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子百家
突出老子的辯證法思想中對立的雙方及其相互轉化的精華所在,使學生了解老子是一位對事物有深刻觀察力的智者。結合“塞翁失馬”的成語典故,使學生了解禍兮、福兮含義。
介紹老子的“無為而治”的思想,并說明產生這一思想的原因。聯系這一思想主張在西漢初期的實行,使學生真正理解“無為而治”這一主張。
②莊子
適當介紹戰國時期道家代表莊周,說明莊子在歷史上與老子并稱為“老莊”。莊子思想中最突出的一點是超越現實世界,追求精神上的自由。
3.法家
①韓非子
回憶秦始皇創建中央集權制度,引出韓非在其中的作用。介紹韓子簡單生平,突出其是法家學說的集大成者。并指出韓非子“崇尚今世”、“崇尚法治”的思想在當時是適應歷史發展趨勢的,有進步作用;說明秦統一后的許多措施就是韓非子理論的應用和發展;但也應點出韓非子的極端“君主中央集權”理論排斥其他各家,主張為了達到目的可以不擇手段,因而不得民心,秦朝短短XX年的歷史是最好的明證。
②適當介紹墨子與墨家,其“兼受”、“非攻”的思想代表了小生產者的愿望。
③適當介紹孫武及其《孫子兵法》,可通過“孫武練女兵”的故事,使學生了解孫武杰出的軍事指揮才能;可從《孫子兵法》的戰略戰術思想中,使學生理解孫武軍事思想的地位。
小結:總之,今天通過諸子百家和“百家爭鳴”的學習,知道儒家、法家和道家是春秋舊中國時期最主要的學術派別,從中我們了解了儒、法、道、墨、兵家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主張,以及對后世所產生的極大影響。進一步認識孔子儒家思想在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地位。
(以上內容主要來源于教師用書)
〖教學實錄〗
第一課時
〔導入新課〕
師:同學們好,上一節課我們學習了青銅鑄造的有關知識,我們要了解掌握什么是青銅器?現存最大的青銅器是什么?目前所見最早的青銅器是什么?青銅器的主要用途有哪些?什么叫饕餮紋?(學生回答,教師總結)
今天我們將學習
第21課 諸子百家
(板書,以下綠色黑體字為板書內容)
〔閱讀教材〕
下面的時間交給同學們,請大家認真閱讀教材,看書時用筆標出你認為應該掌握的內容或者你不理解的內容,看完書之后,我會要求大家合上書本,回顧你記憶中的本課內容。
〔合書布點〕
△采點布點 學生閱讀完教材后,先指定二、三名同學講述教材內容,然后由其他學生補充。強調當有同學講述時,其他同學要注意聽,不得隨便插話,如有不同意見,必須在他人陳述完之后,舉手發言。教師根據學生講述的內容采點、布點(板書)。
諸子百家 百家爭鳴
姓名 時期 學派 成就
孔子 春秋后期 儒家 提倡“仁”,廣收門徒、發展教育,整理文化
孟子 戰國 儒家 “仁政”,“民貴君輕”,人要有骨氣
老子 春秋末期或戰國初期 道家 對立雙方相互轉化,無為而治
韓非子 戰國末期 法家 今勝于昔,“法治”,君主專制中央集權(說明:學生述點情況較好,都能講出點什么來,也許是因為我給大家留的時間比較多。另外,他們在語文課中學習過《論語》中的一部分內容,為歷史教學提供了極大的方便)
△布點小結
本課的內容難度比較大,這里涉及到許多杰出的思想家,他們的政治主張、哲學思想對于我們初中生來說,很難掌握。但我們在這里僅僅是學一點點常識性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