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課 元朝的統治 ,示例
第十三課 元朝的統治 教學設計示例教學目標
(一)要求學生掌握的基礎知識
蒙古族的興起;成吉思汗統一蒙古。元朝的統一;行省制度和民族融合;民族分化政策。
(二)要求學生從思想上認識
1.成吉思汗統一蒙古各部,建立蒙古政權,對蒙古社會的發展起了積極的作用。
2.文天祥堅持抗元的正義之舉及被俘后不畏威脅、堅貞不屈、從容赴死的崇高氣節已成為中華民族性格的象征,其寶貴的精神遺產將光照后人,從而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精神。
3.元朝的統一和行省制度的施行,促進了我國統一多民族國家的鞏固和民族的融合。
(三)要求培養學生的能力
在教師的幫助下,分析元朝完成國家統一的原因,正確認識元朝統一全國的意義及對文天祥抗元斗爭的評價,培養學生辯證地分析歷史問題的能力。
重點和難點
本課的重點:成吉思汗統一蒙古、元朝的統一、行省制度和民族融合。
本課的難點:如何理解元朝的統一促進了民族融合。
重、難點的解析:成吉思汗順應人民的愿望和歷史發展的要求,統一了蒙古各部。忽必烈建立了元朝。元朝的統一促進了多民族國家的發展。行省制度的建立對明、清以及后來的政治制度有深遠的影響。元朝是我國歷史上少數民族建立的第一個統一的封建王朝,促進了民族融合。
教學手段
用多媒體課件展示板書和資料。
教學方法
啟發誘導,講練結合。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歌曲導入)欣賞歌曲《草原風情》,這首歌反映了哪個民族的生活?(蒙古族)提到蒙古族你首先想到的是什么?(大草原、羊群、蒙古包……)這個騎在馬背上的民族從12世紀時開始不斷征戰,最終完成了全國的統一,建立起強大的元朝。他們是如何興起、壯大并統一全國的呢?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內容。
(二)學習新課
(配音樂出示課題)
第13課 元朝的統治
一、蒙古的興起(板書)
請同學們看大屏幕。(顯示北朝民族《敕勒歌》配音朗誦)
敕勒川,
陰山下,
天似穹廬,
籠蓋四野,
天蒼蒼。
野茫茫,
風吹草低見牛羊。
這首古樸的北方民歌,把我們帶到了一望無際的蒙古大草原,勤勞勇敢的蒙古族是如何興起的呢?
(放錄像,介紹蒙古族的由來及發展)
師提問:蒙古人過著怎樣的生活?是什么原因使蒙古族的經濟發展起來的?
(生看錄像,結合教材回答)
(1)過著游牧和狩獵生活;(2)與其他各族的經濟聯系加強,促進了蒙古各部的社會發展。
師:非常好!請同學們繼續看大屏幕。
(出示《蒙古秘史》中的一首詩歌):星天旋轉,諸國爭戰,……沒有逃避的地方,只有沖鋒打仗。沒有平安幸福,只有互相殺伐。
師:這首詩形象地描述了蒙古諸部互相混戰,社會動蕩不安的情景。這種戰爭給蒙古人民帶來了深重的苦難,那么當時人們最渴望什么?
生:渴望統一,過上和平安定的生活。
(教師在肯定學生答案的基礎上進一步分析)
要想完成統一,必須有一個強大的中心力量來領導,還應有一位強有力的核心人物,這位時勢造就的英雄人物就是——鐵木真,即后來的成吉思汗(放錄像,顯示成吉思汗人物特寫),成吉思汗的主要業績是什么?
二、成吉思汗統一蒙古(板書)
師:成吉思汗為什么能夠統一蒙古各部?
(繼續放錄像,了解成吉思汗幼年經歷及主要業績)
師簡介:成吉思汗生于蒙古貴族家庭,12世紀時,隨著蒙古社會經濟的發展,各部奴隸主貴族為了掠奪奴隸、牲口和財富,彼此展開了殘酷的戰爭,蒙古高原處于四分五裂的狀態。鐵木真憑著非凡的智慧、卓越的組織才能和堅強的性格,克服重重困難,統一蒙古各部,建立了蒙古政權。從而使蒙古結束了長期混戰的局面,并擺脫了金朝的壓迫和奴役。蒙古建國以后成吉思汗開始向南方發動大規模的戰爭,他三次進攻西夏,迫使西夏降服,又大舉攻金,迫使金遣使求和。與此同時,他還發動了大規模的擴張戰爭,建立起橫跨歐亞的大帝國,鐵木真不愧為蒙古族杰出的政治家和軍事家。毛澤東也曾慨嘆:一代天驕,成吉思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