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級下歷史 單元三復習 ;
明代中后期資本主義萌芽的局限性,那就是它只稀疏地出現在商品經濟發達的江南某些地區,如蘇州、杭州等地。就全國來說,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仍占主要地位。用個形象的比喻,明代中后期的資本主義萌芽不過是自然經濟的汪洋大海中的一葉扁舟。
3.《邊疆民族的發展和對外關系》
這一課具體講述了明朝的民族關系和對外交流。民族關系主要是介紹蒙古族的韃靼部與明朝以和為主,雙方邊界互市,反映了蒙漢人民希望和平相處的共同愿望。建州女真在首領努爾哈赤的帶領下,發展成為一支強大的力量。對外交往主要講述了明朝前期鄭和下西洋促進了我國同亞非各國的友好關系。明朝中期戚繼光組織“戚家軍”擊退倭寇對我國沿海地區的侵擾。16世紀時,西方殖民者相繼到我國沿海地區進行侵略活動;歐洲天主教傳教士也隨之來我國傳教,有些人在傳教的同時致力于中西方文化的交流,其代表人物有意大利的傳教士利瑪竇。
“俺答汗與明朝和好”這一目是本課的一個重點,主要包括以下內容:①明朝與蒙古連年戰爭,對蒙漢互市經濟的破壞。回顧漢、唐和元朝的歷史,了解到蒙古草原很早就和中原地區有著密切的經濟聯系,彼此互相依存,互相補充。元朝實現全國的大統一后,更把蒙古草原與中原地區結成政治上、經濟上不可分割的整體。元朝的統治被推翻后,以元頃帝為首的蒙古貴族退回蒙古草原,繼續統治著長城以北地區,與明朝處于對立狀態乙雙方連年爭戰,破壞了蒙古草原與中原地區的經濟聯系,給蒙漢兩族人民帶來了無窮的災難。因此,蒙漢人民,特別是單純從事游牧經濟,缺少布帛、糧食和手工業晶的蒙古人民,迫切要求停止戰爭,恢復雙方的經濟聯系進行和平的互市貿易。②俺答汗與明朝和好。俺答汗是蒙古族的一位杰出首領。他順應歷史的潮流和人民的愿望,多次主動向明朝提出互市要求,遭到拒絕后,甚至不惜動用武力強迫明朝改變態度。雖幾經曲折,最后終于獲得成功。雙方于16世紀70年代初達成協議,明朝封他為順義王,并開放大同、宣府等處互市。俺答汗和他的夫人三娘子與明和好,促進了互市貿易的繁榮,從而也推動了蒙古經濟的發展。呼和浩特城的修建并發展成蒙古地區和內地貿易的商業城市,就是一個最好的例證。這是俺答汗最主要的歷史功績。此外,俺答汗還有其他許多歷史功績,如吸收漢人,在蒙古地區發展農業、修建城池(如呼和浩特)、房屋,并讓子弟學習漢文書籍等,從而促進了蒙古社會經濟的發展。不過這些內容是用小字描述的,自行閱讀。教材還有一段小字生動地描述了俺答汗與明朝和好后,蒙漢互市的熱鬧情景,并配有一幅《俺答汗和三娘子親臨互市市場》的插圖,可自行閱讀觀看。
“后金的興起”這一目教材首先敘述了建州女真的南遷及其生活。回顧金朝建立以前的女真族,原先居住在松花江、黑龍江下游一帶,過著漁獵生活,12世紀初阿骨打建立金朝后,部分女真人遷入中原,逐步融合于漢族之中,還有一部分女真繼續留居東北。15世紀中期,留居東北的女真人中的一支建州女真,輾轉遷移到遼東長城外邊。南遷之后,建州女真過著農耕、畜牧和漁獵生活,并受到明朝的民族壓迫。
教材接著敘述了努爾哈赤統一女真和建立后金的情況,這是本課的一個重點。觀看課本上的圖畫《努爾哈赤建元即位圖》,要明白他是女真的杰出首領。他統一了女真各部,創立了八旗制度,使女真勢力強大起來。16XX年,努爾哈赤稱汗,建立后金政權,后金政權的建立,是滿洲國家形成的標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