叩響文明的大門
汽車和飛機的發明(非凡的輪子與翅膀) 1.動力系統的革新帶來交通運輸業的革命。與現代生活密切相關的汽車、飛機出現了。我們享受這些現代物質文明,不能忘記發明家的辛勤勞動。老師要求同學們課前收集發明汽車、飛機的各位發明家的有關資料。現在請同學們分別介紹,比一比哪一組收集的資料最充實、介紹得最好。課前同學們在收集資料中,老師適時指導,并且老師也應準備相關資料。
卡爾•本茨是德國工程師。制造了世界上第一輛實用的內燃機汽車,被稱為“汽車之父”。第一輛本茨汽車于1885年制成,只有三輪,時速13~16千米,現保存于慕尼黑科技博物館中,并標有說明“這才是第一輛汽車”。1893年制造出第一輛四輪汽車,1899年制造出第一輛賽車。
亨利•福特是美國企業家。1893年自己動手制造了一輛汽車,他駕車行駛1600千米,然后賣得200美元。19xx年創辦福特汽車公司,1927年資產達7億美元,一度壟斷美國汽車生產。
萊特兄弟是美國飛機發明家。他們觀察鷹在空中保持平衡的飛行情況,從中得到啟發,1900―19xx年他們制造了三架雙翼滑翔機,并做了飛行試驗,進行了大量的航空理論和實驗探索。19xx年12月,他們設計的“飛行者1號”飛機制造成功。第一次飛行12秒,飛行距離159.7米,離地1米多。19xx年制造出“飛行者3號”,續航時間超過半個小時,這是世界上第一架實用的飛機。
馮如是中國第一位飛機設計師。19xx年,他制造出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飛機,并親自駕機參加國際比賽,榮獲第一名。其飛行高度、時速和航程均創當時世界紀錄。2.我們再來欣賞一段萊特兄弟發明飛機的紀錄片資料,感受世界上第一架飛機如何誕生,為人類實現飛的夢想帶來的驚喜。
3.同學們通過哪些方式收集資料?你們在收集時有哪些經驗教訓可以與大家分享?
收集資料方式主要:摘錄、剪報、照片、錄音、錄像、光盤等。
經驗教訓方面如:(1)要善于與人交流;(2)資料要辨別是否可信;(3)抄錄要注明出處;(4)要注意保存方式等。
收集資料途徑有:網絡查找、書本摘錄、調查訪問、音像資料等。
4.你們在資料收集中,對這些發明家的感人故事,有什么感想?
引導學生認識到發明家不怕挫折、堅持不懈、勤奮刻苦、忘我工作的精神,不受習慣勢力的束縛、敢于創新的精神等,教育學生勤動腦,勤動手,敢為人先,勇于探索。
5.在今天,汽車、飛機已經發展到很高的水平。各種特色、各種功用的智能化汽車、飛機層出不窮。課前要求同學們收集這些方面的模型、圖片、資料,了解其基本工作原理和主要特點,現在請同學們互相交流、欣賞。
新飛機如歐洲的空中客車公司計劃生產載客達600人以上的超大型客機,美國“巨無霸”超大型運輸機;新汽車如有雷達裝置的智能型汽車,有八開門的加長型豪華轎車等;玩具模型如遙控無人駕駛飛機,可以隨意轉彎、翻滾的汽車等。
6.汽車、飛機成為我們現實世界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們給我們日常生活帶來了哪些影響?
引導大家認識到交通的發展,縮短了時間與空間的距離,給我們的生活帶來極大的方便,滿足了人們生活的需要。
當然,大量汽車尾氣排放,帶來城市污染,帶來道路交通的堵塞,一些交通事故也帶來生命、財產的損失。人們還在努力克服這些弊端,如使用電瓶、液化氣等更清潔的能源作為汽車燃料,在郊區居住緩解交通堵塞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