緒論探索生物的奧秘
(一)為什么要學習生物科學知識?1.什么是生物,它具有哪些特征?(通過討論方式,師生一起總結出科學的結論)自然界中,凡是有生命的物體都叫生物。同學們列舉身邊的生物,并說出生物與非生物的區別。2.生物學的發展史。補充資料:近代生物學發展史上的幾件大事:①17世紀文藝復興時期,英國醫生哈維開創了近代實驗生物學,建立了血液循環學說。②18世紀瑞典植物學家林奈于1735年出版了《自然系統》一書,建立了新的動物、植物的分類系統,創立了生物命名法——雙名法。③1665年美國物理學家虎克用其自制的顯微鏡,發現了軟木薄片的細胞壁,從而發現了細胞,將人們對生物的認識引入到細胞這個微觀領域中。④1683年荷蘭人列文虎克用其自制的顯微鏡觀察污水、牙垢等,發現了細菌和原生動物,成為微生物學的創始人。⑤19世紀30年代德國植物學家施萊登和動物學家施旺創立了細胞學說。⑥1859年英國博物學家達爾文出版了《物種起源》這一名著,提出了生物進化理論。⑦1865年奧地利人孟德爾經過8年的豌豆雜交實驗,發表了題為《植物雜交實驗》的論文,提出了兩個遺傳的基本規律。當代生物學的重大成果和發展趨勢:①dna的雙螺旋結構。1953年4月,美國的沃森和英國的克里克公布了他們在前人工作的基礎上的研究結果,建立了dna雙螺旋結構模型。②人類基因組的研究。科學家估計,人類約有10萬個基因,編碼序列約為1億個堿基對。人體基因dna全序列分析,即基因組研究。研究內容是:分析測定30億個核苷酸的排列順序,破譯每個核苷酸序列中包含的遺傳信息,搞清每個遺傳信息的生物學功能。世界上已有一些國家先后立項對此進行研究,我國也將人體基因組的研究列入國家研究項目。科學家預測,人類基因組研究有巨大的理論意義和應用價值,將是生物學發展史上的又一個里程碑。③生態學的研究。生態學是生物學中古老的分支學科。生態學創立于1869年,是德國進化論者海克爾創立的。本世紀30年代,生態學初具規模。50年代以后,數學被引入生態學的研究,生態學發展為定量的科學,近幾十年來,人口劇增、糧食短缺、環境惡化、資源危機,困擾人類的重大問題都離不開生態學的研究,生態學則顯得越來越重要了。1998年我國長江發生特大水災,損失巨大,更加引起我國對生態學研究的重視。3.生活和生產實踐中需要生物學知識。(討論)4.我國在生物研究科學中取得的成就。(參考課本)5.世界面臨的重大問題與生物科學的密切關系。(糧食、人口、污染、資源)(二)初中生物課的內容和學習方法1.生物課的內容(這一部分內容可由學生通過圖片、影像資料介紹)2.什么是觀察法?3.什么是調查法?(直接調查和間接調查)4.什么是實驗法?它的基本步驟有哪些?(發現問題、提出假設、通過實驗驗證假設、得出結論)(三)教師總結手段:以學生討論為主設計思想本節課是緒論課,是學生共同學習的開始,所以注意創設良好的學習氛圍,,鼓勵學生積極參與。這一課是以課小學生收集資料,課上學生討論為主線,再加以老師畫龍點睛的總結,采用設題――分組討論—-代表發言—-教師總結的模式。板書設計:探索生物的奧秘一、為什么要學習生物科學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