場上進行,所以教師必須向?qū)W生交代清楚物理實驗課的特點和實驗紀律,使學生知道物理實驗課并不是娛樂課,也不是勞動課,更不是體育課。它是把理論知識和動手實驗相結(jié)合并不斷進行思維的動眼、動手、動腦等全面性地接受知識的過程,也是使學生直接獲得知識和理解掌握運用知識的主要途徑。而聽懂實驗過程,明確實驗目的,正確操作儀器,注意實驗紀律又是上好實驗課的根本保證。因此實驗前應讓學生知道以下注意事項。

  1.明確實驗內(nèi)容和目的。知道自己的責任。

  2.嚴格按照教師安排的程序進行實驗。

  3.實驗中要嚴肅認真,操作儀器要準確,記錄數(shù)據(jù)要講究實事求是。

  4.要認真遵守實驗紀律,注意愛護儀器。

  因為第一次實驗課的好壞對學生們今后學習的興趣和如何上實驗課有重要影響。所以有必要在此重復課本序言中第二節(jié)部分內(nèi)容。

  二、講解本節(jié)課的實驗內(nèi)容和實驗過程

  1.測量距離(路程)

  教師指導三名學生用卷尺從百米起點(或某一位置)量出25米和50米兩段距離后用石灰粉畫線標明如圖1所示。

  2.說明小組責任分工及輪換順序的規(guī)律

  方法:讓第一組的四名學生按圖2所示的位置站好后講解實驗過程

  第一輪:乙同學把紅色發(fā)令旗向下甩下(發(fā)令)后,甲同學開始起跑。丙、丁二位同學分別在25米處和50米處開始按表計時,當甲通過后,丙、丁二人分別把甲通過25米和50米路程所用的時間各自記錄在自己手中的表格上。

  第二輪:甲代替丁計時,丁代替丙計時,丙代替乙發(fā)令,乙站在起跑線上準備跑步,丁和甲給乙記錄跑25米和50米所用的時間。以后各輪以此類推。每人完成一次跑步(50米)、二次計時(25米處和50米處)和一次發(fā)令后再換下一組的四位同學繼續(xù)進行上述實驗。

  3.填表計算平均速度并討論課本想想議議

  實驗進行完的小組同學聚在一起把自己跑25米和50米路程所用的時間重新填在表格內(nèi)并根據(jù)數(shù)據(jù)計算自己的跑25米和50米的兩個平均速度。

  三、學生進行分組實驗

  學生根據(jù)教師上述講解的實驗過程和要求分組進行小組實驗。

  在一個小組進行實驗的過程中,教師提示還沒有做實驗的實驗小組可提前分好工,確定出甲、乙、丙、丁的順序及做好跑步前的準備工作。提醒那些實驗過的小組要認真進行填表計算和組織好討論,整理討論題的答案。

  注:若條件允許(有四塊秒表)可以兩個實驗小組一起進行,更富有競爭性和興趣性。口哨的作用是提醒計時員精神集中,記時準確。

  四、總結(jié)實驗

  教師注意對實驗過程中表現(xiàn)好、記錄認真計算正確、討論積極熱烈的小組和個人給予表揚,對實驗差、紀律差的學生提出批評。

  五、布置作業(yè) 

  1.課本第22頁習題8。

  2.鍛煉時,測一測你跑200米和400米(或400米和800米)路程的平均速度各是多少?

  【評析】

  這個教案有兩個突出的優(yōu)點:一是對實驗的全過程組織的很嚴密,層次、步驟很合理。二是充分注意了學生第一次接觸物理實驗時應該注意的事項。這個實驗因為是在操場進行,相比之下比在實驗室中做分組實驗難度要大很多,教師一定要做好組織,否則將會出現(xiàn)亂亂轟轟的現(xiàn)象。另外,因是第一次實驗要特別注意培養(yǎng)學生嚴肅認真和實事求是的態(tài)度。

  注:教材選用人教版九年義務教育初中物理第一冊

教案示例 篇8

  教案示例二

  一、教學目標 

  (-)知識教學點

  l、正確辨別文中的難詞難句。用比較的方式理解部分實詞的古今異義,用文白對照的方式把握某些句子的意思。

  2、正確理解“其”“則”“未始”等文言虛詞,在朗讀中體會“之”“也”“而”等虛詞的作用。

  (二)能力訓練點

  在反復誦讀的基礎(chǔ)上,討論劃分課文層次,領(lǐng)會“概寫”“特寫”之不同,學習寓情于景的寫法。

  (三)德育滲透點

  1.身處逆境,仍胸懷大志。

  2.對祖國大好河山的贊美和熱愛。

  (四)美痛滲透點

  感悟古人遣詞造句之美,想像作家筆下山水之美,進而陶冶情操,提高自己的審美能力,練就一雙善于以自然學物中發(fā)現(xiàn)美的眼睛。

  二、學法引導

  反復誦讀:讀字音,讀詞義,讀句意,讀整體內(nèi)容,讀作者感情。

  三、重點、難點、疑點及解決辦法

  l.通過反復誦讀,正確理解文中的難詞、難句,解決本文的重點。

  2.討論分析寫景時“概寫”和“特寫”的不同以及其相互關(guān)系。

  3.聯(lián)系現(xiàn)代文抒情散文的有關(guān)知識,分析體會本文敘述、描寫、抒情等表達方式的運用。

  4.通過背景知識的介紹結(jié)合課文分析體會作者寄情山水,不滿于遠貶僻處的思想感情。

  四、課時安排

  1課時。

  五、教具學具準備

  教師將詞、句、寫成投影片,用投影。

  六、師生互動活動設(shè)計

  1.教帥范讀,學生跟讀、再自讀。

  2.查找工具書,弄清疑難字詞,對照古今詞匯,比較其不同

  3.與以前學過的古文比較,體會寓情山水的寫法以及作者的思想感情。

  七、教學步驟 

  (-)明確目標

  1.作者介紹。

  2.劃分文章層次。

  3.文白對譯,并能分析重點句所含感情。

  (二)整體把握

  作者在順宗永貞元年(公元八O五年)貶為永州司馬。永州僻遠而多山水勝,作者寄情山水,形諸筆墨,“永州八記”特為著稱。本篇為“八記”三首,領(lǐng)起其余諸篇。篇中從“始得”二字看意,寫西山的怪特和始游的心情,真切深至。在敘事寫字中,也有作者性格的顯現(xiàn)和不滿于遠貶僻處的思想感情的流露。

  (三)教學過程 

  1.給文中生字注音,再朗讀。在流暢地朗讀全文的基礎(chǔ)上,要求學生用紙片等物遮住課下的注釋,根據(jù)原有的知識,聯(lián)系上下文,運用“因文生義”的方法,逐段理解課文大意,難以疏通的詞句,再看注解或進行討論,最后師生共同解決,完成書后練習三。

