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課 原始農耕文化的遺存 教案
2、 河姆渡原始居民 b、出現了貧富分化
3、 大汶口原始居民 c、普遍使用磨制石器,種植蔬菜
〖列表題〗:
剛才我們已經做了這么多的基礎題目,現在關上課本,考考你的對比能力
名稱
項目
半坡遺址
河姆渡遺址
所在地區
糧食品種
出現時間
原始飼養業
原始手工業
六.課后小結:
第20課 北方民族大融合 一、學習目標:1、知識目標,概述北魏孝文帝促進民族融合的措施。2、能力目標,培養學生理解和思考歷史上的民族關系問題的初步能力,樹立正確的民族觀念。培養學生追蹤歷史發展基本線索的初步能力。...
課題名稱 萬千氣象的宋代社會風貌課型新授課時1課時教學目標知識目標了解宋代社會風貌 衣、食、住、行、風俗等能力目標收集材料主動學習、探究歷史的能力情感價值觀通過對過去日常生活的了解,加深學生對民族歷史和文化的認同感重點、難點...
第4課夏朝和商朝【課程標準】簡述夏朝建立的史實,知道禪讓制到王位世襲制的演變。了解夏、商的更替。【教學目標】知識 與能力:記住中華大地上國家產生的大概時間和標志,記住商朝后期的都 城。理解夏朝在我國歷史的重要地位。...
七年級歷史教學學案學科歷史設計教師教授內容第4課 夏、商、西周的興亡時間預設1課時問題預設:1.世襲制與禪讓制有什么區別? 2.夏、商、西周三代的興亡有什么相似之處?3、我們常說“學史明智”、“以史為鑒”, 那么我們從夏朝和商朝的滅...
1.《課標》中對相關內容的要求: 簡述河姆渡遺址、半坡遺址等原始農耕文化的特征。 2.對“課標”要求的基本分析: 識記層次要求,識記對象為“特征”。...
第3課 華夏之祖 導學案 【學習目標】1、知道炎帝、黃帝是我們華夏族的祖先,堯、舜、禹 理解中華民族是“炎黃子孫”的含義,“禪讓制”2、歸納原始社會終結、奴隸社會形成的原因3、認識中華民族是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逐漸融合而成的,黃帝...
第1課 繁盛一時的隋朝教案[教學目標]1、知識與能力目標:通過本課的學習,使學生了解隋朝的建立和統一,社會經濟的繁榮,大運河的開通及其作用等基本史實。...
第16課 秦漢開拓西域和絲綢之路教學目標(一)知識目標1.掌握張騫出使西域,西漢設西域都護,西域和絲綢之路的概念;班超經營西域;甘英出使大秦,大秦使臣來東漢。2.了解秦漢和朝鮮、日本的交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