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課 走向全盛的唐朝 學案
憶昔開元全盛日,小邑猶藏萬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倉廩俱豐實。
九州道路無豺虎,遠行不勞吉日出。齊紈魯縞車班班,男耕女織不相失。
(1)這幾句詩出自誰的什么詩作?
(2)“開元”是哪個皇帝的年號?
(3)前四句詩的意思是什么?
(4)這首詩的內容反映了什么社會現象?出現這種現象的原因是什么?
四、探究
14.根據圖表,正確回答問題:
年代 每斗米價格
隋末 數百錢
開元XX年 15錢
開元28年 20錢
米價的變動
(1)每斗米開元28年比開元XX年價格漲了多少?
(2)米價和戶口的變化反映了怎樣的社會狀況?
15.下圖是陜西西安乾陵的武則天無字牌。請回答:
(1)你能否理解為什么武則天為自己立“無字碑”?
(2)根據你了解的歷史知識,假如由你來補寫碑文,你會寫些什么內容?
參考答案:
一、(一)李治 武則天 周(二)1耕地水利土地戶口節儉 2姚崇 宋璟 3開元盛世 李隆基
三、1 a 2 b 3 d 4 d 5 c 6 a 7 a 8 a 9 b 10 c 11 d 12(1)武則天 (2)唯一 (3)姚崇 宋璟 13(1)杜甫 《憶昔》 (2)唐玄宗 (3)回憶過去唐玄宗開元年間全盛的時候,小小的縣城里也住有上萬戶人家,色澤上好的稻米和純凈的小米,堆滿了官府和大戶人家的糧倉。(4)反映了唐朝在唐玄宗統治前期開元盛世的局面。原因:唐初政治清明,輕徭薄賦,發展生產;唐玄宗統治前期政治安定,采取了一系列發展經濟的措施。
四、14(1)5錢 (2)開元年間,社會安定,經濟繁榮,糧食增加,所以米價下降。但由于人口增長過快,米價又有所回升。15(1)一種看法:武則天功高德大 非文字所能表達,目的是夸耀自己。另一種看法:她自知罪孽深重,難為自己立傳。還有一種看法:后來的皇帝待她死后干脆把她擬好的碑文不用,也不愿題寫,好壞由后人評說。(學生可以任意發表自己看法)(2)略 要求:必須實事求是,全面評價,既肯定其歷史功績,也看到消極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