  2.理解文章大意后,再體會文中敘述、描寫、抒情語句的不同特點,完成書后練習二。

  3.解決詞、句文章整體大意,再分析作者,寄情山水之“情”和所繪的“山”“水”之景,以及如何寫景的。

  作者滴居永州,心懷惴傈,常年閑暇尋山訪水寫起,引出西山,點明游山水是為了寄情懷,不單是游賞。

  第一節(jié)先寫末得西山之前的游覽。

  他寫西山之景,不是從描寫西山本身的高峻奇特著筆,而是寫登上山向下鳥瞰和向遠眺望,通過所看到的尺寸千里的景物和與天地自然的契合神會從側(cè)面烘托西山高峻,渺遠“怪特”;他抒宴游之情,也不是在借宴游以消愁方面大肆鋪陳描寫,而是極寫登高望遠心曠神恰,乃至物我渾一之樂,從而使人以反面以見他平素“居是州,恒惴傈”之重憂。

  第二節(jié)寫西山的實游之樂。

  文章開始作者說:“以為凡是州之山水有異態(tài)者,皆我有也。”文本則說:“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游于是乎始”。前后照應,不僅突出了西山的不凡,說明作者在永州的真正游覽活動是以游西山開始的,而且為領(lǐng)起,后面幾篇游記做了鋪墊。

  (四)總結(jié)、擴展

  在這篇游記中,作者以凝練的文筆,精粹的語言,描寫出西山之“怪特”并將自己的生活遭遇和想感情融人了景物之中。選擇一處自己喜愛的景物。寫一篇抒情散文。

  (五)而置作業(yè) 

  1.理文中古今異義的詞。

  2.抄寫景的名句。

  3.完成書后練習四,并背誦課文。

  (六)板書設(shè)計 

  八、背景知識與課外閱讀

  柳宗元(773一819),字子厚,河東解(今山西省永濟)人,世稱柳河東。貞元年間為監(jiān)察御史里行(御史見習官),順宗繼位,他積極參加了王叔文革新朝政的活動,任禮部員外郎,革新失敗后,柳宗元被貶為永州司馬。十年后遷柳州刺史,故又稱柳柳州,柳宗元是唐代杰出的文學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他和韓愈倡導古文運動,并稱“韓柳”。

  《永州八記》柳宗元在永州八年,放浪子山水之間,排遣郁悶,寫了不少游記文章,“永州八記’是其中為后人傳誦的名篇,即《始得西山宴游記》《鈷譚記》《鈷潭西小丘記》《小石潭記》《袁家謁記》《石渠記》《石澗記》《小石城記》。八記各自成篇,又連成一個整體。在八記中,首篇與末篇前后照應,字里行間抒發(fā)了作者遭受迫害,遠謫荒,不能施展政治才能的憤慨心情。

教案示例 篇9

  課時:1課時

  教學要求:

  1.知道使用杠桿的三種情況:省力、費力、不省力也不費力及每種杠桿的特點.

  2.能從常見的工具中辨認出杠桿,指出它們的支點、動力作用點和阻力作用點,會確定力臂;指出屬于哪一種杠桿.

  3.能用杠桿的平衡條件解決簡單的問題和進行簡單的計算.

  教具:托盤天平(或?qū)W生天平)、案秤.

  教學過程 :

  一、復習上節(jié)知識

  問:1.從上節(jié)實驗得出杠桿的平衡條件是什么?

  2.什么是杠桿的支點?

  3.什么是杠桿的動力臂?

  4.什么是杠桿的阻力臂?

  強調(diào)動力臂是支點到動力作用線的距離,從支點到動力作用線畫垂線.不是支點到動力作用點的距離.

  這節(jié)我們學習杠桿的應用.

  板書:二、杠桿的應用

  二、講述三種杠桿

  杠桿在生活中、生產(chǎn)中應用廣泛,使用杠桿可以給我們帶來方便.利用杠桿的平衡條件,可以把各種杠桿分為三類.

  讓學生閱讀課本“三種杠桿”.讀完后讓學生說出三種杠桿和它們的特點.教師歸納后寫在黑板上.

  板書:三種杠桿

  (1)省力杠桿:動力臂>阻力臂,動力<阻力;

  (2)費力杠桿:動力臂<阻力臂;動力>阻力;

  (3)等臂杠桿:動力臂=阻力臂,動力=阻力.

  三、分析實際的杠桿

  問:根據(jù)什么來判斷一個杠桿是省力的還是費力的?

  (學生回答)

  讓學生逐個分析課本圖13-5中的4個杠桿是哪一種杠桿.教師在黑板上畫出每個杠桿的示意圖,找4名同學到黑板上畫出它們的動力臂和阻力臂,寫明屬哪種杠桿.其他同學在自己練習本上畫.教師巡回檢查.然后一起討論4名同學在黑板上畫的對不對.糾正錯誤,強調(diào)如何正確畫力臂.

  引導學生分析費力杠桿的好處:省距離.以縫紉機踏板為例.再讓學生自己分析鑷子.

  讓學生自己分析省力杠桿省了力,但要費距離.以圖13-5中的橇箱蓋為例.

  四、天平和秤

  用天平、案秤稱物體,使學生認識它們是杠桿.

  讓學生分析它們各屬于哪種杠桿.

  討論天平平衡時,砝碼質(zhì)量等于被稱物體質(zhì)量的道理.

  討論案秤和杠秤為什么用質(zhì)量較小的砝碼可以平衡質(zhì)量較大的物體.

  五、小結(jié)

  六、布置作業(yè) (略)

  介紹學生閱讀“我國古代的杠桿”.

教案示例 篇10

  教案示例2

  ——“工業(yè)的發(fā)展”第二課時

  【教學重點】中國工業(yè)的巨大發(fā)展

  【教學難點 】日趨合理的工業(yè)布局

  【教學手段】計算機課件

  【教學過程 】

  (復習提問,導入  新課)

  (復習提問)上一節(jié)我們從兩個方面回顧了新中國工業(yè)的發(fā)展,提問:與舊中國相比,新中國工業(yè)在哪兩個方面取得了巨大的發(fā)展?

  (總結(jié))一是取得了較高的增長速度,二是建成了獨立的、門類比較齊全的工業(yè)體系。

  (講述)新中國的工業(yè),除了在工業(yè)門類和工業(yè)產(chǎn)值上取得了巨大發(fā)展以外,在工業(yè)的分布上也日趨合理。

  (板書)三、日趨合理的工業(yè)布局

  工業(yè)建設(shè)的一個重要問題就是布局問題,也就是在什么地方建設(shè)什么工業(yè)的問題。在選擇工業(yè)位置時要考慮的因素很多,如原料供應、產(chǎn)品銷售、交通運輸、市場、區(qū)域發(fā)展,甚至地形、氣候等等,而且不同的工業(yè)對這些因素又有不同的要求。由于工業(yè)是國民經(jīng)濟的主導產(chǎn)業(yè),工業(yè)布局對一個地區(qū)、一個國家的經(jīng)濟發(fā)展都會產(chǎn)生重大的影響。因此,工業(yè)布局合理,工業(yè)分布保持平衡就十分重要。

  (展示)動畫“我國工業(yè)布局的變化”。請同學們注意分清兩類工業(yè)中心:舊中國原有的和新中國新建的和兩類重點建設(shè)地區(qū):第一個五年計劃的和現(xiàn)在工業(yè)建設(shè)地區(qū)。

  (提問)舊中國原有的工業(yè)中心有哪幾個?

  (大連、天津、青島、上海、廣州、沈陽、武漢、重慶)

  (展示)各舊工業(yè)中心的圖片

  (提問)這樣的布局是否合理,為什么?

