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遠古祖先教學案
山頂洞人
北京
約180XX年和現代人基本相同開始掌握磨光和鉆孔技術,從事采集、漁獵等活動懂得愛美人工取火七年級歷史科教學案 課時:2 設計:張萍 審核: 班級: 姓名:課 題第2課 原始的農耕生活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目標:1、河姆渡的原始農耕,半坡原始居民,大汶口原始居民。2、初步培養學生觀察歷史文物圖,主要的歷史信息,加以初步分析。2、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增強愛國主義情感和民族自豪感。教學重點河姆渡,半坡原始居的農耕生活教學難點河姆渡,半坡原始居的農耕生活教學程序教學程序教 師 活 動學生活動時量
(一)、復習與提問
(二)、學習新知
一、河姆渡的原始農耕生活
1地點 長江流域的浙江
2時間 約七千年前
3生產工具 磨制石器 耒
4農作物 水稻
5定居生活 干欄式房屋
6原始飼養業 豬
7原始手工業 陶器 玉器
二、半坡原始居民 指導閱讀復習提問:
1:我國現在生產的農作物由那些?(水稻、小麥)那么遠古人類是靠什么手段來獲取事物
2講:古老的神話,神農氏,教人耕種。從此有了農耕。
3介紹、分析、提問三
討論:遠古時人類采集食物會遇到什么困難?
思考:我國原始農耕的代表性遺址有那些?
三、大汶口原始居民
時間:約四五千年
地點:山東
生產工具:石鐮 石鋤
原始手工業:黑陶 白陶
私有財產和貧富分化
私有財產的出現必然會造成貧富分化。人與人之間的關系也發生了變化。
強調:是社會生產力的發展
課時小結:
自由發言,說出本課的知識要點。
提問:河姆渡與半坡原始居的異同?
拓展想象:
生活在原始農耕時代的男人、女人和老人會有時么勞動分工?
思考:貧富分化出現在什么時期,為什么會引發這種變化?積極發言比較回答
閱讀思考5分鐘10分鐘15分鐘10分鐘
小結:同學們了解了河姆渡居民、半坡居民、大汶口居民農耕生活。了解生產工具的進步,帶動了原始農業的發展,帶動了原始飼養業、制陶和紡織的出現。在人們的生產、生活種,原始的藝術也開始萌芽了。 5分鐘
作業: 動手寫一段小文章:
原始的居民一天是怎樣度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