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級上冊歷史《昌盛的秦漢文化》學案
海留中學人教版
【課標要求】
秦漢時期的科學技術成就和醫學成就
【學習目標】
知識目標:造紙術的發明和改進、《九章算術》和地動儀、張仲景和華佗
能力目標:了解造紙的工序;分析地動儀的原理
情感目標: 認識當時我國科學技術在世界的領先地位和中華民族 對人類文明的巨大貢獻,從而激發愛國主義情感。
【學習重點】 造紙術的發明和改進;地動儀
【學習難點】 張衡的地動儀
【學習過程】
一、自主學習,自我檢測(在自學基礎上,完成下列表格)
科技 人物 朝代 成就 影響
造紙術
數學
天文
醫學
二、交流展示,合作探究
(一)分組討論(閱讀87頁導入框和正文3段),思考:
1.紙發明以前的書寫材料有哪些?
2.以上這些書寫材料各有什么缺點?這些缺點紙都能克服嗎?
3.早期生產的紙有什么缺點?
4.蔡倫怎樣改進了造紙術?
(二)看圖學史(看本88頁漢代造紙示意圖)
5.簡要描述造紙的過程。 說說紙的廣泛使用有什么意義?
(三)發現探索
6.如果將地動儀放在北京 博物館,測量新疆南疆地區發生的地震,內布銅柱導向哪個方位?
7.結合當時的社會環境,試分析地動儀的發明有何意義?
三、拓展延伸,感悟歷史
1.紙廣泛用于人類生活得各個領域,你能說說有哪些方面嗎?
2.隨著時代的發展,如今人們提倡用“再生紙”又有 何重要意義?
3.當今信息技術飛速發展,電子信息借助 網絡傳播成為必然,請對紙張用途的前景作一番預測。
四、知識整合
五、鞏固練習
1.以下關于造紙術發明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
a.中國是世界上最早發明紙的國家 b.東漢蔡倫發明了造紙術
c.西漢前期就已經出現了用于書寫和繪畫的紙 d.這是中華民族對世界文明的貢獻
2.下列歷史人物中,對人類文化的傳播貢獻最大的是( 。
a.張衡 b.蔡倫 c. 張仲景 d.司馬遷
3.下列著作,奠定了中國古代數學以計算為中心的特點的是( 。
a.《九章算術》 b.《周髀算經》 c.《傷寒雜病論》 d.《綴術》
4.在科技高度發展的今天,哪里發生地震,人們很快就會知道,而東漢人也能很快知道地震發生的方向,他們靠的是( 。
a.烽火傳報 b.飛馬傳報 c.地球儀顯示 d.地動儀顯示
5. 在漢代如果有人要做全身麻醉的外科手術,你認 為選擇下列哪位醫生更讓人放心(。
a.扁鵲 b.華佗 c.張仲景 d.李時珍
6.河南省南陽市區有一著名景點──“醫圣祠”,這是為紀念我國古代一位杰出的醫學家而修建的。這位醫學家的著作是( 。
a.《本草綱目》 b.《千金方》 c.《傷寒雜病論》 d.《唐本草》
7.東漢名醫華佗對醫學發展的最大貢獻是( )
a.開創了“四診法” b.創制了“麻沸散”“五禽戲”
c.最早采用分科治病法 d.奠定了中醫治療學的基礎
8.秦漢時期科技文化迅速發展的原因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