  (不合理,只集中于少數(shù)城市,而且太偏重沿海地區(qū),對全國特別是內(nèi)地和農(nóng)村發(fā)展不利。)

  (展示)各新建工業(yè)中心和鄉(xiāng)鎮(zhèn)企業(yè)的圖片

  (展示)圖片:中國工業(yè)布局的變化

  (提問)新中國工業(yè)發(fā)展有什么變化?這些變化說明了什么?

  (總結(jié))工業(yè)中心大量增加,遍布全國各省區(qū);工業(yè)發(fā)展由沿海指向內(nèi)地;在一些工業(yè)集中分布地區(qū)形成區(qū)域性工業(yè)基地。這些變化,在充分發(fā)揮地區(qū)優(yōu)勢的基礎(chǔ)上,促進了全國工業(yè)的發(fā)展,由沿海到內(nèi)地,由城市到農(nóng)村,使我國的工業(yè)布局日趨合理。

  引導學生讀教材“日趨合理的工業(yè)布局”部分內(nèi)容,加深學生對我國工業(yè)布局的了解,并轉(zhuǎn)入對我國工業(yè)前景的展望。

  (展示)錄像“主要的工業(yè)中心和鄉(xiāng)鎮(zhèn)企業(yè)的發(fā)展”

  (板書)四、迅速發(fā)展中的中國高新技術(shù)產(chǎn)業(yè)

  我國的高新技術(shù)起步較晚,但發(fā)展迅猛。

  (板書)1.高新技術(shù)產(chǎn)業(yè)

  高新技術(shù)產(chǎn)業(yè)是建立在新的科學技術(shù)基礎(chǔ)上的新興產(chǎn)業(yè),經(jīng)濟增長速度快,產(chǎn)品更新?lián)Q代快,是構(gòu)成一個國家綜合國力的主要因素。

  (板書)2.高新技術(shù)產(chǎn)業(yè)的布局

  (講述)高新技術(shù)產(chǎn)業(yè)要求布局在技術(shù)發(fā)達、知識密集、人才聚集的區(qū)域。高新技術(shù)產(chǎn)業(yè)開發(fā)區(qū)傾向于依附大城市,呈點狀分布。因其受經(jīng)濟基礎(chǔ)及國家政策傾斜的影響。

  (展示)國家級高新技術(shù)產(chǎn)業(yè)開發(fā)區(qū)分布圖

  (展示)重慶市高新技術(shù)開發(fā)區(qū)

  教師引導學生讀閱讀材料“中國硅谷——北京中關(guān)村高科技園區(qū)”,并回答問題:

  我國高新技術(shù)產(chǎn)業(yè)開發(fā)區(qū)為什么選擇珠江三角洲、京津唐、滬寧杭等地區(qū)?

  因為這些地區(qū)工業(yè)基礎(chǔ)好、科技力量雄厚、高層次知識性人才聚集、交通便利等因素。

  學生討論,自由發(fā)言。

  (板書)五、中國工業(yè)的前景

  我國的工業(yè)是在一個很低的水平上發(fā)展起來的,盡管我國的工業(yè)發(fā)展成就十分巨大,但是與工業(yè)發(fā)達國家相比,仍然存在很大的差距。

  教師引導學生讀表格,并回答提出的問題。

  (展示)表格:1999年中國、美國和世界部分工業(yè)產(chǎn)品的產(chǎn)量和人均產(chǎn)量的對比

  鋼 發(fā)電量 水泥 電視機 糖 總量(萬噸) 人均(千克) 總量(億千瓦時) 人均(千瓦時) 總量(萬噸) 人均(千克) 總量(萬臺) 人均(臺/千人) 總量(萬噸) 人均(千克) 中國 11559 92 11670 935 53600 429 3637 29 826 6 美國 10764 397 32122 11872 9481 350 1144 42 756 28 世界 72755 123 137457 2329 150760 255 13714 22 13308 22

  問題:

  1.把上表所列的我國的工業(yè)產(chǎn)品的總量和人均量與美國比較,哪些差距較大,哪些比較接近或已超過?

  2.把上表所列的我國工業(yè)產(chǎn)品的人均量與世界人均量比較,哪些差距較大,哪些比較接近或已超過?

  學生回答問題。

  (講述并提問)由統(tǒng)計數(shù)據(jù)可以看出,從工業(yè)產(chǎn)品的生產(chǎn)總量來看,除發(fā)電量一項外,其他幾項我國與美國并無太大差距,有些項目,如水泥產(chǎn)量還遠遠高于美國,可以說,我國許多工業(yè)產(chǎn)品產(chǎn)量都居世界前列。但是,若按人均量來計算,則各項均與美國有較大差距,與全世界平均狀況相比,也只有電視機和水泥兩項較為接近。

  那么,這說明一個什么問題呢?

  (中國人口太多,與人口數(shù)量相比,工業(yè)規(guī)模還很不夠。)

  (講述)同學們分析得很好。作為發(fā)展中國家,與發(fā)達國家相比,我國的工業(yè)還存在許多問題。比如總體水平低,現(xiàn)代化程度差,科學技術(shù)上明顯滯后,工業(yè)生產(chǎn)效率也較低,這里面除了技術(shù)和設(shè)備的原因以外,經(jīng)營管理水平低也是一個重要原因。一些基礎(chǔ)工業(yè),如能源工業(yè)相對薄弱也成為制約工業(yè)發(fā)展的重要因素。

  (板書)差距:現(xiàn)代化技術(shù)、經(jīng)營管理、人均產(chǎn)量

  (講述)不過還應當看到,自改革開放以來,我國是世界經(jīng)濟發(fā)展速度最快的國家,當今世界正進人知識經(jīng)濟時代,這也是我國工業(yè)發(fā)展的大好時機,那么,要進一步發(fā)展我國工業(yè),盡快趕上世界發(fā)達國家,我們應如何努力呢?

  學生討論,自由發(fā)言。學生一般都能談到發(fā)展高科技,也有的同學會針對前面提到的差距提出加強經(jīng)營管理,控制人口,加強能源建設(shè)等。

  (講述)同學們討論得很好,你們有很多非常好的想法,許多都與國家政策是不謀而合的。下面讓我們來看一看教材上提出的幾個方面的發(fā)展方向。

  (展示)錄像:工業(yè)前景

  (總結(jié)并板書)

  (講述)對于我們整個國家來講,以上三個方面是要努力做的。那么做為一個學生,我們又應當如何做呢?

