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奇妙的生命現象復習學案
第一章奇妙的生命現象復習一、復習目標:
1、學會描述身邊的生物,區別生物和非生物。
2、舉例說明生物具有的基本特征。
3、關注身邊的生物,培養學習生物學、探究未知事物的興趣。
4、概述科學探究的大致過程和研究方法。
5、體驗科學探究是人們獲取科學知識、認識世界的重要途徑之一。
二、復習過程:
【學點一】我們身邊的生物
自學課本內容(5分鐘),并回答:
1、請同學們列舉自己熟悉的生物。
2、看課本圖1.1-1的圖片。請學生說出名稱。
精講點撥:在學生視野充分拓展的基礎上,引導學生將眾多的 生物簡單分類,明確生物包括植物、動物、真菌、細菌和病毒等五類。
現在已被人們認識的生物有200多萬種。它們的形態、大小和生活習性各不相同,但在千差萬別中卻存在著共性:他們都是有生命的。
那么怎樣判斷一個物體是否具有生命呢?
【學點二】生物的生命現象
出示一盆生長旺盛的綠色植物a和一盆塑料花b,讓學生判斷哪一盆是生物,并列舉它是生物的理 由。
合作探究:
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討論,并進行評比,看哪一小組列舉的理由多而合理。學習小組討論后,代表發言。
為了加深學生對這些生命現象的理解,以小組為單位分題討論:舉例說明生物所具有的這些生命現象。本小組的題目研究討論結束后,可研究討論其他組的題。教師巡回指導,并參與小組的討論。
各組派代表向全班匯報,安排本小組同學補充發言,而后其他小組同學再發言補充。
1組:生物的生活需要營養物質。
例子為:
2組:生物需要呼吸
例子為:
教師參與:植物需要呼吸嗎?你是怎么知道的?有例子嗎?
3組:排除體內的廢物
例子為;
4組:生物都能生長
例子為:
5組:生物能對外界刺激作出反應
例子為:
6組:生物都能夠繁殖
例子為:
(對回答好的同學給與鼓勵)
拓展延伸:選擇你喜歡的一種生物,分析它是否具有上述生命現象?
精講點撥:上述生命現象是生物所共有的,生物所表現出來的這些生命現象就是生物的基本特征。即:
生物具有新陳代謝現象
能夠攝取營養和排出體內的廢物
具有生長發育現象
具有繁殖現象
具有遺傳和變異現象
能對外界刺激作出反應(如應激性)
除病毒外,生物都由細胞構成
【學點三】其實在兩個世紀前,人們遇到了同樣的問題,被困惑了長達20年之久,是一位法國生物學家巴斯德為此做出了突出貢獻;簡單介紹巴斯德。
自學指導:自學課本第6頁的巴斯德實驗,并討論:
(1)巴斯德的研究是為了解決什么問題?
(2)他根據提出的問題和早期的研究,做出了什么樣的科學假設?和你的假設有何不同之處?你和巴斯德相比,誰的問題更有研究價值?說出理由。
(3)讓學生對照巴斯德的實驗過程,找出自己在設計中有哪些可取之處?有哪些地方需要改進的地方?
(4)在巴斯德的實驗中,設計的曲頸瓶妙在何處?
(5)在巴斯德的實驗中,除了控制變量之外,還應注意哪些問題,才能保證結果的準確、可信?
(6 )歸納一下,巴斯德實驗從提出問題到得出結論并表達交流,可分幾個步驟?
討論 后交流,各抒己見。
精講點撥:
(1)介紹控制變量法。
(2)科學探究的步驟:
巴斯德發現肉湯變酸→為何變酸→可能是微生物引起→ 肉湯裝瓶、煮、
【提出問題】 【作出假設】 【制定、實施實驗】