  (好好學習,掌握科學知識)

  【板書設(shè)計 】

  三、日趨合理的工業(yè)布局

  四、迅速發(fā)展中的中國高新技術(shù)產(chǎn)業(yè)

  1.高新技術(shù)產(chǎn)業(yè)

  2.高新技術(shù)產(chǎn)業(yè)的布局

  五、中國工業(yè)的前景

  差距:現(xiàn)代化技術(shù)、經(jīng)營管理、人均產(chǎn)量

  教案點評:

  本教案采用了教師講解與學生分析討論相結(jié)合的啟發(fā)式教學模式,教案設(shè)計注重培養(yǎng)學生思考、分析問題的能力,體現(xiàn)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及主動探索式的學習方法,較好貫徹了教學目標 的實施,教學設(shè)計結(jié)構(gòu)嚴謹。在教學中,通過各種媒體手段運用,逐步引導學生歸納總結(jié)我國工業(yè)發(fā)展取得的巨大成就以及面臨的問題,并有意識地引導學生針對我國工業(yè)發(fā)展方向的思考,很好體現(xiàn)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及主動探索式的學習。

  從整個教學環(huán)節(jié)看注重對本節(jié)內(nèi)容與前后節(jié)的聯(lián)系、本課的重點、難點及學生的基礎(chǔ)知識的分析,根據(jù)初二學生的認知特點設(shè)計教學目標 ,教法、學法的設(shè)計具有一定的啟發(fā)性。教學過程 及學生的自主學習過程是成功的。充分培養(yǎng)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

教案示例 篇11

  教學目標 

  掌握莖的輸導功能:導管對水、無機鹽的輸導,篩管對有機物的輸導。知道保護樹皮的意義和莖的貯藏作用。

  通過探究莖通過哪部分運輸水分和無機鹽的實驗,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和思維能力,以及對實驗設(shè)計思路的理解和標記法原理的理解能力。

  通過對有關(guān)實驗的過程、現(xiàn)象的觀察和分析,培養(yǎng)學生實事求是的科學態(tài)度和不斷探求新知的精神。利用環(huán)割主干樹皮導致的后果,對學生進行熱愛生命、保護環(huán)境的思想教育。

  教學重點

  通過對探究實驗結(jié)果的分析,得出科學的結(jié)論。

  教學難點 

  有關(guān)有機物輸導的結(jié)論。

  實驗材料用具

  海桐帶葉的枝條及莖的橫切面、錐形瓶、清水、紅墨水。

  教具準備

  藕、馬鈴薯。

  教學方法

  實驗、討論與探究相結(jié)合。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設(shè)計

  本課從發(fā)放海桐莖的橫切面,師生共同復習莖、特別是木本莖的結(jié)構(gòu)入手,為“探究莖對水和無機鹽的運輸”實驗結(jié)果的對比分析埋下伏筆。由此過渡到對莖功能的概述,從而展開本課內(nèi)容。

  莖對水和無機鹽的運輸內(nèi)容,首先要交代清楚實驗過程,幫助學生理解實驗設(shè)計的思路、特別是紅墨水的標記作用。然后將顯示實驗結(jié)果的僅有木質(zhì)部被染紅的海桐橫切面發(fā)給同學,大家一起把先后發(fā)放的兩個橫切面作比較、分析,得出“木質(zhì)部中的導管具有運輸水、無機鹽的功能”這一結(jié)論。在此基礎(chǔ)上再介紹另一種實驗設(shè)計的思路,啟發(fā)同學的發(fā)散性思維,達到殊途同歸的效果。

  有機物在莖內(nèi)的運輸是本節(jié)的難點,教學中采用分析課本實驗和聯(lián)系生活中的實際(如栓鐵絲的樹干也會長“瘤”等)幫助同學理解,并通過上一實驗中采用的對比法和標記法(課本上的注釋)進行推理,得出有機物是通過篩管運輸?shù)慕Y(jié)論。為了使同學加深理解,將課后動動腦的第二題“果樹開花后,如果環(huán)割一個結(jié)果枝條(有較多葉子和一個幼果)下部的樹皮,將對這個枝條的結(jié)果產(chǎn)生什么影響?”作為問題讓同學討論,以鞏固對難點的突破。

  植物制造的有機物除了供應給植物本身生長發(fā)育外,多余的都被貯藏在各個器官中,莖的薄壁細胞(如髓等)也能貯藏營養(yǎng),還有的變態(tài)莖更是營養(yǎng)物質(zhì)的“倉庫”。教師通過演示有關(guān)的實物標本,引導學生聯(lián)系實際,幫助他們從多個側(cè)面觀察和理解問題。

  教學過程 :

  知識要點

  師生活動

  過程說明

  第三節(jié) 莖對營養(yǎng)物質(zhì)的運輸和貯藏

  發(fā)放橫切的海桐小段莖。

  教師引導同學從維管束的構(gòu)成去復習莖的結(jié)構(gòu)。

  由兩位同學分別在黑板上寫出韌皮部和木質(zhì)部的組成。

  問題:維管束為什么是莖的主要部分呢?

  觀察、復習。

  思考與回答問題。

  導入  新課。

  一、 莖對水和無機鹽的運輸

  通過莖里木質(zhì)部中的導管向上運輸。

  觀察下端插入紅墨水的海桐枝條。

  了解實驗的設(shè)計思路和步驟。

  分發(fā)浸入紅墨水莖橫切成的小段進行觀察、思考,并與上課初發(fā)給的海桐莖進行對比。

  同學發(fā)表自己的研究成果,并闡述理由。

  師生達成共識。

  教師介紹另一種實驗設(shè)計思路及其特點,啟發(fā)學生的發(fā)散性思維。

  理解紅墨水的標記作用。

  觀察、對比實驗現(xiàn)象,思索形成原因,培養(yǎng)觀察能力和思維能力。

  討論、探究。

  倡導創(chuàng)新精神。

  二、莖對有機物的運輸

  通過莖里韌皮部中的篩管向下運輸。

  了解環(huán)割一圈樹皮莖的后遺癥---切口上方形成瘤狀物的實驗現(xiàn)象,及其對原因的解釋。

  討論生活中鐵絲拴在樹干上后形成節(jié)瘤的類似現(xiàn)象,從而支持課本上的結(jié)論。

  探討課外讀中“果樹開花后,如果環(huán)剝一個結(jié)果枝條(有較多葉和一個幼果)下部的樹皮,將對這個枝條的結(jié)果產(chǎn)生什么影響?”這一問題。

  同學發(fā)表見解。

  共識:這個果實將長得較好。

  討論樹干被環(huán)割樹皮的嚴重后果,認識珍惜生命的意義。

  聯(lián)系樹皮內(nèi)韌皮部的結(jié)構(gòu),理解對實驗現(xiàn)象產(chǎn)生原因的解釋。

  培養(yǎng)學生理論聯(lián)系實際的學風。

  舉一反三,加深理解。

  進行保護環(huán)境意識的教育。

  三、莖對營養(yǎng)物質(zhì)的貯藏

  教師演示貯藏著較多營養(yǎng)的莖的有關(guān)實物標本。

  同學聯(lián)系生活實際進行思考,較全面地了解莖的功能。

  了解莖功能的多樣性。

  學會從多個側(cè)面觀察和理解問題。

  幾位同學暢談一下本節(jié)課的收獲。

  復習、深化有關(guān)知識和理念。

  布置作業(yè) 

教案示例 篇12

  教案示例

  ——“沙特阿拉伯”

  【教學重點】石油王國

  【教學難點 】沙漠王國的糧食自給

  【教學用具】西亞政區(qū)圖、沙特阿拉伯政區(qū)圖、沙特阿拉伯地形圖、沙特拉伯農(nóng)業(yè)景觀圖

  【教學過程 】

  (展示地圖)西亞政區(qū)圖

  (導入  )我們在“居民和經(jīng)濟”一節(jié)中學習過,西亞和北非是伊斯蘭教的發(fā)源地,每年有數(shù)千萬伊斯蘭教徒到西亞的伊斯蘭教圣城朝拜,現(xiàn)今伊斯蘭教主要有哪幾座圣城?伊斯蘭教第一圣城麥加屬于哪個國家?

  (講授研討新課)

  (展示地圖)沙特阿拉伯地形圖圖

  (提問)沙特阿拉伯的地理位置有什么特點?從他的緯度位置看,沙特阿拉伯應以什么氣候類型為主?

  (教師歸納)沙特阿拉伯占有阿拉伯半島的大部分,西臨紅海,東瀕波斯灣。北回歸線橫穿沙特中部,以熱帶沙漠氣候為主,沙漠廣布,是一個典型的熱帶沙漠國家。

  (展示地圖)沙特阿拉伯政區(qū)圖

  (講解)沙特阿拉伯是西亞面積最大的國家,但人口僅2047萬,平均每平方千米不到10人,是一個地廣人稀的國家。由于沙特阿拉伯大部分地區(qū)為沙漠,環(huán)境惡劣,因此人口大多集中在城市中。

  (學生活動)找出沙特主要城市:麥加、利雅得、吉達

  (簡要講解)沙特阿拉伯首都利雅得附近是一片綠洲,有寬闊的棗椰林和涓涓清泉。紅海沿岸的吉達自古就是東西方貿(mào)易的中途港,現(xiàn)今外國使館都在此,故有“外交之都”的美稱。麥加是伊斯蘭教創(chuàng)始人穆罕默德的誕生地,被稱為宗教首都。

  (承轉(zhuǎn))在建國初期,沙特是一個貧窮落后的封建王國,生活在海灣地區(qū)的人民靠打魚、撈蝦、采集珍珠為生,被西方發(fā)達國家稱為“經(jīng)濟乞丐”,但是如今沙特富得流油,是名副其實的“海灣富翁”,同學們想一想是什么促使沙特發(fā)生了如此巨大的變化?

  ——石油資源

  (展示西亞北非的石油分布圖)

  (復習提問)在本章第2節(jié)“居民和經(jīng)濟”中學習的西亞和北非最主要的產(chǎn)油國是哪四個?沙特的石油主要輸往那些國家和地區(qū)?

  (學生回答)

  (教師講解)沙特阿拉伯的石油儲量相當于美國、俄羅斯、委內(nèi)瑞拉、墨西哥儲量的總和,占世界總儲量的四分之一以上,居世界之首,同時也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石油輸出國。因此,沙特阿拉伯是世界上當之無愧的石油王國。

  (設(shè)問)石油是沙特阿拉伯主要的經(jīng)濟來源,石油及石油產(chǎn)品占沙特出口總量的90%,但是大家考慮過沒有,石油是一種非可再生的資源,無論多豐富總有開采完的一天,到時沙特阿拉伯如何持續(xù)發(fā)展它的經(jīng)濟?為避免出現(xiàn)單純依賴石油出口,沙特應采取哪些措施?

  (組織學生討論)

  (提問)沙特阿拉伯當前有哪些工業(yè)部門?

  (學生回答)

  (教師總結(jié))目前,沙特阿拉伯的經(jīng)濟正在向多樣化發(fā)展,逐步改變單一的經(jīng)濟結(jié)構(gòu)。這種不只顧眼前,而是立足長遠的做法應值得我們學習。

  (承轉(zhuǎn))同以色列一樣,沙特阿拉伯的農(nóng)業(yè)在西亞國家中也非常有特色。20世紀80年代前沙特阿拉伯的糧食幾乎全靠進口,而今已實現(xiàn)糧食自給,這個沙漠王國是如何創(chuàng)造這個奇跡的呢?

  (提問)沙特阿拉伯發(fā)展農(nóng)業(yè)最大的障礙是什么?

  (荒砂遍野,缺乏淡水,無流國)

  (提問)沙特阿拉伯是如何解決這一難題的?

  (引導學生討論)

  (展示沙特農(nóng)業(yè)景觀圖)

  (簡要總結(jié))近20多年來,沙特政府非常重視農(nóng)業(yè),并把糧食自給當作一項戰(zhàn)略來抓,提出“一蒲式耳小麥換一份自尊”的口號,將巨額石油收入投入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興修水利、節(jié)儲雨季山洪、淡化海水、應用高效節(jié)水技術(shù),建立農(nóng)業(yè)研究站等等均取得了顯著的成就。現(xiàn)在,農(nóng)業(yè)已成為僅次于石油工業(yè)的第二大產(chǎn)業(yè),小麥的單產(chǎn)面積產(chǎn)量已突破世界紀錄,不但實現(xiàn)了糧食自給,還可出口,是中東地區(qū)屈指可數(shù)的糧食出口大戶。從這一點我們能夠充分感受到沙特人民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精神。

  (新課結(jié)束,復習反饋)

  板書設(shè)計 :

  第四節(jié) 沙特阿拉伯

  一、沙漠王國

  1.位置:阿拉伯半島

  2.地廣人稀

  3.熱帶沙漠氣候

  二、石油王國

  1.石油經(jīng)濟

  2.經(jīng)濟向多樣化發(fā)展

  三、農(nóng)業(yè)迅速發(fā)展

  1.面臨問題—淡水缺乏

  2.糧食自給

  教案點評:

  本節(jié)課教案條理清晰,層次分明,教學目標 明確,對基礎(chǔ)知識的落實較好。啟發(fā)式教學的運用為學生營造了一個合理的課堂環(huán)境,提高了教學質(zhì)量。

教案示例 篇13

  (一)教學目的

  1.掌握二力平衡的條件.

  2.會應用二力平衡的條件解決簡單的問題.

  (二)教具

  滑輪、硬紙片、鉤碼、細繩、剪子.

  (三)教學過程 

  一、復習提問

  1.牛頓第一定律的內(nèi)容是什么?

  2.什么叫慣性?物體在什么情況下有慣性?

  二、引入新課

  教師:牛頓第一定律告訴我們,物體在不受外力的時候總要保持靜止狀態(tài)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tài).但是一切物體都受到力的作用,物體保持靜止或保持勻速直線運動的情況也是普遍存在的.那么這二者之間有什么聯(lián)系呢?

  三、力的平衡

  教師:請大家思考,你見過的哪些物體受到力的作用并保持靜止狀態(tài)?

  (學生思考并回答)

  教室內(nèi)的吊燈受到重力和拉力,吊燈保持靜止.放在地上的水桶受重力和地面對它的支持力,水桶靜止.課桌受到重力,書本對它向下壓的力和地面的支持力,課桌靜止.

  教師:物體受到力的作用,物體保持勻速直線運動的情況也能見到.一列火車在一段平直的軌道上勻速行駛,火車受重力、支持力、水平向前的牽引力和向后的阻力.

  教師:物體在受到幾個力作用時,如果物體保持靜止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tài),我們就說這幾個力相互平衡.

  根據(jù)這個觀點,我們可以從吊燈的靜止狀態(tài)可知吊燈受到的重力和拉力相互平衡.

  教師:請大家按照這樣的說法敘述上述各例中的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及它們個自受到的力之間的關(guān)系.

  (學生敘述)

  四、二力平衡的條件

  教師:二力平衡的情況最簡單,我們先研究這種情況.

  教師演示課本圖9�6所示實驗并講解這個木塊受兩個拉力.

  當兩個拉力大小不等時,木塊不能保持靜止.這兩個力不能平衡.

  (演示)

  當兩個力大小相等,力的方向互成角度時,木塊也不能保持靜止.這兩個力不能平衡.

  (演示)

  當兩個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互相平行時,木塊也不能保持靜止.這兩個力不能平衡.

  (演示)

  教師提問:要使木塊靜止,這兩個力應該滿足哪些條件?

  (學生回答)

  我們使這兩個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條直線上,重復剛才的實驗.

  (演示)

  我們發(fā)現(xiàn)木塊處于靜止狀態(tài),此時,這兩個力是平衡的.

  (演示)

  可見,兩個力的平衡必須滿足以下四個條件:兩個力作用在一個物體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條直線上.

  根據(jù)同一條直線上力的合成的法則可知,當兩個力彼此平衡時,物體受到的合力是0.

  五、二力平衡條件的應用

  二力平衡條件的應用可以從兩方面去掌握.

  1.根據(jù)物體處于靜止狀態(tài)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tài),可以分析出作用在物體上的力的大小和方向.

  例題:質(zhì)量是50千克的人站在水平地面上,畫出人受力的圖示.

  人受重力G和地面的支持力N.人處于靜止狀態(tài),所以重力G和支持力N是平衡的.那么這兩個力一定滿足二力平衡的條件,即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在一條直線上.

  根據(jù)人的質(zhì)量,計算出人的重力G.G=mg=50千克×10牛/千克=500牛頓.方向豎直向下.支持力N=500牛頓,方向豎直向上.(圖示略)

  2.根據(jù)物體的受力情況判斷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

  物體不受力,應保持勻速直線運動或保持靜止狀態(tài).物體受一個力,運動狀態(tài)發(fā)生改變,這是力產(chǎn)生的效果.物體受平衡力時,應保持靜止或保持勻速直線運動狀態(tài).靜止的物體受平衡力時,仍然保持靜止;運動的物體受平衡力時,仍然保持勻速直線運動.

  例如,火車在平直的軌道上行駛.在豎直方向上重力和支持力平衡,如果牽引力大于阻力,火車將加速;如果牽引力小于阻力,火車將減速;牽引力和阻力相等時,水平方向二力平衡,火車勻速直線前進.

  六、總結(jié)

  力和運動的關(guān)系可以粗略地概括如下.

  維持運動不需要力的作用,因為物體有慣性,只有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時才需要力.但是物體在平衡力的作用下,運動狀態(tài)不會改變.

  物體保持靜止或勻速直線運動的條件是什么呢?從理論上說,物體不受力或受平衡力時就可以保持靜止或勻速直線運動.而實際上物體是沒有不受力的,所以物體受平衡力時就保持靜止或勻速直線運動.

  八、作業(yè) 

  習題5、6、7.

  (四)說明

  本節(jié)課有三個重要環(huán)節(jié).由物體處于平衡狀態(tài)給出什么是平衡力;二力平衡的條件;研究平衡力和二力平衡條件的重要意義有兩方面,根據(jù)運動狀態(tài)分析力的情況和根據(jù)受力情況判斷運動狀態(tài).

  建議老師們突出這三個環(huán)節(jié),使學生有非常清晰的思路,以免學生把平衡力和二力平衡的條件混為一談.

  注:教材選用人教版九年義務教育初中物理第一冊.

教案示例 篇14

  unit 5 can you come to my party教案示例  aims: 1. giving instructions of writing replies to invitation        2. improving the students’ ability of writing by practicing  teaching procedures:  step i. lead in  read two letters of invitation.  acceptance:  refusal:   (rsvp means: if it pleases you, please reply. 希望對方答復)  step ii. writing tips  在接到某人的邀請信以后,我們可以回信來表示接受或拒絕對方的邀請。  在回信表示接受對方的邀請時,我們要首先表達出對于對方邀請的感謝,并表示自己愿意接受這一邀請,最后表達一下自己參加這次聚會或其他活動的迫切心情。因此接受對方邀請的信包括以下三部分:  —— thanks  —— acceptance  —— expression of feeling  在回信表示拒絕對方的邀請時,我們要先表達出自己對于對方邀請的感謝以及自己愿意參加該項活動的愿望,然后表示自己很抱歉,婉轉(zhuǎn)地拒絕并寫出拒絕的原因,最后還可以表達出自己對此項活動成功的希望和祝愿。拒絕對方邀請的信包括以下三部分:  —— thanks  —— apology + reason  —— wish  在拒絕對方的邀請時,要使用婉轉(zhuǎn)、客氣的拒絕用語,同時要寫出可以被人接受的拒絕理由。  step iii. useful expressions  when you have to refuse an invitation it is usual to use a “softening” phrase followed by a reason for refusing. here are four different ways to refuse the invitation politely.  i’d love to come, but i can’t, because….  i’m very sorry i cannot come to your 21st birthday party next week. i’m going….  i’m afraid i will not be able to…. because….  i’m really sorry to say / tell you that …. because….  step iv. practice  study the list below and decide with a partner which reasons are acceptable and which are unacceptable. put a tick or a cross beside each reason.(討論下列拒絕邀請的理由,在認為是正當?shù)睦碛膳詣?radic;,在認為是不正當?shù)睦碛膳詣漻)  going to the theatre that evening          (   )  cooking supper that evening              (   )  attending a lecture that evening          (   )  visiting a friend in hospital that evening (   )  watching television that evening          (   )  taking an exam the next day              (   )  taking the dog for a walk that evening     (   )  work in pairs and tell each other how you will refuse the following invitation politely.  your teacher has asked you to go to his house for dinner next sunday.  your classmate has asked you to go to a movie with her tomorrow evening.  your uncle and aunt asked you to their housewarming party on sunday morning.  your friend has asked you to her 21st birthday party next friday.  your cousin has asked you to her wedding this saturday.  your former classmate has invited you to a christmas party on christmas day.  step v  writing tasks  read the following invitation letter and find out why claudia and sonia are having a party.     jenny, paul and anna all received the invitation to claudia and sonia’s party on 20th march. which of them can go to the party? look at the pages from their diaries and then complete the box below. (jenny, paul and anna 都接到了參加3月20日claudia and sonia 舉行的聚會的邀請。看一下他們這一周的安排,在下面的表中標出他們是否能參加)   jenny     paul     anna     group work:  divide the students into 3 groups.  work with a partner and write paul’s letter correctly. put it in the correct order, punctuate the letter properly, put the verbs into the correct tense and write the address in the correct position. (把信中的句子按順序安排好,加上標點,使用動詞的適當時態(tài),并把地址寫在正確的位置上。)  his address is: flat 6, cadogan house, milton keynes, bucks  see you soon  paul  i hope everything (be) wonderful and everybody (have) a good time  dear claudia and sonia  i (be) very sorry, i cannot (come) to your party next month as i (go) on  holiday on tuesday for a fortnight  thank you for the invitation  (2) work with a partner to complete anna’s letter. use the information in her diary to help you. (借助anna一周的時間安排表來完成她給claudia and sonia的回信)   suppose you are marina, write a polite refusal of the invitation.   at the moment you are living at 22, morgan house, montague street, london cw 2. you have just received the following invitation for a good friend, but you cannot accept it because you will be flying to berlin on 4th november.

教案示例 篇15

  一、教學目標 

  (一)知識教學點

  1.了解有關(guān)《世說新語》的文學常識。

  2.文言文詞句的翻譯。

  (二)能力訓練點

  閱讀分析文言文中人物形象,并能概括其性格特征。

  (三)德育滲透點

  從古人身上學習吸取做人的道理:人應謙虛;與人相處應落落大方,有禮有節(jié),誠實守信。

  (四)美育滲透點

  通過學習作者絢麗多彩的文筆,體會其遣詞的雋永。

  二、學法引導

  學會翻譯古文,變單為雙,聯(lián)想推敲補充省略調(diào)整詞序,語句通順忠實原意。

  三、重點難點疑點及解決辦法

  借助課文下面的注釋,疏通文意,借鑒現(xiàn)代文人物分析方法分析古文中人物形象。

  四、課時安排

  2課時

  五、教具學具準備

  1.制作投影解決字詞。

  2.學生準備抽取三則中一則表演課本劇

  六、師生互動活動設(shè)計

  1.教師介紹《世說新語》的有關(guān)知識在文學史上的地位等。

  2.示投影讓學生解決字、詞問題,教師點撥分析形象。

  3.學生認真預習、疏通文章大意。

  七、教學步驟 

  第一課時

  (一)明確目標

  1.準確把握重點字、詞。

  2.流利地翻譯全文,達到自動講述故事的程度。

  (二)整體感知

  《世說新語》亦稱《世說》是我國最早的一部筆記小說集,也是同類小說中的代表作。有許多作品,批判黑暗,諷刺奢淫、表彰善良,全書語言精練,善于通過一言、一行來刻畫人物肖像和精神面貌,意味雋永,今天我們一同學習《世說》三則故事,體會作者遣詞造句,塑造人物的獨特語言風格。

  (三)教學過程 

  1.介紹作者劉義慶的有關(guān)知識以及《世說新語》這部小說的特色。

  2.檢查預習出示字、詞、翻譯,點撥重點詞義。

  3.要求學生根據(jù)書后注釋翻譯三則的故事。

  附:譯文:

  小時了了 大未必佳

  孔融十歲的時候,跟隨父親來到洛陽。當時李膺元禮頗負盛名,擔任著司隸校尉,到他們上拜謁的,都必須具有清望的名士和他本人的親戚才能夠通問拜見。孔融到了李膺府第門前,對宋門的僚屬說:“我是李太守的親戚。”僚屬通報李膺,引他在李膺面前坐下。李膺問他說:“你和我有什么親戚關(guān)系呀?”孔融答道:“當年我的祖先孔仲尼與大人的祖先老子有師徒之好,因此我與大人世世代代都有這樣的友好關(guān)系。”李膺和他的賓僚們沒有一人不為他的聰敏感到驚奇。太中大夫陳韙隨后入堂,賓僚們把孔融的話講給他聽,陳韙說道:“小時候十分聰明的孩子,長大后未必聰明。”孔融應聲說:“想必您小的時候也一定十分聰明。”陳韙被說得一時無言以對。

  陳太丘與友期

  陳太丘(陳實)和朋友約定正中午時見面,一同外出。過了約定的時間,朋友仍然不來,陳太丘便徑自走了。他走后朋友才來。他的兒子陳元方當時才七歲,正在大門外玩耍,朋友便問元方:“你父親在家嗎?”元方回答說:“等您很長時間不見您來,已經(jīng)走了。”這位朋友便發(fā)火罵道:“真不是人!和朋友約好一同外出,卻扔下朋友自己走了。”元方便說道:“您和家父約定正中午見面,到了時間您卻不來,這是不守信用;對著孩子罵他的父親,這是沒有禮貌。”朋友聽后感到慚愧,便從車上下來向陳元方引咎道歉,元方進入大門不再理他。

  魏武將見匈奴使

  魏武帝曹操準備接見匈奴的使臣,他自以為形貌丑陋,不足以雄震遠國,便讓崔琰代替自己,他卻握刀站立在崔季珪的床頭。接見結(jié)束后派間諜詢問匈奴的使臣說:“魏王這個人怎么樣?”回答說:“魏王聲望很高,非同凡響,可是站在床頭那個握刀的人,這才是真正的英雄啊!”曹操聽到這話,派人追趕殺掉了這位使臣。

  4.教師再就每一則中重點的難以翻譯的語句再重點檢查落實到位。

  (四)總結(jié)、擴展

  教師點評翻譯的優(yōu)劣,概括指導古文譯法:變單為雙,聯(lián)想推敲補充省略,調(diào)整詞序,忠實原意。

  (五)布置作業(yè) 

  課后練習二

  附參考答案:1.奕世:累世 世世代代 2.引:拉3.顧:理睬 4.乃:才是

  思考

  1.三則故事分別表現(xiàn)主人公怎樣的性格。(用一句話概括)

  2.作者是如何塑造人物形象的?

  3.體會三則故事的語言特點。

  第二課時

  (一)明確目標

  1.分析人物性格。

  2.體會語言特色。

  (二)整體感知

  《世說新語》是我國最早的一部筆記小說集。全書語言精練,往往通過寥寥數(shù)語就能把一個人的思想,面貌生動地勾畫出來,給人以深刻的印象。魯迅稱它“記言則玄遠冷峻,記行則高簡瑰奇,下至謬惑,一資一笑”。

  (三)教學過程 

  1.讀課文,分析人物性格。

  孔融:聰明機智

  陳元方:明白事理,落落大方。

  曹操:好猜忌、嗜殺、殘暴。

  2.小說通過人物的哪些方面的描寫表現(xiàn)人物性格的?

  孔融:語言描寫

  對守門人所言:初步展示(開始)

  與李膺對話:逐步表現(xiàn)(發(fā)展)

  回陳韙之語:進一步表現(xiàn)(高潮)

  陳元方:語言描寫

  曹操:行動描寫

  使…代;自…立→今間諜問→聞之,追殺

  3.讀《世說新語·排調(diào)·第二十五》這則故事,體會語言特色

  謝公(人名)始有東山之志(指優(yōu)游山林的意愿),后嚴命屢臻(下達)勢不獲已(看情勢無法實現(xiàn)自己的愿望了),始就桓公司馬。于時人有餉桓公藥草,中有“遠志”。公取以問謝:“此藥又名‘小草’,何一物而有二稱?”謝未即答。時郝隆在座,應聲答曰:“此甚易解:處則為易‘遠志’,出則為‘小草’”。謝甚有愧色。桓公目謝而笑曰:郝參軍此過乃不惡,亦極有會。(話說得極有意味)

  思考:

  ①謝安聽了郝隆的話后感到慚愧的原因。

  ②本文語言特色。

  附參考答案:

  ①謝安始有東山之志,可后來畢竟出山為官了。郝隆所志處山則這處山為“遠志”,出山則為小草。因此謝安“出山”則為小草。

  ②語言雋永,意味深長。

  遠志:名為藥名,更指人的潔身自好的志向。

  (四)總結(jié)、擴展

  1.《世說新語》善于通過特征性的細節(jié)勾勒人物的性格和精神面貌,使之栩栩如生。

  2.善于把記言、記事相結(jié)合。

  3.語言精練含蓄,雋永傳神。

  (五)作業(yè) 

  課后練習一

  (六)板書

  曹操:猜忌,嗜殺—行動刻畫

  八、背景知識與課外閱讀

  《世說新語》

  這是一部博大精深、體例完備的古典小說。此書問世至今已有1000多年的悠久歷史。因該書取史翔實,記敘簡練,啟人之智。為歷代帝王所愛,也是專家學者研究,仿作的楷模。魯迅先生稱之為志人小說之集大成者。原書共八卷,劉考標注本分十卷,今傳本分作三卷36門類計1130個故事。全書分德行、言談、政事、文學等36個門類,內(nèi)容十分精湛,涉及政治、經(jīng)濟、文化、自然和社會各個方面,描繪出一幅多彩多姿的歷史畫卷。人物塑造無不刻畫入微,引人入勝。

  劉義慶(403-444),他出身在一個在官宦家庭,為南朝宋的宗室。叔父是宋武帝劉裕,父親被封為長王,后劉義慶過繼于臨川烈王劉道規(guī)嗣子,襲封臨川王。劉義慶雖然生長在王室官宦的家庭,但他生活簡樸、勤奮好學、博覽群書,受過嚴格的正統(tǒng)教育。他愛好文學,著述很多。以《世說新語》流傳最廣。

教案示例(精選15篇) 相關(guān)內(nèi)容:
  •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居民和經(jīng)濟”教案示例(精選2篇)

    教案示例1——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居民和經(jīng)濟”【教學重點】1.撒哈拉以南非洲的經(jīng)濟特征2.撒哈拉以南非洲人口、糧食、環(huán)境三大問題【教學難點】初級產(chǎn)品為主經(jīng)濟的形成、問題及解決途徑【教具】非洲的黑人原居地和外來移民分布圖,非洲政區(qū)...

  • “埃及” 教案示例(精選2篇)

    教案示例——“埃及”【教學重點】1.尼羅河對埃及古代文明和現(xiàn)代經(jīng)濟(尤其是農(nóng)業(yè))的影響2.蘇伊士運河的航運價值3.埃及傳統(tǒng)的出口商品(長絨棉)和現(xiàn)代重要經(jīng)濟支柱【教學難點】1.尼羅河對埃及的作用及阿斯旺水壩的有利和不利的影響2.蘇...

  • 沙特阿拉伯 教案示例(精選2篇)

    教案示例——“沙特阿拉伯”【教學重點】石油王國【教學難點】沙漠王國的糧食自給【教學用具】西亞政區(qū)圖、沙特阿拉伯政區(qū)圖、沙特阿拉伯地形圖、沙特拉伯農(nóng)業(yè)景觀圖【教學過程】(展示地圖)西亞政區(qū)圖(導入)我們在“居民和經(jīng)濟”一節(jié)...

  • 巴勒斯坦和以色列 教案示例(精選2篇)

    教案示例——“巴勒斯坦和以色列”【教學重點】1.了解巴勒斯坦地區(qū)重要的戰(zhàn)略位置。2.知道以色列在荒漠上發(fā)展灌溉農(nóng)業(yè)的先進方法及取得的成就以及對我國的借鑒意義【教學難點】1.阿以邊界2.中東問題【教學用具】巴勒斯坦地區(qū)圖,以色列農(nóng)...

  • 西亞和北非“居民和經(jīng)濟” 教案示例(精選2篇)

    教案示例——西亞和北非“居民和經(jīng)濟”【教學重點】1.西亞和北非石油資源的分布以及主要的運輸路線2.西亞和北非以灌溉農(nóng)業(yè)和畜牧業(yè)為主的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3、西亞復雜的民族和宗教問題【教學難點】西亞和北非的主要農(nóng)業(yè)區(qū)和畜牧業(yè)區(qū)及農(nóng)牧業(yè)與自然...

  • “哈薩克斯坦” 教案示例(通用2篇)

    教案示例——“哈薩克斯坦”【教學重點】哈薩克斯坦深居內(nèi)陸的自然環(huán)境與其工農(nóng)業(yè)分布的關(guān)系【教學難點】哈薩克斯坦的工農(nóng)業(yè)分布特征【教學用具】哈薩克斯坦政區(qū)圖、哈薩克斯坦農(nóng)業(yè)分布和礦產(chǎn)分布圖、哈薩克斯坦的草原、荒漠景觀圖、哈薩...

  • 中亞“概述” 教案示例(精選2篇)

    教案示例——中亞“概述”【教學重點】掌握中亞的地理位置,理解中亞在溝通亞歐之間交通上的重要作用。記住與我國相鄰的國家名稱。理解中亞在自然環(huán)境方面的特征與地理位置的關(guān)系及自然條件對經(jīng)濟的影響。...

  • 新加坡(精選15篇)

    教學目標1、了解地理位置的重要性;了解的領(lǐng)土組成和居民特點,經(jīng)濟迅速發(fā)展的條件和發(fā)展途徑。2、初步學會讀圖分析的位置及其重要性,初步學會正確評價發(fā)展經(jīng)濟的條件。...

  • 《地球的運動》教案(精選17篇)

    一、學習目標1.用簡單的方法演示地球的自轉(zhuǎn)和公轉(zhuǎn)。2.用地理現(xiàn)象說明地球的自轉(zhuǎn)和公轉(zhuǎn)。該學習目標可以分解細化如下。1.通過演示地球的自轉(zhuǎn)運動,初步建立地球自轉(zhuǎn)的空間概念,認識地球自轉(zhuǎn)的特點(繞轉(zhuǎn)中心、方向和周期)。...

  • 七年級地理教案
主站蜘蛛池模板: 激情视频网站在线观看 | 韩国日本美国免费毛片 | 国内精品自国内精品自线 | 少妇厨房愉情理伦片视频在线观看 | 深夜一级毛片 | 国产日产一区二区 | 国产女同一区二区在线 | 狠狠躁18三区二区一区AI明星 | 亚洲不卡视频在线观看 | 日日碰狠狠躁久久躁2023 | 中文字幕无码乱码人妻系列蜜桃 | 给我播放的视频在线观看 | 一区二区三区四区国产精品视频 | 人妻少妇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 国产AV人人夜夜澡人人爽麻豆 | 情欲综合网 | 免费人成又黄又爽的视频 | 久久国产精品色av免费观看 | 亚洲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吃药 | 天堂成人国产精品一区 | 日韩精品a在线观看 | 亚洲永久无码3D动漫一区 | 92精品视频 | 精品国产99高清一区二区三区 | 日韩av综合在线观看 | 无码精品久久久久久人妻中字 | 99国产精品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精品国产情侣AV在线 | 竹菊影视欧美日韩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五区 | 日本在线播放一二三区 | 9l国产精品久久久久麻豆 | 天天干天天色天天干 | 国产欧美日韩成人 | 人妻少妇精品系列 | 欧美视频在线二区 | 对白刺激国产对白精品城中村 | 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不卡无码AV | 99人精品福利在线观看 | 中国人与拘一级毛片 | 综合成人亚洲偷自拍色 | 久久久精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